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运动生理学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运动康复中的应用
摘要:
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他强调在正确认识和了解人体机能结构及其活动结构规律基础上探讨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发展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通过相关实验来研究人体机能在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以此论证并确立各种学科的体育锻炼方法和运动训练训练制度、运动康复的康复方法。
关键词:运动生理学;体育教学;运动康复学
下面将会从三个方面进行试述,分别是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运动康复来展开试述。
前言
运动生理学属于应用科学与基础科学交叉的学科,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既服务于运动实践,同时,又能够全面反映人体机能处于运动状态时的变化规律[1]。运动生理的定义及作用认识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运动生理,具体而言,运动生理指的就是人的身体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运动训练,其身体结构和身体机能所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以及结合这一系列变化所产生的独有规律和特征,同时运动生理更是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制定体育活动方案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对学生运动生理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才能將运动理论与运动活动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认识到运动生理的独特作用和意义,才能帮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如果不能认识到运动生理的作用和意义,那整个体育活动则必然不能发挥应用作用。[2]
1体育教学
我们在体育课程中会学习到所有运动技巧都是身体的条件反射,经过十分繁琐的连锁反应之后,我们的上肢就会不由自主的最初回应。比如在学习一个动作的时候,老师在前面做示范,同学经过自身感受和模仿,学习老师的一系列动作,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过程及周围空间及方向、感受一下自身使用力量幅度,适应这个过程,长条时间的坚持和有目的的训练,就能够使得学生一系列感官得到训练,各个感官之间会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反射系统,使学生能够高效快速的掌握动作并熟练。[3]
我们在高中上体育课的时候,经常老师会让我们在运动之后歇息一段时间再起来运动,这是因为我们身体在运动一段时间后,身体消耗太多能量,需要及时休息才能更好的完成运动。在中长跑的教学中采取最快速度练习时由于运动时间短,而内脏器官有惰性,所以运动呼吸机能达不到最高工作水平,但在快跑停止后30秒内,呼吸深度及肺通气量明显加大,吸氧量的快跑阶段明显增加,这是因为间歇训练法是在呼吸功能没有完全恢复到安静水平时又进行下一次快跑,这样呼吸功能便得到了加强,调查证明,在中长跑教学和训练中采用速度快的间歇训练法进行训练比采用延长距离的间歇训练法更有效的增加吸氧量。
2运动训练学
作为一名田径运动员,更能清楚的了解在田径训练中我们的身体是不断消耗能量的,但运动结束后物质能量又逐渐恢复到原始水平。运动生理学把这种规律命名为“超量恢复”规律。这种规律的特点是:在训练中,运动量与物质消耗成正比。超量恢复的时间与超量恢复的效果也成正比。据此规律,运动量训练一直是提高人体机能重要手段。但是运动量训练必须在超量恢复后进行,不能进行超负荷运动,超负荷不仅会给人体带来极大的负担,而且运动效果也会越来越差。掌握超量恢复的有关知识对运动生理教学与训练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3运动康复学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运动损伤是一种难以根除的职业技术病,以软组织损伤为主要特征,在软组织损伤中肌肉,筋膜损伤的发病率高。我们身为体育生,对这些伤痛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肌肉运动损伤直接影响正常训练和比赛,制约了运动技术的发挥和运动成绩的提高,严重者还会因此段送运动生命。在运动损伤中,运动员肌肉损伤比较为常见,很多损伤部位都发生在肌肉—肌腱交界处附近,一般认为这种损伤是由于肌肉在收缩时承受过度张力所致。
肌肉运动损伤初期会发生疼痛,肿胀,炎性反应等症状,这些症状采用“应急处置”,主要包括制动,冷敷,加压,抬高四个方面。损伤后期的治疗措施称为功能恢复,由于功能恢复直接影响肌肉的运动能力,采用什么康复手段尤为重要。第一个方法,“按摩法”中医认为损伤后的痛肿是因为气血发生紊乱,在损伤早期不宜使用按摩手法,在损伤中后期使用按摩手法可以疏通经络,使营卫气血得到畅通,冰敷是最好的应急措施。学习运动生理学能更清楚的了解人体的构造,在我们身体在运动中受到损伤时就能清楚了解到病处,更能及时有效的经行处理。高中时在跑100米的时候大腿后集群拉伤,老师看到后对我进行了有效的处理。[4]
运动损伤后结合中药疗法进行康复训练,可以加速损伤愈合和功能康复,保护身体器官系统的良好机能,保持一获得的运动素质和运动技能。结合中药疗法,可以达到改善损伤部位的血液循环,保证组织的物质代谢,促进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避免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防止组织粘连和因长期固定活动不足,而形成骨质疏松和萎缩。因此,运动损伤后可采用本文所诉方法进行治疗。国家队里会有专门的队医,对运动员进行康复与健康管理,每个人对运动生理学都很是熟悉了解,才能为奥运健儿们康复。[4]
从以上三方面不难看出,运动生理学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康复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学好运动生理学,不光是为了学业,更是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他也发挥着作用,大环境的影响下,提倡全民运动,但多少会出现运动方式不当、运动前前热身不充足的情况,了解更多的运动生理学知识能更好的帮助到身边的人。
参考文献:
[1]李焕品 参与式教学法在运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全国体育学教材委员会.体育理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3]《运动生理学》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
[4]林昭绒 章要在 曹莉莉 运动损伤后结合中药疗法的康复训练 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第11卷第1期
作者简介:李璐(2000-11),女,汉族,河北省唐山市,本科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 浅析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策略体育风尚(2020年1期)2020-09-10浅谈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作用南北桥(2020年16期)2020-09-10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问题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当代体育科技(2020年7期)2020-05-11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研究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2期)2020-05-11基于小学体育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20年4期)2020-05-09高职院校教学重难点的科学确定研究成才之路(2018年13期)2018-06-25关于翻转课堂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3期)2018-06-06浅谈如何调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的注意事项考试与评价(2016年12期)2016-09-10上一篇:谈激发兴趣,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下一篇:工匠精神在中职教学中的运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