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马克思主义学习大纲(精选文档)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大纲(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马克思主义学习大纲(精选文档)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 2 版)》 教学大纲(2008)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

 哲学及其特征 1. 什么是哲学 2. 哲学的特征 (二)

 哲学基本问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 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 哲学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一)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含义

  1. 唯物主义

  2. 唯心主义 (二)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

  1.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2. 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 三、 哲学的性质和哲学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 (一)

 哲学的根本性质

  1. 哲学的时代性

  2. 哲学的民族性

  3. 哲学的阶级性 (二)

 哲学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

  1. 历史条件

  2. 理论来源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五、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根源和文化背景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现实基础 (三)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伟大贡献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六、 学好哲学, 终生受益 (一)“为道” 与“为学”

 (二)

 哲学与人生观、 价值观、 思维方法 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哲学的基本问题, 了解哲学的基本特征和根本性质, 了解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和特点;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以及与时代的密切关系, 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特征和理论品格; 了解哲学素养与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的关系, 并能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主要内容:

 1.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2. 哲学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教学重点:

 1.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及其与时代的关系 重点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哲学的时代性、 民族性和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必然性及其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的关系 本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绪论, 对于从整体上把握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要抓住以下三个要点:

 1. 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哲学派别。

 唯物主义有朴素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三种历史形态;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态。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次伟大发现。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日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途径。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 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

 唯物主义物质观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1. 古代唯物主义物质观

  2. 近代唯物主义物质观

  3.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二)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

  1. 坚持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 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 坚持能动的、 革命的反映论, 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 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4.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二、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一)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二)

 运动的绝对性质和相对形式

  (三)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四)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三、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一)

 人类社会形成的自然前提 (二)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三)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四、 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一)

 意识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社会基础 (二)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三)

 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四)

 意识与人工智能 五、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及其证明 (二)

 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 使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以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懂得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

 主要内容:

 1.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2.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4. 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5. 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教学重点:

 1.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2.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重点问题:

 ▲物质的根本属性或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

  ▲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人类社会的产生及其物质性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本章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石。

 主要把握以下要点:

 1.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2. 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古猿的体质形态、 群体结构及其生存环境是人和人类社会形成的自然前提;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地理环境、 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社会的产物, 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3.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由哲学和科学的长期发展所证明。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第三章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 实践是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 (一)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二)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三)

 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二、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一)

 实践活动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结构 (二)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三)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 三、 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一)

 实践目的的提出及其实质 (二)

 目的通过实践实现自身 (三)

 实践结果及其评价 四、 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一)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含义 (二)

 人类世界的形成及其与自在世界的关系 (三)

 实践是现实世界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四章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基本环节 一、 世界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一)

 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二)

 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三)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二、 世界处在永恒发展之中 (一)

 发展的本质 1. 发展及其实质 2.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3. 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二)

 发展的永恒性和过程性 1. 发展是永恒的 2. 发展是一个过程 (三)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四)

 科学发展观与发展的关系 三、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一)

 规律的涵义和性质 1. 规律的涵义 2. 规律的客观性 3.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二)

 对立统一规律 1.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2.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 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外部条件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4. 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5. 矛盾分析方法 6.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三)

 质量互变规律 1. 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 2. 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 3. 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四)

 否定之否定规律 1. 辩证的否定 2. 否定之否定 3.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四、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

 现象与本质 1. 现象与本质的含义 2.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3. 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二)

 内容与形式 1. 内容和形式的含义 2.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3. 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三)

 必然性与偶然性 1.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含义 2.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3. 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四)

 原因与结果 1. 原因与结果的含义 2. 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 3. 原因与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五)

 可能性与现实性 1. 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含义 2. 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3. 可能性与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第五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一、 认识的基础 (一)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 (二)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三)

 认识对实践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 二、 认识的本质 (一)

 认识活动的构成要素 (二)

 马克思主义之前的认识本质观

  (三)

 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四)

 反映、 建构与虚拟 三、 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 (一)

 从实践到认识 1. 感性认识及其形式和特征 2. 理性认识及其形式和特征 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关系 4.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二)

 从认识到实践 1. 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条件 (三)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1. 情感、 意志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2. 想象、 幻想、 直觉、 灵感等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四、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 (二)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三)

 现代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 (四)

 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 五、 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六、 价值和价值评价的特点

 第六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一、 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一)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二)

 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本质及其表现形态 (三)

 唯物史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二、 社会的本质 (一)

 实践是社会的本质 (二)

 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三、 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与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 1. 生产力及其构成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 生产力的特征 (二)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1. 生产关系及其构成和特征 2. 社会经济结构的特殊功能 3. 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四、 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

 政治结构的构成及其特征 (二)

 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 (三)

 国家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五、 社会的文化结构。

  (一)

 文化结构与意识形式 (二)

 文化结构的要素及其关系 (三)

 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和功能 (四)

 文明和文明形态 (五)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七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标准”

 二、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三、 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 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全球问题” 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意义 五、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六、 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

 第八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一、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与主体行为的选择性 二、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三、 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及其实现

推荐访问:马克思主义学习大纲 马克思主义 大纲 精选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