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小学数学课程中导入式教学方法研究策略

|来源:网友投稿

卢功汉

摘要:在整个小学教育体系中,小学数学占有一定大的比例,它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比较具有抽象性,为什么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呢?这是因为处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直观性思维方式,不能很好的理解题目的表达意思,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采用了导入式的教学方法,从各方面合理的增加课堂效果,来有效的提升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入式教学;方法研究

引言: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导入式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良好的导入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学生自发性的学习数学,为提成教学的效果奠定了基础。

一、导入式教学的准则

首先,教师要通过有趣的例子来开启导入式教学模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转移注意力,让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当中,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求知欲。小学数学教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不仅要导入有趣性,还要导入的“多姿多彩”,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课堂的幽默度,通过老师打造的轻松的课堂气氛,来从整体效果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教师在选择例子进行导入式教学时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总的来说,当教师在准备课前导入之前,要结合教学课本,具体的分析教学内容,无论是复习还是讲新课,都要帮助学生结合之前学习的内容,来加强学生的知识巩固,不要前边学后边忘,这样有助于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最后,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理解,与生活相结合这种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导入式教学策略

(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前提,也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只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后,才能有效的增加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开展有效的导入式教学。例如,当教师在进行“角”这一块知识的讲解时,不要按照课本直接给学生讲解,要从侧方面以及学生的角度入手,将逻辑性强的知识转化成学生较容易理解的概念,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的理解和学习知识,避免因数学学习的枯燥乏味而带来的消极影响。所以,当教师在开展导入式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完成教学,选择两个学生,让他们在同一个地点向不同的方向前进,进而让学生猜测课堂的学习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枯燥性,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达到好的教学结果。

(二)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的知识都有一定的连贯性,从某方面来说,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就是整合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过程。所以当老师在进行数学的新课程讲解时,能以此作为转接点,要通过旧知识的延伸,来转接到新知识上来,对学生的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当老师在对学生讲解“7*8”的内容时,可以通过运用“7+7+7+7+7+7+7+7”和“8+8+8+8+8+8+8”来让学生观察他们之间的规律,进而引申出“7*8”的教学内容。在上数学教学时,老师要发散学生的思维,扩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能感受到知识的奥妙,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以及学习新知识,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能够更好的学习。

(三)有效的利用高科技

紧跟时代科技的发展,一些高科技逐渐的进入了校园,成为了老师上课的好帮手。随着老师在课上对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更好的引起学生的注意,渲染并打造了更好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目光,为教师开展高效的课堂奠定了基础。而且多媒体拥有着直观、具体的表达方式,能够改变数学教学中的枯燥,为教师的授课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通过老师对多媒体的运用,学生可以很直接的了解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借機导入原来的旧知识来与新学的知识相结合,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导入式教学方法

(一)游戏导入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老师可以通过这一方面入手,在课堂上可以适当的做一些小游戏,既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让学生学到新知识。例如,在教孩子学习“乘法应用题”时,先和学生进行一个游戏,把学生分为3组,每组学生都有10个,那么要想知道这个班级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可以用“10+10+10=30”来计算,也可以用“10*3=30”来计算,两种方法相比较起来,乘法是能很快速的得出结果的,书写的方式也很简单,这样就能轻而易举的引导学生了解乘法的应用。

(二)矛盾导入

古语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贵有所疑,小疑则小进,大疑的大进”。顾名思义,疑惑是学生们思考的开始,学习的开端。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疑问,解决了小的疑惑就有小的进步,解决了大的疑惑就有大的进步。学习本就是“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利用旧知识与新知识的碰撞,摩擦而产生的矛盾来引导学生生疑和质疑,最后达到释疑的目的。

(三)实操导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操来得出一些结论,例如:当给学生讲述圆柱体的侧面时,可以在课上教学生自己动手做出一个圆柱体,让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时,正好是一个长方形,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就可以得出长方形的的长就是圆柱体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体的高,由于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则可以得出圆柱体的侧面积=周长*高。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得出来的结果,远比老师直接告诉他们结果来的更有意义,同时也让学生爱上动脑。

(四)开放性导入

当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讲解时,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让同学踊跃的回答,使其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来引出本节课所要讲述的知识,激发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例如,当要对学生讲述“圆的认识”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对周围进行观察,问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的,可以用什么具体能够将圆画出来,又能在圆形里画多少条半径和直径呢?这样既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又能让他们更好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引入一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的方法或者问题,来营造出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才能唤醒他们的求知欲,并且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袁继全.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7(2).

[2]袁蒋毅.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J].学周刊,2017(6).

猜你喜欢 方法研究小学数学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读写算(2018年5期)2018-07-09小学数学“亲历建构”的应用策略新课程·上旬(2018年2期)2018-04-17生命教育理念下数学学科教学策略研究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年29期)2017-09-27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培养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7期)2017-04-15论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商情(2017年5期)2017-03-30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方法研究课程教育研究·中(2016年12期)2017-02-27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64期)2016-09-22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实践研究广西教育·A版(2016年6期)2016-07-04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