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来源:网友投稿

时吉光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在融合过程中优势叠加,可达到相得益彰和共生共赢的目标。本文分析了两者不断融合深层次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寻求保护传承需要旅游的助力,而旅游产业升级换代,提升文化内涵,更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化为旅游资源,提升吸引力。本文针对现实生活中非保护和旅游开发存在着错位脱节的问题,提出两者融合发展的三大机制:文化生态补偿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及共生机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
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17GLB004)。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文旅融合成为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不断巩固优势叠加、双生共赢的良好局面”,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培育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作为文化当中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成为文旅融合当中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范围越来越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逐步成为旅游资源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的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资源和文化之间有很多的结合点,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概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食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团体和群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及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非遗外在形式非常多样化,是不可触摸的无形文化,可借助有形载体进行展示。基于这一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同其他文化结合,转化为有形的旅游资源,打造成主题博物馆、主题景区和主题文化馆。同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成为旅游线路的某一主题、某一特色或者某一旅游线路的主旨灵魂。非遗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得以进行文化挖掘、包装,进行文化的概念化、有形化和主题化展示,使非遗社会价值和生命力得以持续发展。

(二)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是新时期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其可以带动就业、增加收入,同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动力。旅游现在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衡量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是收入、旅游者的数量以及旅游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的比重。

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当地旅游资源要素的禀赋结构、丰裕程度以及当地交通情况有较大关系。旅游产业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方面是旅游需求,另一方面是旅游供给。旅游供给主要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展开,而旅游需求是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旅游产业拓宽了非遗传播的渠道,使非遗传承人得到关注、非遗文化得到普及。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因和外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业的融合,在现实生活中已成为大势所趋。它们之间的融合是旅游发展的需要,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是文化保护、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媒介和载体。旅游者的数量越来越多,促进了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者的素质不断提高,他们对旅游的文化内涵有更高的要求,这使得非遗成为旅游者的一个关注对象,这是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需求基础。非遗的文化供给和旅游产业的文化需求,成为非遗和旅游两者互动的一个支撑点。除此之外,政府加大对非遗的保护力度,并且将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

非物質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非遗文化失真、当地文化环境破坏、文化资源过度开发等现象,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都是源自缺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非遗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文化生态补偿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及共生机制。

(一)文化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是应用在自然资源遗产地旅游开发当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同样适用[1]。非遗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整体性现象,有独特传承规律,也有自己发展的规律。非遗源于当时独特的历史环境、历史时期及特殊的地理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创新发展。非遗并不是文化的孤岛,这种文化现象需要有一定的基础,需要有传播发展壮大的受众,要借助于社会群体的认知、认可、接受而进行不断地发展。生态补偿机制侧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文化基础、群众基础、传承人和其他受众。

旅游产业对非遗的利用,更多的是把它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包装、策划,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旅游产业的这种介入,无疑会对非遗自身的传承、发展、保护带来一定的影响。旅游介入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当中,必然会影响非遗所在地居民的生产或者生活方式,最明显的影响是非遗传承人。从更深层次来讲,就是影响到当地的文化生态。非遗的旅游开发,对当地的文化生态产生负面影响,是一个潜在的危险。为了更好避免非遗旅游开发给当地带来不利影响,就要全面考虑旅游开发给当地文化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评价其大小。文化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要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旅游开发两者之间的矛盾,避免旅游对非遗传承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要避免旅游破坏非遗的文化原真性。

非遗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将非遗作为旅游资源,此时的旅游产业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对非遗的旅游开发是旅游产业在非遗文化当中选取旅游者感兴趣的部分,将文化进行有形化、概念化、景观化,而那些被过滤掉的部分,他们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旅游产业对非遗的这种有选择的“拿来主义”,容易使被“抛弃”非遗遭到破坏。要保持非遗的原真性,就必须从非遗的整体保护入手,保护非遗所在的整个文化生态空间。

(二)利益共享机制

利益共享指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能从两者各自的利益诉求出发,对两者合作所带来的收益进行合理的分配,并按照其在发展过程当中投入的和贡献的大小以及收益进行合理分配[2]。利益共享机制就是以核心的诉求为目标,使得各方正常运转的各种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区,通过制度、标准、规范来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益相关者和旅游产业的利益相关者各自的利益,然后提出一个具体的分配方法。参与利益分配的各个主体应通过协作、交流、谈判等方法,谋求自身投入产出的最大化,最终达到非遗传承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两者的共赢。

非遗的旅游开发是文旅融合的重要体现。旅游开发为非遗的传承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提升了非遗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扩大了非遗的受众,坚实了非遗传承和发展的群众基础。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为了使这种良性互动、协调的关系能够持续,就必须建立产业发展与利益共享相统一的机制。

利益共享机制,其核心就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这种分配必须以旅游产业发展的贡献度来进行评价和衡量。利益共享机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之间进行博弈的结果。这种机制的构建要确认其利益主体,并建立评价利益主体在旅游发展当中的贡献比率。如在某一旅游线路中,或者旅游景点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在旅游项目当中承担的角色以及对旅游者人数和旅游收入增加起到的作用。

(三)共生机制

共生是生物学的一个概念,它描述的是不同生物基于生存的需要,各主体之间相互影响的生存方式,这种共生的相互影响方式又被稱为共生理论[3]。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他们作为两个不同的主题,也可以形成共生系统、共生关系。这种共生模式按照行为方式可以划分为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对称互惠共生4种模式,非遗和旅游产业可以采用对称互惠共生模式[3]。非遗和旅游产业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按具体地域的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和非遗的遗存情况、保护情况采用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立互惠共生这两种模式。

非遗和旅游产业有较好的共生性,他们有共生的一般条件,存在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关系[4]。非遗和旅游产业之间的共生单元是以旅游资源为连接纽带,以旅游产业为核心,不同文化相互交叉融合形成的。非遗和旅游之间的共生界面,可以是某个旅游地和遗产地,也可以是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或者是某一个旅游地的基础设施、某一个科技平台等[5]。

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为非遗的保护提供资金支持,提高社会对非遗的关注程度、人才的支撑。非遗可以为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旅游资源,提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增强其文化吸引力。因此,旅游产业和非遗保护之间存在着互惠共生的关系,两者可以相互促进。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性,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尤其对非遗保护和传承贡献较大。非遗可以进行静态的展示,也可以动态地去参与,加强旅游者的体验,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同样也可以改变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如依托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主题公园建设,进而形成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景点。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在文化属性上具有天然的结合点。非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部分,成为旅游者关注的对象之一。非遗融入旅游资源当中,可以满足旅游者消费的需要,同时也可以深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政府对非遗传承保护的力度在逐步加大,非遗想要更好地传承下去,必须和现有的产业相结合,而旅游正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的渠道之一[6]。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产业侧重追求经济效益,而非遗保护追求的是文化原真性,旅游的开发和非遗保护仍然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要处理好非遗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必须有一定的制度来保护,具体包括文化生态补偿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和共生机制。文化生态补偿机制主要侧重于保护非遗的原真性,使非遗能够保持原生态,避免非遗文化的粗制滥造和扭曲变形。利益共享机制主要是从双方主体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避免厚此薄彼,评价其各自的贡献率,并按对旅游产业贡献的大小来进行利益分成。共生机制是旅游产业和非遗保护实现共赢的机制保障,共生机制使两者之间关系更为紧密。

参考文献

[1] 杨桂华,张一群.自然遗产地旅游开发造血式生态补偿研究[J].旅游学刊,2012(5):8-9.

[2] 孙梦阳,石美玉,易瑾.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益平衡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15(9):171-178.

[3] 熊海峰,祁吟墨.基于共生理论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策略研究: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40-48.

[4] 孔永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以河北省为例[J].社会科学论坛,2016(10):240-244.

[5] 田艳.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创新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9(8):81-86.

[6] 黄永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文化经济学阐释[J].文化遗产,2018(1):5-13.

猜你喜欢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商情(2017年5期)2017-03-30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分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7年2期)2017-02-14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专题片研究声屏世界(2016年11期)2017-01-10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探讨新媒体研究(2016年21期)2016-12-19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壮药市场化经营模式研究中国市场(2016年40期)2016-11-28福建省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大众理财顾问(2016年2期)2016-06-06福建省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大众理财顾问(2016年2期)2016-06-06西藏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研究商场现代化(2016年8期)2016-05-10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芗剧传承与发展戏剧之家(2016年5期)2016-04-05西部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当代旅游(2016年1期)2016-03-14

推荐访问:文化遗产 融合 旅游产业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