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视觉文化转向的三种理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当前社会的“视觉文化转向”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事件,其确切含义关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视觉文化转向有三种发展理路:一是社会文化转向以视觉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形态,二是社会政治实践由广义的政治转向视觉政治,三是哲学思想上的视觉转向。哲学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学理根据在于西方哲学思想中的“图像时代”,政治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学理奠基于视觉政治和哲学的“图像时代”,视觉媒介、视觉政治和哲学的“图像时代”递进地解释了文化形态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学理基础。

关键词:视觉文化转向;视觉媒介;视觉政治;图像时代;视觉性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9)10-0137-04

视觉文化的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当代社会的文化版图,“视觉文化转向”是对当前社会文化形态这场变革的一个描述。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视觉形象的制作、传播和观看已成为主导性的文化形式,一如纸本书籍在“文字时代”中的决定性地位一样。“视觉文化转向”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事件,其确切含义关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然而,学术界对其内涵并没有明晰、统一的界说,对其学理基础也没有进行明确的阐述,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化形态层面的视觉文化转向

在艺术的惯常分类中,我们是以艺术媒介和艺术接受的感官为标准区分视觉艺术的。与此相应,视觉文化通常被界定为以视觉形象为载体并诉诸视觉观看的文化形式。“视觉文化轉向”并非指整个的社会文化都转变为视觉性的文化形态,而是指社会文化转变成为视觉文化占主导的形态。这种文化形态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视觉文化成为当代文化存在性的标尺,即视觉可视性成为文化整体追求的最高价值,衡量文化形式存在性的第一标准是能否为眼睛所见,文学和音乐的视像化追求在此可以作为例证;二是当代文化整体上呈现出向视觉文化的集聚,这种集聚不是指所有文化都转变为视觉的,而是指视觉文化在文化整体中的统治性地位,这一点可与西方中世纪宗教文化的地位相类比。当代社会文化形态的这一变迁是现代社会视觉文化转向的结果,社会文化转变为以视觉文化形式为主导的形态,是视觉文化转向的第一层内涵。

文化形态层面的视觉文化转向有着深刻的学理基础,视觉媒介技术是这一转向的技术基础。技术是文明形态划分的一个明确标尺,以技术的变革(热能转化、电气化和微电子技术)为依据和标志,西方工业文明的社会形态被划分为三个时期。对于文化形态的变迁来说,技术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因此,最早提出“视觉文化”一词的学者巴拉兹·贝拉在《电影美学》中断言:电影摄影机的出现改变了以印刷术为基础的概念文化形态,恢复了视觉文化的地位,“它对人类文化所起的影响之大并不亚于印刷术”①。技术的革新不仅明确地标明了视觉文化转向的界限,而且也促成了这一转向。

文化的视觉转向依赖于这样一种技术,凭借它人们能够把世界转化为视觉影像,这项技术的实现肇始于摄影术的发明。与镜子的成像相比,摄影术的进展在于把世界的视觉形象固定为图像,世界的空间形象通过照相机这种机器被转化为可以保持、移动、无限复制的图像。摄影术与随后的视觉暂留原理、胶片投影技术的结合促成电影技术的诞生,电影以其流动的影像弥补了摄影术缺失的时间之维,从而实现世界的完全影像化。如果说摄影术和电影主要实现了对现实世界的视觉影像化的话,那么后来的数码影像技术则实现了非现实世界向视觉影像的转化。前者在于对现实世界的复制、再现,其中保留着摹本与原本的关系;数码影像技术的影像模拟则完全摆脱了现实世界,实现非现实世界在影像中的自我生成。从摄影、电影到数码影像技术以及后来把二维视像还原为三维影像的3D技术乃至最时髦的全息投影技术,人们最终完成现实和非现实世界的视觉影像化,世界的视觉影像化为视觉文化转向提供了决定性的技术支持,其与传播媒介的结合根本性地改变了人类文化的版图。

世界的视觉影像化技术只是视觉文化转向的一个技术前提,真正为视觉文化转向奠定技术基础的是制像技术与传播技术结合而成的“视觉媒介”。在西方历史上,古腾堡印刷术对西方文明和社会形态的决定性意义在于文字印刷以及与其结合的文化传播手段。对于视觉文化来说,奠定其文化主导地位的技术力量在于制像技术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报纸、杂志和更具决定性意义的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使得视觉观看在文化生活中成为最主要的实践形式。一方面,我们以视觉观看为主要方式交流文化的意义,另一方面,借助视觉媒介人类将视觉延伸到整个人化了的世界中,世界越过时空的限制即时性地在观看中呈现给我们。制像技术与大众传媒的结合对人类文化形态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其所生成的视觉媒介乃是当代文化的“媒介本体”,这意味着视觉媒介成为决定一切文化形式的存在与不存在以及如何存在的技术基底,视觉可见性成为衡量各种文化形式的主要尺度,整个文化形态都呈现出向视觉文化集聚的趋势。

二、社会政治层面的视觉文化转向

西方学术界在当代语境下对文化视觉性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视觉文化转向的第二层内涵。吴琼教授曾对视觉性进行详细的解释②,笔者将之概括为“视觉性即视觉表征”。视觉表征就是通过视觉活动对意义的生产,这里既包含意义的生产,也包含观看者、观看欲望、视觉形象和观看方式的生产。视觉性关注的不是生理的、光学的“纯真之眼”的视觉问题,而是视觉的社会属性,即社会实践对视觉活动的生产和建构。

根据雷蒙·威廉斯的考证,西方语言中的文化(Culture)一词的早期含义是“对某物的照料”③,照料的对象包含人和人之外的事物。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文化”是以“天文”“人文”化成天下,这种“赞天地之化育”意义上的文化概念与威廉斯的释义是相通的。从这一角度理解的文化乃是一种广义的政治实践,指国家或社会对其成员和所属物(人之外的事物)的照料和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视觉文化转向意味着社会政治层面的视觉性转向。在社会政治意义上的视觉文化转向中,社会对人和人之外事物的管制转向以“视觉性/可见性”为基础的政治治理技术。这个意义上的视觉文化转向具有众多的症候,只有当视觉性成为社会政治的特征、社会政治转变为视觉型政治技术时,技术层面的视觉媒介才会被设置成为社会文化的“媒介本体”。正如米尔佐夫所言,“视觉文化并不依赖于图像本身,而是依赖于将存在加以图像化或视觉化的现代发展趋向。这种视觉化使得现时代全然有别于古代和中世纪社会”④。

社会政治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实质是一种新的政治技术的生成,其规定性是依靠可见性(即视觉的隐喻)对人和物实施的“安顿”和“管理”,这是一种新型的“政治”——视觉政治。这种视觉政治的治理对象表现为人和物两个层面,在对人的治理上表现为现代社会向“全景敞视社会”的转变。根据福柯的思考,作为一种政治技术的“全景敞视”的根本性手段是借助可见性对人实施的监控和规训⑤。因为,被看者在视觉的观看中是可见的,观看者则是不可见的,后者通过不可见而成为无处不在的幽灵,是实施着全方位监控般的权力之眼,从而将被观看者的可见性置于随时随地的监控之中。在这个意义上,“全景敞视”这种视觉政治技术的本质是,通过监控身体的可见性而使被看者屈从于观看者的注视,并把这种注视内化为对自我的规训。

福柯的“全景敞视社会”是对现代社会政治的一个隐喻,揭示了一种新的视觉政治技术。如果说这种规训过于强制的话,那么现代社会的视觉政治技术的另一个侧面则是隐蔽的并且以诉诸主体自由的方式发生的,这种技术就是“镜像”的自我认同。按照拉康的“镜像理论”,人类个体最初是借助镜子里的视像而达于自我认同的⑥。“镜像”的实质是一种异化了的自我形象,人类必须通过对异化了的形象的自我认同而生成自我意识,由此建构出完整的人格。在社会政治层面,“镜像”乃是社会权力的“大他者”中介过的社会主体形象,主体镜像及身份的认同被现代社会应用为一种视觉性的政治技术,这种技术通过“镜像”的塑造来规定主体身份及其在社会中的位置,借助主体的自我认同而实现政治上的治理。视觉文化研究的主旨就是借助對现代世界里的“主体”构建、文化表征的运作活动以及各种视觉实践间的关系进行的分析,探究人类的文化活动尤其是视觉文化中的观看和被观看的辩证运动,并且揭示这一辩证运动与现代主体之形形色色的身份认同之间的纠葛。⑦

视觉政治技术对物的“设置”与“管理”是以物的外观为引线的,正如柏拉图的哲学所标榜的,作为外观的相乃是真实的存在者,现实的存在者是虚假的,其所以能够具有次一级的存在性的根据在于它们对作为外观的相的模仿。虽然在柏拉图时代就颁布了这种对物的治理的法令,然而只有到了现代的消费社会才真正实现这种视觉性的政治。在消费社会,物不再以使用价值单方面地显示其存在,消费者“不会再从某种特殊的用途去看这个物,而是从它的全部的丰富意义上去看待整体的物”⑧。物的存在意义的充实性表现为商品消费的符号性,其实质是物以商品的形式向外观的聚集,通过向外观、形象的聚集,物释放出自己更充盈的存在。“在无所不在的现代生产条件下的当代社会中,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呈现出形象本身的无限积累,曾经以直接方式存在的一切事物都转向了纯然的表象。”⑨在消费社会的语境下,从非生物、动植物、人的身体到生活空间乃至自然景观,都呈现出向形象的聚集。这种症候的根源就在于,现代社会所建制的以外观为导向来安置物之存在的视觉政治技术。这种政治技术依赖于可见性的外观,而外观从来都首先是想象力、美学的领域,因此视觉政治在现代社会中的另一个表征就是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即生活世界向形象聚集而形成的生活的“表层审美化”⑩。“日常生活审美化”和现实性存在对超真实的形象(“仿像”)的模仿,凸显了可视性的外观对于存在的绝对统治力。

在社会政治的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根据表现为当代社会以“可见性”为依据来实施的对人和物的管理和监控,视觉在此隐喻了一种“视觉可见性”的权力控制的政治技术。这种政治技术在对人的治理方面表现为以“全景敞视”和“镜像”塑造的方式来进行主体的建构和规训;在对物的治理层面则表现为以物的外观为主线来安置物,具体的表征是事物实存向形象的聚集以及“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三、哲学思想层面的视觉文化转向

西方哲学思想中的视觉中心主义是视觉文化转向的第三层内涵,哲学的“世界图像时代”是哲学思想层面视觉文化转向最深层的学理基础。视觉性与西方哲学的渊源由来已久,视觉成为西方哲学的一个天然隐喻,西方哲学传统与“视觉中心主义”有着某种不解之缘。然而,只有在西方历史的现代阶段,当笛卡尔的“我思”开启了形而上学的主体性时代,人成为主体,才真正开始哲学上的“视觉中心主义”时代,其达于完成的形态即是西方哲学的视觉转向,标志是世界被把握为“图像”。海德格尔断言:西方历史现代性的思想进程是“世界图像时代”的转向,现代性所表现出的“科学和技术成为根本的现象”“人类活动被当作文化来理解和贯彻,而文化成为文化政治”等五种症候,都源于这样一种哲学形态和历史时期B11。

哲学上理解的视觉文化转向就是海德格尔所宣称的“世界图像”的时代,这个时代乃是西方思想之现代进程的产物,也是西方哲学的现代形态的完成阶段。“世界图像”的含义是世界在现代被把握为图像,在这个由现代所实现的转变中世界成为图像。海德格尔借用“图像”一词表达了西方现代思想所完成的对存在者整体(世界)的存在的理解和决断,在此“图像”的核心意义在于“表象”。“在出现世界图像的地方,实现着一种关于存在者整体的本质性决断。存在者的存在是在存在者的被表象状态(Vorgestelltheit)中被寻求和发现的。”B12表象的本质是把存在者的存在把握为表象者的表象状态,并因此把存在者作为对象而关涉于表象者自身,表象作用把存在者设置成相对于表象者(人)主体的客体,其存在就是主体表象中的被表象状体,即所谓的客体性、对象性。从表象而来,存在者唯有通过人的摆置、制造才能存在。按照现代哲学思想的这种表象本质,作为存在者整体的世界被表象成一客体,其存在是按照人之主体所表象出的客体性而安置的,在这种被表象着的计算、制造和摆置中,世界生成为所谓的“图像”,“世界图像”隐喻地表述了现代思想的这一本质。

海德格尔所说的西方思想向“世界图像的时代”演化的现代进程的实质在于西方哲学史的主体性形而上学阶段,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世界之成为图像,与人在存在者范围内成为主体,乃是同一个过程”B13。被亚里士多德称为第一本体的终极基底是形而上学所追求的永恒在场者(逻各斯),这个终极基底既烙上了形而上学的特征,也作为集聚和盛放存在者整体存在的一般主体而存在。到了西方形而上学的现代阶段,这个一般主体被置换成人的主体性,人取代了逻各斯成为万物的尺度,人成为主体与世界成为图像同步,共同标示了西方主体性形而上学阶段。

在西方主体性形而上学所实施的“图像时代”转向中,借助“图像”一词,我们可将这一转向称为哲学层面的视觉性转向。哲学的“图像时代”的核心内涵在于表象的支配性地位,表象具有两个特性,一是从表象者主体而来设置和保障客体的存在;二是通过表象和摆置而把作为客体的世界聚集、关涉于自身。人类的视觉感官与表象本质特征的隐喻性关联有两点,一是相对于听觉的接受性视觉是“投射性”的,我们看到什么取决于怎么看,这是表象从自身而来摆置对象的典型“感性呈示”;二是视觉乃是“我的”视觉,眼睛对这个肉身、“观看主体”的附属保证了绝对的“自身性”,此即形而上学的人之绝对主体性,因此视觉就成为主体性形而上学的一个最天然的隐喻。通过视觉与表象的这种本质性关聯,我们可以把西方思想史的“图像时代”理解为哲学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理论基础,在“图像时代”里,世界被把握为“图像”。

以上从文化形态、社会政治和哲学思想三个层面论述了当代社会视觉文化转向的发展理路,其中,社会文化形态上的转向是视觉文化转向的主要方面,其余两个层面是对它补充;哲学的“图像时代”奠定哲学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学理基础,视觉政治与哲学的“图像时代”一道阐释了社会政治层面的视觉文化转向的学理,而视觉媒介、视觉政治和哲学的“图像时代”则递进地论证了文化形态层面的视觉文化转向。这种探讨不仅为我们认识当代社会的这一转型及其内在肌理提供新的理论视野,也使我们获得一个阐释当代社会文化现象的理论基点。

注释

①[匈]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第28页。

②吴琼:《视觉文化研究:谱系、对象与议题》,《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4期。

③[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第102页。

④Nicholas Mirzoeff.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Routledfe, 1999, p.6.

⑤[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城等译,三联书店,2012年,第231页。

⑥[法]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三联书店,2001年,第91页。

⑦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

⑧[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3页。

⑨Guy Debord.Sociaty of The Spectacle.New York: Zone Books, 1995, p.12.

⑩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B11B12B13[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66—67、78、80页。

责任编辑:绿 叶

推荐访问:三种 转向 视觉 文化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