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艰苦、重大的战略任务,是需要全党、全国人民不懈努力为之奋斗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思想政治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首先,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点看,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坚强保证。我们知道,和谐社会,首先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在社会发展的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主要因素。没有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没有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将是一句空话。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宣传、教育、疏导、激励等多方面的手段,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多种具体任务的要求与实现多种具体利益的关系,认识每一个体或群体的本职岗位、本职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励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去。思想政治工作,还可以通过发现和研究劳动者个体或群体的心理活动体现,把握现实生活中多类社会心理现象的深层原因和活动规律,情理交融,因势利导,化解消极因素,积极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激发人们干事业的激情和奋斗精神;思想政治工作還要通过多种活泼的形式、鲜活的事例,群众最容易理解、最容易接受、最贴近生活实际的道理,激发人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优势,积极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其次,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看,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各项制度是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但是,制度终究是靠人来制定和贯彻的。公平历来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不同社会制度制约,其实现方式和程度是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正确的思想引导和正确的方法倡导,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可以激发人们的民主追求,营造出公平正义的社会舆论环境,为制度建设提供思想先导。
公平正义实际上紧紧联系着利益,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通过经济、政治、法律和道德等不同层面得到妥善协调和切实维护,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关键。思想政治工作能较好的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制度的建设,正是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矛盾的调节器。
再次,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看,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社会统治者总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府整个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手段。今天我们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政治制度,已经为这种和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思想政治工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我国文化发展的实际,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合理借鉴,在建设和谐文化的宏图中,促进企业文化、社会文化、村镇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这种文化选择、传播、渗透和创造必然有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培养社会发展所要求的道德理念,牢固树立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和谐与进步。
第四,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必然要求看,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整合社会利益关系的主要工具。和谐的本质,就是各种关系的协调,各种利益的整合,各种社会运行机制的顺畅、有序,各种社会积极因素的有效发挥。而这一切,都是在不断解决各种从和谐到不和谐再到新的和谐的社会矛盾的动态中实现的。当前,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利益主体的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出现的价值观念多元化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基本特征。多样化和多元化,意味着存在差异和矛盾。这些差异和矛盾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妥善协调解决,就会成为社会的不和谐音符。协调解决这些差异和矛盾,当然不是仅靠思想政治工作,但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各种不同的利益关系,把人们获取各种利益的行为规范在正确的轨道上;能够有效地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公平正义,营造出公平正义的舆论社会环境,思想政治工作和物质利益原则融为一体,即帮助群众理顺情绪,化解纠纷,又力戒空谈,帮助群众解除疾苦,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