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儿童哲学是走向儿童的一种方式

|来源:网友投稿

余昆

儿童有成人无法抵达的心灵中心

威尔士诗人R.S.托马斯的代表作《孩子们的歌》,从儿童的视角写出了儿童的心声,写出了成人无法抵达的儿童心灵的深处。诗的前半部分这样说:

我们活在自己的世界,

这世界太小了,

你们弯腰也进不来,

即便是手脚并用,

你们成年人惯用的小伎俩。

就算用善于分析的目光,

搜寻和试探,

就算用顽皮的表情,

偷听我们的谈话,

你们还是找不到那个中心

……

我认同这样的“童声”。相信儿童确实有成人无法抵达的心灵中心,也相信不仅是儿童,人的每一阶段、每一个体都有如此这般的“自我空间”。当下所流行的“同理心”,或许可以将这种“无法抵达”向前推进一步。

如何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对教育者而言尤为重要,因为这是个体发展和因材施教的基础,唯有看清儿童,才能做出支持他们的教育。

我曾邀请几位朋友回想孩童时代自己上课时可能产生的疑问,并尝试以成人的思维去提问。我相信这样的疑问是有意义的,因为儿童提出的问题必定会同自我产生关联;倘若仅仅是课本上或者老师提出的问题,儿童需要转换后才会与自己关联起来,如此学习才可能有效甚至高效。

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如果环境安全、师生平等、学生能够得到鼓励,再加上多种合作探究方式,那么学生的疑问便会源源不断地得到来自不同视角的不同人的解答。这不仅能够给予提问者合理的解释,也给所有参与者返还“集体的智慧”,这份智慧属于所有共创者,也包括所有的认真倾听者。

这样的过程可以称之为“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想象力的迸发、知识的交流、思考的推进、理解的深入都真实发生了。

“哲学起源于惊讶”,探究走向意义

儿童的好奇与生俱来,试想他们第一次睁眼看见、第一次伸手触摸、第一次独立行走,一定会遇见非常多新奇的事物,心中充满无限的疑惑,有些靠自己的摸索和感受,有些依赖向他人提问来寻求解答……作为成人,我们是否注意到了那些千奇百怪的问题,是否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价值和意义?

柏拉图说“哲学起源于惊讶”,正如常识满足于习以为常,对课文的提问本身就是一种“惊讶”,我们有理由认为:“好奇”是“发现世界”的窗口。

我们成长过程中的疑问都被解答了吗?为什么成人后就不再发问了?儿童哲学先驱马修斯在《童年哲学》里说到:一旦儿童适应学校,他们便知道学校只期待提“有用”的问题,于是哲学要么走入地下——或许这些孩子会隐秘地继续在内心里思索而不与他人分享,要么便处于完全的休眠状态。

成人乐于区分真实与假设,指向收敛;儿童却善于自由地运用想象力,朝向发散。马修斯在《与儿童对话》一书中给出了一个案例:他以教室里的盆景为刺激物,问孩子们“植物会不会有欲望”,他们给出了以下说法:

如果你砰的一声撞到它们,它们不会哭,也许会有些伤痕,然后慢慢死去。

在花里面,有些东西像眼睛。

植物也许可以彼此交谈,例如用无线电波,或者飘来飘去的尘土,或者委托蜜蜂蝴蝶?

第一个回答可以看出孩子的爱与同理心,第三个回答有可能引发科学知识,我们似乎没有发现孩子对“植物是否有欲望”这个问题的聚焦回答,但也有相关性。比如第二个回答,假如老师追问:“你是说花有与眼睛类似的东西,所以它看得见世界,于是有了欲望吗?”孩子如果赞同的话则说明他在思考有欲望的前置条件是“看得见那些想要得到的东西”,继续追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会产生欲望吗?”那么自然而然,孩子们对“欲望”一词的理解也就越来越深了。

诚实、自立、自省、妥协、正义……这些词语我们并不陌生,但当我们认真地提问“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时,恐怕大人也不一定说得出个所以然。以“妥协”为例,如果“决不妥协”成为孩子坚定的信念,那么当“遇见妥协”的时候,孩子会有很大的挫败感和无所适从感,“什么事都不能妥协吗?”以及“什么事都能妥协吗?”两个问题的抛出,会给孩子思考的空间,再佐以生活实例为内容的话,“怎么做”也会同步实现。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不至于“人云亦云”,而是会生发自己的判断力。

思辨与价值,算不算解决之道

当老师向孩子抛出一个个刺激性问题时,孩子的思考是发散性的,此时倘若没有老师的支持,学生的思维可能会不断地跳跃,问题也在不知觉间转换,这就需要老师有引导学生思考的能力。这种不受限的“发散性思考”对想象力、表达力大有裨益,但也需要老师适时地给出回应,积极引导并将问题聚焦,才能达成理解的目的。

当孩子步入小学中、高学段后,他们逐渐开始具备抽象思考的能力,期待有认识世界的工具。我们可以在与孩子的交谈中,给出一定的思维工具,以便他们“收敛性思考”,得出结构化结论,这样的思维工具具备可迁移性,在很多的场合都可以适用。

“发散性思考”和“收敛性思考”均是必要的。后者更像是思辨能力的培养,在思辨课程中这是目的;而在儿童哲学课程中,思辨是工具,是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给出的“脚手架”,可以让孩子当前的思考和探究更有效,获得感更强。

当一个人能夠分清对与错、正义与非正义时,他一定会按照对的、正义的方式去行动吗?答案是“未必”。世界是复杂的,环境是多变的,聪明、懂道理、有辨识能力的人并不一定会做出有利于自己和他人的行动,甚至决策过后仍然左右摇摆、飘忽不定。

那么,在纷繁的世界中,究竟如何行动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价值算不算指引?思辨与价值的结合,算不算解决之道?

这里给出一个案例:老人倒地是否扶?如果你立即选择去扶,起作用的是内心坚持的“善良、互助”的价值观,为什么不担心被冤枉,是因为你坚信“法治、公平与沟通”的价值信念;如果真的被冤枉而得不到证明,即使郁郁在心但下次面临同样的境况时还能因“善良与互助”而继续帮助,这对应着“宽容”的价值观。做出行动决策的往往不是利弊的分析,而是价值的判断和选择,因为利弊有变化,但价值却相对恒定,是价值观在实质指引着行动,符合“冰山理论”的解释。9201281F-5CBE-430A-919B-72421E0A808C

对话式教学与儿童哲学

“故事田”儿童哲学公益项目的初始階段,我们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维度分类,选择了54个价值,例如:平和、坚毅、自信、沟通,自立、自省、仁爱、契约,尊重、规则、权利、责任、正义、法治、平等、多元……这些价值无论古今中外,都具备一定的通用性,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共识”。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些词语,项目组编写了童书,以故事诠释价值,这也是项目的目标之一:以孩子的逻辑启蒙哲学。虽然这些价值得到广泛认同,但并不适合直接给予,最好的办法是让儿童在阅读中做初步的理解和思考;同时,每个词语包含的意义并非单一的,我们通过课程与孩子分辨情绪,让学生拥有多元化的理解。

项目并不囿于知识的传递,更多的是专注于思考的激发、思维的发展,创造一个追求智慧的课堂和环境。“爱智慧”是“哲学”一词的原意,也是儿童哲学课程的基本特征。

网络课程面对的是多个班级,个体自律力的差异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为了让课程更有效,更大程度地实现学生平等,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我们不断尝试做双师课堂协调教学的探索,将更多的环节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参与机会。

除此之外,我们还举办多期富有趣味性的“品格月”综合实践、每年一次的“儿童哲思创想”大赛、各类教师培训活动,以及每年暑假在乡村学校推广的儿童哲学阅读。未来,我们计划以项目的形式,将孩子日常阅读的一部分转变为哲学性阅读,让思辨、提问、对话在日常中发生;也将与老师一起共读、观课、探讨,更深入地理解儿童哲学,从这里出发,找到看见、理解儿童的途径。

评估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模块。儿童哲学的评估维度与常规课程有所不同,罗伯特·费希尔提出“智行为习惯”,包括:好奇——提出深刻而有趣的问题;合作——参与讨论;批判性——提供理由和证据;创造性——产生和建立想法;关怀性——培养自我意识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都不是知识性的目标,像“合作”“创造”“关怀”这样的词语本身就体现着价值的意味。这些目标在儿童哲学的教学中得到实现,如果往下细分,评估可以做到可及、甚至量化。

“智行为习惯”旨在改善思维的对话方式为教学提供评估维度,我们的课堂可以用“对话式教学”来理解,师生平等、关注每个人的参与是基本特征,如果抛开其他,类比于“人是目的”,可以说“对话就是目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朝向更广泛参与、话题更聚焦、更有意义、探究更顺畅的对话进行,从而形成更高质量的对话,知识性的获得就只在其次了。

但是哲学性高悬其上发挥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比如主题的哲学性、探究方法的哲学性。“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就是通过双方的交谈,在问答过程中不断揭示对方谈话中自相矛盾之处,从而逐步从个别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普遍的理性认识、定义、知识。

儿童哲学课程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助产术”问题的探究走向“基本问题”,指向苏格拉底所说的“认识、定义、知识”。

我曾有一次看到孩子们玩跳沙发的游戏,其中一个孩子正要往下跳的时候,听到了“等一下”的声音,便立刻收住了力量,人自然地落下来。我问她:“你为什么不能停在半空?”她回答说:“因为我太重了。”我问:“轻的东西就可以停住吗?”孩子回答:“是的。”我举反例继续问:“那羽毛为什么往下掉?”如果她回答是的,我再追问:“月亮有没有重量?为什么这么重却不掉下来?”并引导她思考:“你说的是什么意思?”这是一次日常的对话,并没有预设探究的目标,但都在中途生成了,比如理解轻与重的界定、相对性,最终走向科学。

儿童哲学可以很大程度地将儿童放在“打开”的状态,儿童会因感受到安全而倾吐心声,由此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探究时,当我们不以常态的价值观去做出明显的判断和纠正时,儿童便会在共同的智慧碰撞中形成新的认识,成为自身的行动指引,形成他们还不够全面、成熟,但足够丰富和多元的价值观。

当然,如果孩子的陈述中有一些超越人际边界的情况出现,比如伤害(包括伤害自我和伤害他人)、欺凌、故意欺骗等,教师需要做出适当的干预和引导。必要时,继续以对话方式与孩子交流,以举例、反例等工具进行追问,以新的刺激物刺激新的思考,形成更为全面的认识,关键时刻给予一些特定的支持。

以这样的方式,我们走向儿童,理解他们并找到让彼此舒适的相处方式,成为智慧上、心灵上的伙伴。对于项目老师,我们也认为:这是一种教育观。理解儿童的途径除了儿童心理学,还有儿童哲学,前者更多是居于成人式的观察和单方的解读,后者则是儿童式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发现。

附:『故事田』儿童哲学公益项目

2014年5月,伊顿纪德品牌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青童教育联合开展『故事田』儿童哲学公益项目(简称“『故事田』项目”),面向全国偏远山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以“酷思熊”儿童哲学童话丛书为载体,让儿童听故事、讲故事、编故事、演故事,爱思考、会行动,“用孩子的逻辑启蒙哲学”,开启村小儿童的价值世界,唤醒儿童思考的力量。项目内容含面向村小师生的儿童哲学童书、公益课程、儿童哲学实践活动、儿童哲思创想大赛,面向教师的成长培育。

2014-2021年,『故事田』项目累积惠及全国30个省、156个市县,4500余所农村小规模学校,50余万名乡村师生,为激活村小、激活乡村创造更大的可能,用一个个故事点亮一个个村庄。项目荣获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公益成果博览会SERVE奖,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案例。9201281F-5CBE-430A-919B-72421E0A808C

猜你喜欢 哲学儿童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学校教育研究(2021年21期)2021-05-24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新高考·高一数学(2017年5期)2018-03-04留守儿童杂文选刊(2016年7期)2016-08-02六一儿童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6期)2016-05-14酷巴熊的生活哲学高中生·职教与就业(2013年1期)2013-07-24英文目录及摘要社会科学(2009年9期)2009-10-22晾衣哲学视野(2009年20期)2009-04-09幽默哲学视野(2009年6期)2009-03-10“六·一”——我们过年啦!小学生·新读写(2006年6期)2006-06-14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初中生·作文(2004年6期)2004-12-14

推荐访问:儿童 哲学 走向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