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负责人培训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来源:网友投稿

孙佳鹏 王启龙

[摘要]文章分析上海市专业负责人培训方案,发现目前培训存在培训目标聚焦专业能力、培训内容结合当下热点、培训形式多种类型穿插、培训教师以教育类专家与同行为主等特征,同时也存在与专业负责人学习需求之间不够契合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培训供给侧缺乏对培训对象专业发展需求的全面了解、缺乏针对专业负责人培训的制度体系、缺乏对培训利益相关者的有效统筹、缺乏对培训配套资源的有力保障;培训需求侧缺乏培训的内生动力和整体制度设计。文章建议创新供给服务,完善培训支撑体系,保障专业负责人培训有效开展;以三类核心需求引领供给,打造多元培训方式,助力专业负责人能力全面提升。

[关键词]提质培优;高职院校;专业负责人培训

[作者简介]孙佳鹏(1990- ),女,黑龙江双鸭山人,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厦门大学在读博士。(上海  201808)王启龙(1984- ),男,辽宁沈阳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博士。(上海  20003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2017年晨光计划项目“上海市高职院校专业负责人专业建设能力指标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CGB15,项目主持人:孙佳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2)09-0070-08

开展专业负责人培训不仅是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管理队伍的政策要求,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

一、问题的提出

(一)政策要求:重点支持专业负责人培训,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管理队伍

2021年8月,《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教师函〔2021〕6号)提出,要创新培训方式,重点支持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名师名校长和培训者等群体能力素质的提升。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教职成〔2020〕7号),提出要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管理队伍,建立国家、省、市(县)分级培训机制,组织开展职业学校校长和管理干部培训,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管理队伍。计划到2023年,各级各类培训应覆盖全部职业学校管理干部。

(二)现实要求:专业负责人培训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最好发力点

专业是高职院校履行办学职能的基本单元,专业建设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为了激发基层教师投入专业建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推进管理重心下移,专业负责人制度应运而生。专业负责人(也被称作专业主任或专业带头人)是高职院校基层组织单位的领导者,肩负多重职责,是在校院领导与骨干教师之间承上启下的重要群体。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专业化的专业负责人队伍是高职院校办出类型特色的迫切需要,也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办学的必然要求。专业负责人的针对性培养是职业院校取得更好发展的最佳出发点,是撬动整个职业学校内涵发展的最好发力点。在职业教育规模发展时期,高职院校的办学更加强调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用行政力量推动专业建设发展;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和提质培优的新发展阶段,则更为关注自下而上的基层专业自主式发展。专业建设工作要由被动执行转向主动创新,这对专业负责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负责人培训也因此变得日益迫切。

然而,目前学界针对专业负责人培训问题的相关研究还较为缺乏,尚未引起广泛关注,研究数量和质量均亟待提升。专业负责人的培养培训尚处于摸索阶段,尚难以满足专业负责人专业建设的实际需求。为此,本研究在对上海市已举办的10期专业负责人培训方案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参与过培训的专业负责人开展访谈,发现专业负责人培训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失衡问题。基于此,在原因探究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优化专业负责人培训提供参考。

二、高职院校专业负责人培训的基本特征

本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对已开展的专业负责人培训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梳理。由于上海市各高职院校开展的专业负责人培训数量较少,因此本研究以上海市教育部门开展的培训作为样本。上海市专业负责人培训起始于2015年,至2021年12月共举办了10期。通过对10期培训文件进行文本梳理后发现,培训工作总体呈现以下基本特征。

(一)培训目标聚焦专业能力

总体来看,培训目标聚焦专业设计、专业建设和专业诊断分析等能力,并且培训目标根据上海市和国家最新职业教育政策要求,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例如,第1~6期培训目标均为“提高专业设计能力、分析能力、建设能力和统筹能力”;第7期要求在创建优质校和一流专业的背景下,提高专业负责人“专业顶层设计、建设路径、诊断分析、改革创新、实施统筹”能力;第8期要求在产教融合大趋势下,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高专业负责人专业建设水平的能力;第9期要求专业负责人学习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为《方案》),提高“专业设计能力、专业建设能力和专业诊断分析能力”;第10期要求专业负责人借鉴“双高”标准,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打好基础。

(二)培训内容结合当下热点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职业教育政策、专业建设能力、专业诊断与改进三个模块。其中,职业教育政策模块包括:国务院、教育部和上海市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文件解读,从10期培训中文件解读的内容分布来看,均为当年或前一年最新的国家和上海市政策文件,具有十分鲜明的年度特点。以2019年舉办的第9期培训为例,解读的文件均为当年最新的职业教育文件,包括《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上海市《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一流专科高等职业教育建设试点方案》等。第9期培训除了将职业教育政策保留以外,将其余两个模块调整为“一流专业建设”“1+X证书制度试点”“全面质量管理”三个模块,更体现出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工作任务的契合。

(三)培训形式多种类型穿插

从培训形式上看,均为线下现场培训模式,通常在学期中集中一个星期开展培训,主要包括以下五种形式。一是专题讲座,由职业教育专家、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对国家政策、专业建设等问题作专题报告,开展理论学习。二是典型案例交流,由部分高职院校进行案例介绍,交流经验。三是研究讨论,在专题报告、案例交流和专家指导的基础上,以分组形式开展交流、研讨。四是院校考察,培训举办者统一组织前往上海市内的高职院校进行两小时左右的现场考察。五是企业调研,学员自行前往相关行业协会和企业进行产业需求调研,通过对产业政策、市场前瞻、技术发展、人才需求和未来发展的调研,深度了解产业需求。以上形式并非每期全部包含,最常用的培训形式是专题讲座,以第7期为例,培训形式只设计了专题报告和分组讨论两种形式。

(四)培训教师以教育类专家与同行为主

培训师资力量相对较为稳定,绝大部分为高级职称并担任一定行政职务,同时每期培训会根据培训内容灵活补充新的优秀师资力量。培训师资分布特点为以上海市专家为主辅以国家级专家,以上海市内专家为主辅以其他省市专家,以高职院校专家为主辅以本科院校专家,以教育行政部门专家为主辅以院校专家。具体来看,教育部门包括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评估委员会、上海市高职高专研究会、上海市诊改专委会、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上海市教育部门;除了来自本市的师资之外,还包括苏州、无锡、常州、浙江、长春等省市。可见,师资力量以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同行为主,缺少行业企业人员的参与。

三、高职院校专业负责人培训的问题表征

在文件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对专业负责人的培训现状展开进一步的调研,结合培训文件和调研结果,发现培训供给与学习需求之间的契合度还有待提高,表现在培训目标、培训规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四个方面。

(一)培训目标:“微观实用”VS“宏观抽象”

培训目标是指专业负责人培训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选择具有导向和指引作用。专业负责人参加培训的出发点多是从自身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希望培训能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高专业建设的实操能力,补足专业建设短板,改进专业建设质量。然而,目前的培训目标侧重理念的提升,表述较为宏观抽象,缺乏针对性和指向性,不利于衡量专业负责人的培训效果。以第9期培训为例,培训目标是“学习贯彻《方案》,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特点、国家战略和新时代职教理念,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专业负责人专业设计能力、专业建设能力和专业诊断分析能力”。可见,已有培训目标与专业负责人的培训期望不够契合,若能在最前沿的教育政策和理念指导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专业负责人的真实培训需求,助力专业负责人解决目前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将更有利于调动专业负责人的培训积极性,激发专业负责人自我提升的内生动力。

(二)培训规模:“需求上升”VS“供给减少”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领域重大文件的陆续出台,高职院校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任务,这些改革方案与行动计划最终都要下沉到各个专业去贯彻落实,这对专业负责人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访谈中很多专业负责人也表示,在新形势下自身培训需求比以往都要迫切,希望培训次数和时长能够有所增加。然而,近年来专业负责人培训的举办频率和时长呈现出下降趋势,培训规模难以满足培训需求。从每年举办的期次上看,2015年共举办3期,2016年和2017年各举办2期,2018年和2019年各举办1期,2020年因疫情原因未能举办,2021年举办1期,培训频率整体呈现递减趋势。从每期培训的总时长上看,每期培训时间为连续的5~7天不等,其中多数培训为7天,第9期为5天,也呈现出有所下降的态势。上海市教育部门要求每个高职院校每期至少选派2名专业负责人参加培训,按每个高职院校每期参加2人来计算,7年以来每个高职院校仅培训20人,每人仅培训1次,可见培训机会和覆盖面较为有限。

(三)培训内容:“特色性、多样性”VS“同質性、统一性”

梳理发现,多期培训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相似性,总体上对专业负责人个体多样性、群体差异性以及专业特色关注不足,反映出当前培训仍是供给导向而不是需求导向。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教职成〔2021〕2号),职业教育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上海市虽然有多期培训已按照专业大类开展,但是培训内容的差异性和特色性并不突出,难以满足不同专业大类专业负责人多样化的培训需求。访谈发现,专业负责人迫切需要三方面的培训:一是自身所属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动态、行业技术前沿和选人用人标准;二是国内发展较好的同专业大类高校(高职院校、职业本科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经验;三是专业建设规范、路径以及国家职教政策。目前的培训更多侧重于第三个方面,如各类职业教育政策和专业教学资源开发,对前两个方面内容的培训有所忽视。我国高职已经进入提质培优新阶段,专业负责人对上述三方面的培训需求均较为强烈,应创造条件提供全方位的培训机会。

(四)培训方式:“实践导向”VS“理论导向”

调查发现,在培训形式上,参与培训的专业负责人期望由专业建设成果丰富的专业负责人担任培训教师,更倾向于选择与同专业类别的专业负责人交流,看重实践经验的学习和积累,从而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或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针对实际问题与职教专家沟通互动,接受针对性指导和意见反馈。可见,专业负责人对培训目标的理解是提高自身专业建设能力,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方式来实现培训目标。目前,培训方式多为线下讲座,以第1期培训为例,采用单向讲授方式的培训模块包括专题讲座和典型案例交流,占培训总时长57%,考察交流和分组交流座谈的比例仅占27%,培训中动手实践的时间较少。培训教师多为职教专家、教委领导、职业院校和本科院校领导,行业企业人员和优秀专业负责人等其他相关群体参与较少,理论课教师多,实践课教师少,对专业负责人能力和素质的均衡发展效果有限。

四、高职院校专业负责人培训问题的原因探究

目前,教育行政部门是高职院校专业负责人培训的供给主体,专业负责人是培训的需求主体,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身份、角色不同,因此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判断。教育行政部门更多是从国家战略需求角度出发进行培训设计,重政策文件精神的落实和宏观指导;专业负责人更多是从自身工作角度出发,重具体专业建设实操能力的把握和提高。因供给侧缺乏相应制度和资源的保障,需求侧动力不足与制度设计缺位,以及供给侧和需求侧双方缺乏良性互动机制,导致培训供需不够契合。

(一)培训供给侧:缺乏需求考察与制度资源保障

1.缺乏对培训对象专业发展需求的全面了解。首先,在培训前缺乏针对专业负责人的培训需求及其能力短板情况的系统调研,多是根据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热点拟订培训方案。培训作为一项任务以行政指令方式下达各高职院校,对专业负责人的个性需求关注不够,专业负责人缺乏选择权和话语权,在参加培训活动时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和盲目性,很难将培训内容内化为实际的专业建设能力。其次,培训教师多为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未曾担任过专业负责人这一岗位角色,缺乏对专业负责人实际工作经历和培训需求的了解,更多是讲授自身专长内容,与专业负责人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错位。培训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教学过程,学情分析至关重要,专业负责人培训也不例外,但是目前这一环节仍然较为薄弱。

2.缺乏针对专业负责人培训的制度体系。现有培训更侧重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专业负责人培训制度设计则相对缺乏。近年来,随着专业负责人在专业建设中核心作用的凸显,其培养培训工作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如上海市将专业负责人培训工作纳入职业教育年度工作要点,但在培训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上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业负责人能力的发展,影响了专业建设质量。

3.缺乏对培训利益相关者的有效统筹。专业负责人能力具有高度专业性和复杂性,能力的提升需要多方共同合作推进,然而目前的培训主要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缺乏其他部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的充分参与。尽管部分培训安排了专业负责人自行去企业调研,但这并不能等同于接受企业人员的培训,企业人员提供的针对性培训更有利于系统提高专业负责人的专业建设前瞻性。

4.缺乏对培训配套资源的有力保障。目前培训缺乏持续有效的专项资金保障,配套资源较为有限,培训基础能力建设有待提高,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培训师资库、培訓课程体系、各专业大类培训课程包等培训配套资源。以培训平台为例,目前上海市建有高职高专师资公共培训平台,但是目前平台功能局限于培训通知和新闻发布、培训报名等简单操作,功能相对单一,培训过程的记录、培训资料的储存和培训结果的考核等重要内容还未纳入平台功能,导致专业负责人的培训缺乏载体和抓手,不利于培训内容的巩固和培训效果的提高。

(二)培训需求侧:动力不足与制度设计缺位

1.专业负责人缺乏培训的内生动力。开展针对性培训是专业负责人提升职业能力和素养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专业负责人专业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访谈后发现,有的专业负责人培训动力不足,对参加培训缺乏热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以往的培训与需求不够契合,影响了培训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因为专业负责人对培训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培训多是出于外部压力,缺乏明确的培训目标,将培训工作视为额外任务被动执行。

2.高职院校缺乏针对专业负责人培训的整体设计。目前的培训工作尚未受到高职院校的充分重视,未纳入专业负责人的重点工作范畴,多将培训视为额外工作临时应付,对培训过程和培训结果也没有作硬性要求。现有培训多是安排在工作期间中的某一个星期,临时出现的培训会挤压专业负责人的正常工作时间,扰乱日常工作进度,专业负责人要同时兼顾工作和培训两件事情,时间和精力有限,使培训效果受到影响。

五、高职院校专业负责人培训的优化策略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新阶段,专业负责人面临大量新的专业建设任务,激发出更多的培训需求。为更好地应对新阶段和新挑战,专业负责人的培训工作,要坚持以需求引领供给、以供给创造需求的理念,一方面要聚焦和满足其当下的实际需求,帮助专业负责人解决专业建设困惑与问题;另一方面要强化政府的培训供给责任,创新供给服务,加强统筹规划、制度建设,激发专业负责人进一步提升的动力,推动培训供给与培训需求相匹配,实现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良性互动与发展。

(一)创新供给服务,完善培训支撑体系,保障专业负责人培训有效开展

1.培训目标:宏观与微观并重,兼顾目标的引领性和操作性。培训目标过于宏观会导致培训缺乏可操作性,易与专业负责人的实际工作脱节;而培训目标过于具体则会导致过于迎合专业负责人的现实工作需求,沦为简单的经验分享和机械模仿,不利于专业负责人的长远发展。因此,培训目标应宏观与微观并重,兼顾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导下,统一要求,激发专业负责人高层次的培训需求和生涯发展需求,同时做好学情分析,充分把握专业负责人真实、合理的培训需求,发挥目标对培训活动的导向、定位和调节作用。

2.培训体系:建立三级培训制度体系,提高培训的规范性。政府总体统筹,将专业负责人培训纳入职教师资培训体系,根据专业负责人成长规律,制定一套系统的、符合实际的、操作性强的专业负责人培养培训管理办法,为专业负责人培训指明方向。建立健全以国家示范培训为引领、省级专题培训为重点、院校日常培训为基础的三级专业负责人培训体系,使专业负责人培训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并出台相关政策予以保证和落实。国家层面整合优质培训资源,建立培训基地和网络平台,推出国家级培训金课,满足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需求。省级层面根据专业负责人队伍的规模数量设立培训专项经费,开展专题培训。院校层面负责对本校的专业负责人进行校本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和日常培训,做到专业负责人培训全覆盖。国家、省级和院校层面应协同设计,保障培训内容的差异性和层次性,避免培训资源的浪费。专业负责人参与培训的前提是专业负责人需要有合适的、充足的培训时间,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给专业负责人布置全年工作任务时,为其预留出一定的学习和培训时间,做好学年(学期)培训计划的整体设计,同时适当减轻专业负责人的工作负担,简化行政事务性工作,扫除专业负责人参加培训的后顾之忧。

3.培训导向:以实践问题为导向开展针对性培训,提高培训的精准性。以需求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专业负责人培训是实现供需匹配的内在规律和基本要求,应充分了解专业负责人的主体需求和岗位需求,以需求为逻辑起点和基本导向,从统一化培训转变到精准化培训。根据诺尔斯的成人学习理论,成年人总是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或现实工作中的问题开展学习活动,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在本质上具有自主性的特征,专业负责人往往希望通过培训获得与自身职业、专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因此与其个人现实需求相吻合的培训将会有效激发专业负责人学习的主动性,更利于提高培训实效。培训前可利用问卷法、访谈法、文本分析法等多种途径,收集、分析、总结不同类别专业负责人的合理学习需求和所面临的问题,或在专业负责人遇到困惑寻求帮助时,提供针对性的培训支持,设计真正解决问题的高质量培训,促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对接与平衡。

4.培训师资:构建培训师资共同体,提高培训供给的多样性。专业负责人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这是各级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行业企业主管部门和高校的共同职责,应提高认识、加强合作,共同支持和推进专业负责人能力提升工作。由政府统筹,构建“政—行—企—校”专业负责人培训共同体,利用各自优势和资源,建立理论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的优秀培训师资库,打造多样性、专业化、高品质的品牌师资队伍,加强对培训教师的资质认定,构建开放型师资格局,提高培训供给的专业性。行业企业提供企业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带来最新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讯息;应用型本科、职业本科和高职院校提供专业建设成效显著的专业负责人来分享建设经验;教育部门邀请职教专家、教学科研专家、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从理论和政策层面提供指导,助力专业负责人能力的全面提升。

5.培训平台:拓展现有培训平台功能,提高培训平台的服务性。一是建立线上学习共同体,加强专业负责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负责人可注册登录平台参与交流和学习,实时沟通、共同探讨专业建设问题,互通有无、共同发展。通过建立各种形式和类型的线上合作小组,开展信息交换、经验共享、专题破解、专业诊断等活动,为专业负责人能力提升提供便利条件。二是建立培训学习档案,加强培训过程管理;增加平台调研和意见反馈功能,推动培训工作不断改进。三是开发系列在线培训课程,通过泛在的微培训模式,使专业负责人能够借助互联网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和交流,通过工学结合、学用结合的碎片式学习,及时转化培训成果、增强学习动机、化解工学矛盾,满足专业负责人多样化、层次化和差异化的培训需求。

6.培训动机:激发培训内生动力,提升参培的积极性。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动机理论”,可以将专业负责人的培训动力分为三种:一是认知内驱力(内部动机),是专业负责人要求掌握专业建设相关知识以及系统阐述工作中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二是自我提高内驱力(外部动机),是专业负责人通过培训提高自己胜任工作的能力以取得相应地位和威望的需要。三是附属内驱力(外部动机),是专业负责人为得到领导、同事等他人赞许或认可而参加培训学习的需要。基于此,可根据专业负责人的动机特点,采取合适的激励措施,充分激发专业负责人参与培训的内生动力。要提高培训内容与专业负责人现实工作问题的适切性,提高培训形式与专业负责人学习心理规律的适切性,结合理论传授、项目教学、案例研讨、现场观摩等多种方式,贯彻“以活动为中心”的理念,采用任务驱动、问题情境、行动导向的培训教学模式,充分关注专业负责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调动专业负责人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使专业负责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以高质量培训吸引专业负责人的积极参与。由对自上而下行政指派式培训的路径依赖,向专业负责人自下而上主動寻求培训机会转变,由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由“负担式培训”向“福利式培训”转变。

(二)以三类核心需求引领供给,打造多元培训方式,助力专业负责人能力全面提升

从前文可知,专业负责人最需要接受的三类培训是行业企业培训、院校同行培训和职教专家培训,现有培训更多是职教专家培训。黄炎培先生指出办职业学校必须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沟通和联络,可以看出职业教育要积极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沟通,也要和产业界充分沟通。

1.推动行业企业专家深度参与培训,保障培训的行业前沿性。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五大任务,可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现阶段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诉求。专业负责人是专业的核心领导者,专业的发展必须密切联系行业企业,行业企业的专家培训至关重要。培训教师应是对口专业大类的行业企业专家,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种:一是来自专业领域中具有发言权和一定权威性的中大型企业,即行业内的一流企业或龙头企业中的部门技术经理或一线的技术专家。二是来自中小企业的CEO或者创始人,这些人经历了企业开创到发展运营的整个过程,创业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均较为丰富,中小企业也更贴近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实际。两类企业各有特点,可以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让专业负责人全方位掌握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和标准、产业发展方向、前沿技术方向,有利于对专业发展和课程内容进行提前布局,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和创业链的专业体系。通过培训也有利于专业负责人和企业建立联系,促成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

2.建立同专业大类研修共同体,提高培训的实用性。《意见》提出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衔接。因此,应积极拓展视野,提供不同高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职业本科、应用型本科)同专业大类专业负责人联系的平台和机会,形成研修共同体,开展专业建设研讨交流会,由专业建设成效显著的专业负责人进行分享,从专业建设基本举措、课程体系设置、技术发展、管理模式、发展路径与方向、当前专业建设挑战和应对、毕业生能力特点和就业情况等方面进行深度解剖和分析,分享结束后形成同类专业建设典型经验汇编供各专业负责人学习。以研修共同体打造为契机,不同高校的同类专业可继续探索在专业建设、实训实习、课程互换、学分互认等方面开展合作,协同培养人才。

3.优化现有职教专家培训,提高培训的互动性。专业负责人多是从骨干教师中选拔出来的,教学能力和技术能力较强,但是在专业建设的知识和能力方面并不精通,需要接受系统学习,因此由专精于专业建设的职教专家、教育部门领导开展的专业建设能力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让专业负责人快速了解和掌握专业建设基本规范、路径和方法。现有培训多注重单向传授,缺乏充分的、及时的反馈。在今后的培训中,应在专业负责人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规划、专业调研报告等任务后,及时给予反馈意见,由一次性的、终结性培训转变为多次的、长期性的培训,每次培训后给予专业负责人复习巩固及实践应用的时间,通过及时评价和反馈,促进专业负责人不断反思,明晰改进方向,切实提高专业建设能力。

专业负责人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的领军者,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专业负责人队伍,专业负责人培训是一项长期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高瞻远瞩,将专业负责人培训作为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常态化工作去落实,不断提高培训供给的精准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供需适配。通过全面系统的培训,提升专业负责人的综合能力,进而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陆俊杰,石伟平.专业负责人培养:发达地区职业院校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J].职教通讯,2012(34):27-30+35.

[2]欧本谷.政府补贴培训供需失衡及其治理[J].职业技术教育,2016(25):45-49.

[3]孙佳鹏.“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负责人专业建设能力现状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5):68-74.

[4]唐泽静,陈留定,庄芳.教师校本培训的供需失衡与调适之道[J].现代教育管理,2020(5):72-78.

[5]王亚南.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构建及发展研究[D/OL].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2022-02-16].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DFD&dbname=CDFDLAST2018&filename=1018710684.nh&uniplatform=NZKPT&v=-McWkAQWBqI5SRDbJc1W3VM0M6CEwb1McbT4w5yyklq_dJOShd_-lh6Wvyp4ckQI.

[6]肖稱萍,郑会衡,卢建平.扩容提质背景下职教师资培训的现实审视与变革路径[J].职教论坛,2020(12):104-109.

[7]徐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出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8]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9]周应中.高职专业负责人质量文化领导:本真、现状与行为框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7):12-17+23.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探讨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 能力提升对策青年与社会(2020年20期)2020-08-13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策略分析商情(2019年40期)2019-10-30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及相关法律关系探讨法制博览(2019年8期)2019-10-29高职院校辅导员管理工作创新的方法及措施研究科学与财富(2019年12期)2019-10-21“一带一路”背景下,湖南省高职院校酒店人才培养探析环球市场(2019年34期)2019-09-10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3期)2018-03-16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才之路(2018年36期)2018-01-10以企业视角的高职院校食品加工实践教学改革分析与策略安徽农学通报(2018年20期)2018-01-09高职院校的智慧管理及其实现路径职教论坛(2017年10期)2017-06-19慕课背景下高职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科技资讯(2017年12期)2017-06-09

推荐访问:成因 对策 负责人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