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外语课程与思辨能力的培养

|来源:网友投稿

濮实

摘   要:语言是人类思维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蕴含着思维拓展的可能性,涉及多种思维形式的运用,也可以为思辨能力的发展提供机会。在外语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实质就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本文首先简要解释思辨能力的内涵及其在外语课程中的体现,然后基于思辨的内在原理,分析它与外语课程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外语课程中培养思辨能力的原则。

关键词:外语课程;语言学习;思辨能力;思维能力

近年来,思辨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育领域倍受关注。思辨能力译自英文的“critical thinking”,这一概念在我国更通用的译法是“批判性思维”,但由于critical一词并不等同于“批判”(criticism),相关领域的学者一直在尝试使用其他译法,如评判性思维、评介性思维、审辨式思维等,希望更准确地呈现critical thinking的含义,减少误解。本文简要解释critical thinking的内涵及其在外语课程中的体现,并探讨外语课程中培养critical thinking的原则。目前在外语教育领域,思辨能力使用较多,因此本文将其作为critical thinking的中文表述。

英文中的“ critical”一词来自希腊语的kriticos,意思是“能够辨别,以作出判断”(able to discern, of or for judging)。由此,critical thinking的核心内涵就是作出有理据的判断(making reasoned judgments)。这种判断通常具有反思性,用以审视或评价某种观点、认识、论断,辨别其高低优劣。作出判断的关键在于有理有据,其结论可褒可贬。一个 critical的人,并不总在批判、贬低或否定,而是愿意独立思考,不跟风,不人云亦云,愿意对客观事实进行充分了解、透彻分析和严谨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虽然“critical thinking”这一英文表述是个舶来品,但它所指的思维形式在中国自古就有。《礼记·中庸》倡导“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理念,就可视为critical thinking的一种体现。

在外语课程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可以体现在三个层面。

在认知层面,思辨能力的培养关注的是思辨技能的提升。例如,在议论文写作、演讲或辩论中,如何让学生的论述更清楚、更聚焦、更准确、更连贯、更有逻辑、更具深度和广度。完成一篇议论文包含多个环节,如搜集相关信息,分析、整合信息,质疑一些观点,比较不同的视角,基于事实作出推论,等等。上述任一环节,凡是需要学生独立辨别和作出判断的,都与思辨相关。同时,思辨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技能,而是和许多其他思维形式(如分析、分类、比较等)融为一体,和记忆、理解、联想等有时被视为“低阶”的思维技能同时运用。如果引导得当,自评、互评等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促进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会辨别论述质量的优劣。

在思维品质层面,思辨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倾向。例如,用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不同事物,愿意跳出自己的视角并换位思考,愿意质疑和挑战固化的观念,怀有好奇心并乐于探究事物的本源,愿意增加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愿意独立思考而不是一味附和他人,等等。尽管上述任何一种品质都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实际思辨水平,但此类思维品质是运用思辨技能的前提,是一个人持续发展思辨能力的基础。此类思维品质的培养较少作为独立的教学活动,而是主要来自教师在态度、理念上的引导。这种引导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但它也并不仅仅是外语课程的任务,而是可以发生在任何一门课程中。

在公民教育层面,思辨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把所思用于所做,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并学习独立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例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既定的社会运作方式,关注弱势群体,提出改善社会生活的方案,等等。在外语课程中,典型的做法是将语篇话题聚焦于某个社会问题,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这种模式也并非外语课程所独有。在基础教育阶段,公民素质的提升可能更多地体现在以母语为载体的教学活动中,如语文课、思想品德类课程、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等。

外语课程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好外语。很少有学生会出于提升思辨水平的目的去上一门外语课。从这个角度看,思辨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外语课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与此同时,语言是人类思维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蕴含着思维拓展的可能性,学习过程本身也是针对语言要素、基于语言要素动脑思考的过程,这一过程可涉及多种思维形式的运用,包括思辨。以往的外语教学理论很少专门把外语课程中的思维过程抽象出来,把思维发展作为显性的教学目标。近年来,由于思辨能力的培养开始被看作外语课程的一项任务,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课程语境中认识它的内在原理,分析它与外语课程的关系,由此思考外语课程中培养思辨能力的原则。

1. 思辨的目的

思辨能力是思维能力的一种。培养思维能力首先需要关注学生,创造让学生感到有意义的话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思考的动力和意愿。人脑不同于电脑。尽管思维可以被视为人脑的一项功能,但要让思维过程发生在人脑中,首先需要让人感知到思维的目的和意义,并不能像操作电脑一样,按一下按钮或输入一个指令,就让思维立刻发生。在真实生活中,人的思维往往是对某种状况的反应。人开始思考,大多是因为需要应对一个外在或内在的现实状况,而不是专门为了运行自己大脑的思维功能。在课堂中,当学生看到一个有意义的话题需要讨论,会自然开始用脑思考。触发和推动思维的是话题本身以及话题产生的具体情境。话题情境的设置需要符合课程语境,让学生感受到它与自己的具体联系,或与课程整体内容的内在关联。如果学生看不到话题的意义,看不到思考的必要性,就难以主动、充分地参与到思维过程中。

就思辨而言,当人面临一个现实状况,需要作出独立的判断,尤其当这个判断会对自己产生实际影响时,通常会自然产生思辨的需求。人在真实生活中,面临大大小小的选择,需要通过反思作出判断和决定。在外语课程中,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可以提供很多机会,让学生独立作出判断,并反复斟酌和修正自己的判断。例如,判断一个词在特定语境中如何解读,辨别哪种解读更合理,分析一句话在特定语境中该如何措辞,辨别哪种措辞更符合表达的意图。这种思辨过程既可以发生在讨论、演讲、写作等活动中,也可以发生在试题分析中,它不依赖特定的教学活动形式,而是取决于教师如何引导。引导的关键,也是难点,在于教师是否能够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基于学生当下的认知需求,同時在学科知识体系中,选择适合学生的话题情境,让学生切实看到独立思考的机会和必要性。当学生产生思考的愿望并开始动脑时,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反观自己的思维过程,看到它的合理与不足之处,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例如讲解一对近义词在语义上的区别),为学生的进一步思考提供抓手。同样是知识的讲解,当它发生在一个对学生有意义的话题情境中,就容易和思维的发展融为一体,相辅相成。

2. 思辨的对象

思辨过程虽然可以被归纳为一系列步骤,但它并不是将一套死板的程序输入学生脑中,然后期待学生套用在各个具体问题上。思辨需要一些标准(如清楚、合理、有逻辑),但此类标准也并不像标尺一样有明确固定的刻度,可以直接丈量万物。思辨的步骤和标准更像是一套实践性知识,融于思考的具体内容中。思辨能力的发展来自对各种具体事例的思考。即便有一些规律性的原则,如果不结合具体例子,学生也往往难以理解如何运用。可以说,思辨能力和思辨的具体内容不可分割。不存在没有内容对象的空泛的思辨。

外语课程的主要授课内容是外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应以语言为主要的内容对象。例如,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关系,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一个外语词与其中文表述在所指上的细微区别,帮助学生辨别特定语境中不同词汇和句型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等等。由于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对应关系具有一定的任意性,学生学习外语必然也需要大量记忆,也需要关注语言形式本身。在基础阶段,教师可以选择用词简单但语言优美的材料,让学生体验语言的韵律和节奏,认识单词音节和拼写形式的一些规律。这些练习不必以培养思辨能力为口号,但是长期接触高质量的语言,将有助于学生形成判断语言质量的标准,养成准确解读和运用语言的习惯,提升欣赏语言美感的意识和品味。

3. 思辨的知识基础

在外语课程中,思辨的对象是语言,但语言总是围绕话题内容呈现的,学生学习的不是无内容的抽象符号。为了凸显外语课程的思辨性,一个常见的做法是提升话题内容的难度,让学生阐发观点,进行演讲和辩论。此类活动形式本身没有问题,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话题内容不可过多地超出学生的知识储备,否则容易把师生的注意力从语言本身转移到话题内容上,偏离外语课程学习语言的初衷。

针对任一话题进行思辨,都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如果学生需要写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议论文,论述的质量就不仅取决于学生的语言水平,而且也取决于学生关于人工智能的知识储备。思辨很大程度上是反思性的,是在现有知识之间建立关联,基于知识进行推论。如果知识本身过于匮乏,思辨活动就难以充分开展。外语课程当然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社会知识,但这并不是外语课程的根本任务;如果选择学生知识相对丰富的话题,学生就能相对容易地利用已有知识作为思考的资源,产生表达的意愿,这有利于外语课程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学会用更准确、更丰富的语言表达自己。此时,培养思辨能力实际上是帮助学生审视自己表达的内容,让思路更清晰、更开阔。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厘清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厘清不同要点的主次和逻辑,认识不同的视角,并形成更有理据的观点。如果学生关于话题内容的知识过于匮乏,就容易过度注重新知识的获取,而不是利用知识进行思考、形成观点。当然,这仅适用于专门提升语言能力的外语课程;一些课程以外语为途径,以学习学科内容为目的,其课程设置来自不同的理念和理论基础,不可混为一谈。

为提升语言能力,外语课程也需要增加学生的知识,即关于语言的知识。此类知识包括具体的语言点,也包括对语言现象的总体认识,比如语言由什么构成、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有哪些用途和局限,等等。在基础教育阶段,增加学生对语言现象的认识不是让学生学习理论条框,而是在相关的例子出现时抓住机会,让学生意识到用词、语音、语气、语调、重音、节奏、速度等对交际效果的影响。对话朗读和短剧表演中此类机会相对较多。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这种机会,提升学生的语言意识,将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语感,留意日常生活中的语言问题,学会判断具体语境中语言的解读和表达是否得当,从而更充分地欣赏和发挥语言在生活中的作用。

4. 思辨能力的体现

培养思辨能力,最重要的是關注思维的内在过程和学生的内在进步,而不仅仅是其外在表现。不可误以为一些看起来稚嫩的观点反映的一定是思辨的缺乏——学生也可能经历了一个思维重构的过程,颠覆了自己原有的观点和思路。在教学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学生观点的形成过程:首先了解学生最初的想法,然后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是否反思了自己的想法,为提升思维质量作出了哪些尝试和努力。只要学生与自己的起点相比,明确了一些概念,澄清了一些误区,增加了新的角度,比之前表达得更清楚、更有逻辑,都是有意义的进步,都值得肯定和鼓励。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进行思考大多是为了回答给定的问题。这时,如果有学生基于独立思考自发地提出一个问题或表达一个想法,即便在他人看来缺乏深度或洞见,也是值得特别鼓励和专门指导的。思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必急于证明教学的效果,过度关注学生外在的表现(performance)。只要关注学生思维发生和发展的路径,适时给予引导,假以时日,学生定会有所收获。

结语

人是目的,不是途径。这是培养思辨能力的观念基础,是它的起点和归宿。在英语语境中,人们普遍认为最早培养思辨能力的人是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人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常常提出尖锐的问题,敦促人们审视自己习以为常的观念,辨别是非,以形成更完善的观点。在这个意义上,培养思辨能力的初衷是让人的头脑更清醒,通过理性思考成为更好的人。它所追求的理性不是工具理性,不是功利性地计算如何减少投入、增加获利,而是让人走出自身的偏见、成见、迷信、无知,拓宽心智发展的空间。在教育中,培养思辨能力意味着将学生看作整体的人,而不是一系列客观指标的集合,更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学生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不是换取任何一种外在利益的途径。同理,思辨也不仅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或一种工具性的技能,它是人自身存在的一个方面,是人心智的体现。发展思辨能力,是一个人形成和养成自我的过程。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作选择、作决定,会自然地运用思辨能力对不同的想法进行甄别和判断。学校的任务是创造情境,让思辨发生在课堂中,然后提供支持和给养,促进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成为自己,成为人。

外语课程以语言为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外语学习促进人的发展。这门课程有自己的局限,它并不能教给学生海量的社会知识或深奥的哲学义理;它要教的只是一门语言。但语言是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自身存在的一部分,是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建立关系的重要载体。如果外语课程能聚焦语言,让学生感知到语言本身的有趣之处,学生就能通过这一微小的窗口,领悟人类心理认知和社会生活的一些特点。如果能引导人通过学习一门外语反观自身所处的母语世界,人的自我也会增加不同的维度。

不可否认,外语对很多人来说只是一个工具;即便如此,学习外语的过程也仍旧是一个人文性的过程。不是说一个人掌握了普适性的学习方法,外语就立刻学好了。外语学习主要发生在一次次对具体字词的辨析、一次次对句型和语篇的理解中。但恰恰是这种细节性的学习,才能让人准确地把握语言的普遍规律和精妙之处,也恰恰是这种细节性的学习,为思辨能力的运用和发展创造了机会。外语课程需要回归语言本身,增加学生对语言的认识,关注学生语言表达的质量,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如果学生在接收语言信息时能更准确地辨别说话者的意图,在运用语言时能更准确地判断何种语言形式适合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果学生在这些方面有所长进,甚至能够开始欣赏语言自身的美感,通过语言进入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这就达到并超越了思辨能力培养的目的。这个层面的学习未必全部可评可测,却能够让外语课程实现其自身的意义,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获得有意义的人生体验。从这个角度看,思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额外的负担,而是能够更充分地彰显外语课程的本意。

推荐阅读

Davies, M. & Barnett, R. (Eds.). 2015.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Critical Thinking in Higher Education[M].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Dewey, J. 1933/1910. How We Think:
A Restatement of the Relation of Reflective Thinking to the Educational Process[M]. Lexington, MA:
D.C. Heath.

Dewey, J. 2004/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M]. New York, NY:
Dover Publications.

Gadamer, H-G. 2004. Truth and Method (Second Revised Edition)[M]. London:
Continuum.

Paul, R. & Elder, L. 2014. Critical Thinking:
Tools for Taking Charge of Your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Life[M]. Hoboken, NJ:
Pearson Education.

濮實,剑桥大学教育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外语课程与教学、思维能力、学术素养。

猜你喜欢语言学习思辨能力思维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儿童绘本(2019年23期)2019-01-08从专业知识获取角度分析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15期)2018-05-02文化扬帆 意识起航文理导航(2017年12期)2017-04-21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年1期)2017-03-21如何在英语阅读课中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18期)2016-09-07大学英语教学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考试周刊(2016年16期)2016-03-31语言与内容融合学习在欧洲的实践与研究世界教育信息(2015年10期)2015-07-03

推荐访问:思辨 外语 培养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