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河南省粮农收入问题研究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其目标之一是要稳定粮食产量。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其次要调动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保证粮农收入。河南省土地基本处于规模小、零碎化的状态,虽然现在机械化水平较高,但是农资价格更高,导致种粮成本也逐渐提高。要想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应在合理范围内抑制农资价格、鼓励土地流转,同时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规范农业保险制度,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促进粮农增收,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河南省;粮农;收入

中图分类号:F30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90405

1河南省粮食产量及农民收入现状

1.1粮食产量与产值分析

河南省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省的粮食产量以及农业产值基本呈增加趋势,具体见图1。

据图1可知,河南省的粮食产量从2004年的4260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6524.25万吨,增加了1.53倍。14年来,河南省粮食产量呈现稳定增加的趋势,主要得益于国家实施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从事粮食生产具有积极的促进效应,一方面可以保证粮食产量和粮食作物耕地面积,坚守耕地面积“红线”。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和收益。种粮农户积极性提高,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河南省农业产值基本呈现增加的趋势,从2004年的1602.8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503.71亿元,平均每年增长率为8.27%,2016年出现略微下降,到2017年增加到4552.68亿元,增加了93.39亿元。数据结果表明,农业产值只是呈现稳定增加,增长幅度并不是很明显,说明农业产值的增加只是粮食产量的增加,而不是“质”的提升。

1.2农民收入现状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指农村住户获得的经过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后的收入。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具体见图2。

据图2可知,河南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人从2004年的2553.15元增加到2017年的12719.2元,增加约5倍。其中,从2012年的7524.9元增加到2013年的8969.11元,年增长率为19.2%,增长趋势最为明显。2014-2016年,增長趋势逐渐减小,但最终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呈增加趋势,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收人得到保障,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为确保粮食安全,必须充分关注粮食核心区的“大农业”发展,关注农、林、牧、渔业的综合生产能力,重视粮食转化和价值提升,从农业结构和生产能力的历史演变和区域转化中发现粮食核心区粮食安全存在的隐患;为保障农民农业收入,必须要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提高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2河南省农户种粮成本与收益分析

河南省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以这两种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总成本、生产成本、土地成本以及净利润来分析河南省粮农粮食作物成本和收益问题。

2.1河南省农户种粮成本

2.1.1小麦和玉米总成本

2004-2017年河南省粮食总成本见图3。2004年河南省小麦总成本为4440.60元/公顷,2017年增长到16282.55元/公顷,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0.51%。2004年的玉米总成本为4109.40元/公顷,2017年增长到14797.92元/公顷,增长幅度较大,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0.36%。2004-2017年河南省小麦和玉米总成本的波动趋势非常相像,基本都显示出了明显的波动幅度以及持续增加的趋势,尤其是2012年的小麦总成本比2011年的10285.20元/公顷增加了1932.75元/公顷,上升了18.79%,波动幅度较大,但2012年之后呈现较为平缓上升趋势,甚至在2017年小麦成本比2016年减少87.10元/公顷。2011年玉米总成本比2010年的8437.20元/公顷,增加了1381.20元/公顷,上升了27.39%。

2.1.2小麦和玉米的生产成本及土地成本

2004-2017年河南省小麦生产成本和土地成本见图4。总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土地成本,生产成本包括物质与服务成本和人工成本。河南省小麦的总成本逐年增加,通过具体分析发现,物质与服务成本、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基本呈现增加趋势。首先,物质与服务成本占比最高,变化趋势也较大,从2004年的2504.85元/公顷增加到了2009年的4670.70元/公顷,2010年出现小幅度下降,随后一直增加到2013年的6336.45元/公顷,2015年出现略微下降,直到2017年达到6794.25元/公顷。其次,占比较高的是人工成本,基本呈稳定增加趋势,只有部分年份出现略微下降,从2004年的1329.60元/公顷增加到2017的5093.40元/公顷,增加趋势十分明显。最后,占总成本比例较小的是土地成本,从2004年的606.15元/公顷增加到2010年的2507.85元/公顷,达到阶段性的最大值,随即下降到2011年的2144.25元/公顷,之后一直增加到2016年的4506.45元/公顷,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6%。

2004-2017年河南省玉米生产成本和土地成本见图5,河南省玉米的总成本也在逐年增加。与小麦不同的是,玉米的物质与服务成本和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相差不大。首先,物质与服务成本从2004年的1848.90元/公顷增加到2014年的5263.80元/公顷,2015年出现小幅度下降,随后一直增加到2017年的5609.55元/公顷。其次,人工成本基本呈稳定增加趋势,只有部分年份出现略微:下降,从2004年的1698.15元/公顷增加到2014的6138.30元/公顷,增加趋势也是十分明显的。最后,占总成本比例较小的是土地成本,从2004年的562.35元/公顷增加到2017年的4336.65元/公顷,一直呈现增加趋势。

由以上对小麦和玉米的总成本、生产成本以及土地成本的分析发现,种粮成本越来越高,而农产品的出售价格没有出现明显提升,这就意味着种粮收入越来越低,严重打消了种粮农户的积极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非常不利的。

2.2河南省农户种粮净利润

作为一个农业和人口大国,粮食不仅关乎居民日常温饱问题,粮食安全更是关系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甚至是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河南省小麦和玉米的每公顷净利润普遍呈现下降趋势,甚至出现净利润为负的情况,这也是导致农户种粮积极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据图3可知,小麦和玉米的单位面积总成本是逐年上升的,而小麦和玉米产量也不能出现大幅度增产的情况,净利润下降成为必然。

2004-2017年河南省粮食净利润变化见图6。具体来看,2004年以来,受成本上升、价格波动等各种因素影响,小麦净收益呈现波动变化。2004年,小麦净收益为4655.40元/公顷,达到最高峰;2004-2006年、2011-2014年,小麦净利润呈“V”字,2005年小麦净利润迅速下降至1811.40元/公顷2;2006-2008年,小麦净利润维持缓慢增长;2009-2010年,小麦净利润从3085.20元/公顷下降至2888.10元/公顷;2016年小麦净利润由2011年的3560.25元/公顷迅速下降到-1896.15元/公.顷,达到该阶段最低,与2004年最高峰相比,下降了6551.55元/公顷,降幅140.73%。小麥净利润普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成本增加。

河南省玉米净利润变动显示出很大的幅度。从2004年3028.65元/公顷下降到2017年-2833.65元/公顷,降幅为193.56%。玉米净利润从2011年的4222.35元/公顷下降到2016年的-3320.40元/公顷,随后在2017年又得到迅速上升,但仍然处于亏损状态。一是玉米产量的下降决定了出售量的减少,在售价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减产是导致产值下降最主要因素。二是由于出现一些流感、疫情,对养殖业有很大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玉米的需求,市场的供需关系削弱了玉米的市场竞争优势,从而使得玉米产值相对减少。

3影响农户种粮收入的因素

3.1土地经营规模小

河南省耕地面积见图7。河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和粮食主要产区,自国家实行耕地保护政策后,全省耕地面积基本保持平衡,2009-2015年耕地面积略微有所减少,但始终保持在8100千公顷左右,耕地面积总体保持平衡态势。近年来,河南省立足于保护耕地面积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立了以耕地保护为核心的工作理念,全力坚守耕地“红线”。但是根据河南省2014年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人均耕地面积0.08公顷,户均耕地面积0.35公顷。据统计,河南省每个农业劳动力经营土地不足0.33公顷,而1个纯种粮的劳动力经营2.67公顷左右的耕地收益才能与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工人收入水平基本相当。这种小而分散的土地经营状况严重制约了种粮效益的提升,也造成了种粮产业与其他产业在创收水平上的巨大差异,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使粮食生产兼业化趋势强化。

3.2种粮成本高

随着我国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户需要投入的种粮成本也在增加,从整地到收割均采用机械化,省去了许多人工成本,节约了时间。但是种粮成本却大幅度提高,播种、施肥、喷药、灌溉各个环节均需要投人大量资金,遇上自然灾害,造成大幅度减产,农民基本没有收入,种粮成本较高,导致农户种粮积极性大幅度下跌。

3.3农业补贴政策效果差

农业补贴政策实施初期起到了刺激农民扩大种粮面积从而增加粮食产量的作用,但是这一作用很快递减甚至消失。种粮直接补贴政策对提高小规模种粮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基本没有作用。国家所施行的政策是根据各个家庭的耕地面积进行补贴,只要自己家耕地面积不变,就一直能够得到耕地补贴,这与粮食产量并没有关系,并不能够促进农户的种粮积极性。现阶段所施行的耕地补贴政策并不能够从根本上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3.4农业保险制度不完善

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虽然较高,但保障水平整体偏低。通过对部分农户的实际调研发现,刚开始农户对于购买农业保险是十分积极的,但多数农户对于农业保险的赔偿机制十分不满意,纷纷表示农业保险并不是政府机构组织的,而是一些企业自行发起的,如果没有遇到特别严重的自然灾害,根本得不到赔偿。农户对赔偿程序以及赔偿比例基本不了解,只知道自己按照耕地面积缴纳了农业保险。另一部分农户只是听说过农业保险,但是并没有参与进来,基本处于观望状态。

4提高种粮积极性的建议

4.1抑制农资价格

近年来,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价格整体呈上涨趋势,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虽然政府相应出台了多种优惠政策,但大多被农资价格上涨和粮价下调相抵消。农资价格上涨,种粮生产成本相应增加,收益减少,直接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为此,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抑制农资价格,对可管控的农资产品,应定点、定时、定人进行农资价格监测。政府可以统一提供农资,既可以保证农资的质量,又能够有效控制农资价格,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把控农资的用量,对于环境保护也十分重要,例如,对于化肥,可以采用测土配方肥。同时,政府部门应大力提倡使用农家肥,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既能够降低种植成本,又利于生态环保和提高粮食品质,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

4.2适度扩大种植规模

对于我国大部分的农户来说,由于经营规模过小、单位土地技术采纳成本高,扩大种植规模不如传统生产方式(人力、畜力)经济效益好+。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生产规模,能大大降低单位土地的技术采纳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降低总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从而提高农户的种粮积极性。政府应出台鼓励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促进农地小块变大块。国家非常鼓励土地流转政策,把土地集中在有能力的种粮大户或者其他承包大户的手中,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种植和管理,不愿意种粮农户直接退出,给予愿意种粮农户的规模支持,提高种粮积极性。

4.3完善农业补贴政策

按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将农业补贴分类,补贴快速、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提高补贴标准与种粮收益,增加对农民主体地位的尊重,激励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要想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就需要从建立健全农业补贴法律法规、加强政策宣传、建立农资价格上涨、提高农业补贴联动机制人手5。农业补贴政策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要根据粮食产量的多少进行补贴,刺激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不仅可以推动粮食总产量的提高,还能使国家粮食安全得到保障,应完善农业补贴政策。

4.4规范农业保险制度

从长远来看,以“国家农业补贴为辅、商业性保险为主”是农民收人来源的发展趋势间。农业保险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农业防灾政策,虽然其本身并不能减少因气象灾害导致的粮食产量损失,但是可以通过为农户提供收人保障,缓解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收入损失,提高农户的种粮积极性。规范农业保险制度,让种粮农户感受到有据可依,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对农业保险的制度进行完善,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使农户了解农业保险的作用所在。同时,农户应从提高自身教育水平方向进行努力,教育水平是影响农户保险意识的重要变量,农户自身的受教育水平越高,保险意识越强。农户自身的农耕经验不利于保险意识的提升,农耕经验导致农户寻求家族内源性风险自担。要提高农户的受教育水平,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购买保险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5结论

河南省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积极推进粮食核心区战略,确保了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国家粮食安全需要种粮农户来保障,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与国家粮食安全息息相关。在抑制农资价格方面,政府可以统一提供农资,达到全国农资价格一体化,使农民体会到物有所值;在提倡:土地流转方面,加大流转户和承包大户的补贴政策,使农民得到切身利益;在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规范农业保险制度等方面,尤其在农业补贴政策方面,可以施行新的政策,根据产量的不同,农户可以获得不同的补贴,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元红,刘长全,国鲁来。中国粮食安全状况评价与战略思考[J].中國农村观察,2015(1):2-14+29+93.

[2]高雅雯,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7.

[3]周坚,张伟,陈宇靖。粮食主产区农业保险补贴效应评价与政策优化——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J].农村经济,2018(8):69-75.

[4]曾雅婷,吕亚荣,刘文勇。农地流转提升了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吗——来自农户的视角[J].农业技术经济,2018(3):41-55.

[5]陈美,徐连海。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特区经济,2010(3):218-220.

[6]朱险峰,巫成方.中美粮食种植成本比较及中国粮食政策取向[J].农业展望,2016(10):35-39.

[7]谭浩俊。如何看待袁隆平提出的“提高粮食补贴,保障农民收入”[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9):9.

[8]赵丹丹,齐骥,郑继媛。农业风险、预期收益与粮农种植决策行为分析——以水稻生产户为例[J].粮食经济研究,2018(1):87-96.

[9]高如梦,杜江,李晓涛。湖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83-89.

[10]何欢。郸城县种粮农户生产投入行为研究[D].郑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

推荐访问:河南省 粮农 收入 研究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