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基于DEA的金融企业经营效率评价研究综述

|来源:网友投稿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数据包络分析(DEA)的产生和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DEA在金融企业经营效率评价应用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基于运作效率、成本效率与收入效率三个维度进行述评;最后指出在DEA模型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金融企业 经营效率评价 DEA 综述

1957年,Farrell在其著作《生产效率衡量》中首次提出了数据包络方法的理论框架,开辟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简称DEA)研究的先河。1978年,美国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W.Cooper和 E.Rhodes提出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DEA模型—CCR模型。这些模型正在被国内外学者不断完善和发展,也成功应用到了诸多领域,比如金融企业效率评价等研究。国内外将DEA方法应用到金融企业效率评价的研究文献较多,其研究对象多聚焦两类金融企业—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本文基于效率评价的不同维度,对国内外金融企业经营效率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希望能对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借鉴。

国外研究现状

(一)运作效率评价方面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金融企业经营效率问题的研究较早。1989年,Fare等基于投入量和产出量双重维度提出了运作效率框架下的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方法,该方法可实现以最小要素投入量获取最大产出的目标,因此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如美国学者Elyasiani、Elyas和Mehdian采用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方法对1979-1986年美国银行的运作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这8年期间美国规模较大银行的技术效率下降了三个百分点,而技术进步程度则为-2%左右;Wheelock和Wilson对1984-1993年间美国银行运作效率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结论,Malmquist指数的验证结果表明美国银行该期间的运作效率下降,但是技术进步方面则呈现出整体上升态势。Yao、Han和Feng构建了Malmquist指数模型,从技术效率改进与技术进步两项指标分析中国保险公司运作效率的生产力进步情况,文章最后的回归模型还进一步表明,公司规模、所有权结构、商业模式以及人力资本对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二)成本效率评价方面的研究

在对金融机构成本效率研究方面,国外学者也采用DEA方法进行了探讨。如Worthington和Hurley通过构建DEA评价模型对澳大利亚46家保险公司的成本效率、配置效率及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效率低下不是导致成本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配置效率低下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Neal在使用DEA方法研究澳大利亚银行经营效率的过程中,加入了规模效率这个因素以探讨银行总体经营效率的变动情况,研究指出,澳大利亚银行的总体效率(成本效率)与欧洲与美国相比较低,且技术效率比配置效率在更大程度上导致了总体效率(成本效率)的低下;研究还进一步指出澳大利亚银行应致力于减少要素投入的浪费而非改善要素投入组合来提升总体的经营效率。Cummins和Rubio-Misas基于成本效率、技术效率、配置效率三方面,采用DEA方法研究了西班牙保险公司1989-1998年间合并后的经营效率,同时还采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对全要素生产力的变动状况进行了探讨。

(三)收入效率与利润效率评价方面的研究

作为评价金融机构经营效率的另一个方面,对收入效率与利润效率的评价同样重要。然而,相对于金融机构运行效率与成本效率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对收入效率与利润效率则略显关注不够,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且通常与成本效率结合起来一起研究。国外学者如Berger采用DEA模型对美国银行的成本效率与利润效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利润效率比成本效率要高;此外Berger还对影响成本效率与利润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找出了制约银行经营效率增长的主要原因。Vander-Vennet基于成本效率与利润效率两个维度对欧洲金融控股集团与银行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在成本效率与利润效率两个层面都普遍比金融控股集团要低;Clark研究了银行表外业务对成本效率与利润效率的影响,发现银行表外业务对成本效率有正向的影响,对利润效率则影响不显著;Arif采用DEA模型研究了28家中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与利润效率的变动情况,通过研究指出股份制银行在成本效率与利润效率方面显著高于国有商业银行,而中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效率则低于成本效率。

国内研究现状

(一)运作效率评价方面的研究

国内的学者也采用DEA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如朱超(2006)基于DEA方法研究了我国13家商业银行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并从技术变化与技术效率变化两个维度来剖析银行运作效率的变化情况,文章最后还进行了敏感度分析,得出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轻微下降的根源是技术效率与技术水平的下降。从事类似研究的还有学者陈守东(2006),基于对商业银行技术效率、成本效率和配置效率的精确测度,他通过Malmquist指数DEA模型定量描述了商业银行效率的动态变化,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态势,其中1999年是国有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转折点。柯孔林和冯宪宗(2008)通过建立投入产出导向型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模型,得出2000-2005年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4.8%,且增长的主要来源为技术进步驱动。牛艳梅在研究过程中对比了参数分析法和非参数分析法在测定银行运作效率中的优劣,运用SE-DEA模型对传统DEA模型进行修正,以此重新计算银行的运作效率值,研究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还指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运作效率还有待提高。

(二)成本效率评价方面的研究

在国内,学者谢朝华和段军山利用DEA方法对我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的X效率状况进行了实证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经营效率水平为74%,其中上市银行的平均经营效率最高(79.5%),而国有银行效率(72%)则略低于股份制银行的平均(75%);研究结果还进一步表明,产权、市场、功能和监管等是影响银行经营效率的主要因素,应予以重点关注。基于对我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历史数据的统计,杨德、迟国泰等建立了效率评价DEA模型,具体选择银行在职人数、固定资产、存款额度作为投入指标,银行净利润、贷款增加额、资本收益率作为产出指标,以此计算出样本期间的年成本效率、配置效率以及技术效率,并根据计算结果比较各商业银行间的效率差异及变化趋势。此外,他还使用Tobit模型对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可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分支机构的目标制定、绩效考核等方面提供参考。

(三)收入效率与利润效率评价方面的研究

国内的学者徐传谌等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成本效率与利润效率呈现出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得出的结论与Ari大致相同;而杨大强等对我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与利润效率的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则与Arif相反。国内学者李嘉隽运用随机前沿法和DEA方法建立了上市银行的效率测算模型,从利息收入技术效率、中间业务收入技术效率、其他收入技术效率以及综合收入技术效率四个方面对我国12家上市银行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文章还采用回归分析对银行各单项收入技术效率与综合收入技术效率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辅以灰色系统模型对各银行后两年的各项收入技术效率走势进行了预测。何蛟、傅强克服参数法的缺点,采用能够更好地拟合金融机构数据的傅立叶弹性函数形式以及修正的产出法建立了银行收入效率的DEA评价模型,并引入利润效率和替代利润效率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揭示了银行收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模型同时还克服了变量间多重共线性、量纲不同等问题,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很多研究机构和学者都将DEA方法应用到金融企业经营效率评价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目前还没有一种完善的DEA方法将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的代表性和全面性完美结合起来,以准确达到指标的有效性,因此对金融公司经营效率投入产出指标的定义及其选择还需进一步商榷。众所周知,在使用DEA方法建立评价模型时,指标的选取至关重要,其失当程度直接对测算的效率值造成影响。然而,在目前已有的金融公司经营效率的研究过程中,投入与产出指标的设定及选择方面尚存在需进一步斟酌的地方。如樊宏在研究证券公司投入指标时仅选择了注册资本作为衡量标准,这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仅选择注册资本显得过于片面,不能够很好的评价证券公司的经营效率;另一方面,仅选择注册资本忽视了劳动力这项关键性的投入指标,因此会对实际结果造成较大影响。由此可见,上述文献对评价指标体系中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不足,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将指标的代表性和全面性完美地结合起来,指标选取的合理性无从考究。因此,如何根据金融公司的经营状况构建科学描述公司经营状况的投入与产出指标体系成为研究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第二,当前对金融企业进行研究的文献多聚焦于对传统全要素生产率的探讨,虽然有较多的文献也对金融企业(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研究,但大多数情况下探讨了运作效率框架下的全要素生产率。运作效率视角下的全要素生产率方法适用于通过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以追求决策单位的运作效率最大化的情况。当前学者对金融企业经营效率(比如成本效率与利润效率的纵向变动情况)的比较研究,多限于对样本期间效率值的简单纵向比较。Malmquist指数方法在提高经营效率在历年变动可比性的同时,还可以帮助金融企业从效率变动中研究变动的主要根源,因此,如何采用Malmquist指数方法研究基于成本效率、收入效率与利润效率框架下的金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将成为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

第三,在当前文献研究中,尚缺乏对金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收敛性的相关研究。全要素生产率收敛性是否存在可以说明该行业内部是否存在技术外溢效应以及“后发优势”,即能否推动整个行业的经济发展。目前,已有较多关于金融企业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但是关于同一行业内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是否存在收敛性尚无研究,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低的金融企业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与证券公司等能否或者是能以多快的速度追赶生产性全要素生产力水平高的金融企业,尚需进一步探究。因此,如何进一步研究金融企业成本全要素生产率、收入全要素生产率与利润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问题,将成为今后研究的一大趋势。

第四,现有研究文献对金融企业经营效率(运作效率、成本效率与收入效率)之间关系的探讨尚不深入,运作效率、成本效率与收入效率对总经营效率影响方面的研究也较为匮乏。虽然当前研究也有涉及效率结构的分析,但主要聚焦于对金融企业成本效率与利润效率的对比研究,即通过比较成本效率与利润效率来剖析金融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与盈利能力大小。作为反映市场开拓与业务创收能力的重要指标,收入效率同样是金融企业经营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之成本控制能力与业务创收能力可共同对金融企业的盈利能力造成影响(换言之,成本效率与收入效率将对利润效率造成影响),因此,成本效率、收入效率与利润效率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成本效率与收入效率两者对金融业的利润效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三者之间不是简单平行、相互比较的关系。因此,系统研究成本效率、收入效率与利润效率的因果互动关系可以更为全面、准确地反映金融机构经营效率的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朱超.中国银行业效率动态变化的Malmquist指数研究[J].经济科学,2006(5)

2.陈守东.商业银行经营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J].财贸经济,2006(12)

3.柯孔林,冯宗宪.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4)

推荐访问:企业经营 综述 效率 评价 金融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