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现状探析

|来源:网友投稿

丁昱琛 王晓静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工程大学2021年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德树人视域下‘英语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1KCSZ09)和2021“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后疫情时代下纺织服装高校外语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2021BKJGLX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丁昱琛(1996-),男,陕西西安人,西安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20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外语教学;王晓静(1973-),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外语教学。

摘 要:以探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现状为目标,通过问卷调查的定量研究方法,对160名受试对象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认知现状以及其落实现状开展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首先,尽管高校学生基本认同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应该融入思政元素这一观点,但他们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落实路径的认知还仅是停留在课堂教学和课文讲述层面。其次,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中拓展文化和时政内容的情况以及大学英语教材中东方思想道德修养内容的呈现不甚乐观。希望这些研究结果能为我国大学英语课程中“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完成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认知现状;落实现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2.076

0 引言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能力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期为国家、为社会、为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响应这一号召,教育部于2020年5月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指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从而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达成三观建设与知识能力养成的统一。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广大高校学生直接了解西方文化和思想的渠道,“课程思政”在其中的落实是帮助学生辩证看待异域文化思想并树立对本国文化的自信以构建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必要之举。在此背景下,笔者选取陕西某所高校160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问卷调查研究。此问卷改编自王丹丹(2019)的《高校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现状调查问卷》,笔者共发放问卷160份,收回有效问卷154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6.2%。有效问卷回收后,所有数据均被录入电脑,随后基于统计学理论来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认知情况及其落实现状。

1 高校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认知情况

1.1 对大学英语与思政教育相通的态度

为了解高校学生对大学英语与思政教育相通的态度,笔者对问卷中题目1“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可以与英语相互渗透?”進行了数据分析。结果发现:68.8%的受试对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英语课程可以相互渗透,这表明绝大多数高校学生都认同思政元素应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以体现。究其原因,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一门能让学生主动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平台课程,思政元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融入能对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建立起到指向性的作用。所以,大学英语教师有必要在其课堂内渗透思政内容,以期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文化观。正如杨金才(2020)所指出的,隐藏在语言后的文化价值观不应在外语学习中仅以“拿来”和“移植”的方式传递,思想意识的过滤过程是有意义且必要的,而“课程思政”正是学生建立辩证、客观的文化价值观的基础。

1.2 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落实路径的认知情况

为探究学生更愿意以什么方式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获取思政知识,笔者对问卷中题目2“你认为可以从英语的哪些方面进行思政教育的渗透”进行了数据分析。其结果显示:在六种落实路径中,82.5%的学生认为应当在课文内容中落实思政元素传递,其占比为六种路径的最高;其次是课堂教学和教学环节中,占比为51.9%;而英语老师的榜样示范作用,英文电影鉴赏、演讲比赛、英语竞赛等,思政相关的英语讲座以及其他的占比较低,依次分别为16.9%、9.1%、7.1%和6.5%,均低于20%。

由以上数据可知,首先,学生普遍认为思想政治内容学习应主要依赖于课本内容讲述及课堂教学和教学环节这两种路径,而这也同时从侧面反映出大学英语教师在这两种路径中“课程思政”渗透情况较好。其次,仅有16.9%的学生认为英语教师的榜样作用能成为合适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落实途径,这说明大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未能对自身文化形象的树立常有顾及。鉴于此,教师有必要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发挥个人榜样的作用,以期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言传身教、知行合一”。正如文秋芳(2021)所说,教师要在外在表现、精神世界和对学生的态度三个维度自我约束,从而达成言传身教的思政教育。再者,英文电影鉴赏、英语竞赛及英语思政类讲座等课外活动较低的选取率也能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大学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外活动中对“课程思政”元素的覆盖程度不够。所以,高校英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参与各式各样的外语思政类活动,以期让学生获取更切合自身发展的外语思政类知识,同时也应打磨自己的教学视野,将思政知识的传递更加“落地”。

最后,对问卷末开放性问答题所得数据的分析可知,学生普遍认为教师在翻译教学中传递中西文化对比元素的情况不尽如人意。然而,正如曹进、陈霞(2019)所说,翻译鉴赏不仅能让学生从双语对比中学习并思考用恰当的外语来表达包含中国特色的语言内容,并且还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家政策。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在翻译教学中最大程度地覆盖对文化和价值观的赏析,从而让学生在习得翻译技能的同时品鉴西方文化并了解中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做出努力。

2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落实现状

2.1 大学英语教师拓展“课程思政”的情况

为探析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中拓展“课程思政”的情况,笔者对问卷中题目4“你的英语老师在课文讲述过程中会分析其中的思想文化吗?”和题目5“你的英语老师在教学中会拓展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吗?”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发现:首先,仅有26%的学生表示大学英语教师经常在课堂中渗透思想文化的内容,而74%的学生则表示其英语教师仅偶尔对相关内容有所涉及。

此结果表明,大学英语教师鲜少将思想文化类知识主动渗透在其教学内容之中。这可能是因为大学英语教师往往只关注语言知识本身的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体系的塑造。所以,教师应当在备课和教学的过程中挖掘语言背后的思想内容并基于教师的认知经验来对西方思想文化进行过滤,从而确保向学生传递正向的、积极的精神养分。正如潘海英、袁月(2021)所说,现今大学的外语教学要求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挖掘教材中话语或语篇的思想文化内涵,从而实现切实有效的思政知识的传递。此外,仅有33.8%的学生认为其英语教师经常在教学中覆盖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等时政知识;64.9%的学生则表示其教师只是偶尔将时事新闻呈现于课堂上;而还有1.3%的学生甚至表示其英语教师从不在课堂上对时政知识进行呈现。这可能是因为,部分大学英语教师不仅对时政热点不甚熟悉,而且不了解如何将其与英语教学相互融合。2020年,陈法春强调,外语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政治和文化素养,以及对社会议题的敏锐嗅觉,从而实现融入外语课堂的时政观点的传递。因此,为实现时政热点内容能有机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内,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提高对此类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应当不断增强自身对国家政策和热点新闻的了解程度。唯有此,才能做到英语教学与价值观传递的与时俱进。

2.2 大学英语教材拓展“课程思政”的情况

为了解大学英语教材拓展“课程思政”的情况,笔者对题目3“你在大学英语课本学习中遇到过以下哪些主题的文章?”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一是认为在课本中能找到与道德品质教育相关内容的学生占比为96.1%;二是正确的“三观”,占比为94.8%;三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占比为51.9%;四是环境保护教育,占比为48.1%;五是民主法制教育,占比为42.9%。

由以上数据可知,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其大学英语教材中能很轻易地发现塑造学生道德品质以及构建学生正确的“三观”的内容。而与之相比,涉及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环境保护教育以及民主法治教育的内容则明显较少。这可能是因为大学英语课本中所呈现的思想道德修养内容常常是以西方文化为核心的,它更崇尚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而这与东方文化所提倡的集体主义思想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明显相悖。因此,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很少能见到与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环境保护教育以及民主法治教育等相关的内容。针对此,孙有中(2020)提出,外语教材的设计中要关注跨文化比较,培养文化自信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利用外语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和跨文化能力。所以,我国大学英语教材应当在带领学生了解异域文化思想的同时在课文以下的讨论部分加入中西文化的对比赏析,尤其是将东方思想中所提倡的爱国爱民、遵纪守法和爱护环境等思想理念在其板块中加以倡导和强调,以期让学生理解自己作为祖国的下一代,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和精神面貌来面对文化生活。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第一,尽管高校学生基本认同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应该融入思政元素这一观点,但他们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落实路径的认知还仅是停留在课堂教学和课文讲述层面。第二,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中拓展文化和时政内容的情况以及大学英语教材中思想道德修养和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的呈现都不甚乐观。鉴于此,首先,教师一方面应当挖掘更多能将思政元素和大学英语课程相融合的方式,另一方面也应提升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熟悉度和时政热点的敏感度,以期实现英语教育和思政知识普及的有机统一。其次,在大学英语教材的编撰过程中,应落实东方思想道德修养层面知识的普及,进而帮助学生在了解语言背后的西方思想文化时能用辩证的眼光将其加以区分,并基于我国国情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唯有此,才能在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中实现外语能力培养和思政知识传递的有机融合,从而更好地为我国培养出能“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丹丹.新时代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9.

[2]杨金才.新时代外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2020,41(06):11-14.

[3]文秋芳.大學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中国外语,2021,18(02):47-52.

[4]曹进,陈霞.翻译硕士培养过程中的思政教育实践研究——以西北师范大学“国策与省情”课程为例[J].中国翻译,2019,40(03):105-113.

[5]潘海英,袁月.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中的问题分析与改进对策[J].山东外语教学,2021,42(03):53-62.

[6]陈法春.外语类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构建[J].外语电化教学,2020,(06):12-16.

[7]孙有中.课程思政视角下的高校外语教材设计[J].外语电化教学,2020,(06):46-51.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探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育人元素高教学刊(2021年15期)2021-07-20烹饪卫生与安全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与研究食品界(2021年7期)2021-07-19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 课程思政探讨科学与生活(2021年29期)2021-03-24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工科类课程教学路径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21年52期)2021-01-13基于超星平台的BOPPPS模式大学英语读写课线上教学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7期)2020-09-10理工科学生英语阅读的问题及对策浅议新教育论坛(2019年2期)2019-09-10大学英语教学中推行“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19期)2018-06-01新时期高校学生骨干培养的几点分析新一代(2017年19期)2018-02-05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功能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33期)2018-01-28应用技术型转型后高校的英语选修课改革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推荐访问:探析 大学英语 现状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