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谈谈教学中的“理解”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理解”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但很难弄清其含义、描述其状态。理解的含义包括意义赋予、迁移和创造以及情感范畴的意义等。实现理解的方法包括高站位、嵌套式与意义泛化,还原、神入与具身化以及创造、想象与元认知。最好的理解是形成直觉,最差的理解是形成教条,中间状态的“误解”有很高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理解;有意义;迁移;创造;具身认知

教学从追求“记忆”到追求“理解”,是从机械被动学习到有意义主动学习的重大转型。于今而言,“理解”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诚如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所言:“在教育中怎样强调概念理解的重要性都不为过。”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9。本文就来谈谈教学中的“理解”。

一、 什么是“理解”

从斯宾诺莎开始,“记忆”就成了一个科学概念,而“理解”到现在还不是。对“记忆”的测量在时间方面已经达到毫秒级,在数量(记忆和遗忘的百分比)方面已经到了小数点后若干位;而对“理解”的评价还是定性的(模糊的),科学测量还没开始。人们对“理解”的认识千差万别,以至于想搜尽世上所有的说法几乎不可能。幸好,美国学者格兰特·威金斯等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做了大量有效的梳理工作,笔者便以此为基础梳理出三种代表性的说法——

第一,理解就是意义赋予。这一说法以杜威为代表。杜威曾说:“理解是学习者探求事实意义的结果。”③⑤⑥⑦⑧ 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9,42,106,51,105,159。“所谓理解,是意义的把握……凡事物的意义被确定地接受了,那么事物也已经被理解了。”约翰·杜威.思维的本质[M].孟宪承,俞庆棠,译.北京:台海出版社,2018:121。杜威的说法影响巨大。《牛津英语词典》中,“理解”的动词含义就是“领悟含义或意义”。

第二,理解就是迁移。威金斯引述布朗等人的说法是:“理解是关于知识迁移的……将知识迁移到新的有时令人感到困惑的情境中去。”③如果注意到“迁移”是“应用”的同义词,那么,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怀特海也是这一观点的持有者。他在名著《教育的目的》中说:“教育之所以是有用的,是因为理解是有用的……不加应用的知识是非常有害的。”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靳玉乐,刘富利,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34。多元智能理论的倡导者加德纳说:“要检验理解,不是让学生重述内容,也不是看实践行为。确切地说,要看是否能够将相应的概念或原理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新问题、陌生的问题、开放式对话或者细致观察,都提供了确定理解层次的最优方式……”⑤美国学者戴维·帕金斯将“理解”定义为:“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行动的能力。”⑥他认为,“理解”完全不同于机械记忆与固守答案的方式,把认知和行为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第三,理解就是创造。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是:“概念或理论的真正理解,意味着学生对它的再造。一旦一个孩子能够重复某个概念,并能在学习情境中有所应用,他往往给人一种已经理解这一概念的印象,然而,这不完全符合再造的要求。自然而然地应用知识才是检验真正理解的根本标准。”⑦他对“理解就是迁移”做了部分否定,认为简单地再现式应用算不上理解。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亦持有此观点。⑧他还专门写了一本书——《理解就是发明》。著名物理学家费曼则直接说:“不能为我所造者,亦不能为我所知。”安东尼奥·达马西奥.当自我来敲门——构建意识大脑[M].李婷燕,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扉页。思想家以赛亚·柏林也这么认为:“人类只能理解他们的创造物,他们理解最好的也是自己创造的那些事物。”以赛亚·柏林.观念的力量[M].胡自信,魏钊凌,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9:87。其实,“理解就是创造”的說法历史悠久。1837年,福禄贝尔在开办全球第一家幼儿园时,非常明确地要把“广播式”教育转变为“互动式”。他为幼儿提供玩具、工艺材料,提供接触其他物体的机会,想让他们“通过重新创造来理解这个世界”。这个思想甚至被称为教育史上“千年最伟大的发明”。

对这三种说法,我们可以从知识结构中上、下位知识的角度(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观点)来认识——

首先,对于外在世界的某个现象,人类的任何知识都可以用来给它赋予意义(正确与否是另一回事,“错误的意义”也是意义)。对于内在的知识而言,情况就不同了。只有上位知识才能给下位知识赋予意义。平行知识之间不能相互赋予意义,下位知识不能给上位知识赋予意义。比如,可以用“数”给5赋予意义,说“5是一个数”,却不能用“3”来做这件事。有些原始部落的人最大能数到3,而将多于3的数都称为“很多”。因此,他们能理解“3”,却对“5”没有感觉,更谈不上理解。如果硬要说他们给“5”赋予了意义,应该是“5是很多”。他们天然地明白“很多”是5的上位概念。再如,一个人远远地看见操场的那一头有一个东西在动,判定那是“一只小狗”,再看判定是“一只小泰迪”,继而判定是“张老师家的大包子(小狗名)”,遵循的就是从上位概念到下位概念的意义赋予。

其次,只要有可能,人们总是用上位知识来思考和说明问题,这是人类长期进化形成的本能。说“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原因可能就在于此。但对一个人而言,上位知识并不总是存在的(没有人全知全能),因此用上位知识理解下位知识(下位学习)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人必然会遇到平行知识之间的相互学习(并列组合学习)和用下位知识学习上位知识(上位学习)的情况。前者用的是类比、联想与外推,体现为迁移;后者用的是归纳、概括与抽象,体现为创造。

综上,下位学习、并列组合学习、上位学习中的“理解”分别属于意义赋予、迁移和创造(反之不然)。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杜威、布朗、皮亚杰等的说法都是合理的。

这里,需要特别说一下“理解即创造”。理解一个概念不只是能对概念进行意义解析,能说出它的每一个构成要素乃至诸多的外部联系,而且要在整体上把它当作一个认知单元,当作世界的一个缩影。在学习的过程中,意义只能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逐步获得,但在学习的最后,一定要形成整体化认知。格式塔心理学最核心的观点是“整体大于部分它的之和”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李维,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44。。这“多出来”的部分是哪儿来的?当然来自学习者的创造,而不是外人的给予。其实,不论意义赋予还是迁移,都一定有“新”东西产生,最起码是与新环境或新对象的结合。

此外,“理解”还有欣赏、包容、接纳等情感范畴的意义。这不是把“世俗意义”和“学术意义”强做勾连,理解确实需要感情的介入。最近20余年发展起来的具身认知理论对此做了科学上的实证研究,思想家则对此早有觉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福禄贝尔说:“万物只有与他、与他的生命联系起来,才能被理解。” 乔伊·帕尔默.教育究竟是什么?——100位思想家论教育[M].任钟印,诸惠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7。

关于“什么是理解”,最后,想要特别提一下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的定义。1956年,布鲁姆建立了“教学目标分类体系”,把学习分为六个水平:知道—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2001年,他的追随者又将这六个水平修订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随着该学说的传播,布鲁姆几乎把“理解”变成了他的专有名词。而实际上,他把“理解”当作六个水平中第二低的一个,仅高于“知道(识记)”。这与前述三个说法有根本的不同,也与我们通常的看法相异——平常的教学中,我们把“理解”当作学习的理想状态。

布鲁姆的定义与实践(以及与其他定义)的这种抵牾,给教学带来了困扰。在套用布鲁姆的定义分析具体教学内容时,甚至很難对“理解”与“分析”“综合”“评价”做明确的区分。就连布鲁姆本人也曾说过这样的话:“理解是通过有效的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来明智、恰当地整理事实和技巧的能力。”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41。他的这种说法,把自己体系中从第二到第六的所有水平都包含进去了。看样子,在不作为专有名词使用时,布鲁姆本人对“理解”的理解是另一个含义,而这个含义与前述三个接近常识的说法具有一致性——由此值得一提的是,喻平教授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分为“知识理解—知识迁移—知识创新”三级水平喻平.从PME视角看数学核心素养及其培养[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7(2):11。,这与前述三个说法非常一致(如果把这里的“理解”看成狭义的“意义赋予”的话)。

二、 怎样去“理解”

(一) 高站位、嵌套式与意义泛化

一个知识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审视,教师要尽量启发学生从上位知识的角度出发,即便学生对这个上位知识还没有达到“理解”的程度(仅仅是“知道”)。比如,学生问:“为什么蝙蝠不是鸟?”教师答:“蝙蝠是哺乳动物,是胎生动物;鸟是卵生动物。”学生也就基本理解了,尽管他对“哺乳动物”和“卵生动物”仅仅是“知道”,而不是“理解”。相反,如果教师答“蝙蝠夜里活动,而鸟白天活动”或者“蝙蝠没有羽毛,而鸟有羽毛”,效果就不一定好,因为鸟也有夜行的,蝙蝠其实也有毛(需要继续辨别“羽”和“毛”)。

如果学生头脑里没有上位知识,最高位的知识与所学知识仅仅是平行关系,那就只能用水平迁移了。需要注意的是,简单地重复应用,反复在同质化的情境里解决同类型的问题,只能增加熟练程度,而不能提高认知水平,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是没有实质性帮助的。这时,比较好的策略就是:嵌套式地应用这个知识。比如,分别知道“地球绕太阳旋转”和“月亮绕地球旋转”是不够的,能够推知“月亮绕太阳转”才是真的理解了前两者;知道成本和收益是不够的,理解边际成本和预期收益后才真的理解了它们。再如,数学中极限的“εδ”定义没有上位知识,对此,可以嵌套式(在里外两层使用)证明limn→x0f(g(x))=f(g(x0));对于函数的单调性,应当会嵌套式判定y=f(g(x))的单调性。而只会证明limn→x0f(x)=f(x0)以及只会判断y=f(x)的单调性(一层应用)是不够的。

最后,如果从下位知识去理解上位知识,就不能停留于下位知识的具体化、清晰化,因为那必然导致知识的碎片化、孤立化。正确的做法是把它们泛化,以实现向更高层次的抽象。比如,教学“加法交换律”,对于3+5=5+3之类的等式,不能强调3+5=8和5+3=8,而要忽略两边的运算结果,多写出几个诸如4+9=9+4、23+38=38+23甚至12345+56789=56789+12345之类的式子,让学生不通过求和就“知道”它们成立,从而生成抽象意义的a+b=b+a。这就是《老子》中所说的:“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损而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无不为。”抽象的意义似乎不是任何对象,却涵盖了所有的对象。

嵌套式应用和泛化都是在旧知识上创造出新意义。这个新意义可能不是实在的概念,只是心理上的一个表象,但它是上位表象,对下位知识的理解能起到实在的作用,这相当于自己制造了一个“脚手架”或“锚点”。因此总的来看,等同于站在上位知识的角度理解下位知识。这种想法甚至带起了一股强大的思潮,即时下火热的“大概念教学”。

(二) 还原、神入与具身化

知识是对世界的心理表征,显性的知识表现为语言或符号,而缄默的知识则无以言表。要实现对世界的理解,就要“回到事实本身”,方法则是还原,即把符号还原为意义,把意义还原为特征,把特征还原为特例,把特例还原为情境中的现象。一般地,应该把陈述性知识还原到现象本身,把程序性知识还原到身体动作,把策略性知识还原到情绪和念头。

20世纪初,德国学者西奥多·立普斯创造了“神入”(又被译作“移情”)这个词,“就是我们从当事人的立场看待事物发展,将自己代入当事人的处境,我们完全认同通过自身参与而得出的见解”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12。,给理解指出了新的路径。目前,“神入”已经成为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热门词汇。教学上,如果一个知识能与我们周围的世界或自身的经验相联系,就可用还原的方法来实现理解。但有些知识不能这样还原,如远古的历史、恒星的爆发等,就可以用神入的方法来实现理解。通俗地说,“能拿过来就拿过来(还原),不能拿过来就走过去(神入)”。这样做不仅拉近了我们与知识的距离,还拉近了知识和世界的距离。

比如,中国古人对勾股定理的说法是“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勾三股四弦五),好像是特指边长分别为3、4、5的三角形,而当我们把它还原为“中国古人对直角三角形的认识”时,才知道它指全部的直角三角形。因为中国古人的表达方式就是这个样子,比如“三人行”“东邻之子”等都不是指具体的人,甚至“西施”“扁鹊”等有时也都不是指具体的人,而是指很多人或一类人。

还原与神入都是要形成身体和心理的真实感受,这就必然回到具身认知上。智慧的知识一定结合了身体感受和情感体验,而不是语言符号记载的条文。学习中,“想记住生物原则、行为规则以及心理理论比较困难,但是人们能记住故事、情节、人物,因为他们生动的叙述能够为你所理解,容易记忆”安东尼奥·达马西奥.当自我来敲门——构建意识大脑[M].李婷燕,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177。。故事会调动我们身体的参与感,当故事里说到“快跑”的时候,我们的双腿会被调动;说到“蜜糖”的时候,我们的口舌会被调动;说到“婴儿”的时候,我们的柔情会被调动;说到父母的时候,我们的感恩心会被调动……“故事”与“理论”的区别,就是前者可以调动身体参与认知,后者只在头脑里有所感应。只有当身体参与认知时,理解才可能彻底实现。认知是“头脑—身体—环境—世界(现实与历史)”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个生态系统才是认知产生的温床。如果只是通过头脑记住“见到婴儿时应该有柔情”,而不在身体里自发产生一股柔情,那就不可能真的理解“柔情”。所以,杜威倡导“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

(三) 创造、想象与元认知

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一定是理解的。自己写出来的数学证明自己最清楚。如果能通过创造来理解知识,那将是最快速也最准确的。我们学习欧几里得几何很长时间,还只是“知道”第五公设,而欧几里得在一开始就“理解”了它。他在《几何原本》的开头就给出了这个公设,却尽量避免使用:第1卷共48个命题,直到第29个命题才使用,而且是全书中仅有的一次。后来的鲍耶、罗巴切夫斯基、高斯、希尔伯特也都是“理解”第五公设的——他们“创造”了比第五公设更上位的知识。

当然,创造不一定是原创。对别人创造出来的东西,则一定是在实现了再创之后,才能理解。我们去看别人对一个数学定理的巧妙证明,发现他所用的知识我们全都知道,只在个别地方有了他的创造。看完之后,如果豁然开朗,转过身就能把那个证明写出来,就可以说我们理解了那个证明。否则,肯定就没有理解。华罗庚先生提倡的“由薄到厚,由厚到薄”读书法,是先根据书本提示创造出更多知识,再提炼加工创造出抽象意义的方法——前者是“学”的创造,后者是“道”的创造。这种方法有利于实现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超越,因而广受推崇。

有一个误解比较常见,就是认为创造一定要从下位知识生产出上位知识。其实,产出平行知识和下位知识也可以是创造(通常称为创新),它们属于综合创新、应用创新等(创造上位知识通常称为理论创新)。比如,制造电视机肯定要先知道电视机的原理,知道每一个零件的作用——即便是石器时代的人,磨制一把手斧,也要先有对形状的构想,以及对手部适应性的考虑。所以,制造可以是由上位概念出发进行的演绎,是由“原理”(蓝图)创造出产品。

理解还意味着整体认知,因而想象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看(听、触、闻、嗅)不到事物的整体,只能靠想象来构建它。如果不能想象出芭蕾舞的场景,就不能理解“她在舞台跳芭蕾”;如果不能想象出葡萄的形象,就不能理解“明天我们去摘葡萄”。空间想象和时间想象让我们走向真实,因果想象让我们走向深刻,这些都是对复杂事物的理解所必需的。

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必有情感的加入。最高水平的理解则动用元认知,也塑造元认知。看到30=2×3×5,小学生会感觉到不舒服,他们只习惯于计算2×3×5=30,情感上不接受倒过来写的形式(尽管理智上认可);而学过数论的人则会心一笑,他们从算术基本定理(唯一素数分解定理)的高度来看,理性上是认可的,感情上是愉悦的。有元认知参与的理解,会及时对自己的认知进行反思、评估和批判,知道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知道自己理解的水平,以及“知道自己的无知”,从而实现更好的理解。

三、 关于“理解”能到达的程度

(一) 最好的理解和最差的理解

最好的理解是形成直觉。直觉的知识已经进入潜意识,在应用时不需要耗费时间思考,而体现为本能反应和直接洞察,是最深刻的、最经济的。直觉的理解已经重新塑造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了元认知能力。

最差的理解是形成教條——它比完全不理解还要糟糕。教条的知识被当作唯一正确的,从而杜绝了理解的辩证视角以及其他可能。这样的理解禁闭了人的眼界、限制了人的头脑,使人不敢突破、不再进步。弗朗西斯·培根说:“人类的理解……一旦采纳了一个观点,就会调动一切其他事物来支持这一观点并与它达成一致。”② 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45,54。这是一种压抑到近乎窒息的状态,但我们不需要对此感到绝望。因为这种理解往往是在封闭的环境中形成的,环境稍稍开放就会改变人的态度。人渴望自由,就像渴望呼吸一样。

介于最好和最差之间的,有一种“理解”叫误解。“误解并非无知,而是在一个新情境下用貌似合理但并非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它是一种肤浅的理解。

比如,一个小学教师讲了一件特别令她恼火的事情:一个四年级学生说他和家人乘飞机跨越国境时从没看到过经纬线。②显然,这位学生沒有“理解”经纬线,但是,这位教师也没有“理解”她的学生——孩子分不清想象和实在,就像有些成年人分不清假设和现实一样,他们把人类用以描述或解释世界的模型看作实际存在的规律或现象。其实,那个学生能有意识地在地面上寻找经纬线,说明他对经纬线以及地球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当他寻求身边事实的验证时,离真正的理解就不远了。

再如,学习有效数字时,学生会觉得把9写成9.00是件很奇怪的事情,不理解为何选一种“麻烦”的写法。而在知道了有效数字与精确度的关系后,情感上的抗拒就减弱了。之后在具体测量和运算中,他们先在理智上接受了9.00的写法,最后终于在对式子3.37+5.63=9和3.37+5.63=9.00的选择上,感觉到还是后者“更顺眼”(比较整齐),这时就在理智和情感上实现了统一,真正的“理解”遂告达成。

可见,很多“误解”不是无意义的,反而带来了深刻的体验——当然,这是在“误解”被消除后才有的说法。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误解,教师要冷静看待并善加利用。学生的思维常常比教师更为活跃(不受限制),也许他们发现了新的视角,也许它与正确理解只有一步之遥,或者它与标准答案仅在表达上有区别。笔者就多次从学生的“误解”中获得新的认识和好的解法。因此,不应该把所谓的“正确理解”或标准答案视为绝对的、不可商量的教条,要让学生惯于质疑、敢于批判。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靠的是意义的“被赋予”(还未必成功),得到的肯定是下位知识,学生的理解全部低于教师。如果整个民族都这样,必然一代不如一代,那就连“继承”都是不可能的了。宋末诗词理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类似的话,在《周易》《论语》《孙子兵法》中一再出现。

(二) 我们从未真正“理解”

“追求理解的教学”“为理解而教”“先理解后记忆”等诸多简明的口号,对教学观念的转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也掩盖了我们对“理解”的无知。实际上,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弄清楚过“理解”的含义——“理解”一直是个经验术语。威金斯等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中直言:“难为情的是,我们发现,我们对‘理解是什么的认识与第一版是不一致的。”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47。

而且,我们也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过世界——每个个体的理解都存在一个很难突破的“天花板”,而人类对世界的理解似乎是没有止境的。对世界上的很多事物,我们的认识都是这样的:知道的远比自己认为的多,理解的远比自己认为的少。前者是因为缄默知识不能被感知,而后者是因为“理解”和“知道”会混淆。伏尔泰说:“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理解得还很少。”在我看来,从来没有一个概念被完全理解过,尤其是大学科的核心概念,如“文化”“教育”“素质”“能力”等,当然还包括“理解”。科学家以为自己理解了万有引力,实际上只是“知道”公式F=GMmr2而已,而并不理解“引力是如何产生的”。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中,拉普拉斯认为有了数据就可以预知一切,希尔伯特认为一切可以统一于公理化体系,爱因斯坦相信世界不会是随机的并半生致力于“统一场”理论。然而,洛伦茨的混沌理论、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玻尔等的量子理论分别粉碎了他们的梦想。伟人尚且如此,普通人就更难例外了。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理解“什么是理解”以及“怎样去理解”;又或许,人类永远无法理解自己的“理解”。但是,人类对自身、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不会止步。

(孙四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盛泽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曾获江苏省教育科学成果特等奖。致力于“现象教学进入常规课堂”的实验研究,结合具身认知理论,使课堂形态和教育理念有较大改观。)

猜你喜欢 具身认知迁移创造 具身理解新闻标题隐喻的认知凸显构建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2期)2019-05-04“扪心”肢体动作抑制大学生考试作弊倾向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49期)2018-12-11试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7年1期)2017-02-16浅谈游戏活动与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新课程·小学(2016年10期)2016-12-12利用“创造的教育”理论指导科技创新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30期)2016-10-31水乳交融,融会贯通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17期)2016-07-16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中的运用探讨成才之路(2016年15期)2016-06-18丙烯酸树脂食品接触材料中16种单体迁移量的测定及迁移风险考察分析化学(2015年10期)2015-11-03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生正迁移的方法探讨新课程·上旬(2015年5期)2015-07-06具身认知理论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启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年12期)2014-07-05

推荐访问:谈谈 理解 教学中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