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关于教师对叛逆期学生正确引导方式的探讨

|来源:网友投稿

穆文兰

【摘  要】叛逆期是未成年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由于处于心理过渡期,叛逆期学生的情感脆弱,心理状况极不稳定,做事不计后果,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重大影响。叛逆心理虽然并非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面对叛逆期,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叛逆期,正确、合理的方式引导帮助学生走出叛逆期,避免发生不可挽回的意外事件。本文分析了叛逆期学生的部分行为问题,并根据其提出部分引导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育;叛逆期;问题学生;教育方式

引言:

随着学生生理的快速发育,其心理也逐渐趋向成熟,由于独立意识与自我意识的逐渐发展成长,学生不仅充满精力,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探求欲也与日俱增。但由于知识阅历的不足,对问题的认识充满片面性,导致了身心发展中思想的矛盾。这一时期被称之为“叛逆期”。叛逆期学生由于身心发展趋向于成人,以自我标准对事物进行评判,充满了极端性的批判态度,易与他人产生矛盾。并要求自我独立,脱离家长、老师的监护管教。作为教师应发挥这一职业的主观能动性,以自我角度出发,利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叛逆期学生,避免其发生危险。

一、叛逆期学生的行为现状

1.以自我为中心,产生小团体

由于生理发育的日渐成熟,叛逆期学生的生理性状趋向成人,因此,学生独立意识与自我意识发展迅速,逐渐产生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负面情绪。叛逆期学生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做事情时不需要他人的参与,在行为态度上我行我素,不听从管教,“目中无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选择在家长、教师之外与同龄人组成小团体,并可能与其他同龄人或小团体产生矛盾摩擦,对其进行孤立或敌对行为。

2.厌学情绪严重,与教师保持距离

处于叛逆期的学生自制力较弱,易受其他因素干扰,逐渐转移对学习的注意力,对学习的精力日渐匮乏,从而在学习上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动力。逐渐发展下去,叛逆期学生的学习压力日益增大,对学习的厌恶情绪也开始增加,形成了恶性循环。而由于厌学情绪,有些叛逆期学生将教师置于敌对者的角度,用课堂顶撞教师、课下不尊重教师、课后不完成作业等行为表达对教师的不满以及对学习的厌恶。

3.排斥家庭,与父母充满隔阂

由于叛逆期学生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的发展,拥有了属于自我的主见与想法,排斥与父母进行沟通。生活阅历与自我积累的不足,导致叛逆期学生在自我价值观念上缺乏不足,行为方式上充满幼稚性,从而与父母爆发矛盾,将父母视为敌人。主观地认为父母是其生活中的阻碍,与父母产生隔阂。加之部分叛逆期学生的原生家庭存在问题,更加剧了叛逆期学生与父母之间的矛盾隔阂。

二、引导叛逆期学生的正确方式

1.放下姿态,贴近学生,换位思考

教师在对叛逆期学生进行引导交流时,应当放下“居高临下”的态度,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叛逆期学生,避免其对于教师的进一步敌对。在与叛逆期学生进行交谈时,应当多与其谈心,通过对话逐步瓦解学生的戒备心与敌意,进而走进其内心,了解叛逆期学生的真正诉求。在初步谈心时,应当避免与学生学习、纪律、家庭、行为方式等话题,避免叛逆期学生的逆反心理进一步加强,先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优点等角度入手,由浅入深,逐步深入。

例如,如果学生喜欢游戏,可以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出发。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聊喜欢的游戏角色、游戏背景故事、游戏主播的角度,使学生放下对教师的戒备,减少其心理压力,当时机成熟时再与叛逆期学生谈论重点。并且在同叛逆期学生谈论其爱好时,也可以从爱好的角度出发,通过爱好开导学生,使其更容易理解。

与学生谈心应经常性进行,通过逐步深入与学生打成一片,从学生眼中的“敌人”变为朋友,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遇到学生感到不解的状况时,应当换位思考,避免主观臆断。从学生的角度想,其为什么会这么做,从而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对症下药。

2.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友善对待

教师在教学生活中,应当尊重学生的想法,发扬民主精神。转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推陈出新。要学会“偷懒”,不要一味地替学生做主,为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在学习与生活中,学生能够自己决定与完成的事,将其交于学生去做,给予学生适当的自由。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自由,在班级建立平等、民主、互相尊重的良好教学氛围。避免教师决定包办一切,学生盲目服从的现象出现。叛逆逆期的学生拥有极强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一味专权只会助长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其对教师充满敌意,适当的自由可以令学生感到尊重与满足感,缓解学生与教师双方之间的隔阂。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当戴着“有色眼镜”对对待学生,不要轻易对一个学生下定义,应当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相信自己的学生。不应当随意将学生的确定与其他学生的优点进行对比,不应当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将个人经历以及以往优秀学生的学习状态要求学生,也不应当以个人喜好作为评价一个学生的标准,更不应当在自我情绪失调的时候批评学生。叛逆期学生需要的是友善对待,而不是苛责。

3.善于表扬,家校合作

叛逆期学生由于心智不够成熟,在心理上缺乏认同感。在日常教学上,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其表扬。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获得认同感与满足感,从而使学生减少充满表现欲与表演欲的行为。但要在对学生进行表扬时,不仅要注意表扬应具体而不应笼统,避免学生认为教师在敷衍从而产生厌恶,还要注意把握频率,避免频繁的表扬使学生产生自负的心理,做出“眼高手低”的行为。

表扬学生不仅仅在于教师,也应当在于家长。教师应多与家长进行沟通,避免学生因原生家庭而导致逆反期心理问题加重。教师应指导家长学习部分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通过充足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为逆反期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條件,从而多角度、全方位的引导学生度过叛逆期。

结束语:

叛逆期是学生人生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度过叛逆期将影响学生日后的心理状态。教师应当充分发扬其职业的主观能动性,在关心学生学习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度过叛逆期。

参考文献:

[1]张自军.青春叛逆期学生的教育策略[J].甘肃教育,2020(24):62.

[2]杨翠萍,朱胜.对青春期学生叛逆的教育及对策[J].家长,2019(19):53.

(作者单位:大理市英才外国语培训学校)

猜你喜欢 教育方式问题学生教育 “探求·明理”生本教育的探索实践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8期)2019-05-28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1期)2018-01-29家校共育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年9期)2017-05-31现代科学在安全教育中的应用实践之研究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11期)2017-04-10“洋留守少年”转化案例探析考试周刊(2016年80期)2016-10-24浅谈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14期)2016-06-29教育教学北京教育·高教版(2015年12期)2015-12-26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探讨新课程·上旬(2015年5期)2015-07-06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