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基于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林黛玉进贾府》思辨性阅读探究

|来源:网友投稿

潘柳伶

摘 要: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详细讲解文本,导致高中生缺乏对文本的思考。教学改革的推行使思辨性阅读走进了大眾视野。而思辨性阅读强调思与辨,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弥补与创新,能够促使高中生在阅读中思考与质疑。思辨性阅读强调思与辨,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弥补与创新,能够促使高中生在阅读中思考与质疑。因此,此模式能够让高中生学会思辨,使其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发展思维品质。本文以学生思维品质提升为基础,分析了《林黛玉进贾府》思辨性阅读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品质;思辨性阅读;提升方法

引言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因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给学生提供阅读思考的时间,以提升其阅读效果。思辨性阅读恰满足新课程的要求,应成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方向。教师可以学生具体情况为基础,结合文本内容制定思辨性阅读实施的方法与计划,让高中生能够在阅读中形成思辨的习惯,在思辨中提升思维品质。

一、浅谈思辨性阅读的理解与优势

思辨性阅读指的是教师在实践授课中除关注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外,更需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辨证的思考问题,培养学生通过对问题思考、推理以及辨析得出新的结论的能力。思辨是思辨性阅读的核心与灵魂,思辨意识与思辨思维是学生能够从思辨阅读中收获的果实。思辨性阅读与普通阅读方法相较,其优点突出,作用突出,在高中语文阅读中实施思辨性阅读的模式,能够让高中生在阅读中一边阅读,一边反思,使其能够发现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问题的探索中对文本的理解与记忆更为深刻。同时,此方式是高中生学会思考的基础,高中生能够将质疑与积极性带入到文本阅读中,在阅读中热情投入,也会从思辨过程中提升思维品质,以使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新课程标准相贴合。

二、基于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林黛玉进贾府》思辨性阅读方法

(一)对文本深入发掘

思辨性阅读实施的基础是学生对文本以及文本涉及到的内容足够了解。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任一篇文本都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问题。社会背景与文本的关联密切,在特定的背景下,人物的性格、命运会受其影响,我们能够从人物身上看到时代的影子[1]。因此,为落实思辨性阅读,教师应对文本进行深入挖掘,让高中生在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了解文本相关的社会背景,引导高中生结合社会背景分析文本内容与文本中的人物情感、性格,以拓展高中生思维的深度。

例如:《林黛玉进贾府》这是《红楼梦》中的一个片段,描写了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感,从黛玉的视角描写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的出场、外貌与性格特征。教师可先对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作品的社会背景做介绍。曹雪芹经历了家族从盛到衰的过程,经历了无数辛酸,看透了社会黑暗,故以该作品来表达自身的不满与批判。作品中贾府是在当时颇有地位,教师可以“贾宝玉”为例,引导高中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文本内容,从贾宝玉的穿着、语言、外貌分析其性格特征,并鼓励高中生提出质疑。如贾宝玉叛逆、善良多情,那是什么造就了他这样的性格,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怎样的关联?由此,高中生便会对文本表达的内容与人物有深刻理解,也能拓宽思维。

(二)对比阅读,思维发散

对比阅读课可成为思辨性阅读实施的方式,将具有一定相似性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阅读,对多篇文章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异同点,能够让学生对文本的分析、理解更透彻,也能让其在对比、辨析中发散思维[2]。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对比阅读方式引导高中生展开思辨。

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与《刘姥姥进大观园》。两个片段都是出自于同一本著作,有着一定的共通之处。教师可将两篇文本放在一起,组织高中生对比阅读,并思考林黛玉与刘姥姥进入同是入贾府,但两人的身份、形象与背景均不同,故其在进入贾府后,两人眼睛所看到内容不同,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想给让读者从中读到什么,对于林黛玉和刘姥姥的人物形象的深层内涵你是如何理解的?通过对比阅读,高中生需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探究两篇文本中人物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以对文本的内涵深入理解,品读出作者的用心与文字背后的内容,与作者感感同身受,并对对比阅读之中发散思维,提升思维品质。

(三)注重提问,鼓励提问

提问是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在思辨性阅读中,教师不仅自身要结合文本创设问题,也要引导高中生提问,注重高中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提问是一种能力,但只有少数学生具备这项能力,所提问题具有探索价值[3]。故高中语文教师应将高中生提问能力训练作为重点部分,使高中生既能够提出关键问题,也能在能力训练中发展思维品质。

例如:在通读《林黛玉进贾府》之后,教师可组织高中生分小组讨论,提出阅读后的问题,由小组中的记录员一一记录其问题,后小组成员结合问题列表对每个成员所提出的问题进讨论、评价,选出最具探讨价值的问题,展开对问题答案的探讨。将提问以及提问改进、评价的工作以小组的方式完成,能够让不同成员的分析、表达中对自我进行反思,对提问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与思考,其辨别、提问能力也会得到训练与强化。教师也可从“思”、“辨”入手,引导高中生分析作者为何要对人物出场应用不同的写法,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有何作用,在人物的性格与写法上,作者写作的特色在哪?以使高中生对文本展开细读、分析与思考,使其理解作者的语言魅力与巧妙构思,能够与同伴与成员在讨论、辨析中将问题一一解疑。以在锻炼高中生思维品质的基础上,使其理解知识、理解文本。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阅读中对具体的文本展开思辨性阅读,并对思辨性阅读的方法、路径不断丰富,不仅能够让高中生体会到思辨阅读之魅力,习惯于在阅读中思辨,也能发展其思维品质与语文核心素养。因此,思辨阅读要走入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成为主要的阅读教学方式,以使高中语文课堂开出思辨之花,为高中生的阅读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玲.初中语文名著思辨性阅读指导的路径和方法——以《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导读为例[J].语文知识,2016,(03):15-17.

[2]李欣荣.思辨阅读:让文言文学习更有“嚼头”——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指南录)后序》一文为例[J].江苏教育,2018 ,(11):13-15.

[3]陈琳.思辨性问题设计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以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古诗文阅读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1):
8-10.

猜你喜欢 林黛玉进贾府思辨性阅读提升方法 浅析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师·下(2017年12期)2018-02-07以思辨性阅读彰显语文课堂思维品质江苏教育研究(2017年22期)2017-08-22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探讨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7年2期)2017-04-10从《林黛玉进贾府》品《红楼梦》“其中味”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6年12期)2017-01-16步步谨慎,处处藏玄机课外语文·下(2016年12期)2017-01-12“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心理探究语文天地·高中版(2016年12期)2017-01-07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生互评能力的提升方法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年11期)2016-12-29浅谈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未来英才(2016年22期)2016-12-28保定市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及提升方法研究青春岁月(2016年20期)2016-12-21如何提升幼儿区域活动的参与度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