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工作在动物饲养管理中的作用
摘 要 在动物的养殖过程中,药物驱虫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不但可以降低饲养过程中经济方面的损失,而且还能够加强饲养的管理质量,所以对动物进行药物驱虫,是动物饲养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就将针对动物饲养过程中,进行药物驱虫工作的材料、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阐述,希望可以对养殖户带来一些有用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驱虫;饲养;畜禽
对动物进行药物驱虫是动物的养殖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防疫环节,定期对动物进行驱虫,不仅能够减少动物饲养中产生的经济损失,提高饲养管理的质量,同时还可以确保动物能够健康成长,为养殖户提高经济效益,想要取得好的驱虫效果,就一定要对驱虫的要点做到准确的掌握。
1 对动物进行驱虫的意义和目的
动物的体内或者体外一旦发现寄生虫,那么对动物的危害是相当大的,不但会使畜禽的生长发育受阻,同时还会出现贫血、饲料使用率不高、皮毛质量低等现象,除此之外,对于饲养的畜禽,还会把一些传播疾病传染给其他的畜禽,甚至是人也有可能被传染,比如锥虫病、绦虫病等。因此,对饲养的畜禽进行驱虫可以加强畜禽机体自身的健康水平及抗病的能力,而且还能够降低饲料的损耗,提高饲料使用率,预防畜禽引发其他的疾病。对畜禽进行驱虫,可以加快畜禽生长速度,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减少畜禽出栏时间。
2 对畜禽驱虫所使用的材料
2.1 药品
驱虫所需的药品主要包括:阿维菌素、地克珠利、敌百虫、丙硫咪唑、多拉菌素、左旋咪唑、氯苯胍、三氮脒、甲硝唑、氯硝柳胺等。这些对畜禽驱虫工作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2.2 器械
驱虫所用的器材主要包括:给药工具、粪便检查器以及称量器械等。这些器械也可以对畜禽的驱虫工作起到很大的帮助。
3 驱虫需要遵守的原则
3.1 对畜禽进行驱虫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提升驱虫的效果。在用药方面,要选用低残留、低毒、高效率、符合畜禽自身价值、具有针对性的合适药物。
3.2 针对那些刚采购的畜禽,或者是单独饲养的畜禽,都要进行及时的驱虫工作,并且在用药后要对其进行观察,看它们是否有不良的反应,一旦发现有不良反应出现,就要及时安排驱虫计划。
3.3 对于刚刚断奶的畜禽,要及时进行驱虫,种畜禽每年要定期进行2-4次的驱虫工作,特别是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要在季节变化、昼夜温差较大的时候进行驱虫,一定要合理安排好驱虫的次数和驱虫的时间,在第一次进行驱虫后的7-10d后再进行第二次驱虫,这样可以增加驱虫的效果。
4 驱虫的具体方法步骤以及驱虫的重点
4.1 驱虫常用的给药的方法
4.1.1混饲、口服法:把例如莫能菌素、盐霉素等驱虫药,一起加入到饲料当中进行投服,这种方法省时、省工,是进行群体驱虫时常用的一种效果很好的驱虫方法。这种方法的弊端就是:不能保证每一个单一个体用药量准确,因为畜禽进食数量不一样,所以有一些畜禽可能没有达到驱虫所需要的药量,而有些畜禽可能就会因为食用过多而导致中毒。
4.1.2外用、涂抹法:将双甲脒一类的藥物,通过畜禽体外进行使用,从而达到驱虫效果。将驱虫的药物涂抹在畜禽体表的患处,这样可以实现对畜禽的体外寄生虫病,以及一部分体内寄生虫的驱虫治疗工作。
4.1.3药浴法:这种方法大多用于畜禽体外寄生虫病的驱虫治疗。把倍硫磷、溴氰菊酯这类驱虫药,按照一定的比例调制成溶液,通过药浴池或者淋浴法对畜禽进行药浴。尤其是在牧区,每年在畜禽剪毛以后,要选择在合适的天气对畜禽进行2次驱虫,以此来预防和治疗畜禽的体外寄生虫。
4.1.4注射法: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药品,可以通过皮下注射从而达到驱外寄生虫和线虫的效果。而在对畜禽进行剪毛和消毒以后再用针剂对畜禽肌肉或皮下注射,则会起到药量准确、药效真实的功效。
4.1.5饮水法:把驱虫药物按照一定的比例调制成如磺胺氯吡嗪钠一样的混悬液,并且同畜禽的饮用水调治在一起,让畜禽自己引用。
4.2 如何对驱虫的效果进行评定
4.2.1在对畜禽进行驱虫工作后,一定要及时对饲养栏舍和周围的环境进行粪便、垃圾的清理和消毒,对于畜禽产生的污物,可以采取堆积发酵、焚烧、深埋等方式对其进行处理。栏舍的地面、饲槽、墙壁可以用5%的石灰水进行消毒,这样便可以预防畜禽自己排出的虫体、虫卵,被畜禽自己吃掉,或者是通过其他的途径再次感染。
4.2.2如何进行驱虫效果的评定。首先,可以把畜禽群体驱虫前后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以及驱虫后的生长速度、临床症状的减轻和小时当做评定标准。其次,还可以通过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进行评定,通常情况下是由通过虫卵减少率和虫卵转阴率来进行的。
5 驱虫应注意的事项
5.1 驱虫药的药量不可以随意增加,必须按照说明书的规定用量进行设定,否则就会引起药物中毒,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当进行药物驱虫的时候一定要观察仔细,提前准备好解毒的药品,一旦出现中毒的情况,就要立刻进行解毒的治疗,缓解中毒的症状。
5.2 驱虫时一定要选择和实际情况相符合、疗效好、见效快、安全范围广的驱虫药,同时还要确定正确的给药途径和给药量。
5.3 驱虫药物如果是通过饲料或者饮水给药时,要搅拌均匀,确保所有的驱虫动物都可以吃上药物,防止个别的动物由于多吃而引发的药物中毒情况发生。驱虫前可以准备些例如肾上腺素、硫酸镁、硫酸钠、多解等急救药品,以便出现药物中毒后可以进行及时的抢救。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得知,对动物进行药物驱虫工作是动物饲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但是驱虫工作也有我们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比如:驱虫的材料、方法、注意事项等。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明确对动物进行药物驱虫的作用和目的,只有真正了解这些,才可以在日常的驱虫工作中,做到精确、有效,同时还能为养殖户增加收入,减低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赛力克·吾达尔别克.牲畜防疫注射和驱虫注意事项[J].农民致富之友,2015(14).
[2]牛可可.动物饲养管理中驱虫工作的意义[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01).
[3]王松林.动物饲料与免疫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