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与这个世界上的高手们一同进化

|来源:网友投稿

你是不是也经常遇到以下问题:毕业5年,同龄人已经爬到很高的位置,而你还在原地徘徊。最要命的是,你竟然不知道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许多人到35岁以后,职业倦怠都会悄然而至,于是,“35岁现象”“中年危机”不请自来。你曾经的优势,不再帮助自己披荆斩棘,那么你面对不确定性,如何才能体面地走完全场?

在宏观方面,“复盘思维”关注的是整个人生,包括人生的战略与哲学,以及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千变万化之中,人生不变的是什么?高手们的成长路径有没有一种规律可循?人生如何從第一曲线走到第二曲线?

人生的两条曲线:成长的本质是思维通道的改变

老子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黑格尔正好有一句话,可以印证老子的观点,他说,博学绝不是真理。他们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学习成长的本质从来不是知识量的积累,而是思维通道的改变。

在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看来,这个思维通道的改变,可以用一个图形来代表,这个图形就是“第二曲线”。

查尔斯.汉迪说,“任何一条增长的S曲线,都会滑过抛物线的顶点(极限点),持续增长的秘密是在第一条曲线消失之前,开始一条新的S曲线。此时,资源和动力足以使新曲线度过它起初的探索挣扎的过程。”

对于个体也是如此,如果能够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不断自我突破,找到自己的第二曲线,就能够保持持续的成长和进化。而要找到这条第二曲线,就必须和已有的惯性作斗争,重新审视原来让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基因,突破自己的“能力陷阱”,才能走出一条新路。

雷军功成名就后做小米,罗振宇在《罗辑思维》渐入佳境之时做得到APP,吴晓波、秦朔、樊登等人从传统媒体人转向自媒体,都是一种第二曲线式的行为,需要一种杀死存量的勇气。

乔布斯的第一曲线,是一个孤傲偏执、暴躁易怒、独断专权的独行者,直到被董事会赶出苹果,开始了12年的放逐。乔布斯的第二曲线,是他回归苹果之后,持续推出“i”系列产品,让苹果跃居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演绎一部现实版“王者归来”的神话。

第一曲线是天然形成的、不自觉的、无意识的、自动化的,第二曲线是有意为之的、自觉的、修正的、清醒的。只有完成了对第一曲线的校正,只有从不自觉走向自觉,才有机会迎来第二曲线,否则就是一条道走到黑,不会有任何转机。

乔布斯之所以能够王者归来,得益于他在12年放逐岁月中的自我反省,他开始学会审视自己。而这种审视源于痛苦。这种痛苦不仅仅来自被董事会赶出苹果,更来自在NeXT电脑公司的再次失败……

他不得不开始反省自身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因而学会了一定程度的耐心、合作与让步,这是对他之前第一曲线的校正。如果没有这种校正,乔布斯还是那个乔布斯,他依然还会延续过去的循环。

我们看到,一个人之所以能够破局,走到第二曲线,源于对第一曲线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审视。这种自我审视、自我反省,就是一种复盘思维。复盘可以让你看到自己的缺陷以及自身操作系统的bug,真正认清现实,对自身行为进行干预和调整,不再受到固有程序的控制,获得一个弹性的自由的空间,让你能够以新的思维、新的行为、新的剧本重构一切,从此刻开始,人便拥有了对人生的掌控权。

从第一曲线到第二曲线,不是一个物理空间的变化,而是一个思维空间的变化,是一个思维通道的改变。而改变思维通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人的自我意识的进化。或者说,思维通道的改变,是在人的意识得到进化的前提下发生的。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是:自我意识。

就像哲学家尼采所说的:看看那些吃着草走过的牧群,他们并不知道昨天或今天的意义,他们没有记忆,只是非历史地活着。

人有自我意识,能够知道存在的意义,有反思的能力,而动物没有。人有了自我意识,有了记忆,有了反思,才有了《人类简史》里面提到的“虚构的故事”的能力,后来创造了语言和文字,形成了逻辑思维能力,才让人成为这个地球上的高等物种。

因此,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之所以成为人,就是因为有自我意识,所以我们的使命就是继续促进自我意识的进化。人的进化,说穿了就是自我意识的进化。

那么,如何进一步促进自我意识的进化呢?

方法就是上面提到的自我观察与自我审视。

自我观察,就是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摒弃主观偏好,对自己的情绪、想法、感觉、记忆等进行剖析和审视,从而获得一种准确自我认知的行为。中国传统文化所讲求的正是这种自我观察与自我审视,传统士大夫们总是高度关注修身,而修身的根本就是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自己观察自己,自己研究自己。

流行于美国硅谷的正念练习当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以一种有距离的方式去审视内心,形成一种第三方的视角,培养的也是自我观察的能力。

西方学者布劳沃指出,自我审视的功能是为顿悟建立基础,没有自我审视,就不会有成长。因此,自我观察、自我审视带来了一种觉知的空间,在这种空间当中,顿悟得以发生,认知和思维通道得以改变,这种改变,就是成长,最终协助我们开启“第二曲线”式的世界。

我曾经采访过一个行业前辈,请教是什么让他能够真正走出来,有没有哪一件事、行为或关键行动成为影响他命运的转折点,让他像滚雪球一样势不可挡?

这位前辈说,如果有一个关键点的话,那么对于他来说,就是他开始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进行深入的、系统的总结,这一行为使他获得了反思自己哪些事情做得好、哪些事情做得不好,哪些路径做得对、哪些路径做得不对的能力,慢慢地从开始纠正一个坏的行为,到慢慢地培养一个好的习惯,到慢慢地能够让自己看清楚不同的路,也就是模式识别,他觉得正是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总结的习惯让他不断地获得了累进的能力。

他还提到,其实也不是说做了哪一件事情或者行为,就能够一劳永逸的,他做了很多事情,而且和平常大家做的事情都一样,但是他能够系统深入地总结每一个细节,让自己进行改善,这个行为才让自己慢慢地赢得了一点一点的优势并放大到今天。

这让我想起了马云在一次演讲中提到的几句话,他说,人与人之间相差真的不多,90%的人重复了99%的错,只是你会不会反省。

第一曲线:人生的困顿与瓶颈

任何曲线都会有一个顶点,也就是所谓的极限点,理查德.福斯特在《创新:进攻者的优势》中指出,如果你处于极限点,无论多么努力,也不可能取得进步。极限点是任何S曲线都无法逃脱的命运。

这个极限点,对于个体来说,其实就是瓶颈。每个人都会遇到瓶颈,不管你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还是百亿、千亿企业的董事长。那这些瓶颈到底是什么呢?如果你不知道瓶颈是什么,也不知道这些瓶颈在哪里,你就很难化解它们。很多人在遇到瓶颈的时候,会到处去学习,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进入到一些新的圈子,采用各种各样的新工具、新方法,试图去寻找一些灵丹妙药,这种试图改善现状、打破困境的初心是好的,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本人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他们不在源头,也就是自己身上下功夫,他们不期望改变自己,转而寻找更好的工具、方法、流程,希望这些东西可以改变现状,未免舍本逐末。

大部分人都是如此,人人都渴望成功,但很少有人真的希望改变自己。

人如何能改变呢?什么才叫“洗心革面”?

实际上,改变不是给自己增加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学习知识,可能需要博学,越多越好,但是个人改变,需要“损之又损”,损得越多越好。损来损去,损之又损,就像加工大米过程中的筛选颠簸,把米糠去掉,把洁白的大米留下,这个过程就是“为道日损”。

那又要损什么呢?到底是什么东西阻碍了自己,从而需要把它们去掉呢?这需要去掉的就是人的不切实际的欲望,或者说是小我。就像一位老师所讲的,小我即瓶颈。真正的阻碍,是我们身上的那些所谓的贪嗔痴慢疑,是这些让自己越走越被动,越走越陷入险境。只有去掉小我,人才有改变的希望和可能。

稻盛和夫说,要每天反省。我们每天在做复盘的时候,其实也要好好问自己:我今天有怠惰之心吗?今天做的这件事是不是很随意,是不是没有给到足够的关注?今天我为什么这么浮躁?今天我有没有妒忌他人?现在的我,在学习上是不是太贪心了,在工作上是不是太贪图享受了?为什么我会这么看不上他做的事,我的内心里是不是有一个傲心?

只有这样每天不断地反省自己,去掉这些阻碍自己前进的拦路虎,才会打破固有的惯性,脱离瓶颈,保持持续的进步。

局与破局

小我的存在,会导致人或早或晚、或大或小遭遇瓶颈和困境,这个困境就好似一个局,让你怎么蹦跶都蹦跶不出去。无数的小我,让人逐渐处于一种封闭的系统当中无法自拔。很多人以为自己没有达成自己的目标,是因为时间不够、知识不够、能力不够,所以他们会努力去管理时间,不断给自己增加知识量,一年看100本书、1000本书,学营销、学文案、学品牌、学战略、学写作……

其结果依然可能是“老鼠跑滚筒”,虽然一直在折腾,但是无数次的努力之后,发现生活似乎又进入了一个死循环:工作换来换去,外部世界依然如旧;学来学去,生活照旧;人际相处依然还是固有的模式,卡点依然存在,问题依然无解,动力依然不足……

这非常像电影《土拨鼠之日》中的菲尔,菲尔是一个在镜头前风趣幽默但事实上对自己的工作已经感到厌烦的气象播报员。有一年的2月2日,他按照惯例在一个边境小镇报道当地的土拨鼠日庆典,没想到那一天竟成了他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天”。他被困在了2月2日,让菲尔绝望的是,时间就这样永远停在了2月2日,每天醒来都是土拨鼠日。

其实,这是一个巨大的隐喻,日子就是不断重复的,有人说,一年不是365天,而是相同的一天被重复了365次而已。何况是一年,很多人的一生都是如此。于是有人慨叹命运,有人抱怨父母,有人选择沉沦……

如何才能破局呢?人生如何才能反转呢?把自己所有的“求”都放下。

就像菲尔一样,他改变了自己,他改变了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他修复了自己跟这个世界的关系。他不再自负,他开始友善待人,他开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甚至是无家可归的人,他开始帮助整个小镇。他最后成了一个“被需要”的人,成了一个受欢迎的人。任何一个有价值的人或者企业,都是“被需要”的,都是前途无量的。

是什么挡住了我们前进的脚步呢?依然是小我。对于菲尔来说,自视甚高是小我,厌倦工作是小我,目中无人是小我,待人冷漠是小我……

经历了撕心裂肺的痛苦甚至欲死不能之后,他改变了自己,他的心开始变得柔软,他不再自负,他变得友善,他开始拥有一颗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心,他的大我出来了。

放下了小我,大我自然就会呈现,大我呈现出来,爱就会自然流露,奉献就会水到渠成,自此,你的人生境界和格局就会变得不同。

第二曲线:一切皆有可能

斯蒂芬.茨威格说,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人生的使命。

这句话鼓舞了很多人,对于雷军来说也非常贴切,他在18岁的时候,就找到了人生的使命,在37岁的时候推动金山上市,在年富力强的40岁创办了小米,8年后小米上市。

从一个程序员,到职业经理人,再到投资人,最后创办小米、开启手机及生态链,雷军一路走来,一直在跨越一条又一条人生曲线。

2007年之后,斜杠青年逐渐成为一种风潮。很多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发展了多种身份,并获得了多元收入,这种现象正在越来越多地发生。

斜杠青年并非简单地从事多个兼职,而是根据自身的特点,追求更充分的自我挖掘和自我发展,他们实际上就是分形迭代最好的证明。一个上班族并非一定要跳槽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只要足够地用心和精进,完全有可能在一個看似传统的岗位上,跳出固有思维的局限,玩出完全不一样的工作状态,开发出他的多条第二曲线。

因此,第一曲线、第二曲线的概念,看似是业务上的不同、身份上的不同,实际是思维上的不同。相比于第二职业、第二身份,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第二曲线思维。这种思维就是一种成长型思维。

(摘自青岛出版社《复盘》  作者:虚舟)

猜你喜欢 反省瓶颈乔布斯 乔布斯的追问文萃报·周二版(2020年19期)2020-06-24记事簿文苑·感悟(2019年1期)2019-01-17在突破瓶颈中成长作文周刊·高二版(2019年43期)2019-01-06反省少年文艺·开心阅读作文(2018年9期)2018-09-28点击图象问题突破图象瓶颈中学生理科应试(2017年7期)2017-08-09闪存能否让数据中心一劳永逸中国信息化周报(2016年47期)2017-03-25

推荐访问:这个世界上 进化 高手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