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系与经济结构的协调性研究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相连,职业教育办学体系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文章基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官方统计资料,深入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体系与我国三大产业结构、职业教育学科门类与行业门类、职业教育专业门类与行业门类之间的协调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系的优化和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职业教育 办学体系 经济结构 协调性 中国

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导向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致,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应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协调甚至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适当超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处于不断调整中,经济增长方式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涉及的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市场拓展以及产品附加值的提升等方面,高素质职业人才的培养和输送是关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和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良好的互动、协调机制,应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和优化促进区域经济的调整,同时,又应以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推进现代教育体系的构建和优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更是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是否适应并助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中是否存在协调性的问题?本文着重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系研究现状

从范畴上来说,职业教育办学体系属于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范围,侧重于研究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体系结构问题,也即由不同办学主体兴办的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在数量、类型、层次以及时间和空间上的数量比例特征。职业教育办学体系的结构调整事关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格局和发展方向,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为了理清我国学术界关于职业教育办学体系问题的研究状况,笔者以“职业教育”+“办学体系”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了我国学术界关于职业教育办学体系结构研究方面的成果和文献。检索表明,虽然我国学者关于职业教育体系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针对办学体系从办学主体角度展开的研究非常有限。当前,关于职业教育办学体系主要侧重于探讨职业教育体系结构的开放性和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一些学者认为,从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来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能仅仅理解为只是数量的扩张,更应完善职业教育的层次体系,除了初职、中职和大专外,还应有高职本科以及应用性硕士、博士等更高的层次;同时,还应在职业教育和普通學历教育之间架设桥梁,形成一个层次齐全、横向贯通的开放式职业教育体系。在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方面,一些学者指出,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家的财力相当有限,单靠政府投入发展职业教育不能适应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应实行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互补充的投资办学体系。为此,应调动企业(行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通过捐资助学、兴资办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总体来看,关于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系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就全国而言,职业教育的办学体系在主体构成、层次类型、行业门类以及区域差异等方面有何特征?这些结构特征与我国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否协调?如何优化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体系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对于这些问题,相关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需要学术界加强研究,以期为职业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职业教育与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性

过去三十多年间,虽然各地还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性,但整体上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和调整,摆脱了那种“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畸形发展,服务业水平低下”的局面,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并逐渐朝着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第一产业比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本呈稳步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在80年代呈下降趋势,90年代以后止降转升,第三产业比重较之改革开放之初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统计资料表明,截止到2009年,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GDP增加值分别为35226亿元、157638亿元和148038亿元,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0.33%、46.24%和43.43%。

虽然我国的产业结构较之改革开放初期明显优化,但参照欧美发达国家的标准,我国三次产业的比例和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具体来说,第一、第二产业GDP的比重偏高,尤其是第二产业的比重仍过高,而第三产业GDP的比重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如前所述,虽然我国职业教育可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但在学校数和招生规模上中职教育都占主体,其专业门类的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模比较有代表性。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0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门类设置和产业结构并不完全一致,而是顺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有所超前。2010年,我国共有中职在校生1816万人。其中属于第一产业专业门类的学生约有195万人,属于第二产业专业门类的学生约有462万人,属于第三产业门类的约有1160万人,三大产业门类学生的比重分别为10.71%、25.41%和63.88%。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中职在校生比例和第一产业的产值比例较为协调,均处于10%~11%。而在第二和第三产业上,两者的差距较大。2009年,第二产业GDP的增加值所占比重达46.24%,几近一半,说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之我国的第二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较多。而同期中职在校生人数所占比例为25.41%,说明所有培养的中职在校生中,只有1/4是为第二产业培养的。换言之,在我国第二产业仍占较大比重的形势下,职业院校第二产业每类专业的在校生数量明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着第二产业的健康发展。2009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3.43%,而同期中职院校第三产业门类专业在校生的比重高达63.88%,二者相差近20个百分点,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当前第三产业门类的中职人才培养存在较大的过剩。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当前我国职业人才培养在专业门类结构和产业结构上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匹配问题,并集中表现在第二和第三产业上。当前我国中职院校在校生在三大产业中的数量结构大体上与当今欧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较为匹配,但对于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来说显得过于超前。从职业教育和产业结构的适应关系来说,职业人才培养依据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适当超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过于超前或滞后都会阻碍产业结构的顺利升级和转型,这一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和学术界的注意。

三、职业教育学科门类和行业门类的协调性

1.职业教育专业门类结构。经过30多年的大力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在规模上已蔚为壮观。2010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达1502万人(含成人高校),中职院校在校生达1816万人,二者合计约3319万人。在如此大规模的中职在校生中,其专业门类结构如何呢?这里仍以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主体的中职院校为例来进行说明。

按照我国教育部门的官方统计口径,中职院校按照学科差异可分为农林牧渔类、资源环境类等18个不同的类别。统计资料表明,学生数量在这18个门类之间并非呈均匀分布状态(见表1)。2010年,各门类在校学生数量百分比从高到低依次为:信息技术类(20.69%)、加工制造类(18.78%)、农林渔牧类(10.71%)、财经商贸类(10.67%)、医药卫生类(9.27%)、文化艺术类(5.18%)、交通运输类(5.08%)、教育类(4.73%)、旅游服务类(4.17%)、土木水利类(2.84%)、轻纺食品类(1.77)、公共管理与服务类(1.46%)、石油化工类(0.83%)、体育与健身(0.67%)、资源环境类(0.64%)、能源与新能源类(0.55%)、司法服务类(0.46%)、休闲保健类(0.39%)。其中,在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农林牧渔类、财经商贸类以及医药卫生类等專业就读的学生最多,共有在校生1274万人左右,合计占70.12%。相比之下,资源环境和新能源等将来颇有发展潜力的专业还很弱小。

2.行业门类产值结构。以上分析了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分科学生数量结构比例的情况,那么与职业教育密切关联的国民经济各行业结构又是什么样的呢?根据我国统计部门的分类,国民经济的三大产业可细分出19个不同的行业门类。2009年,我国GDP总值达到340903亿人民币,其中制造业产值占32.3%,其次是农林牧渔业占10.33%,往下依次是批发和零售业(8.5%),建筑业(6.57%),房地产业(5.47%),金融业(5.2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91),采矿业(4.91%),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4.45%),教育(3.0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4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39%),住宿和餐饮业(2.0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8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55%),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49%),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1.3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0.65%)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43%)(见10页表2)。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等,总产值百分比合计约63.17%。

四、职业院校专业门类与行业门类的结构协调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教育部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门类的划分与统计部门关于国民经济的行业门类划分并不完全一致。为了便于进一步对比分析我国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我们将相关的类别数据归并和调整为十大可以比较的门类。其中,职业教育中的加工制造、石油化工、轻纺食品归为一类,以与国民经济行业中的制造业进行比较;职业教育中的资源环境、能源和新能源、土木水利归为一类,以与国民经济中的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等产业门类比较;国民经济中的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归为一类,以与职业教育中的财经商贸类进行比较;职业教育中的旅游服务、休闲保健、文化艺术、体育与健身等归为一类,以与国民经济中的住宿和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进行比较;国民经济中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归为一类,以与职业教育中的公共管理和服务类进行比较。客观地说,这样的归并显得比较牵强,但仍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比较。而农林牧渔、交通运输、信息技术、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较好地用于我国职业教育专业门类和国民经济行业门类的协调性分析。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门类结构与国民经济行业门类结构之间是否协调合理?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从现状和未来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就现状来看,农林牧渔类、交通运输类、教育类与相应的行业较为协调,它们在各自门类中所占的比例较为接近。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32.3%,而职业教育中相应的加工制造类、石油化工以及轻纺食品等属于制造行业的专业在校生比例合计占21.37%,二者相差近11个百分点。由于我国的制造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可见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制造业类的人才培养严重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出现的“技工荒”现象。与此相似的还有资源环境、能源与新能源以及土木水利类的职业教育,与其相关的采矿业、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及建筑业等产业的产值百分比合计占13.94%,而这些专业门类的在校生比例合占仅4.04%,悬殊近10个百分点。这些都说明,我国职业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过剩,而为第二产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发展严重不足,这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属于第三产业门类的专业办学有过剩的嫌疑,并集中表现在信息技术、文体艺术、旅游休闲以及医药卫生等专业门类上。

从未来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趋势来看,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既有超前也有滞后的问题。一些学者指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和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相适应。而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在内涵上包括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发展海洋经济以及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针对这种发展趋势,我国职业教育应系统调整专业设置,要围绕国家制造业发展重点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和生产性服务业等的需要,设置专业、制定教学标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应根据现代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加强支撑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主要职业和关键岗位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农林牧渔和交通运输类的职业人才培养一方面应稳定现有的办学规模;另一方面,还应在专业设置上积极调整以适应现代农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需要。加工制造、石油化工、轻纺食品以及土木水利等第二产业门类的职业教育不但要根据需要扩大招生办学规模,还应根据现代制造业转型的需要设置一些新的专业。从目前我国服务业门类的职业人才培养来看,以旅游休闲为代表的生活型服务业专业设置过多,而财经商贸类等生产性服务业专业设置略显不足,需要逐步予以调整。公共管理服务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这一领域的职业人才培养还比较薄弱。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相应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模还不能形成很好的支撑。信息技术类的在校生比例高达20.69%,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产值的比例仅为2.39%,二者相差18个百分点。信息化是所有行业部门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信息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此类专业应在适当压缩人才培养规模的同时调整专业结构,兴办适应新一代信息发展需要的专业。此外,医药卫生专业类的职业人才培养过剩问题也较突出,需要进行适当压缩。

[参考文献]

[1]周鸣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机制[J].经济导刊,2010(10).

[2]于惠君.构建开放性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J].现代企业教育,2011(8).

[3]李占文,王春鹏.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系重构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8).

[4]林金良.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之构建[J].教育评论,2006(3).

推荐访问:职业教育 办学 经济结构 协调 体系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