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刘先平、徐仁修:中国自然文学的两岸双星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中国的自然文学是在现代化进程中生态危机出现的背景上,受世界自然文学创作大潮和“天人合一”传统观念的影响,而异军突起的创作潮流。海峡两岸的作家刘先平、徐仁修走在了这一潮流的最前列。内地作家刘先平跋涉山野三十余年,用手中的笔记载下自己对壮美大自然的心灵感受;台湾作家徐仁修也走向荒野,用其坚强的意志力和新颖的阐释方式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生存乐趣的大自然。刘先平、徐仁修在海峡两岸相互呼应,双峰并峙,为中国自然文学构建了崭新的格局,也展示了其美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自然文学 刘先平 徐仁修 生态主义

自然文学是产生于17世纪,并在19世纪拥有坚实基础,在近时期最终形成的一种具备独特性的文学流派。自然文学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演变过程,追根溯源,我们可以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发现它的踪影。18、19世纪的作家和诗人,如史吉尔伯特·怀特、华兹华斯等也对自然文学产生过影响。由于美国拥有独属于自己的自然和人文背景,加之美国的现代化进程发展迅猛,所以,自然文学首先蓬勃发展于美国。在现代,随着如约翰·巴勒斯、约翰·缪尔以及玛丽·奥斯汀等自然文学作家的出现,自然文学才开始呈现广阔的前景。这时的自然文学开始展示的是一种新型的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人类与环境的生态和谐。这些作家是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围绕一个相关的话题而写作的。对这些自然作家而言,假使缺失了地理上的枝干,便无法获得精神上的支撑点。中国自然文学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萌芽生长的。

一、世界潮流中的中国自然文学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和现代科技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彰显: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森林滥伐、野生动物灭绝……生态危机不断蔓延的教训终于使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态度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人类不愿做自然的奴隶,也不能把自然当作自己的奴隶。人类企图征服地球,而地球正是在这种征服中慢慢地敲响人类的丧钟。我们在众多照片、书刊、广告上看到的地球还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蓝色水球,这种反复出现的地球形象对我们构成了误导。其实,地球早已千疮百孔。据相关报道,全球生态环境已频频亮起红灯:23%的耕地面积严重退化,50%的江河水流量减少或被严重污染,25%的哺乳动物、12%的鸟类濒临灭绝,1/4人类所患疾病与环境恶化有关,1/3土地面临沙漠化,八十个国家严重缺水,十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威胁。①这些惊人的数据提醒我们大自然的怒火已经在熊熊燃烧了,如果我们不对愈演愈烈的生态环境危机加以关注,迟早会引火烧身。1972年联合国环境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标志性地体现出人类已经意识到生态危机已经迫在眉睫。

在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超常规发展,也同样伴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和环境污染的严重,于是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提出更是将生态环境的保护纳入国家战略之中。从一开始的毫无关注到现在的万众瞩目,环境保护意识的崛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环境保护意识的崛起给当代中国自然文学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现实基础。

20世纪下半叶以降,有识之士开始探讨如何从人类征服自然到保护自然的转型中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工业时代是一个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导价值观的时代。面对工业危机的出现,西方国家的绿色运动、环境伦理学、生态主义批评蓬勃发展。与这一思潮相呼应,一些文学家、艺术家也以具体的艺术形象对人类行为高于一切的价值

标准提出挑战。以自然为本、以生态平衡为本,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艺术家们以生态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自然文学渐渐发展成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汹涌的潮流。中国自然文学正是在这一背景上,并从中国传统文化汲取营养,逐渐成为这一世界潮流的一部分。

我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圣贤提出了许多有关人如何与自然相处的理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有“天人合一”的思想智慧,道家有“崇尚自然,道法自然”的理念结晶,佛家则有缘起理论和“戒杀、护生”的戒条。这些思想都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是给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也给全人类以启示的思想资源。

西方从《圣经》开始,“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很长历史时期内占据了主导地位,将人和自然放在对立的位置,征服自然成了彰显人类力量的体现。与西方人的思想有所不同,中国的古圣先贤用充满智慧的言语告诫我们,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应是息息相关、和谐共存:“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中国先贤的智慧结晶足以形成当代中国自然文学产生发展的丰饶土壤。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自然文学看作以文学的形式激起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意识,鼓励人们去寻求一种宏伟壮丽的精神境界,与此同时敦促人们去采取一种既对自身身心健康有益处,又造福于后人的新型生活方式。同时,自然文学也强调人与自然进行接触与沟通的重要性。从长远发展来看,自然文学这一文学形式既是对以往人与自然关系的批评、补偿和反省,它也为今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探明前进的方向,提供形象的思考。

在中国自然文学的发展中,大陆作家刘先平和台湾作家徐仁修差不多同时起步,同样成果斐然,分别引领了两岸的自然文学的创作潮流。著名学者程虹在其著作《寻归荒野》中曾这样概括自然文学的特征:“从形式上来看,自然文学属于非小说的散文体,主要以散文、日记等形式出现。从内容上看,它主要思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简言之,自然文学最典型的表达方式是以第一人称为主,以写实的方式来描述作者由文明世界走进自然环境那种身体和精神的体验。”曾经有人形

象地将自然文学称之为集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于一身的荒野文学。刘先平和徐仁修就是这样“由文明世界走进自然环境”,倾注了丰富的个人感情,书写“身体和精神的体验”的先行者。

二、刘先平:“大自然文学”的开拓者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刘先平用三十余年的时间跋山涉水,足迹遍及中国各种类型的地区,用手中的笔记载下自己的行踪和对壮美大自然的心灵感受。作品有《大熊猫传奇》等四部长篇小说和《走进帕米尔高原》等数十部探险纪实文学。刘先平的大自然文学是建立在生态道德基础之上的,这是文学理念的自觉。长期以来,文学就是人学,似乎成了铁的定律。大自然文学强调的是生态道德。刘先平说:“正是由于生态道德的缺失,才造成了我们目前生态环境的危机”,“只有人类以生态道德作为解决环境危机的良策,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之花才会遍地开放。”刘先平认为,“人类虽然是万物的灵长,但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我们必须迅速从‘大自然从属于人类’的传统误区中走出”,“努力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存共荣的文学,也便是现代意义上所说的大自然文学”②。大自然是奇妙的,也是美妙的,对于人类,对于作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陌生的,不亲临大自然之中,便无法领略大自然的绮丽与美妙,更写不出有价值的自然文学作品。因此,刘先平成为我国近现代意义上的大自然文学的开拓者,被誉为“东方之子”。

刘先平大自然文学的核心可谓是构建人与自然美好未来的文学。刘先平大自然文学与美国大自然文学一样,也是集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于一身,颠覆了长期以来人的主角地位,把自然作为意象主角,沙漠、森林、高山、河流皆被作家充满深情的笔墨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变幻莫测的喜怒哀乐,残酷无情的生死病老。如《大熊猫传奇》开篇有一段有声有色的西部风景描写。这段西北高原如诗如画的描写表现了作家与大自然的心灵对话与情感交流,凝聚着作家敬畏自然和赞美自然的深挚情感。

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同时,刘先平也强调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地位。把自然尊奉为母亲,人类与自然万物都为自然之子,把人类从统治自然的高位拉下,与自然万物平起平坐,回归为同山河、花鸟、虫草一样受统于母亲——大自然。因此,作品引领人们认识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命,与大自然同呼吸,共命运,做自然的代言人。转移通常文学描写的侧重点,以一种全新的、真挚的态度来面对自然、了解自然,所有的这些,构成了刘先平大自然文学独特的审美视角,赋予其作品独特的价值。

刘先平回答记者时说:自然、生死、爱情并称文学创作的三大基本母题。随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大自然文学所呼唤和提倡的,是要建设人与万物、人与自然共同生存着的新地球。自然,作为文学永恒的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彰显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刘先平为这一永恒的主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的大自然文学作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纪实性,在文学作品中把大自然真实、生动而奇特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他的笔下,鸟类有各种姿势翻新的蹭痒,梅花鹿像发射出的箭一般发动的一刹那,以及天鹅搧动自己洁白的翅膀从湖面起飞的一瞬间,还有植物界的各种各样的奇特景观。这所有的一切都不是靠苦思冥想和读几本科普读物能够得到的,而是刘先平立足自然、实际考察得来的。刘先平曾立志要把大自然的每一寸肌肤都细致的用文学作品临摹出来,为此,他曾一连几个月不畏严寒酷暑,深入那些荒山野岭之中,伏在岩石上观察各种动物的生活情景;刘先平为了更好地观察红树林,曾把自己泡在海水里一整天,许多的蚂蟥叮在身上他也在所不惜,为的只是观察红树根须的生态情况,从而在书中写出最真实的红树林,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执着和热情。刘先平一直秉持着:必须深入到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中去,熟悉、理解大自然,然后才能写出有意义的大自然文学作品。

丰硕的果实总是在成千上万次的实践中才会收获的,基于这个自然这个永恒的主题,刘先平以自身跋涉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创作了长篇小说《呦呦鹿鸣》《云海探奇》和大自然探险纪实文学《海猎红树林》《和黑叶猴对话》等等。这些作品为中国当代的自然文学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通过了解评论界对他作品的下述评介就可以知道其价值所在:《云海探奇》是“中国第一部描写在猿猴世界探险的长篇小说”;《呦呦鹿鸣》是“中国第一部描写在梅花鹿世界探险的长篇小说”;《大熊猫传奇》是“中国第一部描写在大熊猫世界探险的长篇小说”;《千鸟谷追踪》是“中国第一部描写在鸟类王国探险的长篇小说”,刘先平用不懈努力获得的四个“第一”,告诉了我们真正的自然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也奠定了他在中国自然文学中的开拓者地位。

人类社会处在不断的发展中,工业化带来的生态灾难已经侵蚀了整个人类文明,滋养并膨胀了人类的贪欲,更是断送了人类与自然母亲的脐带关系。人类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为了人类的发展,对大自然进行无休止的掠夺,对自然的呻吟熟视无睹。直到生态危机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的危机,人类才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制定了一系列在废墟中成长的生态法律。虽然拥有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直至今天,人类仍未制定出一套系统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规范——即生态道德。生态法律有时虽能强制性地约束人类的行为,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大打折扣甚至没有成效。外力以内力为基础,因此我们认为生态法律终究是以外在的力量对人类进行约束,只有人类内心拥有的道德呼唤才能每时每刻地监督、约束自身的行为。因此,刘先平坚定地认为,生态文明的实现必须在建立生态道德的基础上,人们有了生态道德的修养,才能遵守生态发展规律。

那么如何有效地建立生态道德呢?刘先平认为最可行的途径就是倾听大自然的呼唤,走进生态道德教育的天然课堂——大自然,去感悟生命的真实意义。各异的生命形式对人类的价值不同,所以它们分别有理由得到人类的尊重,自然的整体性和其他物种的生存权不应该被人类的发展所胁迫。在《穿越柴达木盆地——走进帕米尔高原》的“香料之路”徘徊过的读者一定不会忘记面对残忍的盗猎者,香獐眼中的愤怒和仇恨。悬崖边与情人依依惜别,香獐以自己的生命捍卫了生存的尊严!人类无休止的对大自然的掠夺和自身的愚昧无知最终会被大自然用残忍的手段进行报复。人类不知晓的真实状况是,自然万物在天然的生长状态下,外在的形态和内在的习性本来就处于动态的和谐之中,因此,人类不应该有意地去毁坏整个生态王国里的生存定律和生态平衡之法,“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呼唤生态道德的第二种方式就是知足知止,保护环境。在今时今日,在刘先平跋涉过的地方,危害生态的行为仍然屡见不鲜。对此,刘先平不无悲痛地写道:“我曾立志要为祖国秀丽的山河谱写壮美的诗篇,但只是短短的二三十年,我所描写的山川河流不少都已成为‘历史’和‘老照片’。”正如历史学家汤应比指出的:“现代人的贪婪将会把珍贵的资源消耗殆尽,从而剥夺了后代人的生存权。”③当然,我国的生态保护也有一定的成效,但这些成效相对于破坏来说仍属于杯水车薪。由于人类在生态道德意识的淡薄,生态危机才一步步靠近我们。寻求一个良好的现代诗意的栖居地也不乏是呼唤生态道德的独特方式。刘先平说:“何为‘仙’?人在山中即为仙。何为‘仙境’?所谓仙境即是生态良好之地,鸟语花香,林木茂盛,人们心地善良,一切生命平等,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总之,是集人间美好之大成吧!”④

刘先平赞成儒家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自然美学观,认为山和水是“仁”和“智”的象征,并赋予具有我国西部地区特色的植物红柳和胡杨以人的高贵品质。刘先平懂得用自己充满智慧的双眼欣赏自然万物的美丽,他从所跋涉过的西部地区中获得了愉悦的审美体验,得到了精神的陶冶和升华。大自然的瑰丽正是在刘先平一次次的体验中具有了神秘的审美倾向。刘先平以自己的作品发出深情的呼吁,只有建立了生态道德,这些优秀的审美文化才能得到继承。试想,当人类的后世子孙面对的是一片荒原,寸草不生,又从哪里获得自然的审美体验,又去哪里寻找精神的栖居地?

三、徐仁修:台湾的荒野冒险者

与刘先平一样,徐仁修也是一位倾情于台湾荒野的作家。徐仁修小时候在台湾芎林乡下度过了与大自然亲密无间的童年生活。20世纪70年代,台湾的自然环境开始遭受严重破坏时,他率先发起保护大自然生态的呼吁,并走进深山峡谷着手拍摄与记录台湾大自然的原貌。同时,也从事自然教育,写文章,出书,演讲,办展览,带学生与孩子做自然观察与体验,1995年发起成立荒野保护协会,汇聚更多的力量保护大自然。徐仁修的自然文学创作起步早,并且持续至今。作品有《月落蛮荒》《家在九芎林》《荒地有情》《季风穿林》《荒野有情》《自然四记》《仲夏夜探秘》《猿吼季风林》《荒野有歌》等。徐仁修喜欢探险、旅行,从事自然写作二十余年间,足迹遍及美洲、非洲、东南亚、中国大陆,因富于冒险精神而被誉为“台湾的印第安·琼斯”。

作为一个冒险家,徐仁修周游了世界上很多地方,他的经历可能是许多人一辈子的梦想,差别只在于别人或蹉跎,或放弃了梦想,而徐仁修坚持并实现了。徐仁修坚持走过许多地方,他好奇、爱冒险的天性溢于言表。徐仁修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探险家,而他这种个性受惠于他的成长环境,小时候与大自然打成一片,玩泥巴,追逐蝴蝶,抓泥鳅等等,长大后依然保持着对自然和土地的亲切依恋情怀,正是这种幼年乡野独特的生活经历对徐仁修走上冒险家的路程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自二十七岁开始的十多年间,徐仁修的探险脚步不曾停息,从中美洲到菲律宾到东南亚,他见过各种各样奇怪的景象,也经历了痢疾感染,游击队突袭,海盗窝里对峙,暴动中逃生等惊险遭遇。可以说,这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观光旅游,而是真正的原始蛮荒探险。在不断向往原始、追踪自然的过程中,他不仅增长了异国见识,更累积了种种接触大自然的经验。他的生活也因之与大自然更加密切,大自然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全部。除了在世界各地旅行,徐仁修还在台湾的丛林中穿梭不止,留下了自己坚韧的脚步。徐仁修对于台湾的生态现状感到惊讶,在茂密的台湾森林中生存的动物竟然没有蛮荒的非洲多,这使徐仁修感到惭愧、痛心。也许正因为这奇妙的冒险家旅程和其中的诸多感悟,才促使徐仁修转变为一个关注台湾生态的自然写作者。

与同时代的自然探险家相比,徐仁修更多了一分勇气和洒脱,不同的地域探索使徐仁修的作品有了一份特殊的意义。与其他的自然写作家相比,徐仁修与他们的共同点一定是认识了荒野的重要性,所以才要尽自己一己之力去摇旗呐喊,激起更多人的关注。梭罗认为“只有在荒野中才能保护这个世界”;缪尔声称“在上帝的荒野里蕴藏着这个世界的希望”;而徐仁修

则认为:“荒野其实不荒,它蕴藏着无限生机,荒野中充满着形形色色的物种,更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应该学习从环保的角度、生态的角度来看待荒野,那么荒野对于我们而言则不只有情,荒野更具有开启生命奥秘的钥匙。”⑤

荒野是什么?早在19世纪,就不断有人向往荒野,认为荒野中蕴含着一种尚未被人们发现和唤醒的生机与活力,荒野预示着前途和希望。人们不断发现荒野的价值所在,“荒野保护协会”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前面的亮光,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可能,一种方式,它让人们相信,“天人合一,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共生”,这一理念对人类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高尚的哲学境界,也是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具体实践的。徐仁修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实践着,“荒野保护协会”就是一个例子。

徐仁修的作品总是有一种独特的阐释方式,那就是图文并茂。不管我们从文章中了解到什么,我们总能在那些图片中领悟到另一种更深刻的含义。这种深刻的感受在徐仁修的作品《荒野有歌》中能够体验得淋漓尽致。徐仁修用摄影语言反映出荒野文学的艺术之美,借助图画来表现自然书写的主题,使得图像与文字相辅相成,互相辉映。徐仁修关于自然写作的独特的阐释方式,使作品表现自然之美的能力扩展到了某些文字语言所无法捕捉到的领域,徐仁修也因此得以把自然生态的极致之美凝固为永恒,如果把当代台湾的自然写作比作一首与自然的大合唱,徐仁修无疑是其中旋律最为优美的一个乐章。

徐仁修在其著作《荒野有歌》中说:“每一片荒野,都有一首歌。无论是已遭废弃的田野、巷弄、乡村,还是林坡、森林与湿地,海岸与河口,都各有各的歌手,各有各的调,各演各的戏。”⑥徐仁修带着一颗“孩童之心、自然之心”在荒野中游走,聆听到了无数生命合奏出的天籁之音。在他的著作中,我们通过摄影与文字也能感受到徐仁修字里行间的忧虑:在人类的破坏下,荒野正日益贫瘠;日渐消失的有优美的湿地、蜿蜒的河口,甚至在徐仁修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中出现的野生动植物也日益不见踪影。“但我想更可怕的应该是,和幼时的我们一样拥有童趣、活力以及‘自然之心’的孩童也在逐渐消失……”像蕾切尔·卡森一样,徐仁修担心大地将走向永远的寂静。是的,这也是当今的我们应该着重关心的问题。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和流动的和风是否会不在,自然中是否也没有了由众多有血有肉的生命合奏出的悦耳的交响乐。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不禁会思考,大地还能称为大地吗?

四、中国自然文学方兴未艾

中国对大自然的描写一直是文学的一个优良传统。例如,从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到庄子倡导的“天人合一”,再到陶渊明、孟浩然等诗人所著的田园诗,这些足以说明。但现今现代化的进程愈发迅猛,随之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也逐渐加剧,中国当代的大自然文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与现实中具有了与时俱进的鲜明品格。上世纪70年代末,当大多数中国的作家刚开始浸染于“伤痕文学”时,刘先平已经在无数的丛林中进行真实细腻的探险考察,并开始着手创作描写猿猴世界探险的长篇小说《云海传奇》了。差不多同时,海峡对岸的台湾,徐仁修也迈步走向荒野,开始了他对自然的探索和写作。当时的中国面临着两种文化的交锋转换——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转化,二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接轨。正值起步阶段的自然文学,显然受控于国家意识形态话语,不管是内地还是正处于“威权时代”的台湾,许多作家有关自然文学的描写不可能或者很难体现出自我的独立意识,发出个人的声音。

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两岸都已出现一大批致力于自然写作的作家,特别不应忽视的是刘、徐两人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做出的突出贡献,中国的自然文学已日益在中国文学中崭露头角,成为与世界对接的一个品牌。在现今发展迅速的中国自然文学热中,具有敏锐观察力的自然文学作家们用自己独具特质的文学作品,向我们真切地传达了他们对人类未来的关怀。人类与大自然共同组成世界,人类是大自然孕育的精华,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人类应当始终尊重大自然、顺应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假使自然万物都濒临消失殆尽,那么变幻无穷的高科技对人类来言便毫无意义。因此现代化、高科技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要保护好大自然,保护好生态的平衡。

诸如刘先平、徐仁修这样的自然文学作家坚守理想,关注自然生命,回归自然,使得自然文学在现代性话语中多了一些别样的色彩,多了一些自然、荒野的味道。在当今这个日渐浮躁的社会,这些作家作品对荒野、对自然生命的态度,是否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与启示呢?

目前,中国自然文学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发展阶段,我们已经领略到了它一脉相承的辉煌历史,也目睹了它富有活力的现在,当然我们也会对它的未来充满希冀。建设人类共同的生态文明,需要有良性的生态文化环境。中国自然文学热方兴未艾,定能在逐步发展中迎来属于它的春天。

① 见《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10月14日。

② 刘先平:《现代大自然文学呼唤生态道德》,《文艺报》2010年10月。

③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

④ 王奕颖:《以走进〈帕米尔高原〉为例审视刘先平的生态道德观》,《昆明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⑤⑥ 徐仁修:《荒野有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参考文献:

[1] 程虹.寻归荒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 吴尚华.人与自然的道德对话——刘先平“大自然文学”生态意涵初探[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6).

[3] 沈苇.当代性与大自然文学[C].文学报,2011-9-8.

[4] 孙燕华.当代台湾自然写作初探[J].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

[5] 张先云,孙亮.自然动画:中外动画比较研究的一个视角[J].世界美术,2011(2).

推荐访问:双星 中国 两岸 自然 文学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