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北京教学设计3篇
再见了,北京教学设计1 一、图像展示,回忆激情 1、情景导入。 请看,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建筑“鸟巢”(图片),认读“鸟巢”,说说为什么加上引号? 能说说你对北京奥运会的印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再见了,北京教学设计3篇,供大家参考。
再见了,北京教学设计1
一、图像展示,回忆激情
1、情景导入。
请看,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建筑“鸟巢”(图片),认读“鸟巢”,说说为什么加上引号?
能说说你对北京奥运会的印象吗?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课:(板书课题)再见了,北京!(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老师也有个问题:“再见了”,这儿是与谁再见呢?
对,与北京再见,也是与北京奥运会的告别,因为北京奥运会即将落下帷幕。这时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和观众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激情感染。
2、同学们听的真认真,快自己读一读课文,感受一下当时的场面吧。
(小提示:(1)如果遇到有不认识的字,一定要仔细地读标注在汉字上面的拼音,把字音读准确。(2)先一句一句的读,等把句子读通顺了,再一段一段地读。)
(学生自己读课文)
3、检查自读词句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学生自由地读一读。
落下帷幕、缓缓降下、渐渐熄灭;深情回望、微笑告别;熊熊燃烧、礼花四起;卓越、友谊和尊重;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一束束绚烂的鲜花;
(2)请一个小朋友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认真地听一听他读的字音是否准确。
(预设教学环节:
a学生读的很好
老师评议:看来你已经掌握了所有生字的读音,你真棒!
老师评议:你把所有生字的字音都读的很准确你真了不起!
b学生读的不好
老师相机:老师想请你站一会,其他小朋友听出他有哪些字音读的不够准确的?谁来教教他?
你会读了吗?你这个小老师当的真不错!
你可以带着全班小朋友一起把这个词语读一遍吗?
(3)还有谁愿意读一读这些生字词的?(再指名一个学生读)
师:他有哪些字音读的不够准确的?你听出来了吗?
(4)你们读的那么好!现在老师想听你们从头到尾的把所有的词语都读一遍,好吗?(一起读全部词语)
(5)生字词小朋友们读的声音响亮,字音准确,那么现在把这些生字词带到句子中,你们也能有信心读好吗?小提示:朗读时,脑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你会读得更好。
再见了,北京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通过朗读,初步感受奥运会闭幕式的盛况,理解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留恋与不舍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低年级学生对奥运知识了解不多,可提前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方式了解奥运会的由来、申办及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等相关知识。
2、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播放视频歌曲《我和你》,师:听到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或:这首歌是活动的主题歌?)生:北京奥运会
2、说说对奥运会的认识。(北京奥运会是2008年8月8日举行的,历时17天。2008年8月24,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我国的首都北京圆满落下帷幕,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告别北京。当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内,举行了盛大的奥运会闭幕式。)
3、出示鸟巢图片,师:为什么加双引号?2008年8月24日晚,在鸟巢里,我们就要说——再见了,北京!(板书课题,生齐读)
4、奥运会闭幕式上究竟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小朋友们打开书,仔细地读一读第2课,注意把字音读准了。
二、初读感知
1、检查自读情况
(1)齐读课文,思考:两个自然段个写了什么内容?
(2)教学生字词
A出示第一批生字词
北京时间五环旗表演几名
飞机场上运动员朋友外国
B领读,指名读。注意“京,名,场,朋”是后鼻音。
需要重点理解的词语:
北京时间:我国的标准时。
五环旗(插入图片):奥运会会旗,旗面白色,上面有五个环,分别为蓝,黄,黑,绿,红五种颜色。这五种颜色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地区:蓝代表欧洲,黄色代表亚洲,黑色代表非洲,绿色代表大洋州,红色代表美洲。五个环套在一起说明全世界人民团结在一起。
C逐排出示第二批生字词
帷幕 舷梯 仿佛
燃烧 熄灭
留恋不舍
绚烂抛向
卓越友谊尊重
侧重读音指导。词语了解一下意思,不需要深入解释,在下面的学习中再学习。
2、指导读好长句子,注意停顿:
A 在“鸟巢”上空飘扬了17天的五环旗已经缓缓降下。
B 他们深情回望着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以微笑告别北京;
C 如同将一束束绚烂的鲜花抛向天空
3、齐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4、出示填空:奥运会的会旗是()。
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是“()”。
奥运会场熊熊燃烧的火叫奥运()。
“落下帷幕”就是奥运会()了。
学生根据朗读与预习填写。
三、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三个字
场:共六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还要注意左右穿插。重点要记住右边的笔画,右边的第一个笔画是横折折钩,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撇。
名:共六画,上下结构。上面部分起笔是撇,第二笔是横撇,第三笔是点。
米,共六画,独体字。
2、其他着重要讲的描红的字。
国:共八画,全包围结构。
机:共六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还要注意左右穿插,最后一画的名称是横折弯钩。
3、描红,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北京奥运会是2008年8月8日举行的,历时17天。2008年8月24,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我国的首都北京圆满落下帷幕,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告别北京。当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内,举行了盛大的奥运会闭幕式。
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再见了,北京!》,学生齐读课题。朗读课文。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奥运会有了一些,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填空:奥运会的会旗是()。
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是“()”。
奥运会场熊熊燃烧的火叫奥运()。
“落下帷幕”就是奥运会()了。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自然段的一二两句,指名朗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闭幕式的时间,地点,奥运会历时17天)
2、北京奥运会即将结束,此时人们的心情怎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舷梯”视频,学生观看。
(1)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可以结合课文“表演台上……渐渐熄灭”)
(2)出示:表演台上……渐渐熄灭。
(3)北京奥运会即将结束,此时人们的心情怎样?在文中找一找。
找出课文中表达人们心情的词语。逐字逐词地理解“无尽的留恋与不舍”。
无:没有。尽:完。无尽:没有完。形容很多。
不舍:舍不得。
留恋:不舍得,不想离开。(教参上写的是“不忍舍弃或离开”,在实际教学时,我临时想到用了这两个更通俗易懂的词语。)
(4)带领学生品读第二至五句,品味每一句话中的“无尽的留恋与不舍”之情。
A.学习第二句时,让学生读,说说哪些词语看出了人们“无尽的留恋与不舍”这种感情?学生很容易找出“缓缓”。但是这里写五环旗慢慢落下,不是写人们,为什么也看得出这种感情呢?这个问题当时学生没有反应过来,由老师来一句带过:“因为人们望着五环旗缓缓落下,代表着这届奥运会即将结束,所以很不舍得,在这里‘缓缓’就代表着人们的这种心情。
B.学习第三句时,学生能抓住“深情回望”“微笑告别”来理解这种情感,但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引导学生理解“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代表了什么?代表了奥运会,代表了*。奥委会*的评价“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没有哪个国家举办的奥运会能达到这个水*这个程度这个规模。看出北京奥运会办得怎么样?——生:很成功,令人满意……再读第三句。
C.学习第四句时,反复读歌词。
师:世界各国人民永远是一家人,追求和*是人类共同的心愿,也是举办奥运会的一个目的。
生:再读歌词。
师:一家人就要分离了,怎能不带着——
生:读板书——无尽的留恋与不舍。
师:连高达8米的奥运圣火也被此情此景深深感染了——
生读第五句话,“带着无尽的留恋与不舍……渐渐熄灭。”
师:人们在心中默念,指课题:
生深情读课题。
学完第一自然段,老师深情总结,这一自然段主要写圣火熄灭时的场面,表达了人们无尽的留恋与不舍。(板书:圣火熄灭)
(5)配歌曲《我和你》,学生齐读二至五句。
3.自然过渡:
(1)师:第二自然段写的是另一个场面,板书:人们狂欢同样也表达了人们无尽的留恋与不舍。一起来读读。
(2)出示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绚烂的烟花)
出示视频:奥运会闭幕式焰火,让学生亲身感受,然后说说你看到的。理解“礼花四起”“绚烂”。
(3)出示:这时,北京城礼花四起,如同将一束束绚烂的鲜花抛向天空。理解“如同”。读句时,读出狂欢时的高兴与兴奋。“抛”字在此理解。
(4)出示:人们不分肤色,不分年龄,唱啊,跳啊,欢呼啊,拥抱啊!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感染着全场的每一个人。
A.理解“不分肤色,不分年龄“:在电视里看到奥运会上有*人,有外国人,外国人还有很多黑人。在历史上的奥运会曾发生过种族歧视事件,从1904年开始,*就规定,黑人运动员不得进入赛场。1912年第五届瑞典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索普因为是印弟安人而被取消了金牌。而我们的北京奥运会没有歧视任何人,人人*等,只要通过你的努力就能拿到奖牌。所以说不分肤色。奥运会会不仅年轻人喜欢,老老少少都喜欢,所以说不分年龄。
B.读第二句,问有几个“啊”,看出了什么?学生能很明白地说出人们狂欢时的激动、开心、兴奋。通过朗读来感受。
C.读第三句。重点理解三个词“卓越”“友谊”“尊重”。
师:“卓越”就是非常好,非常棒。这届奥运会就办得非常好,是一届卓越的奥运会。奥运会追求的是卓越的精神,要求大家“更快,更高,更强!”比如运动员们不断拼博,不断刷新世界纪录,追求的就是这种好了更好,非常好的卓越的精神。
“友谊和尊重”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再读读《我和你》的歌词。
生读文中歌词。
师:看,我和你是朋友,一家人,心连心。这就是说世界各国人民都很友好,和*相处,这就是友谊和尊重。这就是奥运精神。
生再读第三句。
(5)出示:奥运会闭幕了,但是人们仍然停留在场馆里,迟迟不愿离去。
A.师: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再回到板书“无尽的留恋与不舍”。
理解“留恋“和”“停留“,前者表示心情,后者表示人本身。
B.人们为什么不愿离去?(因为奥运会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人们不想结束这种欢乐。)让我们在《我和你》的歌声中再次去体会奥运会带给我们的快乐,齐读课文。
再见了,北京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7个只识不写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受奥运会闭幕式的盛况,理解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留恋与不舍。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受奥运会闭幕式的盛况,理解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留恋与不舍。
教学媒体: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奥运会标。
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个会标,想到了什么呀?
板书课题 :《再见了,北京!》
2.出示词语:
北京 第29届 夏季 奥运会 闭幕式
3.这些词你能读准吗?
“京”是后鼻音,请读的好的同学带大家读一读这组词。
4.教师总结:
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2008年8月24日晚圆满结束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们,怀着无尽的留恋与不舍,情不自禁地喊道:再见了,北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范读。[放课件]
读完后汇报:课文主要说的是件什么事?(闭幕式)
那闭幕式上,都做了哪些事呢 [出示组块的词语]
自己去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词要连读哦!
2.词组总结:
五环旗 缓缓降下
外国运动员 深情回望
燃烧的圣火 渐渐熄灭
全场朋友 不愿离去
a.强调“场,朋”,这是两个后鼻音.有点难读,先跟老师读一读这两个字。
b.练读,开火车读。
c.你读的真准,再带大家读一读这组词!
c.全班齐读一遍。
3.那这几件事,课文是怎样连起来读的呢?自己去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读)
三、看、想、说感悟课文。
1.出示:[边读边出示]
北京时间2008年8月24晚,第29届夏季奥运会即将落下帷幕。
“帷幕”1)你在哪见过帷幕?(出示图片)
2)“落下帷幕”意味着什么呀?
3)那这句话里的“落下帷幕”指的是什么呢?请你把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2.那闭幕式上首先出现的是什么场景呢?
出示:在“鸟巢”上空飘扬了17天的五环旗已经缓缓降下。
1)给“缓缓”换一个词语?(指导读好)能把你换的词放进去读一遍吗?
2)是啊,五环旗缓缓降下,仿佛也不愿意离开这个场馆呢。
3)老师请你来给大家读一读这句话。(相机评价:你的旗子降的有点快了。 我们仿佛看到了五环旗在缓缓降下)
指名读
3.表演台上的外国运动员又是怎样的呢?请你读一读第1自然段,找一找有关句子,可以用直线画出来。
a.汇报。(也找出来这句的小朋友举手)你们读书真仔细阿!
b.结合图片,理解:舷梯。(读准这个词)
4.出示图片:深情回望
外国运动员站在舷梯上,深情回望着这燃烧着的圣火,想着这17天里每一幕经典的诞生,每一位英雄的问世,每一个奇迹的"出现,每一份情感的涌动……
[板书:深情回望]
同学们,你们觉得外国运动员,站在舷梯上,此时会想些什么呢?(拓展说话)
谁愿意带着这份感动,去读一读这句话?表演台上……
师:无论是自豪还是遗憾,无论是深情还是感激,此时此刻,他们想表达的一定是:[板书:留恋与不舍]【请你读读看】我听出了你的舍不得。
5.你读的真好,请你把你的这份留恋延续下去,把这句话读完整吧。(指名读)
6.全场朋友怀着无尽的留恋与不舍,在他们的耳边仿佛又响起了这样一首歌(播放歌曲)你听: [板书:我和你,心连心]
就在这17天里,全世界人民(引读:我和你,心连心)
7.师总结:带着无尽的留恋与不舍,高达8米的圣火渐渐熄灭。[出示第1自然段]
8.相信你们现在一定能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准确,有感情的读好了。
自由练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配乐读。
其实那不仅仅是一个充满留恋的夜晚,也是一个狂欢的夜晚,让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四.指导书写生字。
小朋友们,在闭幕式上人们除了会放美丽的焰火,还会放漂亮的气球呢,你们想看吗?好的,老师带大家去看一看,认识它就请大声喊出它的名字。
1.你们掌握的真不错,老师奖给你们一枚金牌。这就是我们国家为奥运会特别定制的、与众不同的金牌,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金镶玉。 看着这枚金牌,你能想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生字吗?
2.就在*北京举行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北京就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再读一读这个字:京(后鼻音)我们生活的城市叫做:南京。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那咱们可要把这个字写好看了。
板书:
2、再见了,北京!
深情回望
留恋与不舍
我和你,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