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汇报与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来源:网友投稿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与 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市科技局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全市人才工作大局下,以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创建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和引进培养各领域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为重点,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一是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科技特派员队伍。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成功推行,构建起一支有能力、高素质、肯奉献的农牧业科技服务人才团队,年均选聘科技特派员 1000名左右,中高级职称人员达到 75%以上,产业覆盖率达到 100%。形成了“现代农牧业推进到哪里,科技人才就出现在哪里,科技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农牧业服务人才工作机制。二是建成稳定的“三区”科技人才队伍。积极实施了国家“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累计选拔“三区”科技人员 343 人,服务了全市10 多个产业,获得国家支持经费 686 万元,列自治区第二位。

 三是组成快捷的科技信息报告员人才队伍。**年,在“星火计划 12396”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和远程可视诊疗科技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建成了**科技移动信息服务平台,组建了农牧业信息报告员队伍和专家服务团队,实现了疑难问题“有问必答、有急必救、快捷及时、主动服务”的目标。四是聚集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几年来,共引进高层次的院士专家团队四个,组成专家 60 多人,分别是:中国工程院方智远院士及其专家团队;中国工程院李德发院士及其科研团队;中国工程院翁宇庆院士及其科研团队;国家马铃薯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研究员和国家燕麦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任长忠研究员等组成的专家团队,为全市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提供人力、智力支撑。五是锻造一批产业行业 “尖兵”。针对主导产业,引进和培养一大批产业行业领军人才,开启了上有院士专家、下有科技特派员做产业行业引路人的“尖兵”模式,为产业行业快速发展壮大铺路搭桥。

  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农牧业领域专业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单一。二是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增长与经济总量的增长不成比例。三是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足、结构单一、分布不均匀,浮在上层的多、深入基层的少,挤在行政事业的多、分布企业与社会的少。四是现有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偏

 低,知识老化,而自主培养能力有限,创业载体匮乏,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不足。五是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聚才用才主体作用不突出。

  三、未来五年科技人才缺口

 一是新材料、新能源方面高端人才紧缺,特别是石墨碳素、金属制品、化工化学、医药、电工器材及电子元器件制造业等方面的高端人才极度缺乏。二是农牧业本土人才紧缺,在农牧业生产经营中,过分依赖外聘专家。三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紧缺。

  四、“十三五”科技人才队伍建 设面临的挑战

 一是对人才观念的挑战。“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不够浓厚,有少数领导干部对当前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人才是第一重要资源”的观念较为淡薄。二是对人才素质建设的挑战。总体上看,我市人才队伍规模偏小,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不足,人才素质与市场要求不完全适应,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并存,大众化人才较多和高、精、尖、复合型人才短缺并存等问题依然存在。三是对人才配置的挑战。人才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与其它生产要素一样,需要随经济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成为必然。四对人才竞争的挑战。市场经济步伐加快,造成了人才资源的短缺,人才短缺引起人才竞争,人才竞争将带来人才流动的日趋加剧。五是对人才机制的挑

 战。近年来,我市在科技人才队伍的开发、引进、培养和使用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入,一些人才体制、政策措施的不配套和相对滞后,又影响和妨碍了人才队伍的开发和建设。

 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加快我市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 月中旬以来,市政协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信息统计、外地取经等形式,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精细化工、纺织服装、金属冶炼及压延、食品加工等四大传统产业,新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三大新兴产业,以及石英加工这一传统优势产业,是我市的重点产业,也是人才较为集中的行业。

 近年来,我市围绕重点产业,积极开展招才引智,人才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一是人才引进初见成果。先后有 1 名海外院士、8 名“两院”院士、15 名国家“****专家”等一批国内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领军型留学归国人才来新创新创业。二是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全市共建成“****”研究院 1家、高新技术企业 18 个,省级以上研发机构 39 个,其中院

 士工作站 4 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4 个,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9 个,建站数量位居徐州首位、苏北前列。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建设率达 100%。三是人才服务初显实效。开展人才安居工程,已投入使用 xx0 套人才公寓,包括 1 名院士在内的 40 多名创新创业人员和 30 余名新就业和外来务工人员顺利入住人才公寓。

 今年 4 月份以来,为摸底重点产业人才队伍情况,调研组对全市八大类产业正常运营的 119 家企业进行全面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1.总体数量。全市现有人才总量 3370 人(含柔性引才),其中经营管理人才 1395 人,占总数的 41.4%,专业技术人才1387 人,占 41.2%,高技能人才(技师及以上)588 人,占17.4%;每万名职工中三类人才分别为 541 人、538 人和 228人。

 2.人才分布。传统产业拥有人才 2621 人,占总数的 77.8%,其中精细化工 1346 人,纺织服装 309 人,金属冶炼及压延 429 人,食品加工 426 人,石英加工 111 人;新兴产业拥有人才 749 人,占总数的 22.2%,其中新医药 239 人,新材料 325 人,先进装备制造 185 人。

 3.学历结构。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 1335 人(博士 36 人,硕士 117 人,本科 1182 人),占总数的 39.6%,大专及以下学历 2035 人,占 60.4%。经营管理人才中,具有本科

 以上学历的 477 人,占 34.2%;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 750 人,占 54.1%;高技能人才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 108 人,占 18.4%。

 4.职称结构。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 xx6 人,占总数的 4.9%。经营管理人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 57 人,占 4.1%;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 54 人,占 3.9%;高技能人才中,具有高级技师职称的 55 人,占 9.4%。

 5.年龄结构。全市重点产人才队伍中,45 周岁以下 2575 人,占 76.4%,呈现出青年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青年骨干挑大梁的可喜局面。

 二、存在问题 (一)总量质量有待提高。一是人才总量不足。相对于我市 110 万人口,不足 0.34 万人的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短板”,对比如皋市 143 万人口拥有人才 1.1 万,启东市 112 万人口拥有人才近 1 万,差距可见一斑。二是总体质量不高。现有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仅为 34.2%,具有高级职称的仅有 4.1%,绝大多数都是从生产一线直接提拔上来的,管理知识薄弱,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需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虽然达到 54.1%,但通过电大、成人高考、职业教育等获得的第二学历占相当比重,人员储备远不能满足企业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如高水平研发人员等的需求。三是人

 才引进“偏科”。我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绝大部分是创新类的,创业类人才屈指可数。另外,在专业技术领域中,领军型高层次人才明显不足,科技项目带头人和学术界知名人士比较稀缺。

 (二)分布结构不尽合理。一是产企分布不均。从产业分布看,传统产业人才比重达到 77.8%,而新兴产业的人才严重不足。从企业分布看,大部分人才集中在规模以上企业,在一些成长型企业中人才相对较少,如全市近 70%的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集中在恒盛、蓝丰、必康 3 家企业。二是人才结构失衡。全市重点产业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仅占总数的4.9%;随着重点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企业急切需要从事熟练工种的高技能人才,而我市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仅有 588 人,高级技师不足 10%,再加上发达地区的需求同样迫切,人才结构失衡的问题将变得更加严重。三是平台建设偏项。我市建设的产业平台绝大多数是依托企业成立的科研创新平台,创业平台只有一个:位于无锡-xx 工业园的东陇海留学生创业园,但由于没有出台相关的人才优惠政策,没有实施招引人才计划,导致海外创业人才无法落户,创业园没有真正运转起来。

 (三)供求矛盾依然突出。一是“不需要”现象客观存在。近年来,虽然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但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较高,新入驻企业科技含量不高,不需要高

 科技项目入驻,如东方雨虹、华宏特钢等,企业对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需求不旺。二是“引不来”难题有待破解。与苏南、苏中等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在人才政策、土地资源、区位等方面不占优势,包括人才中介服务、投融资服务、技术支撑服务等在内的配套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人才优惠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全市企业在人才福利待遇、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方面竞争力不强,人才工作面临引不来也留不住的尴尬境地。三是“用不上”现状亟需改善。一方面在国内外求学成长起来的本土人才,回乡干事创业的少之又少,另一方面我市职业教育水平有限,培养出来的学生技能水平不能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三、他山之石 调研组赴我省人才工作先进的如皋市、启东市参观学习,总结了两地经验,具体做法有:

 (一)“有的放矢”完善政策体系。一是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持续推进如皋“雉水英才”、启东“东疆英才”等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招引工程,以及如皋“1222”、启东“1233”等高层次人才招引工程,找准人才队伍的“领头羊”;二是实施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大力推进“名校优生”和“学子归巢”工程,围绕紧缺专业需求制定招引政策,找准人才队伍的“排头兵”;三是实施人才梯队培养计划,深入推进如皋“148”和启东“312”人才梯队培养工程,利用

 3-5 年时间培养一批中青年专家和科技带头人,找准人才队伍的“先锋人”。

 (二)“有声有色”建设多元平台。一是建设特色创新平台,如皋市在加强三站三中心建设的同时,深化校地产学研合作,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产业科技进步提供技术支撑促进集群发展,吸引了一大批专业技术服务人才;二是建设创业孵化平台,启东市先后建成科创园、金盟博士创业园等 6 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孵化器面积近 45 万平方米,有效提高了创业人才承载能力;三是建设特色产业园区,依托产业优势科学规划设立特色园区,集聚创新、科技、人才要素,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一条龙的创业服务链。

 (三)“有容乃大”强化工作机制。一是领导机构高规格。建立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组织部长任副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三个“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工作格局。如皋市成立了我省唯一正科级建制的人才办,并在各镇区设立人才办,形成了自上而下、层层落实的人才工作组织体系。二是财政政策高投入。如皋市建立人才发展专项经费专户,按不低于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3%的标准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启东市财政每年拨付 1000 多万元,用于发放津贴补贴、项目扶持、表彰奖励等,保障人才政策及时足额兑现。

 四、几点建议 (一)科学谋划,完善政策是当务之急。一是摸清人才现状,打好基础。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健全人才发展指标统计评估体系,建立海外人才库、优秀企业家人才库、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库、技师人才库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形成人才共享机制,促进企业人才跨行业合理流动;尽快将在国内外知名校企工作、学习的 xx 籍高层次人才、应届大学生详细情况收入数据库,为招引人才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资料。二是编制引才目录,突出主体。在出台“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的同时,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向各镇(区、园)、重点企业征求引才需求和创业合作项目,编制引才目录,发布引才公告,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三是健全政策体系,做好导向。《关于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双百双高”计划的意见》(新委发〔2009〕69 号)是我市近年来出台的唯一人才引进政策,其时效已经过期,建议整合开发区、工业园等多部门人才政策,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扶持、激励等多方面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活力、更有凝聚力的一整套政策体系,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

 (二)招才引智,内部挖潜应相辅相成。一是实施三大引才计划,做足“外引”。实施高端引才计划,重点引进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能引领重点产业发展的领军型创新

 创业人才(团队)。实施“引凤还巢”计划,发挥乡情亲情优势,积极引进 xx 籍的紧缺人才,促进优秀 xx 学子回新创新、创业、就业。实施柔性引才计划,鼓励企业以项目为纽带,推广项目聘用、人才租赁、以才引才、外设科研机构等“柔性”引才方式,同时大力开展推介引才活动,采取分专业、小批量、点对点的形式,以政府名义组织有意向的企业赴对口高校专题调研和招聘,并邀请高校、海外人才团队来我市考察与对接。二是开展三大育才工程,注重“内培”。开展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推行“人才+项目”培养模式,依托国家、省、市重大科研项目、产业项目和工程项目,在实践中培养聚集创新型科技人才,重点在市管专家队伍和创业领军人才中培养有实力竞争国家级、省部级专家的候选人才。开展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针对企业投融资、项目管理、营销管理等知识更新、专业提升需要,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举办高层次学术研讨会或论坛,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提供个性化学习机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大力推进市职教中心建设,采取校企联合、以师带徒等“订单式”方式培养技能人才,推进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与企业需要相衔接。

 (三)优化环境,服务保障要不遗余力。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做优政策环境。建议市财政参照如皋、启东的投入标准,逐年递增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培养、

 使用和激励等;积极发挥财税政策导向作用,通过税收减免、贴息等手段,鼓励企业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探索建立人才发展基金,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等多元化投入机制,保障重大人才项目的实施。二是建设多元平台,做优载体环境。补齐平台建设“短板”,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创业园建设,特别是东陇海留学生创业园的建设,加大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争取建成一批省级以上创业孵化器,扶持高层次人才创业;着力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实训基地建设,支持职教中心和部分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培训示范基地,立足重点产业建设技能含量高的公共实训鉴定基地,面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服务。三是强化服务保障,做优人文环境。定期举办人才联谊会,落实领导结对服务人才制度,帮助解决贷款担保、融资服务、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切实增强人才的归属感。

 (四)强化领导,创新机制需同步推进。一是建立有效的工作奖惩机制。强化对人才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年终实施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考核部门、单位和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市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奖惩体系。二是建立常态的激励机制。加大表彰奖励力度,设立优秀人才奖项,根据人才成果转化和对产业的贡献设置奖励标准,并定期组织评选,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发挥政府采购导向作用,对符合条件的自主创新型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自主产品

 优先列入政府采购产品计划目录,采用首购、订购、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推广应用等方式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在政府资金投资重大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同等条件下向自主创新企业倾斜。三是建立动态的绩效评估机制。严格政策评估机制,每 2 年组织有关专家和相关部门对现有人才政策进行评估、论证,对不合时宜的及时调整完善,确保人才政策的竞争力、吸引力。严格平台监管机制,借鉴如皋经验,研究制定平台运转绩效评估办法,加强对现有博士站、院士站等平台载体的考评,考核结果与政府奖励、项目申报挂钩。

推荐访问:队伍建设 科技人才 情况汇报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