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应用

|来源:网友投稿

斯丽娟

摘要:数学是一门严谨性、抽象性的学科。对于小学生而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不能很好的带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得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没有学到有效的学习方法,致使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提升。而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将数学结合的新型思想运用到数学课堂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方式

引言:

数形结合是指通过数字和图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对于学生来说非常关键,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将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充分融入到课堂中,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数形结合的重要意义

(一)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还比较困难,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只是让学生单纯记忆数学知识点,这样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也让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数学内容的实质,最终影响教学质量。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小学教师创建一定的数学课堂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内容,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在教授“认识图形”时,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很难掌握到图形的特性,但是如果通过抽象的数学文字和图形的结合教学,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学会辨别各种图形,以及对图形的特征有更深的理解。

(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通过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则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空间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数形结合教学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运用好数形结合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数学结合的策略

(一)在数学概念中融入数形结合

数学学科都是概念性的知识点,小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教师可以融入数形结合的学习方法,通过图形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概念的含义,激发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知识不断设计教学方案,将图形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将抽象概念变得更加直观,从而降低学生数学理解上的难度。

(二)在數学运算中融入数形结合

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大部分都是以计算为主,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更为抽象,学生更难理解。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将内容简单化,方便学生的理解。

比如,对于“乘法”的学习,乘法是将加数相同的算数转变成乘法算数。教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可以准备这样的图形内容:有4组苹果,每组里画着2个苹果,问一共有多少个?学生快答出2+2+2+2=8,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2×4=8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学生感受乘法运算的过程,进而帮助学生加深对乘法运算的认知。

(三)在数学规律中融入数形结合

小学低段数学中有一些简单的找规律题型,这些题型看似简单,但对于小学生而言,做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在实际做题中就会容易出现错误。所以,教师在对找规律的题型进行教学时,可以将数形结合的学习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利用图形解决抽象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可以更容易找到答案。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简单到难的方式先让学生学会观察图形中的规律,再扩展到图形中找数字的规律,最后再扩展到发现数字中的规律。

(四)在数学间隔问题中融入数形结合

间隔问题一直是小学生容易出错的部分之一,由于文字信息的误导,导致学生在算数问题上出现理解偏差。所以,教师在教授这类问题时,可以融入数形结合的学习方法。

比如,在学习“加减法的运算”时,通常会遇到排队问题:小红在女生队伍中排第2位,小芳排在第9位,问小红和小芳之间有多少位学生?大部分学生看到题目第一反应就是用9-2=7的算数方式,得出结果是8位学生,还有学生把小红和小芳也算了进来得出9位学生.教师对此不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否定批评,应给予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利用画图的方式对题目进行讲解:教师可以用△代表小红,用□代表小芳,用○代表中间的同学,然后请学生来黑板上用图形的方式对题目内容进行表示,最后得出△○○○○○○□的结果。学生看到图形快速的回答出是6位同学。教师通过画图的方式可以辅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目内容,同时对于将小红、小芳算进答案的学生,教师应告诉学生在计算的时候不能将他俩算进答案。

(五)在数学应用题中融入数形结合

应用题是小学试卷中最常见的题型,通过对应用题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应用题一般是以文字的形式给出学生数学条件,让学生根据这些条件进行解题。一般情况下,应用题的题干信息都比较多,需要学生认真读题,从而发现其中隐藏的数量信息,但是这种解题技能对于低段的小学生来说,难度系数相对较大,往往导致学生理解错误进而在解题上出现问题。为了解决这一大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将文字转化成图形,问题简单化,从而帮助学生轻松地完成解题步骤。

比如,在讲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相应的应用题:苹果有6个,香蕉比苹果多3个,问香蕉多少个?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谁比谁多?学生明显看出香蕉比苹果多,教师在黑板上画出6个苹果,然后询问学生再画几个苹果就可以达到香蕉的数量了,学生答出是3个,教师画出图形之后,学生就可以清楚知道香蕉的数量是6+3=9个。通过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字转化成图形的表达,让学生能够轻松解答这类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思路。

结束语:

总的来说,运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有着很大的影响。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将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到数学课堂中,帮助学生提升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对待数学问题时的解题能力,进而促使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平.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式分析[J].考试周刊,2020(67):99-100.

[2]李平.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式探析[J].新课程(上),2019(06):6-7.

猜你喜欢 数形结合教学方式小学数学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数形结合学习与科普(2019年31期)2019-09-10对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探讨学习与科普(2019年3期)2019-09-10“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7年9期)2018-02-28生命教育理念下数学学科教学策略研究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年29期)2017-09-27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培养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7期)2017-04-15“等号”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16年12期)2017-01-03浅谈“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小学(2016年10期)2016-12-12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实践研究广西教育·A版(2016年6期)2016-07-04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