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家庭教育文化之比较
- 1 -
中西家庭 教育文化之比较
古语有云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幼不学,老何为?由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邓小平 也 曾说过;“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在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家庭。”如今,家庭教育业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是千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和迫切需求。
不过 由于国家制度的不同,再加上历史文化的差异,中西方国家 对家庭教育地位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在中国的传统家庭里,家长的权威占主导地位,而西方文明则主要强调平等 、 民主及人权。
当然,家庭教育是人类 共有的一种教育方式 。中西家庭教育 文化也 有诸多共同之处。一般来说,它可以归纳于 四 点。
1 1 、重视家庭教育。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家庭教育始终是处于最基础的地位。
2 2 、家教应从小做起,及时施教。《颜氏家训》 中有记载 :“父母施教,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杜威也认为家庭教育应及早施行。
3 3 、重视培养孩子热爱求知的习惯,重视阅读。古代的中国父母,引导幼儿从小习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激发其求知欲望。西方的父母 会在 幼儿睡前 给其诵读故事 。
4 4 、重视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模范,往往一个简单的动作要比上万句指令性的灌 输有效的多。
5 5 、父母在教育角色上的分工。无论中西,在许多文化中母亲均被描绘成是主要抚养者,父亲则起有限的作用。父亲是孩子知性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母亲则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物质保障,情感满足等,是孩子情感培育的主要承担者。
尽
- 2 -
管如此,由于中西方地域的差异和各自文化的不同,使得中西传统家教在更多的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色。据我所知,这大概涉及了十个方面。
第 一 点是家庭的氛围。家庭教育有很多种类型,从中国来看, 不同类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是截然不同 。独裁型的就是家长说了算, 孩子爱 听得听,不爱听也得听,不听就 来一顿棍棒,棍棒下出孝子。溺爱型的就不用说了,溺爱,溺就是淹死的意思,在爱里边淹死了,这种家庭占多数。民主型的比较少。而国外基本上是民主型的,父母和孩子只是一种朋友关系,什么事情都可以商量、协商、讨论,互相尊重,而且外国有一种特别厉害的主观指导思想,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孩子一旦长到十八岁,就必须要独立了。如果 他 不出去,就会被同龄人所 耻笑。所以国外的孩子从小就在民主独立下成长,甚至有时候让人觉得近乎残酷 了 。
第 二 点就是期望值的问题。中国 家庭 对孩子的期望值特别高,这跟我们的国情有关。
由国情决定,0 90 后 一代的孩 子 大多 都是独生子。
父母 自然觉得相当珍贵 , 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自然对这个孩子的希望更高,这代父母也是碰到了一个不大好的年代,有些 父母 没有能够按照自己的能力或者是愿望受到更好的教育,所以就把这希望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了 。总的来说,就是希望自己 家的 孩子能够改换门庭,光宗耀祖,望子成龙的意念非常强烈。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到一起,就造成了 我们国家绝大多数父母 对孩子的期望值特别高。
但期望值高到底好不好呢?期望值高是对的,但不能过高。当 父母过高的 期望值达不到的时候, 带来的 失落感就特别大。
再加上 一些父母 如果不懂得 合理的 教育方法, 很可能会挖
- 3 -
苦 孩子 ,甚至于 打骂孩子 等等,这样就把 孩子 的心伤了,挫伤了积极性。
而国外对孩子的期望值就没有这么高,家长是顺其自然的心态,也就是说, 孩子 到了十八岁 父母就可以放手不管了。
至于 孩子 今后怎么走,全靠 个人 的能力去发展。最后这个孩子就按照他自己的志向、他的兴趣,他的能力等等方面,在社会的某一位置定下来了。国外就这样培养了一个自然人,一个社会人。他们的孩子没有很大的家庭压力,不像我们中国 家庭 的孩子, 压力山大 。现在的家长们,给他们的孩子报了很多班, 节假日的时候, 孩子根本就没有休息 的时间, 终日在各类辅导班直接奔波 。
第 三 点就是教育模式。我们 国家的 家庭教育是以家长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我们封建社会的传统。
简单说,就是父母 要孩子 干什么, 他 就得干什么,这就是强加于孩子。就是在这种家长意识心态的影响下,逼着孩子赶潮流:幼儿一定要送去学“珠心算”,小学生一定要去学“奥数”。亲戚朋友的孩子送哪儿了,一打听, 也送过去 ,没完没了的 参加 各种 辅导 班。孩子究竟有没有兴趣 、 有没有积极性,全然不顾。另外,造成逼迫孩子学习的原因是素质教育进入了误区。一提素质教育, 大家 就觉得是画画、弹琴、唱歌、跳舞、围棋、反正这些就叫素质教育,或者是智力 开发。正因为这种 认识上的偏差 ,使得我们中国的儿童,几乎除了农村的儿童,全体城市的儿童都很辛苦,很累。家长们 间接 剥夺了儿童玩的权利。
而国外的教育不是这样, 他们 是尊重孩子的兴趣,孩子喜欢什么,从小就培养他、发展他,把他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很少 有 逼迫孩子学习的现象。另外,他们还特别重视 实践 操作,
- 4 -
重视动手和制作的训练。他们从小就给孩子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服务,就是充分按照他的兴趣培养,把他潜在的能力挖掘得更多。这个跟中国的教育模式特别不一样。在这种方式的培养下,自然而然就培养了孩子的 独立 创造性、 思维 想象力、还 有他的动手 操作 能力。
第 四 点,教育结果。家庭教育,有不同的方式,就有不同的结果。中国的 家庭 教育结果就是:孩子们独立性特差,依赖性强。独生子女被 家长们 呵护得太过 周密 了,被呵护得过分的人最差劲的就是没有责任心,没有社会责任心。有的家长把孩子所有的事都做了,他还用得着想吗?他什么都不要想 ,思维能力如何提高? 还有一个是心理问题。心理脆弱、孤独,这是现在独生子的共同心态。还有就是适应性,现代的社会必须要有群体意识,要会处理关系,适应环境,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但是现在的孩子不行。这些都是中国教育的结果。
西方国家的孩子 从小就是独立民主的 家庭 氛围下长大,独立性强 、 适应性强 、 生存意识 比较 强。他知道十八岁就要离开那个窝了,他必须学会各种应该学到的技能,他才能够生存。但是他们有缺点,过于独立了,有时候难以驾驭。
总之,中国的家庭教育和西方家庭教育有很大差异,各有优劣,我们应该祛除糟粕,取其精华。不失时机地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各自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上一篇:“仁爱”学校文化塑造研究综述
下一篇:地域文化凸显学校建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