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中国汉朝时期书法艺术教育的发展

|来源:网友投稿

陈晓敏

摘 要:两汉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个高峰期,书法在汉代已成为一门自觉的艺术。政府把文字学和书法同利禄直接挂起钩来,这是提倡文字学和书法最有力的办法。两汉曾有几个时期对文字学和书法的教育十分重视,这是两汉书法艺术得以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两汉  书法    教育

两汉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个高峰期,这当然要归功于汉代统治者对文化的重视,尤其是对书法教育的重视。政府据《尉律》来课试选拔书法好的学童,任以郡县以至中央主干文书的官吏;吏民上书奏事,如果文字不规范,可以举其事而纠其罪。书法与仕途挂钩,促使了人们对书法的重视。汉代涌现了许多有名的和无名的书法家,其原因和书体的丰富、利禄的诱使特别是教育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书法教育在汉代很受统治者的重视,且规模较为宏大,出现了“太学”和“鸿都门学”这样的书学机构。在书家方面,有专门的令史和书佐。汉代书法教育如此繁荣,必定有其特定的书法教育方法,这对我们今天书法的教育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书法是一门书写文字的艺术,古代的书法教育和识字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并被当做是“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的根本性大事来对待的。汉代童蒙的书法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蒙学,教育儿童识字和书写的学习场所成为“书馆”、“学馆”等,且这种机构遍布全国闾里,使用的教材大多数都是《仓颉篇》和《急就篇》。教书写,自然要包括教会学童如何执笔、使转和达到字迹美观,虽然当时不一定会有艺术意识,但这是书法教育中最基本的问题。第二阶段,就是在识读书写能力学成之后,辞师离开书馆,进入乡聚庠序,从师学习《孝经》、《论语》、《尚书》等儒家经典,书法教育提高到了另一个层次。

汉代童蒙的书法教育十分的系统,他们在选这些教材时,文章体裁多以七言为主,也有少量的三言、四言字句。这些字句均合辙押韵,朗朗上口,易于背诵,他们在学习起来便十分好学。因此汉代童蒙书法教育十分繁荣。同时汉代专门书家的设立不仅推动了书法教育的发展,更是推动了书法的繁荣。我们在汉碑中可以看到这样的文字,如《西岳华山碑》是书佐郭察香书,《西峡颂》为从史仇靖书,《石门颂》后署有书佐王戎的名字等,所有的这些表明,汉代出现了极多的书法写字能手,充分显示了汉代书法教育的力量。

在前面,我们说到汉代的童蒙教育,而在他们十七岁成人之后,才能参加考试,能撰写9000字以上,才能录用为各郡县起草和掌管文书的诸史。而考试中的优秀者再由郡推荐到中央,再进行考试,最优者授予中央一级的尚书、御史、史书令史等主书的官职,书写水平直接影响各人的仕途,在应招《汉官仪》中记录,东汉时也有类似的制度。由此可见,汉代对官吏的选拔考核,对书法是有严格要求的。日常公文,书写或有不端正整齐,就会被举其名而论其罪。能够写得一手好字是文人志士最基本的能力,政府把文字学和书法同利禄直接挂起钩来,这是提倡文字学和书法最有力的办法。两汉曾有几个时期对文字学和书法的教育十分重视,这是两汉书法艺术得以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

汉代对官吏的选拔,“能书”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是非常严格的。汉代书法的教育从童蒙时期就有着遍布全国闾里的书馆,这样的规模对书法教育起到一个基础性的铺垫。且在成人之后,在对官吏的选拔上,又有严格的书写能力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培养出一些写字的能手。在汉代,低级的文吏有可能逐渐升迁为长吏乃至二千石的大官,如赵禹、尹齐、丙吉都是以佐史逐渐升迁为大臣的。“能书”是文吏必修的一项业务,有些武职吏也兼修这一业务。因此,即便是一些戍守边陲的小吏,一有空暇就练习书法。这种上行下效的办法,使 汉代书法教育得到空前发展。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都属于经学,它们都是用当时的流行书体来书写的,对当时书法教育中的书写有直接的影响,成为流行书体。到东汉时,隶书风格完全成熟,且应用文字主要是隶书,而古文经中所用篆体,只能对当时的经学大师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能成为主流书体来对后世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学习今文经的过程中,统治者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太学”。这一机构的设立对书法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它使得各级官员不仅要拥有优异的识读书写能力,对经学也要有极深的研究。古文经作为私学,只是在民间流传,但到了东汉中期,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逐渐融合,出现了郑玄这样的经学大师,到了东汉晚期的灵帝熹平年间,蔡邕建议以隶书刻《诗》、《尚书》、《周易》等经籍共四十六块石碑立于太学,这是古代典籍经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论争之后的官方定本,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熹平石经》,对当时书法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东汉不仅仅出现了《熹平石经》这样的代表之作,也出现了鸿都门学这样的专门艺术机构,鸿都门学主要教授、从事辞赋创作文字书写等内容,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所文学艺术大学。由于统治者热衷艺术的因素,对鸿都门学诸生的待遇超过了太学诸生,在此培养过程中,出现了师宜官、梁鹄、毛弘等书家,鸿都門学的设置,使书法教育从与识字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书写教育,上升为独立的艺术教育,使书法教育从童蒙识字书写教育、官员公文书学的实用要求和经学所需的文学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而纯粹的艺术教育。

汉代书法教育是在统治者的支持上逐渐繁荣的,尤其是鸿都门学的出现,对培养专门的书法艺术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汉代的童蒙教育对我们今天的幼儿教育仍有着多方面的借鉴意义,学习朗朗上口的文章,建立众多的学书机构,这当然需要统治者的支持。但所有的这些,都是在发展书法教育,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华仁德著 中国书法史·两汉卷[M] 江苏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2]王镛主编  中国书法简史[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许慎著  说文解字[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4]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 历代书法论文选[M] 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5]蔡邕著 九势[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信息:南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2021级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两汉书法教育 从西域对汉的纳质看汉王朝与西域的关系文学天地(2022年1期)2022-03-03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1期)2018-01-29两汉劫持人质的类型及特点现代商贸工业(2017年7期)2017-05-03诗书画苑晚晴(2016年11期)2016-12-20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今日教育(2016年1期)2016-03-01教育教学北京教育·高教版(2015年12期)2015-12-26书法等漫画月刊·哈版(2015年3期)2015-05-28图说书法(三十九)视野(2014年24期)2014-12-18两汉荒政措施的不足与局限黑龙江史志(2014年12期)2014-11-24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