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爱惜粮食倡议书(例文)

|来源:网友投稿

 爱惜粮食倡议书

 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22%,就是世界平均每四个人当中旧有一个中国人。而我国的耕地面积呢?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人口多耕地少,吃饭就成为我国的第一大问题。也许有的同学肯定会说:这怎么可能呢?我们这里一日三餐讲究搭配,讲究营养价值,鸡鸭鱼肉已是平常人家的家常菜。但是只要你们去查一查资料,多看一些新闻媒介,你们就会知道,在我国的边远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等原因,还有许多人在饿肚子,还有许多像你们一样大的`孩子连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何谈读书上学呢?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十三亿人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还要大。

  也许有同学认为,节约几粒米没有多大用场,让我们一起来算笔帐:如果一个人一天节约一粒米,全国 13 亿人可节约 2186 万斤,这么多米可以救济4000多灾民吃10年,可以给1000多名学生吃60年,所以节约粮食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但是,在我们的同学中,却普遍存在着浪费粮食的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每天早上在咱们校门口的垃圾箱内,有许多同学把吃剩的馒头、油条、面包丢在里面;在学校吃饭的同学,也经常把大碗大碗的饭、菜倒在泔水桶内,这实在令人心痛。据有关部门估计,全国每年浪粉的粮食,足够 5000 万人吃一年,多么惊人的浪费啊!

  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会背古诗《锄禾》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可以从这首古诗中可以看出粮食的珍贵。据统计,一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 20 多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农民多少辛勤的劳动,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的心血和汗水。

  目前,我国人均占有粮食还不足 400 公斤,刚才我说了还有少数盆困地区还有很多人吃不饱肚子,而且我国耕地面积仍在逐渐减少,人口都在不断增加,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中国还是一个缺粮的国家,

 粮食是不能浪费的。

  同学们,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要继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节粮宣传周”里,在以后的每一天,要开展爱粮惜粮,节约粮食的宣传活动,要求人人从自己做起,个个养成爱粮节粮的好习惯。

 爱惜粮食倡议书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问大家几个问题:每天早上当老师们把热腾腾的鸡蛋和面包,领回来,递到你手里,你是不是把它都吃完了?那为何我们的楼梯上、操场上、垃圾堆里经常会见到黄亮亮的鸡蛋黄?同学们,这是我们每天在学校的早点。每天我们在家里是不是也会遇到不可口的饭菜就剩饭?有的同学害怕父母批评,随意地倒饭?等等。那我们算一算,假如每天我们每人扔一个鸡蛋、或浪费一粒米。那我们全校学生每天要浪费多少粮食?我们每一个家庭每天浪费一碗饭,我们全中国十几亿人口要浪费多少粮食呢?老师告诉你,我们全国每年倒掉的粮食最少可供两亿人吃一年了。我们这种“舌尖上的浪费”让我们触目惊心。同学们在我们每年最少倒掉约 2 亿人一年食物的同时,全球每六秒就有 1 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

 我们的习总书记提出了“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那我们作为有着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的中华民族,这样的浪费让我们汗颜,这段时间电视上、网络上经常会出现“光盘”一词,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吃光你盘中的饭,不浪费”。网友自发发起不剩饭菜、晒吃光后餐具的“光盘行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引起众多媒体和网友的热烈反响。吃饭时间到,一起参与光盘行动!拒绝浪费,从我做起,晒出自己吃光的盘子,一起向浪费说不,争做节约达人,向舌尖上的浪费说再见!作为工业园区小学的学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份子,我们能不能置身事外?对我们不能置身事外,更应积极响应。为此。共青团西安市委、少工委、西安市教育局面向全市百万学生发起“小米粒行动”。“小米粒”行动手势为右手大拇指与食指指尖相接,

 中指无名指小拇指直立。它有 5 大含义:,“小米粒”行动统一手语标识代表了稻谷、监督、宣传、种子与 ok 。

 小米粒”的手势为米粒与稻穗的象形展示,提醒大家珍惜每一粒粮食。

 “小米粒”手势又形似眼睛与睫毛,寓意监督与警示,号召全市中小学生相互监督,并通过对家长和亲朋好友的监督,带动所有社会成员参与到珍爱粮食、杜绝浪费的行动中。

 “小米粒”手势又好像麦克风,寓意宣传、传播,希望通过各种渠道将“小米粒”行动理念传播至校园、家庭以及社会每个角落。

 “小米粒”手势也代表种子,希望通过行动,将文明用餐、节约粮食的种子播撒到每个人的.心田,并不断发扬光大,将理性节约的理念传递到社会各个领域 “小米粒”手势与“ok”的手势相近,寓意我们都赞同行动理念,会立即行动起来。同时,代表我们的行动结果良好,必将带动时代新风,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文明、美好。

 在此,我们少先队大队部向大家发出以下倡议:

 1、从我做起,做爱惜粮食、崇尚节约的“小米粒”。希望每个学生能从自己的一日三餐做起,从每天早上的免费蛋奶开始做起,以“光盘”为荣,以“剩宴”为耻,不浪费一粒米、不浪费一个鸡蛋。我们要互相监督、互相提醒,让节约成为我们每个人一日三餐的自觉行为。

 2、从我家做起,当负责任、能担当的家庭“小米粒”。“小米粒”代表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省下来的几颗粮食,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种品质与责任,希望每个学生能切实负责,勇于担当,牵手父母,携手亲朋,做制止家庭浪费的宣传者和监督员,让浪费之风止于每个家庭。

 3、从今天做起,当善传播、能宣传的社会“小米粒”。诗人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关心粮食和蔬菜。”希望我们每个学生从当下做起,做一个关心粮食和蔬菜,珍爱食物和资源的社会小米粒,可以告你的朋友、亲人、邻居,也可以转短息,顶网帖,营造节约的氛围,传承这种美德,让全社会更多的人成为节约粮食、厉行

 节约的“食尚达人”。

 同学们,高举你们的小米粒手势, 和老师一起喊:“从我做起,做爱惜粮食、崇尚节约的“小米粒”;从身边做起,做勇于担当、制止浪费的“小米粒”从今天起,争做勤俭节约的“小米粒达人”。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让节约的理念深入每一个人的心田,延伸到我们每一个家庭的餐桌上,成为每个人一日三餐的自觉行为,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

 节约粮食倡议书

 每年的 10 月 16 日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它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粮食日。今天,校团委想请同学们齐背一首诗《锄禾》。你们会背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唐朝的一首诗,他给人们以启迪,引导人民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在每天中午打饭的时候,你是否有过将只吃了几口就不合口味的饭菜倒掉的现象呢?……我们发现,每天中午打饭不一会儿,装饭的盆里就装满了剩饭菜,看着满桶满桶的剩菜剩饭,难道同学们不感到可惜吗?

  同学们,我们都是社会的主人,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要用心去爱护粮食,让我们同心协力,拿出实际行动,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让节约粮食内化为自觉,成为习惯,并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一直坚持开展下去,为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借此,校团委向全校同学提出以下倡议: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可耻。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4、饮食要均衡,不偏食,不挑食。

  5、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6、做好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粮食的可怕后果。

 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更是责任,让节约成为一种时尚风气,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态!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粮食这场行动中去!

推荐访问:例文 倡议书 爱惜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