乡村振兴战略体制机制研究
曹雄利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三农”工程的总起点。展望未来,我们要努力实现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要坚持从国家大事出发,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全面发展、升级换代、全面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机制体制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
(1)观念创新。为什么在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时使用农村地区而不是农村地区?为什么要用振兴而不是建设?道德是深刻的。众所周知,农村地区与城市是相对的。农村仅指农村居民点,是农村居民的主要居住场所。它们以宜人的风景和良好的空气质量而闻名。建设主要是新事业、新设施、新精神;振兴的内涵既广泛又丰富。它不仅具有发展的意义,而且具有繁荣的魅力。可以说,振兴包括建设,但高于建设。(2)结合农村实际发展。比如,在实施国家农村经济振兴发展战略时,要结合不同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及时分析总体发展情况,因地制宜,按照特色资源保护、融入城市发展、搬迁兼并的总体发展思路,有序推进农村振兴战略。(3)首先是计划,然后是计划。目前,几乎所有的省、市、自治区甚至县都有农村振兴的战略规划。从各方宏观政策的角度来看,乡镇振兴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相对清晰,但每个特色村的真正实施仍需以具体、可操作的农村规划为主要支撑,如建设具有乡镇特色的农村小城镇、建设农村生态田园文化综合体工程等,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基于此,在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先规划后规划。
二、乡村振兴战略机制体制存在的障碍
2.1农村市场化发展缓慢
农村商品化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主体的变化。党的十八大完成后,中央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和制度来开发农村集体农庄建设用地,大大弱化了城乡关系。但是,大部分改革仍处于试验阶段,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存在巨大障碍,导致农村商品化发展十分缓慢。
2.2收益和分享机制有待完善
收益和分享机制需要不断完善。在中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实际情况大不相同。由于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收入渠道十分有限,最明显的是财产性收入不高,非农现象十分突出。农村集体经济受组织和立法的制约。因此,农村收入分配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在完善农村社会经济治理体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不全面的现象,如党的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发展滞后,党员整体作用不足,干部同志作为模范领导,乡镇政府与农村自发组织的关系和职责不清,党员参与社会治理的程度不高,导致未能更好地完成构建社会治理模式的具体目标。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完善体制机制的措施
3.1不断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
推进农业基本经营制度,需要我们清醒、理性认识分散统一管理的差异和优势。要切实结合和推进统一分散经营,落实和完善农村土地确权确权工作。实现土地承包经营信息交换,实行土地公平保护,完善农业基本管理制度。
3.2建立绿色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实现农村绿色农业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制定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有效利用财政、税收和资源。以完善农业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深化和改革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大力倡导建立健全生态农业体制机制。
3.3落实和完善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
农业人才和公共设施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因此,必须实施和制定适当的措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农村培训和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常规主题和具体工作内容。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制体制应当把握的重点
4.1坚持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机制体制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正从高、中、低经济速度向高、中、低经济质量转变。坚持并努力积极推进当前新经济战略,促进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健康振兴,推动旧经济机制和新经济体制高质量、健康、稳定发展,这不仅是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宏观政策和未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人民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总体目标和基本战略要求,也是中国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新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必由之路。首先,要始终坚持客观正确的态度,正视现阶段促进人民经济,社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正视其中存在的矛盾和突出问题。在历史发展的新时期,我国人民经济和社会的主要矛盾突出,是我国广大人民干部群众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协调不平衡与人民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因此,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努力改善亿万农民当前的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同时解决“人”和“物”的問题,不仅要做好农村振兴战略,还要解决农村存在的不足问题。二是要把实施农村经济振兴发展战略与国家科学政策制定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优化改革,改善实施农村经济振兴发展战略的科学政策发展环境,不断提高农村农业人力资源综合利用率和1000多万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不断提高全国农业生产质量,增强农村经济竞争力。
4.2补齐公共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农民增收后缺乏长远规划;二是农村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今后要继续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开拓进取,调整农村城市与贫困村经济发展的互补关系,优先推进先进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项目体系建设,加快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弥补当前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中的不足,缩小农村城市与贫困村的发展差距,落实农村“三农”问题。
结语:
总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体要求。只有把握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方向,才能科学合理地制定战略规划,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的道路,为用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解决农村问题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小梅.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体制机制创新与政策优化[J].财会研究,2021(11):4-12.
[2]朱春娟,翟湘.广东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体制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02):152-154.
猜你喜欢乡村乡村初中英语教学中语感培养方法探究东方教育(2018年12期)2018-06-13乡村小学骨干教师职业压力现状访谈研究读与写·上旬刊(2018年1期)2018-05-06浅析扶贫物质资源供给负溢出效应时代金融(2017年33期)2018-03-15浅析“互联网”对乡村小学数学教育的作用考试周刊(2018年5期)2018-01-18乡村英语教师职业培训需求及有效对策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年22期)2017-07-31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建设滞后现象及原因分析科教导刊(2017年16期)2017-07-20浅谈乡村英语教学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9期)2017-05-16沈从文作品中乡村人格与都市文明的冲突青年文学家(2017年6期)2017-03-31MSU:东兰辛“乡村”里未来的公关小姐(一)课堂内外(高中版)(2016年4期)2016-05-04上一篇:浅谈新疆实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