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浅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

|来源:网友投稿

闫京榜

作为历史文明古国,我国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其中积淀着各种文化精髓,并在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像是一种文化的保留形式,为我国积累着巨大的精神财富。根据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其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既包括一些口头传说,也包括一些艺术表演和手工技巧。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价值

保护文化多样性

经过研究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长久以来形成的文化结晶,其背后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积淀[ 1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本身也是在保护文化多样性。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而且多种多样,这使得中华民族的底蕴更加深厚,中华传统文化更加绚丽多彩。文化多样性能为国家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基于国际角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利于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形成平等对话,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与此同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是非常有必要的,还需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良好保护,因为其是祖先留下的珍宝,需要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这是每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像是无字的史料,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增强民族凝聚力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文化内涵,并且也有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民族之间的良好融合,同时也能凸显出文化独立性,显示出不同的文化特质。在保护的过程中,加强文化传承,能够促使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也能够维护民族团结。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和相应的审美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看作是一种民族精神,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观念,其是通过各民族人民的长期积淀,逐渐形成的精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能看到民族的文化核心,也能看到隐藏在深处的民族精神特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促使每一个人都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提升综合国力

现如今,国家之间的竞争,说到底还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在国家的综合国力,除了包括国家硬实力之外,还包括国家软实力[ 3 ]。软实力的提升,需要有强大的文化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可以为其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持。为了提升我国软实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良好保护,能够促使我国文化朝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蕴藏着一个民族的道德观,也蕴藏着传统价值观,还蕴藏着相应的思维方式。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不断汲取其精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途径

以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方式,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从整体来看,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并没有冲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继承[ 4 ]。为此,在开展相关工作时,需要有意识地促进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共同发展。比如中国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历史十分久远,在2008年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古琴艺术的特点使其不易向大众推广。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宣传的方式,拉近群众与古琴之间的距离。具体来说,可以拍摄关于古琴艺术的短片,并在电视上进行播放;
也可以在各大音乐类节目进行古琴艺术的展示,积极推广古琴曲目。

借助高校资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

作为重要的教育场所,高校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推广阵地。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教育能够使学生学会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以后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能够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有效规范和约束自身的言行。在“教书”和“育人”融合以后,才能真正体现出教育工作的价值,同时满足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 5 ]。为此,在高校教育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已经是必然,而具体需要渗透什么内容,该如何渗透,需要有效明确。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有丰富的精神文明需要学生进行认识和学习,而传承下来的民族精华,更需要学生进行吸收和接纳。在实际的高校教育中,教师需要不断引导学生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让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与印象。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立相关公共课程,引导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并通过课程学习,达到有效推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一个学生的责任与使命。只有源源不断的年轻力量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效果才能更加显著[ 6 ]。

高校还可以积极建设校园文化,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具体来说,可以建立艺术社团,促使社团人员自主收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同时,也可以组织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讲解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并给予学生一定的交流空间,促使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和沟通,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高校也可以建立专栏,定期在专栏更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由此达到丰富学生知识、拓展学生眼界的目的。

借助以上几种方式,可以在校园内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加强学生传承与保护的意识。通过实践,能够更好地检验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所以,高校要不断加强对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视,并以此作为重要基础,培养学生的传承与保护意识[ 7 ]。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有效落实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始终难以高效开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资金支持力度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并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资金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相关部门需要积极开展行动,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政策支持,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可以成立专项资金,为有贡献的传承人给予一定的资金鼓励,不断激发传承人的积极性,推动该项工作良好稳定发展[ 8 ]。

从目前情况来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做得并不到位。宣传工作的主体虽是相关工作人员,但仅凭相关工作人员,实际宣传的范围是有限的。只有通过群众的力量,才能更好地扩大宣传的辐射范围。

相关部门可以采用一些传统的宣传方式,比如发传单,或者是组织宣传会议;
也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或是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抑或是通过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可以让群众更为直观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传统文化,由此不断增强群众的传承意识和保护意识[ 9 ]。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人的培训

目前,根据对传承人的分析和研究可知,其存在一定的不足。虽然其整体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是比较全面的,而且也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但实际的传承效果和保护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新时代下,相关部门需要意识到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并重点关注传承人员队伍,注重选拔高素质的人才,保证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对于“十四五”规划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传承人需要主动了解,并进行有效学习。相关部门可以定期组织传承人外出学习,也可以组织各种研讨活动,让传承人相互交流,以达到积累传承经验的目的。传承人之间可以互相借鉴他人的优秀传承理念和先进的保护方法,在实践中更好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工作。与此同时,通过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人的培训,可以达到加强传承人传承意识的目的,也能进一步提升传承人的传承能力,促使传承人能在实际的传承过程中有足够的能力参与相关产品的制作,参与相关产品节目的表演,从而持续扩大影响力。此外,还需要对传承人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具体包括知识产权等方面。传承人在掌握相关法律知识的情况下,能够更有力地使用法律武器,达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在培训结束以后,还需要对传承人进行相应的考核,根据传承人的实际表现,颁发相应的结业证书,对传承人的能力给予肯定[ 1 0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让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解,更是让群众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主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往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时,群众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从而导致宣传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建立良好的宣传机制,能够让群众成为主動探索者,而这就需要传承人在宣传时,不仅需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有效讲解,而且还需要告知群众可以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促使群众通过多种渠道,自主获取相关信息,加强群众的自主意识。与此同时,还可以建设互动机制,创建信息咨询平台,加强传承人与群众之间的良好互动。通过在线交流,群众可以随时了解相关知识信息,对于群众产生的疑问,传承人也可以及时给予解答。此外,可以构建一个完善的信息化平台,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公众号可以定期发布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相关文章,以帮助群众对相关内容进行理解;
公众号还可以对群众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及时更正群众的错误认知。由此可见,运用网络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为群众解答疑惑,进而显著提升宣传工作的影响力[ 1 1 ]。

总而言之,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均具有巨大的价值。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我国需要立足根本,做好传承与保护工作,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在文化碰撞与交流中,凸显出自身的独特优势,不断提升国际地位。同时,想要做好该工作,还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保护,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奠定坚实基础;
也要有效利用高校资源,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效果。此外,传承人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传承能力,才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工作提供足够的动力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刘畅.新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影响——以南京民俗博物馆的传统手工艺保护项目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8(05):103-107.

[2]刘灵.中国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9):111-112.

[3]徐特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6):52-53.

[4]邹蓓,李庆,张为,等.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花丝镶嵌工艺为例[J].天工,2021(10):54-55.

[5]张靖庚,卫路兵.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甘肃科技,2020,36(13):6-8.

[6]姚嘉.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字化传承与传播创新研究——以张家港后塍竹编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13):89-91.

[7]吴军政.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校园传承方略与实践——中国刀笔油画[J].青年时代,2019(10):188-189.

[8]李睿珂.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民族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策略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5):15-16.

[9]许佳琪,郑强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传承——基于传统技艺的思考[J].中国科技纵横,2020(11):247-248.

[10]杨秀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性别研究综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0(03):164-169.

[11]苏涵珺,叶莉.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北京兔儿爷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研究[J].工业设计,2020(05):131-132.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民族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疯狂英语·新阅版(2022年2期)2022-03-17Task 3疯狂英语·读写版(2021年4期)2021-08-16MINORITY REPORT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19年5期)2019-11-11Tough Nut to Crack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19年3期)2019-07-01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试题与研究·中考化学(2016年1期)2016-09-30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试题与研究·中考化学(2016年1期)2016-09-30传承 民族 文化学苑创造·A版(2016年6期)2016-06-20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15年12期)2015-09-10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文化月刊·下旬刊(2014年6期)2014-08-28

推荐访问:文化遗产 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