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丰富内涵

|来源:网友投稿

方兰欣 于梦杰

[摘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国在新时代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并作出了“四个全面”的最新表达,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位于“四个全面”之首,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内涵丰富,意蕴深厚,具有鲜明的全面性、社会主义属性、现代性的显著特征,新征程上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丰富内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全面性;社会主义性质;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1308(2022)02-0012-07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今正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立足第二个百年新征程,我们要深刻把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丰富内涵,明确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全面强起来的强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强国,是被现代性武装起来的强国,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一、全面强起来的强国

“全面性”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这也表明了我们所要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强国,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强起来的强国,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强国。

富强,就是既富又强。“富”主要指的是物质方面,强调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基于当时的国内发展状况和社会主要矛盾,会议强调把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路线。改革开放44年来,在党的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常年保持在30%左右,是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富起来了。我国人民生活也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迈向新台阶,中国人民也富起来了。而“强”指的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大,是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强起来。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十三个强国目标,即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强军战略,构成了中国特色强国目标体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各个领域的体现,也进一步宣告强国时代已经到来。

民主,实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的政体和国体,其核心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届领导人都重视民主政治建设,在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与我国实际国情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切实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制度体系,立足国情、根据现实发展需要不断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理论,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密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推进民主建设新决策,将“坚持人民当家做主”落实到國家的政策体系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民主与法治的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经过不断努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民主实践最新的理论概括,同时也是对建党百年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民主模式的继承与创新。[3]主要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过程,充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人民当家做主,不断推进”中国式民主“向前发展。

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4]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一系列发展成就。第一,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不断繁荣发展,同时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一方面秉持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断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另一方面不断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第二,我们党始终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增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民众的认同感;第三,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提高,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也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文化建设上,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5]

和谐,即社会和谐,这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愿景,体现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2]民生就是人民最大的福祉,改善和发展民生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有效途径。[6]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下大气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出台许多惠民政策并落地实施,切实保障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总的来说,成效显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就切实体现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在社会保障方面,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全民医保目标基本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已实现全覆盖,人民福祉得到极大提升,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2020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总结了2020年中国民生发展取得的成就:第一,我们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第二,我们化解了重大风险,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取得了重大成就;第三,脱贫攻坚,全国有830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成功实现了脱贫摘帽,实现了小康。“六保”“六稳”取得重大进展,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得到了大大提升。[7]总体而言,我国民生建设取得极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朝着更加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DEBFBC08-921F-4769-886D-05373C31166B

美丽,即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将“美丽”一起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的战略决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目标 。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建设被放在重要突出地位,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二字更是贯穿发展全局始终,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个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位于其中,由此可见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而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环境的内在需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事实证明,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生态文明水平不断提升。国内方面,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生态经济效益不断增加,生态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生态文明思想愈加深入人心。国际方面,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已提前完成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和设立自然保护区相关目标。[8]国际社会高度认可这一成就,并纷纷点赞。在疫情冲击世界经济发展期间,中国积极推动各方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共同推动绿色发展,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二、社会主义性质的强国

现代化最早发端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他们通过发展资本主义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开启了现代化进程,但事实证明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并不是只有资本主义这一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由此找到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新的革命道路,中国要实现民族自救,就必须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最终走向社会主义。毛泽东指出:“关于中国的前途,就是搞社会主义。”[9]136中国的现代化是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现代化,我们所要建成的强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强国。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命题,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0]373与西方资本主义实质上是为资本家利益服务不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区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标志。虽然资本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也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它实际上服务于资本家的利益,其结果导致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严重。而社会主义主张共同富裕,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主义本质,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渐摆脱贫困,从“东亚病夫”走向民族复兴,实现了国家的崛起与富强。因此,实践证明,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方向是符合中国国情发展的,是正确的。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條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决定命运,没有正确的道路,再美好的愿景、再伟大的梦想,都不能实现。”[11]44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走老路,不走邪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不断努力,国家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发展成就,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升。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我们不仅实现了国家繁荣与发展,同时也用事实证明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宽了发展路径,为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具有了世界意义。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总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取得如此发展成就,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立足本国国情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第一,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病毒的传染性、流行性极大危害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在这个紧急时刻,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第一时间果断采取措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筑牢人民生命健康防线。第二,一切依靠人民。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紧紧依靠人民,实现人民群众全过程参与。历史和实践也一再证明,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条道路的指引下,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奋勇前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也取得了许多历史经验,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坚持的奋斗方向,是我们党的崇高事业。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在党的带领下,我们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建党一百年来,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一步步地不断走向完善、巩固,与此同时,我们也用事实向世界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进一步拓宽了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

三、现代化武装起来的强国

我们所要建立的现代化强国实质上是被现代化武装起来的强国,主要体现在“物质现代化、制度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三个方面。

第一,物质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国内一穷二白的国情,在党的带领下,我们主要强调物质方面的发展,着重追求物质现代化。1964年12月21日,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即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至今,“四个现代化”有了长足进展。工业方面,我们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落后国发展到现在的“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工业化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工业体系完备,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我国仅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如今正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农业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发展趋势,1978年为1 398亿元,2019年高达123 967.9亿元,增长了近89倍,农业生产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12]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的手工劳作向机械化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实现了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科学技术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不断发展,取得诸多成果,中国空间站、5G技术、“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载人潜水器、高速磁浮列车等无不彰示着我国科技力量的强大。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下,中国生产的新冠疫苗被多个国家采用且成效显著,书写着中国的科技创新奇迹。国防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军事力量发展突飞猛进。从“小米加步枪”到如今拥有自己的尖端武器,歼20、双航母、“东风快递”、核武器等都是我国国防实力不断增强的标志。人民军队方面,海军、陆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等军事力量在机械化、信息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现代化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了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总的来说,四个现代化实质上是以经济现代化为核心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脱贫攻坚事业取得极大成就,绝对贫困问题已经解决,如今已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正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物质现代化发展取得显著进展。DEBFBC08-921F-4769-886D-05373C31166B

第二,制度现代化。制度现代化与物质现代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制度现代化,物质现代化也很难取得重大进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3]4也正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党和国家着眼于中国发展实际,针对前进道路上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效促进社会治理实践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如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推动制度改革创新,并根据实践发展需要,不断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和制度体系,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日益完善。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也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我国的两大奇迹“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都离不开我们的制度优势,是我国制度现代化发展成就的重要标志。疫情期间,中央通过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顶层部署,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带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成效显著,中国成了最早有效控制疫情的国家,在此基础上,我们秉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伸以援手,这都充分彰显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就。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局势变化更加复杂,这就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在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4]6

第三,人的现代化。物质现代化、制度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现代化,也依赖于人的现代化。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其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存发展需要等都深刻影响着国家现代化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15]594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把人的现代化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16]136所谓人的现代化就是要推进实现“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化,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物质现代化、制度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为实现人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促进了人的现代化发展,其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思想观念、素质能力、生活质量三个方面。其一,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力加强对教育的投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適应的开放意识、创新意识、主体意识等,促进人的观念意识现代化。其二,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三个方面:在身体素质方面,2020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3.15%,增长幅度为历年最大;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我国受教育人数呈上升趋势,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9.91年;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我国公民思想道德素养不断提升,尊老爱幼者、遵守公共秩序者等占总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其三,生活质量是衡量人的现代化发展成就最直接的因素。改革开放44年来,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城乡居民收入稳步上升,消费方式也由满足基本生活消费转向多元化消费,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现阶段,我们已经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党和人民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我们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不仅具有“中国意义”,更具有“世界意义”。一方面,各个领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不断开创我国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同时也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迈向新台阶;另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普惠世界,不仅拓宽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而且着眼于世界发展全局,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为解决人类共同发展问题做出巨大贡献。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力量对比更加趋于平衡,但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也逐渐增加,总的来看,这对于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在通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还存在许多矛盾和困难,但相信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会如期实现,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北京观察,2021,(07):4-9.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理论学习,2017(12):4-25.

[3]吴玲娜,赵欢春.全过程人民民主:党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必然[J].江苏社会科学,2021(6):17-25.

[4]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02).

[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EB/OL]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468721.

[6]熊若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J].先锋,2017(10):36-38.

[7]唐任伍.三大攻坚战 民生大成就[J].民生周刊,2021(1):40.

[8]刘晓云.国外高度评价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J].红旗文稿,2020(24):46-48.

[9]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2]徐光平,曲海燕.“十四五”时期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2021(10):104-110.

[1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收稿日期]2021-12-03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权建设研究”(20YJC710016);河南省高校庆祝建党百年专项项目“百年大党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2021-ZXJH-018)

[作者简介]

方兰欣(1987—),男,河南南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人员,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问题研究。DEBFBC08-921F-4769-886D-05373C31166B

猜你喜欢 全面性现代性 谈李少君诗歌的“另类现代性”星星·诗歌理论(2021年9期)2021-10-30《长安十二时辰》中的盛唐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戏剧之家(2020年2期)2020-02-14商业银行客户贡献度评价模型浅析南方企业家(2018年10期)2018-02-22重构现代性中国图书评论(2018年12期)2018-01-09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合理把握与教学方法阐释新课程·上旬(2016年11期)2017-02-28也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年8期)2016-05-14试析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影响新课程·下旬(2016年1期)2016-03-15艺术追问多样的世界中国收藏(2014年7期)2014-11-22关于现代性大家(2009年9期)2009-12-17现代性:未完成的和不确定的读书(1997年10期)1997-07-15

推荐访问:强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成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