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岚村退伍军人之家总结汇报改1
【双带双促】
退伍军人展风采
双带双促显身手
—— 衡山县白果镇晓岚村退伍军人先进事迹
衡山县白果镇晓岚村处于衡山、湘潭交界之地,现有常居人口 2700 多人,其中退伍军人 64 人。近年来,晓岚村在镇党委、武装部和村镇两委的支持下,将退伍军人纳入民兵组织管理,充分发挥退伍军人的特色,“双带双促”成效显著。
一、健全组织安个家,给予退伍军人归属感
晓岚村 64 名退伍军人中,既有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也有参加过珍宝岛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功臣,还有参加过抗洪抢险的新时期退伍军人。退伍后,他们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失落感,认为自己在部队做出过贡献,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甚至认为待遇还比不上代课老师,前几年还有个别人越级上访。针对一情况,为了增强退伍军人归属感,村里决定于 2014 年结合村级民兵营建设,建好“一个家”,青年民兵之家暨退伍军人之家,将符合年龄的 6 名退伍军人编入村“民兵班”,曾在部队当过班长的赵聚尚担任民兵班长,并在村里经济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入 5 万多元装修完善“退伍军人之家”活动室、会议室,购置学习桌椅、图书和文化娱乐器材,设置国防宣传、民兵法规、退伍安置政策等宣传栏。建立了退伍军人意见收集反馈表,定期摸排调查,开展谈心交心 。每年利用“整组”、“八一”、“春节”等重要时节,组织召开座谈会,发放节日慰问金,号召并要求全体退伍军人顾全大局,为党和国家排忧解难,听从党的安排,不辱军人使命。
二、发挥特长勤致富,带动经济建设大发展
退伍军人经过部队的多年培养锻炼,有着很强的吃苦精神和纪律意识,
不少还学到了一技之长,在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晓岚村村委向全体退伍军人和民兵骨干发出号召,“发挥特长带头创业,带动群众共同致富”。退伍军人黄森果在部队是修理专业士官,退伍后自己开了个电器修理店,在本村带了 7、8 个徒弟,有的徒弟已经把修理店开到了市里和省里。谢友福同志在部队曾是驾驶教练班长,回家成立了一个驾校,解决了村里 10 多人的就业问题。还有的成了本村的种粮大户,有的办起了养殖场。据统计,几年来晓岚村通过退伍军人带动共解决就业人员 150 多人,少数上访的人也不再上访了,安心工作生活,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三、退伍军人不褪色,维护社会稳定保平安
“退伍军人永保军人本色,时时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这是晓岚村退伍军人的铮铮誓言。
一是维护稳定做模范。
前年春节期间,因路窄车多,发生一起堵车纠纷,双方剑拔弩张,流血斗殴事件即将发生,退伍军人赵聚尚、周建家、赵申洋等人闻讯赶来,不畏强势、挺身而出制止了双方,避免了流血事件的发生,并主动疏导车辆。之后,每逢赶集、春节等重大时节,退伍军人都会主动参加交通疏导,类似事件再也没有发生。
二是化解矛盾当先锋。
去年 10 月村民周彪因参加传销被洗脑出现精神失常,经常把父亲打得头破血流,并身藏水果刀四处游荡,看到女同胞就冲上前去拥抱亲吻,全村上下“谈周色变”。以赵聚尚同志为首的几个退伍军人承担起了监护重担,一边派人看护,一边联系派出所和省精神病医院。目前患者已进医院进行长期的免费治疗。威胁村民的安全隐患排除了,大家都为这些老战士拍手叫好。
三是扶贫帮困伸援手。
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军人戴训成膝下无儿无女,两老都是耄耋之年,还仍然居住在土木结构的矮小平房里。一到刮风下雨,房子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村委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组织全村退伍军人和民兵为老戴拆房、清基、备料、重建,现在两老已住上了舒适的红砖瓦房,安享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