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选择1》检测单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一课时自主学习检测单 一、 单项选择题:
天山北坡精河县的枸杞、焉耆盆地的辣椒、环塔里木盆地的大枣等支撑起新疆的红色特色产业。新疆红色特色产业的产品因质优价廉而享誉中外。该产业成为新疆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据此完成 1~3题。
1.新疆红色产业产品质优的主要原因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B.土壤肥力高 C.人均耕地面积大
D.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2.新疆红色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气候
C.地形
D.交通运输 3.制约新疆红色产业产品生产规模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市场
D.交通运输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 4~5 题。
4.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5.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下图表示某种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读图,完成 6~7 题。
6.阶段Ⅰ花卉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7.阶段Ⅱ花卉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运输的便捷
D.城市居民收入增加
山东省沾化县是全国闻名的“冬枣之乡”,仅枣树一项就使农民人均收入超过 7 000 元。“沾冬二号”冬枣含糖量高达 38%(普通冬枣 25%,甘蔗 12%),市场供不应求。据此回答 8~9 题。
8.沾化冬枣能远销全国各地,主要原因是(
) A.栽培技术先进
B.运输条件改善 C.政府支持
D.媒体推介 9.从气候角度看,有利于冬枣含糖量提高的因素是(
) A.气温高
B.日温差大 C.光照强
D.年降水量多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读图,回答 10~11 题。
10.该地区位于(
) A.珠江三角洲
B.江淮平原 C.黄河三角洲
D.三江平原 11.该地区土地利用变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的变化
B.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C.灌溉技术的提高
D.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二、填空题:
12.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技术条件。自然条件有: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等;社会经济条件有: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等;技术条件有:冷藏、良种、化肥、机械等。试指出影响以下农业现象的主导因素。
(1)新疆的瓜果特别甜。________ (2)海南省农作物可一年三熟。________ (3)河套平原地处我国半干旱地区,却是西北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号称“塞外江南”。________ (4)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世界驰名,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精心栽培,但始终种不好。________ (5)横断山区、五台山发展垂直农业。________ (6)荷兰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________ (7)中央种粮补贴款发放后,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了。________
13.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若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②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A 为________________,B 为________________,C 为__________,D 为___________。简述布局②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菜篮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 地区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主要原因有哪些? (3)该市意欲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
下一篇:华南农业大学教职工考勤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