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网络研修的实践模式

|来源:网友投稿

西城教育研修网在教研领域的应用,既对教研提出了时代性的挑战,也给教研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和跨越式发展。

自研修网开通以来,研修学院教研部共计开设网上协作组353个,在每个协作组下教研员们都精心设计了若干反映学科教研特色的栏目,如“课程改革”、“教材分析”、“教学诊室”、“教学叙事”、“教研日记”、“视频案例”、“课题研究”、“校本教研”、“网络书香”等。每一位教研员都是栏目的主编,指导和带动区内教师的教学研究与资源共享。我们的研修网无论是在对课改的推进还是中、高考教学研究方面都发挥了不可低估的辅助与推动作用,最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研模式的更新变化。

一、多方面、多渠道、多主体提供网络资源

新课程应当走的是一条求实而又创新的课改之路,课改要在常态与长效中进行,因此,我区提出的课改宗旨是“在常态中求变革,在变革中求长效”。怎样才能实现常态与长效?传承与创新之间要把握一个什么样的尺度?坚持什么样的原则?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个教研员在课改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围绕这些研究课题,我们在教师中进行了调查与访谈,了解他们对课改的困惑与需求,调查结果显示:一教师们普遍能够认同和接受新课程理念,但对如何能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日常的优质教学行为普遍感到困惑;二对如何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将教师真正地解放出来,走上学习与研究的专业化成长之路普遍觉得困难。

教师们的困惑与需要就是我们教研员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我们一方面在常规教研活动中,依据教师一线教学遇到的问题,组织教师结成跨校的学习共同体,以“教师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形式开展研究;另一方面利用研修网为教师提供优质课程资源,形成有效的网络教研。

模式一:教研员组织、开发、上传有效资源

在众多的网络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是教学设计,因为大家普遍认为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优质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途径。教研员在组织与上传资源时注意了这样三种类型的设计:第一,同一课书不同角度、不同风格的教学设计;第二,同一课书不同课时的教学设计;第三,对某一教学设计进行评点。

这样一种安排,所引导的方向是研究,不是拿来主义。教师们看到不同的教学设计,就会产生一些思考,看到教研员或专家的点评,就会提高认识。因此,这些网络资源对教师的日常教学和自身提高有一定的实效性。这些网络资源,有力地支持了新课程的改革。教师们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设计,进行教学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新课程理念在日常的教学行为中的优质转化。

模式二:开办“教学诊室”,发挥专家优势

在研修网中,我们开办了“名师课堂”,展示部分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供教师们研讨;在“文件汇编”里,引导教师学习一些关于“课改”的重点文章、专家讲话,使之成为宣传课改理念、引领教师提高专业水准的园地。

我们还开办了“教学诊室”,为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提供及时的诊断,如小学美术特级教师、教研员白冰华老师为“国画教学中知识的前后衔接”教学设计所作的诊断和开具的处方,包括“把脉、治病、防病”三个环节。

把脉:找出典型教案中突出的问题,进行“诊断”。

治病: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防病:指出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前打“预防针”,防患于未然。

模式三:共享教学资源,一线教师互帮互助

教学资源,种类繁多。我们研修网上学科、年级协作组中,主要上传这样几类资源: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素材(文字、图片、音视频)、教改信息、专题经验。绝大多数资源来源于一线教师,而使用者也是广大的一线教师,因此,教师们在共享资源的过程中,形成了有为的同伴互助关系。

“人人助我,我助人人”的资源共享意识已经深入人心。有些资源,被下载百十余次,有的教师看到资源后还能在网上发表自己的一番建议和评价,这些优质的网络资源在教研中得到的效益是可观的,有效解决了优质资源的开发与共享问题。

二、补充和延续常规教研活动

模式一:上传教研活动资源,提高常规教研的研修效率

我们的研修网工作宗旨是:“我们追求的是与常态教研相结合,以滴水穿石的姿态去工作。”

西城教育研修网扎扎实实地将网络研修与常规教研密切结合,教研员将每次常规教研活动的内容都以电子文本的格式,上传到研修网相应学科协作组的具体栏目中,便于教师在教研活动后进一步学习与使用,以促进本区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正像北京市161中学的一位政治老师所说:“以前每次参加教研活动,笔和本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下面运笔如飞,忙着把所有的内容都记录下来, 纵有什么思想火花,也没有时间记录, 可那些想法往往昙花一现,很难再捕捉到了。而现在,在研修网上可以找到各学科教研的电子稿, 使教师们能够更坦然地参加教研活动,也有了更宽松的思考和学习的空间。”

模式二:开展网上互动交流,拓展、延续常规教研

教师在课堂上许多转瞬即逝的灵感、教书育人中许多难解的困惑、新课改中面临的种种不适,都需要与同行或专家交流、沟通。研修网不但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园地,还为教师的自我展示、同伴互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就以研究课为例,过去上一节研究课,少则只有一名教研员与作课教师备课,多则也只有2-3名骨干教师参与,因此大多数教师看到的只是一节研究课的精彩结果,很少能共享备课的过程,因此很多教师很想知道是怎样备课的?研修网诞生后,教师们的这一愿望实现了。因为研修网使常规研究课的备课过程、课后反思与评价完整地呈现在教师们的面前。例如,小学数学教研员柳海燕老师利用研修网引导教师参与区级研究课的研究过程如下:

第一步,在开学之初,在教研网上发布区研究课的课题。

第二步,由作课教师围绕区教研课题设计教学过程。

第三步,在作课前两周把教学设计的“征求意见稿”上传到教研网上。

第四步,各校教师上网下载研究课的教学设计并通过教研网“留言板”或“专题讨论区”发表对此教学设计的看法和意见。教研员柳海燕也提出教学设计建议并对教师们发布的建议作出评点。

第五步,作课教师关注大家讨论,并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学生实际,修改调整教案。

第六步,作全区研究课。

第七步,课后作课教师谈研究体会

第八步,各校教师通过研修网,围绕教研主题对这节课进行评议和研讨。过去常规教研中研究课后一小时左右的反思与研讨,延续到了两周左右。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我们过去的研究课放大的过程,它让全区教师都有条件自主地参与到研究课的备课、反思、改进、评价的全过程,研修网使我们的常规教研不断向纵深、立体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认为网上教研是常规教研的拓展与延续。

三、制作“读书推荐卡”,发起教师读书活动

在每学期的常规教研活动中,我们都会开展一次读书推荐活动。有了研修网,这种读书推荐活动就成了在教研员引导下的教师的随时随地的网上读书交流活动。教研员和教师们也把自己的读书体会做成“读书推荐卡”,放到研修网的协作组里。小学英语教研员郭玮老师在发起的“读书推荐卡”活动中写到:

自从调到西城,每天心灵都有着不同凡响的奇妙旅程。从高楼耸立的有着Soho现代城、有着被称之为CBD的满眼都是华衣香影的朝阳区,顺着平安大街一路前行,渐渐的,高入云霄的摩天大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红瓦灰砖的古老城墙、围绕着北海的游人、胡同游的车夫。有人说,一个人如果在一生中没有把一天交给北海,那将是一种遗憾。看着这有着“仙山琼阁”之称的帝王宫苑。茫然中,有着恍如隔世的感觉。清楚地记得电影《末代皇帝》的最后一个镜头,经过多年改造的年老的溥仪站在空空如也的紫禁城中,突然发现了一只他童年时曾经逗弄过的和他一样老的蟋蟀,那感觉,也应该是恍如隔世吧!

这一路大约要用40分钟至90分钟不等,具体情况要视当天的路况而定。为了不让自己的时间虚度,这一年中,我利用这段时间陆续读了些书。所以,我制作了Ginger的读书推荐卡,希望和大家分享我的精神生活!

她在读书推荐卡里列出了下列信息:书名、作者、购买地点、价钱、印象最深的话(必须原创的)、推荐原因。推荐卡刚刚放到研修网上,马上就收到了教师们的反馈。教研员张雅林说:“看了你的推荐卡前言,真后悔自己的家离单位这么近。恨不得也搬到朝阳去住,路上也就有读书的时间了!”在郭玮老师的引导下,许多教师都制作了自己的读书推荐卡,阅读内容也不局限于教育教学领域,还包括许多流行书、畅销书像《窗边的小豆豆》、《心灵7游戏》、《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等。

通过读书所得到的营养,是我们教研员不可能为教师在备课时备到的,但它却是她们为自己职业生涯储备的一笔永远的财富。这样的储备可能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广博的兴趣爱好和不断的积累,毕竟会在某一天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绝对不仅仅是写字台前的“正襟危坐”,学习的过程可以发生在一次谈话中、一本书籍里、一次旅途中、一次观影后。课堂教学的灵光一现是可以在生活中偶得的,课堂教学的功夫是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外积累的,作为一名教研员,我们有责任以学习的热情和做人的真谛感染和打动教师,并促进其素质的全面发展,我想这也是我们进行教研工作的一个根本追求。

四、推进初三、高三教学研究的更好开展

教研部中学各学科科室每年都将抓好初三、高三的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研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初三、高三年级,资源的共享与积累,对教师的分层、分类指导至关重要。但是,如果说在小学和中学的非毕业年级建立共享的意识比较容易,在高三年级打破学校间的封闭,实现区域间的共享与互动,则需要教研员从中穿针引线,付出更多的心血与精力。研修网成了高三教研员的得力帮手,使这种共享与积累变成一种现实。

中学特级教师、地理教研员丁博敏老师主持的网上高三地理协作组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积累、共享与分层指导。

她的第一个做法是:利用研修网增加教学内容研究的连续性,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她呈现连续三个学年高三地理各单元复习辅导讲座文稿,从多角度、连续性地给高三教师以借鉴,并引导教师在这种积累与共享中进行比较和研究;呈现连续三个学年的高考文综地理质量分析文稿,利用这些连续性的呈现,带领教师探究高考,寻找稳定的规律和动态的变化;呈现不同单元的高三地理教学课件,将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在高三地理教师中实现共享,使高三教师从沉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有更充裕的时间研究学情,研究高考。

她的第二个做法是:根据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年龄层次教师教学的共性与差异,成立高三新手协作组,进行分层、分类指导,取长补短。

我们的网上教研工作仅仅刚刚起步,全新的教研方式的变革带给我们教研人员许许多多新的进步与提高,但我们还面临着许多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诸如:进一步更新观念问题、推进技术问题、科学研究问题,等等。我们只有在这些方面取得进一步的创新和突破,才能使教研工作真正做到“以德育德、以才培才、以趣激趣、以情动情、以学促学、以行导行”。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教育研修学院)

编辑 杜 锐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