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综合预案

|来源:网友投稿

 预案编号:

 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2015 年版)

 编制单位:x xx 公司

  发布公告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 xx 公司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确保公司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各项应急工作能够快速、高效有序,避免和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造成危害和损失,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 xx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现批准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批准人:

 批准日期:

 I 目

 录

 1 总则.............................................................................................................................. 1

 1.1 编制目的 .................................................................................................................................. 1 1.2 编制依据 .................................................................................................................................. 1 1.3 适用范围 .................................................................................................................................. 2 1.4 应急预案体系 .......................................................................................................................... 2 1.5 工作原则 .................................................................................................................................. 2 2 公司基本情况 ............................................................................................................. 3

 2.1 公司概况 .................................................................................................................................. 3 2.2 企业所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 3 2.3 企业生产概况 .......................................................................................................................... 4 2.4 企业排污情况 ........................................................................................................................ 13 2.5

 周边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情况 ........................................................................................... 14 3 环境风险分析 ........................................................................................................... 16

 3.1 危险物质基本情况及环境风险识别 .................................................................................... 16 3.2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类型及危险目标对周围环境影响 ........................................................ 17 4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 23

 4.1

 应急办公室 ........................................................................................................................... 23 4.2 应急指挥部 ............................................................................................................................ 24 4.3 应急工作组 ............................................................................................................................ 25 5 预防与预警 ............................................................................................................... 28

 5.1 环境风险排查与整治 ............................................................................................................ 28 5.2 风险预防措施 ........................................................................................................................ 28 5.3 风险源监控措施 .................................................................................................................... 28 5.4 预警分级及响应措施 ............................................................................................................ 29 5.5 预警解除 ................................................................................................................................ 31

 II 6 应急响应 ................................................................................................................... 32

 6.1 环境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程序 ................................................................................................ 32 6.2 分级响应机制 ........................................................................................................................ 32 6.3 启动预案 ................................................................................................................................ 33 6.4 信息报告与处置 .................................................................................................................... 34 6.5 应急准备 ................................................................................................................................ 37 7 应急处置 ................................................................................................................... 38

 7.1 处置原则 ................................................................................................................................ 38 7.2 现场处置措施 ........................................................................................................................ 38 7.3 应急时紧急停车、停产的基本程序 .................................................................................... 38 7.4 事故现场疏散、隔离方式 .................................................................................................... 39 7.5 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 40 7.6 应急监测 ................................................................................................................................ 40 7.7 应急终止 ................................................................................................................................ 42 8 善后处置 ................................................................................................................... 43

 8.1 生态环境评估 ........................................................................................................................ 43 8.2 善后赔偿 ................................................................................................................................ 43 9 应急保障 ................................................................................................................... 44

 9.1 人力资源保障 ........................................................................................................................ 44 9.2 财力保障 ................................................................................................................................ 44 9.3 物资及应急储存设施保障 .................................................................................................... 44 9.4 治安维护保障 ........................................................................................................................ 44 9.5 应急救援体系保障 ................................................................................................................ 44 10 应急培训与演练 ..................................................................................................... 45

 10.1 培训 ...................................................................................................................................... 45 10.2 演练 ...................................................................................................................................... 46

 III 11 奖励与责任追究 ...................................................................................................... 47

 11.1 奖励 ...................................................................................................................................... 47 11.2 责任追究 .............................................................................................................................. 47 12 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 ......................................................................... 48

 12.1 预案评审 .............................................................................................................................. 48 12.2 预案备案 .............................................................................................................................. 48 12.3 预案发布与发放 .................................................................................................................. 48 12.4 应急预案的修订 .................................................................................................................. 48 13 附则.......................................................................................................................... 49

 附件:

 附件 1:事故应急响应流程图 附件 2:信息通报联系方式 附件 3:突发环境事故报告单 附件 4: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演习记录 附件 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演习考核记录 附件 6:主要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附图: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图 附图3:厂区平面布置图 附图4:雨水收集排放管网图 附图5:污水收集排放管网图 附图6:雨水最终排放去向图 附图 7:污水最终排放去向图

 IV

 1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落实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要求,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建立健全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规范公司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公司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能力,将突发环境事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8)《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9)《危险化学品名录》; (10)《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11)《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2)《河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3)《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14)《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15)《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 (16)《环境保护部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 1.2.2 技术依据 (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2 (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污染场控制标准》; (5)《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7)《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8)《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9)《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10)《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11)《xx 公司 15 万吨/年己二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2)《xx 公司 4 万吨/年聚甲醛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3)《xx 公司 15 万吨/年己二酸项目环境影响变更补充报告》;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 xx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因各种因素引发的所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环境危害以及可能导致重大财产损失的突发环境事件,重点为危险化学品泄漏可能导致的大气污染或因火灾、爆炸对大气和水环境造成影响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行为。

 1.4 应急预案体系 根据公司《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公司环境风险等级判定为重大环境风险,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中的规定,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及现场处置预案。

 综合预案:《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专项预案:《水环境专项应急预案》、《大气环境专项应急预案》; 现场处置方案:《己二酸分厂现场处置预案》;《聚甲醛分厂现场处置预案》;《热点分厂现场处置预案》; 1.5 工作原则 统一指挥、协调有序;以人为本,环保优先;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快速响应,高效统一;就近处置,防止扩散;科学应急,损失最小;汲取经验,持续改进;互相衔接、联动处置。

 3 2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概况 xx 公司为 xxxx 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于 2010 年 6 月 17 日注册成立,厂址位于唐山市海港开发区中浩大路南头,南临渤海,西临中冶恒通集团,北临海港开发区 3 号路。公司共有聚甲醛、己二酸、调度、热电、动力、仪表、设备、质检中心等八个生产车间(分厂)和综合、财务、供应、安全管理、环境管理、工程、预算、销售等管理科室。

 公司建有 15 万吨/年己二酸装置 1 套,4 万吨/年聚甲醛装置 1 套,公司配有2*240t/h 循环流化床锅炉,2*25MW 汽轮发电机组,以及循环水、除盐水、110KV变电站等公辅设施。公司劳动定员 700 人,年产己二酸 15 万吨/年,聚甲醛 4 万吨/年。

 2.2 企业所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2.2.1 地理位置 xx 公司位于唐山市海港开发区中浩大路南头,南临渤海,西临中冶恒通集团,北临海港开发区 3 号路,公司厂址地理中心坐标为东经 119°2"56.68",北纬39° 15"14.30"。厂址西北距杨小庄子 2050m,北距海田村 2700m,西北距曹庄2800m,西距港区居住区 4600m。

 公司周边公路发达,交通便利,唐港高速、沿海高速等高速公路在工业区附近穿过,滨海公路与县级公路与工业区相连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2.2.2 自然环境概况 厂址所在区位于滦河冲积扇前缘的滨海平原,地形平坦,自然坡度为 0.5‰,为沿海滩涂平整而成。该地区所在地地震烈度为 7 度,地震加速度为 0.15g。区域属暖温带滨海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区,常年风向为南风、西南风,强风向为东北东、西北西,年平均风速 3.06m/s,台风对本地区的影响较小。

 本地区最大年降水量为 931.7mm,最小年降水量为 328.7 mm,平均年降水量为 592.7mm,日最大降水量为 413.3mm。本地区年平均气温为 10.6°C,极端最高气温为 38.7°C,极端最低气温为-23.7°C 项目所在区域近三十年主要气候气象特征见表 2.2-1。

 4 表 表 2.2-1

 主要气候气象特征 序号 项目 统计结果 序号 项目 统计结果 1 年平均气温 10.6℃ 6 日最大降雨量 413.3mm 2 极端最高气温 38.7℃ 7 年日照时数 2579.1h 3 极端最低气温 -23.7℃ 8 无霜期 177d 4 年平均降雨量 592.7mm 9 年平均风速 3.06m/s 5 最大年降水量 931.7 mm 10 年平均相对湿度 58% 2.3 企业生产概况 2.3.1 企业规模 公司目前建有 15 万吨/年己二酸项目,4 万吨/年聚甲醛项目,其中 xx 公司15 万吨/年己二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 2009 年取得河北省环保局批复(冀环评[2009]452 号),并于 2015 年 1 月进行变更,同时取得唐山市环境保护局批复(唐环评函[2015]5 号),xx 公司 4 万吨/年聚甲醛项目,于 2013 年取得唐山市环保局批复(唐环发[2013]112 号)。目前上述项目均已建成试生产,尚未验收,各项目基本情况及环保手续履行情况见表 2.3-1。

 表 表 2.3-1

  公司主要项目基本情况及环保手续履行情况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生产装置 主要产品 装置规模 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 1 15 万吨/年己二酸项目 己二酸装置 精己二酸 15 万 t/a

  冀环评[2009]452 号; 唐环发[2013]112 号 环己醇装置 环己醇 10 万 t/a 硝酸装置 硝酸 13.5 万 t/a 2×240t/h 燃煤锅炉 蒸汽 240t/h×2 2 4 万吨/年聚甲醛项目 聚甲醛生产装置 聚甲醛 4 万 t/a 唐环发[2013]112 号 改性聚甲醛特种塑料 0.6 万 t/a 2.3.2 生产工艺流程 2.3.2.1 己二酸生产工艺 工程采取的己二酸生产工艺以精苯为原料,通过选择加氢生成环己烯,环己烯水合生成环己醇,环己醇经硝酸氧化生成己二酸。其中氢气以甲醇合成驰放气为原料,采用变压吸附技术生产;硝酸以液氨为原料,采用双加压法生产。主体工艺流程框图见图 2.3-1。

 5

  图 图 2.3-1

 己二酸生产主体工艺流程框图 (1)制氢装置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 制氢装置采用 8-2-4PSA 工艺流程,即:装置的 8 个吸附塔中有 2 个吸附塔始终处于进料吸附的状态。其吸附和再生工艺过程由吸附、连续四次均压降压、顺放、逆放、冲洗、连续四次均压升压和产品气升压等步骤组成。

 (2)硝酸装置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 采用氨氧化法生产硝酸,其生产过程包括氨-空混合气制备、氨的氧化和热能回收、一氧化氮氧化及吸收等工序,硝酸装置生产及排污工艺流程图见图2.3-2。液氨 硝酸 苯 环己烯 环己醇 己二酸 己二酸成品 PSA 制氢装置 甲醇合成驰放气 H 2

 6

 图 图 2.3-2

 硝酸装置生产及排污工艺流程图 (3)环己醇装置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 项目采用环己烯法制环己醇,其生产过程包括苯加氢、萃取精馏、水合、环己烷精制、加氢催化剂再生、水合催化剂再生等工序,环己醇装置生产及排污工艺流程图见图 2.3-3。

  氨蒸发器 氨过热器 氨过滤器 氨-空混合器 氨氧化炉 过热器 废热锅炉 高温气-气换热器 省煤器 低压反应水冷凝器 氧化氮气分离器 氧化氮气压缩机 尾气预热器 高压反应水冷凝器 吸收塔 漂白塔 酸冷却器 酸库成品酸贮槽 己二酸工序 二次空气 二次空气冷却器 尾气分离器 尾气预热器 液氨 氨辅助蒸发器 氨气 工艺空气 空气压缩机 一次空气 二次空气 工艺水 低压蒸汽 NO X

 HNO 3

 尾气 空 气 尾气还原装置 尾气膨胀机 尾气排气筒 G 4

 氨气 G 废气

  W 废水 S 固废 图例

 7

 图 图 2.3-3

 环己醇装置生产及排污工艺流程图 (4)己二酸装置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 己二酸是以铜和钒作催化剂,用硝酸氧化环己醇反应生成,然后经过结晶、增浓、离心得到粗己二酸。粗己二酸经溶解、活性炭脱色再经过结晶、增浓、离心、干燥后得到精己二酸产品。后续系统包括:氧化氮气体回收、硝酸浓缩、催化剂及己二酸回收。己二酸装置生产及排污工艺流程图见图 2.3-4。

 预处理吸附器 第一加氢反应器 第二加氢反应器 加氢沉降器 加氢催化剂再生 脱水塔 苯分离塔 苯回收塔 环己烯分离塔 环己烯回收塔 环己烯洗涤塔 环己醇分离塔 第二水合反应器 第一水合反应器 水合催化剂再生 环己醇提纯塔 环己烷水洗塔 环己烷处理反应器 环己烷提纯塔 环己烷 苯 己二酸装置 催化剂浆液 苯 H 2 O 水 高沸物 溶剂 水 低沸点组分 闪蒸罐脱水塔环己烷 环己烯 环己醇 环己醇 环己烯 环己烯 环己醇 H 2 H 2 溶剂 G 5 S 1

  G 6 S 2

 S 3 S 4 G 废气

  W 废水 S 固废 图例

 8

 图 图 2.3-4

  己二酸装置排污节点图 2.3.2.2 聚甲醛生产工艺 采用共聚甲醛生产技术,利用甲醇为原料在铁钼催化剂作用下氧化生成 55%甲醛溶液,然后真空浓缩为 74%的甲醛溶液,浓缩后的甲醛溶液在硫酸催化作用下合成三聚甲醛溶液,再经苯萃取和精制得到聚合级三聚甲醛,然后分别以三聚甲醛、二氧戊环分别为聚合单体和共聚单体进行本体连续聚合得到聚甲醛,聚甲醛部分作为产品外售,部分作为原料生产改性聚甲醛。其生产过程包括甲醛制备HNO 3

 氧化反应器 增浓过滤器 离心机 过滤器 精己二酸结晶器 增浓过滤器 离心机 洗涤 干燥器 缓冲料仓 称量包装 环己醇 粗己二酸结晶器 活性炭液 亚硝气冷凝器 空气 亚硝气压缩机 氧化氮气体吸收塔 冷凝液 硝酸浓缩塔 母液酸 母液水 母液酸 一次蒸发器 催化剂回收树脂反应器 蒸发器(降膜) 储罐 结晶槽 离心机 溶解罐 储罐 氧化反应液罐 第二次催化剂吸附器 己二酸 二元酸 混合二元酸 HNO 3

 水 HNO 3

 水 S 5 W 2

 W 3

 G 7

 S 6 W 2

 W 2

 W 2

 G 废气 W 废水 S 固废

 图例 G 8

 9 单元(包括甲醛合成、甲醛浓缩两部分)、三聚甲醛合成单元、TOX 精制单元、聚合单元、后处理单元、稀醛回收单元、改性单元。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见图 2.3-5。

 10 甲醇 空气 甲醛合成反应器N’1 甲醛吸收塔 水 G’1 真空闪蒸罐 冷凝器 G’2

 铁钼催 化剂

 回用甲醛 G’3 分层器 下层水溶液 稀醛 改性聚甲醛 产品 甲醛分离塔

 混料机 循环气 T O X反应器

 硫酸 第一精馏塔 冷凝器

 萃取塔 苯 苯回收塔 G’4 冷凝器 回用苯 脱轻塔

 冷凝器 冷凝轻组分 聚合反应器 粉碎机N’3 G’7 二 氧 戊环、甲缩醛、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

 共混仓 稳定剂

 离心机N’4 G’9 W’1

 干燥仓 G’6 2#三级水吸收塔

 挤出机 G’8 2#三级水吸收塔

 振荡筛N’4 S’2 G’10 成品包装料仓仓 挤出造粒机仓 改 性辅料 G’14 2#三级水吸收塔 G’15

 包装机 聚甲醛产品 G’11 包装机 图例:

  G 表示废气 W 表示废水 N 表示噪声 S 表示固废 表示物料流向

  表示气流方向 注:泵类噪声为 N’2 加压精馏塔 冷凝器 G’12 S’3 回收三聚甲醛 W’2 冷凝器 G’13 回用甲醛 S’1 G’5 图 图 2.3-5

 聚甲醛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 厂家回收 稀醛 稀醛 稀醛 ECS 系统 1#一级水吸收塔 二级水吸收+ 1#一级水吸收塔 二级水吸收+ 1#一级水吸收塔 一级水吸收+ 1#一级水吸收塔 焚烧炉 焚烧炉 焚烧炉 二级水吸收+ 1#一级水吸收塔 旋风+布袋 旋风+布袋 旋风+布袋 旋风+布袋 旋风+布袋 3#一级水吸收塔 W’4 W’3 W’3 W’3 W’3 碱液

 11 2.3.3 主要生产设备 己二酸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 2.3-2,聚甲醛项目主要设备见表 2.3-3。

 表 表 2.3-2

 己二酸 项目 主要 工艺 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一 一 己二酸装置

 四 四 环己醇装置 1 氧化反应器 Φ2100×H2070

 VN=9m3

 12

 1 第一反应器 Φ2200×4000 1 2 环己醇预热罐 Φ1800×H2550 1

 2 第二反应器 Φ2200×4000 1 3 氧化平衡罐 Φ4000×L14000 1

 3 环己醇第一反应器 Φ5600×6300 1 4 回收酸罐 Φ8250×H7508 1

 4 环己醇第二反应器 Φ5600×6300 1 5 氧化酸罐 Φ5200×H7500 1

 5 环己烷处理器 Φ800×7695 1 6 催化剂制备罐 Φ1400×L2650 1

 6 加氢反应器 Φ1400×4900 1 7 粗己二酸浆料罐 Φ3800×H3200 2

 7 氧化锌脱硫反应器 Φ1400×4900 2 8 预结晶器 Φ2400×L3600 2

 8 吸附塔 Φ1600×8600 12 9 粗己二酸结晶器 Φ3500×L15080 2

 9 脱苯塔 3200×49900 1 10 己二酸溶解罐 Φ2200×L4600 2

 10 苯回收塔 3000×47900 1 11 精酸结晶进料罐 Φ4000×L4300 1

 11 环己烯分离塔 -- 1 12 精酸浆料罐 Φ4200×L3800 1

 12 环己烯回收塔 2800×41500 1 13 精己二酸结晶器 Φ3500×L16400 2

 13 溶剂回收塔 700×16850 1 14 排气洗涤塔 Φ1800×H3900 1

 14 脱水塔 1000×18450 1 15 洗涤塔 Φ3600×H7350 2

 15 环己烯水洗塔 -- 1 16 1#NO 2 吸收塔 Φ2800×H22400 1

 16 环己醇分离塔 5000×26600 1 17 2#NO 2 吸收塔 Φ2800×H22400 1

 17 脱环己烯塔 2000×24500 1 18 3#NO 2 吸收塔 Φ2800×H22400 1

 18 环己醇精制塔 2000×32000 1 19 废气吸收塔 Φ1500×H6160 1

 19 脱盐水脱气器 -- 1 20 1# HNO 3 浓缩塔 Φ3000×16000 1

 20 环己烷水洗塔 1000×13500 1 21 2# HNO 3 浓缩塔 Φ4800×15800 1

 21 环己烷精制塔 2000×35200 1 22 粗己二酸增稠器 Φ1900×2968 2

 22 排放脱气器 150×1900 1 23 精己二酸增稠器 Φ2823×H1003 2

 23 汽提塔 -- 1 24 粗己二酸离心机 功率 55/22kW 4

 24 DH再生放空脱气器 150×1900 1 25 精己二酸离心机 功率 55/22kW 4

 25 汽提塔 1200×7800 1 26 回收离心机 Q=8~10t/h 1

 26 废水脱气器 350×2400 1 二 二 硝酸装置

 27 氢气压缩机 Q=11000m 3 /h 2 1 氨氧化炉 Φ4070/3300×6805 1

 28 浆液分离罐 18.3m 3

 1 2 氨转化还原反应器 Φ2600×6344 1

 29 闪蒸罐 4m 3

 1 3 硝酸吸收塔 Φ4400 ×62970 1

 30 加氢催化剂贮罐 45m 3

 1 4 漂白塔 Φ2000×9380 1

 31 水合催化剂贮罐 300m 3

 1 5 汽液分离器 Φ1800×10494 1

 32 环己烯储罐 110m 3

 2 6 液氨球罐 φ15700 2

 33 进料缓冲罐 40m 3

 1 7 中间酸槽 φ15000×12000 2

 34 浆液循环泵 Q=80m 3 /h 2 8 蒸汽透平 Q=15.7t/h 1

 35 苯进料泵 Q=48.8m 3 /h 2 9 氧化氮压缩机 Q=72200m 3 /h 1

 36 脱盐水泵 Q=234m 3 /h 2 10 尾气透平 Q=64361m 3 /h 1

 37 环己烷反应器进料泵 Q=6.2m 3 /h 2 11 氨压缩机 Q=102.3m3/h 1

 38 加氢催化剂输送泵 Q=1.14m 3 /h 2 三 三 罐区

  五 热电厂

 1 精苯储罐 Φ18900×11760

 2

 1 循环流化床锅炉 蒸发量:240t/h 2 2 环己醇储罐 Φ22000×13172

 1

 2 储煤仓 4000t 4 3 环己烯退料罐 Φ18900×11760

 1

 3 炉前仓 320m3 4 4 环己烷储罐 Φ22000×13172

 2

 4 渣仓 700m3 2 5 甲醇储罐 Φ18900×11760

 2

 5 灰库 1800m3 2

 12 表 表 2.3-3

  聚甲醛 项目 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材料 数量 1 甲醛反应器 AISI304 1 2 甲醛吸收塔 AISI304 1 3 甲醇蒸发器 AISI304 1 4 真空闪蒸罐 A240304 1 5 稀醛冷凝器 A240304 2 6 塔底分层器 A240304 1 7 塔顶分层器 A240304 1 8 分层器 A240304 1 9 三聚甲醛反应器 GL 2 10 甲醛分离塔 A240304 1 11 加压精馏塔 A268 TP329 1 12 第一精馏塔 A240316L 1 13 萃取塔 A240304 1 14 苯回收塔 A240304 1 15 脱轻塔 A240304 1 16 一级聚合反应器 A351CF8 2 17 二级聚合反应器 A351CF8 2 18 三级聚合反应器 A351CF8 2 19 四级聚合反应器 A351CF8 2 20 粉碎机 A240304 2 21 挤出机 TH-12 4 22 造粒机 A240304 1 23 离心机 A240304 1 24 振动筛

 5 25 包装机

 2 26 烘箱

 1 27 密闭混料机 A240304 1 28 挤出造粒机 A240304 1 29 包装机

 1 30 甲醇储罐 常压储罐,240m 3

 2 31 二氧戊环储罐 常压储罐,80m 3

 1 32 苯储罐 常压储罐,80m 3

 1 33 TOX 储罐 常压储罐,240m 3

 2 34 甲醛储罐 常压储罐,500m 3

 2

 13 2.4 企业排污情况 企业未进行验收监测,企业排污情况使用数据引自《xx 公司 15 万吨/年己二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变更报告》、《xx 公司 4 万吨/年聚甲醛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本公司污染物处置与排放见表 2.4-1、表 2.4-2。

 表 表 2.4-1

  项目废气 污染物处置与排放 一览表 类别 排污节点 主要污染物 防治措施 己二酸项目废气 G1 制氢装置安全阀排气 CH 4 、CO、H 2

 送火炬焚烧处理(火炬高度 20m) G2 制氢装置非正常排气 G3 制氢装置PSA吸附器解析气 CH 4 、CO、H 2

 返回中润利用 G4 硝酸装置吸收塔顶尾气 NO 氨转化还原反应器脱除NO X +64m排气筒排空 G5 环己醇装置工艺放空气 非甲烷总烃 送火炬焚烧处理(火炬高度 20m) G6 环己醇装置 CO 放空气 CO G7 己二酸装置硝酸吸收塔尾气 N 2 、N 2 O、 O 2 、NO X 、CO 2

 送锅炉焚烧处理 G8 己二酸装置干燥尾气 己二酸

 洗涤塔洗涤+20m 高排气筒 G9 锅炉烟气 烟尘 电除尘+布袋除尘 150m高烟囱 SO 2

 燃用低硫煤+炉内掺钙+循环流化床法脱硫 NO X

 SNCR 脱硝 G10 破碎筛分废气 粉尘 布袋除尘器(2台)+2根15m高排气筒排空 G11 储煤仓含尘废气 粉尘 布袋除尘器(4台)+4根40m高排气筒排空 G12 转运站含尘废气 粉尘

 各转运点分别设置冲击式多管除尘器(共 4台),分别经各自 15m 高排气筒排空 G13 煤炉前仓含尘废气 粉尘

 布袋除尘器(4台)+4根30m高排气筒排空 G14 石灰库含尘废气 粉尘 布袋除尘器(1台)+1根15m高排气筒排空 G15 渣仓含尘废气 粉尘

 布袋除尘器(2台)+2根15m高排气筒排空 G16 灰库含尘废气 粉尘

 布袋除尘器(2台)+2根15m高排气筒排空 G17 脱硫石灰仓含尘废气 粉尘 每座石灰仓配备 1 台除尘器(4 台) +4 根 15m高排气筒排空 G18 脱硫消化器含尘废气 粉尘 布袋除尘器(2台)+2根15m高排气筒排空 聚甲醛项目废气 G1 甲醛吸收塔尾气 甲醛、甲醇 送ECS系统焚烧处理+35m排气筒 G2 稀醛冷凝器未凝气 甲醛 1#一级水吸收塔+30m排气筒 G3 第一精馏塔不凝气 甲醛、三聚甲醛 G4 苯回收塔不凝气 甲醛、苯 G5 脱轻塔不凝气 甲醛、三聚甲醛 G12 甲醛分离塔不凝气 甲醛、三聚甲醛 G13 加压精馏塔不凝气 甲醛 G6 聚合未反应气 甲醛、三聚甲醛、二氧戊环 2#三级水吸收塔+焚烧炉焚烧处理 G7 共混仓排气 甲醛、三聚甲醛、粉尘 G8 降解废气 甲醛、三聚甲醛 G14 挤出造粒机混炼废气 甲醛、三聚甲醛 G15 改性聚甲醛 特种塑料包装废气 粉尘、甲醛 G9 干燥尾气 甲醛、三聚甲醛、粉尘 3#一级水吸收塔+排气筒 G10 料仓外排气 粉尘、甲醛 G11 聚甲醛包装废气 粉尘、甲醛 表 表 2.4-2

 公司废 水、固废污染物处置 与排放 一览表

 14 己二酸废水 W1 生产装置废水 COD、SS、NH 3 -N 采用ABR+O1BR+O2BR+混凝沉淀的处理工艺,处理能力5280m 3 /d,出水送中水装置 中水装置采用混凝沉淀+滤池+超滤+反渗透处理工艺,处理能力12000m 3 /d W4 生活污水 W2 除盐水站排水 直接送中水处理装置 W3 循环水站排水 聚甲醛废水 W1 离心废水 COD、甲醛 回用造粒机水槽 W2 加压精馏塔排水 COD、甲醛、硫酸盐 送公司污水处理站 W3 1#一级水吸收塔排水 COD、甲醛 送公司污水处理站 W4 3#一级水吸收塔排水 COD、甲醛 送公司污水处理站 己二酸固废 S1 制氢装置 PSA 吸附器 废分子筛 送天津合佳威立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S2 环己醇装置 加氢废催化剂 制造厂回收 S3 环己醇装置 水合废催化剂 送天津合佳威立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S4 环己醇装置 苯预处理器直接脱硫吸附剂 制造厂回收 S5 环己醇装置 环己烷处理废催化剂 送天津合佳威立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S6 环己醇装置 醇塔釜重组份 S7 环己醇装置 脱氢反应器废催化剂 S8 己二酸装置 废活性炭 送中润煤化工炼焦炉焚烧 S9 己二酸装置 废树脂 S10 污水处理装置 生化污泥 S11 热电站 锅炉灰渣 综合利用 S12 职工生活 生活垃圾 环卫部门集中处置 聚甲醛固废 S1 废铁钼催化剂 — 厂家回收 S2 不合格产品 POM 回用于挤出机 S3 甲醛分离塔冷凝液 甲酸甲酯、甲醇、TOX 送焚烧炉焚烧处理 2.5 周边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情况 公司周边 5km 范围内主要人口聚集区为海田村、佟家铺、曹庄、杨小庄等居民点。除此外周边企业主要包括佳华煤化工、中润煤化工等企业,保护目标与公司厂址方位及距离见表 2.5-1。

 表 表 2.5-1

 公司 周边区域环境保护目标 一览表

 15 序号 类别 名称 坐标 相对厂址 方位 距离 规模(人) 1 周边 居民点 海田村 39°16"58.54"E;119° 2"34.31"E N 2700m 210 2 佟家铺 39°16"28.78"N;119° 1"14.72"E NW 2600m 360 3 曹庄 39°15"46.37"N;119° 0"14.66"E NW 2800m 1440 4 杨小庄 39°15"39.13"N;119° 1"1.81"E NW 2050m 80 5 港区居住区 39°14"21.84"N;118°59"30.14"E W 4600m 2600 6 周边 企业 佳华煤化工 39°15"22.60"N;119° 1"47.10"E NW 1225m 800 7 中润煤化工 39°14"53.27"N;119° 1"43.12"E W 400 1200

 16 3 环境风险分析 根据公司生产、使用、贮存化学危险物质的品种、数量、危险性质以及可能引起环境风险事故的特点,对全公司生产环节、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从可能泄漏物质的毒性、爆炸性、可能遭受财产损失、环境影响范围、环境影响可恢复性等方面进行环境风险识别和评价。

 公司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中详细分析了公司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后果及其环境风险防控情况,本综合预案引用其中的部分内容及结论对公司环境风险进行分析。

 3.1 危险物质基本情况及环境风险识别 按照公司目前主要装置及各生产、辅助单元进行分析,公司目前涉及的主要风险物质包括甲醇、甲醛、苯、液氨、硝酸等,公司目前存在的风险物质及其存储情况见表 3.1-1。

 表 表 3.1-1

 公司主要装置及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一览表 分区 主要装置 危险物资名称 主要设备 装置规格/储存量 聚 甲 醛 装 置 区 甲醛制备单元 TOX 合成单元 稀醛回收单元 聚合后处理单元 甲醇、甲醛、苯 甲醛合成反应器 TOX 反应器 苯回收塔 聚合反应器 4 万 t/年聚甲醛 装置区储罐 苯 粗苯储罐 1×17.6m 3 ;1×110m 3

 精苯储罐 1×17.6m 3

 硫酸 90%硫酸储罐 1×11.67m 3

 30%硫酸 1×100m 3

 甲醛 50%甲醛 1×110m 3

 10%甲醛 1×110m 3

 中间罐区 甲醇 甲醇储罐 2×240m 3

 甲醛 甲醛溶液储罐 2×500m 3

 苯 苯储罐 1×80m 3

 TOX TOX 储罐 2×240m 3

 二氧戊环 二氧戊环储罐 1×80m 3

 己二酸 装置区 己二酸装置区 硝酸 氧化反应器 精己二酸结晶器 15 万 t/a 精己二酸 硝酸装置区 液氨、硝酸 氨氧化炉 硝酸吸收塔 13.5 万 t/a 硝酸 制氢装置区 H 2 、CO、CH 4

 PSA 制氢装置 --

 17 环己醇装置区 苯、环己烷、H 2

 环己醇反应器 环己烷处理器 环己醇精制塔 环己烷精制塔加氢反应器 10 万 t/a 环己醇 原料及中间产品罐区 苯 苯储罐 2×3300m 3

 甲醇 甲醇储罐 2×3229m 3

 环己烯 环己烯储罐 1×3300m 3

 环己烷 环己烷储罐 1×5000m 3

 己二酸中间产品罐区 燃料油 燃料油储罐 1×570m 3

 粗醇 粗醇储罐 1×1082m 3

 轻质油 轻质油储罐 1×220m 3

 X 油 X 油储罐 1×220m 3

 DMAC DMAC 储罐 1×570m 3

 环己烯 环己烯储罐 1×570m 3

 二氧戊环 二氧戊环储罐 1×220m 3

 环己烷 环己烷储罐 1×220m 3

 环己醇罐区 环己醇 环己醇储罐 1×5000m 3

 环己醇储罐 1×570m 3

 硝酸罐区 硝酸 硝酸储罐 2×2000m 3

 液氨球罐 液氨 液氨球罐 2×2000m 3

 根据表 3.1-1 中公司主要风险物质储存情况,按照《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评估结果,公司环境风险等级判定为重大环境风险。

 3.2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类型及危险目标对周围环境影响 3.2.1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类型 根据评估报告,公司突发环境事件主要包括火灾、爆炸、泄露等生产安全事故及可能引起的次生、衍生厂外环境污染及人员伤亡事故、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失灵或非正常操作引起外环境污染事故等(详见评估报告中4.1.2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按照不同风险源,判定项目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类型见表 3.2-1。

 18 表 表 4.3-1

 主要事故类型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经、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 . 序号 风险评价单元 装置名称 涉及危险物 质名称 直接后果 次生、衍生后果 1 甲醛制备单元 甲醛合成反应器 甲醇、甲醛 火灾、爆炸、泄露中毒 消防废水、甲醇从雨水排口排出厂界,污染环境 2 TOX 合成单元 TOX 反应器、苯回收塔 甲醛、TOX、苯 火灾、爆炸、泄露中毒 消防废水、甲醛溶液、TOX、二氧戊环从雨水排口排出厂界,污染环境 3 聚合单元 聚合反应器 TOX、二氧戊环 火灾、爆炸、泄露中毒 消防废水、TOX、二氧戊环从雨水排口排出厂界,污染环境 4 焚烧炉单元 SCR 脱硝装置 氨 泄露中毒 — 5 聚甲醛罐区 甲醇储罐 甲醇 火灾、爆炸、泄露中毒 消防废水、甲醇从雨水排口排出厂界,污染环境 甲醛溶液储罐 甲醛 泄露中毒 — TOX 储罐 TOX 火灾、爆炸、泄露中毒 消防废水、TOX 从雨水排口排出厂界,污染环境 苯储罐 苯 火灾、爆炸、泄露中毒 消防废水、苯从雨水排口排出厂界,污染环境 二氧戊环储罐 二氧戊环 火灾、爆炸、泄露中毒 消防废水、二氧戊环从雨水排口排出厂界,污染环境 6 己二酸单元 氧化反应器、精己二酸结晶器 硝酸 泄露中毒 硝酸从雨水排口排出厂界,污染环境 7 硝酸单元 氨氧化炉、硝酸吸收塔 液氨、硝酸 爆炸、泄露中毒 氨水、硝酸从雨水排口排出厂界,污染环境 8 制氢单元 PSA 制氢装置 H 2 、CO、CH 4

 火灾、爆炸、泄露中毒 消防废水从雨水排口排出厂界,污染环境 9 环己醇单元 环己醇反应器、环己烷处理器、环己醇精制塔、环己烷精制塔加氢反应器 苯、环己烷、H 2

 火灾、爆炸、泄露中毒 消防废水、苯、环己烷从雨水排口排出厂界,污染环境

 19 序号 风险评价单元 装置名称 涉及危险物 质名称 直接后果 次生、衍生后果 10 己二酸原料及中间产品罐区 苯储罐 苯 火灾、爆炸、泄露中毒 消防废水、苯从雨水排口排出厂界,污染环境 甲醇储罐 甲醇 火灾、爆炸、泄露中毒 消防废水、甲醇从雨水排口排出厂界,污染环境 环己烯储罐 环己烯 火灾、爆炸 消防废水、环己烯从雨水排口排出厂界,污染环境 环己烷储罐 环己烷 火灾、爆炸 消防废水、环己烷从雨水排口排出厂界,污染环境 11 己二酸中间产品罐区 燃料油储罐 燃料油 火灾、爆炸 消防废水、燃料油从雨水排口排出厂界,污染环境 粗醇储罐 粗醇 火灾、爆炸 消防废水、粗醇从雨水排口排出厂界,污染环境 轻质油储罐 轻质油 火灾、爆炸 消防废水、轻质油从雨水排口排出厂界,污染环境 X 油储罐 X 油 火灾、爆炸 消防废水、X 油从雨水排口排出厂界,污染环境 DMAC 储罐 DMAC 火灾、爆炸 消防废水、DMAC 从雨水排口排出厂界,污染环境 环己烯储罐 环己烯 火灾、爆炸 消防废水、环己烯从雨水排口排出厂界,污染环境 二氧戊环储罐 二氧戊环 火灾、爆炸、泄露中毒 消防废水、二氧戊环从雨水排口排出厂界,污染环境 环己烷储罐 环己烷 火灾、爆炸 消防废水、环己烷从雨水排口排出厂界,污染环境 12 环己醇罐区 环己醇储罐 环己醇 火灾、爆炸 消防废水、环己醇从雨水排口排出厂界,污染环境 13 硝酸罐区 硝酸储罐 硝酸 泄露中毒 消防废水、硝酸从雨水排口排出厂界,污染环境 14 液氨球罐 液氨球罐 液氨 爆炸、泄露中毒 氨水从雨水排口排出厂界,污染环境

 20

 序号 突发环境事件情景 主要事故类型 涉及环境风险物质名称 扩散途径 1 火灾、爆炸、泄露等生产安全事故 苯罐区泄漏 苯 泄漏进入大气、地表水 2 甲醇罐区泄漏 甲醇 泄漏进入大气 3 环己烷罐区泄漏 环己烷 泄漏进入大气 4 70%硝酸罐区泄漏 硝酸 泄漏进入大气 5 液氨罐区泄漏 液氨 泄漏进入大气 6 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失灵或非正常操作 消防废水事故排放 COD 进入地表水 7 雨水事故排放 COD 进入地表水 8 火炬事故排放 非甲烷总烃、CO 进入大气 9 污染治理设施非正常运行 ECS催化焚烧系统非正常运行排放 甲醛、甲醇 进入大气 10 锅炉烟气处理系统非正常运行排放 SO 2 、NO x 、烟尘 进入大气 评估报告根据 q/Q 值选择己二酸原料及中间产品罐区苯、甲醇和环己烷、硝酸罐区的硝酸、液氨罐区的氨泄漏进行源强分析,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如下:

 (1)苯、甲醇和环己烷泄漏爆炸; (2)苯、甲醇和环己烷泄露池火; (3)硝酸、氨、甲醛、苯泄漏中毒事故; (4)消防废水、初期雨水事故排放; (5)苯泄漏事故排放; (6)火炬事故排放、ECS 催化焚烧系统非正常运行排放、锅炉烟气处理系统非正常运行。

 3.2.2 危险目标对周围环境影响 根据评估,公司主要事故类型可能产生的直接、次生和衍生后果分析结果如下:

 (1)xx 公司主要事故为苯、甲醇和环己烷泄漏、70%硝酸储罐泄露、液氨储罐、55%甲醛储罐、苯储罐泄漏、消防废水事故排放、苯物料泄漏排放、初期雨水事故排放、火炬事故排放、ECS 催化焚烧系统非正常运行排放、锅炉烟气处理系统非正常运行排放。

 (2)xx 公司主要事故类型可能产生的直接、次生和衍生后果分析结果如下:

 21 罐区苯发生爆炸时,其死亡半径为 15.1m,重伤半径为 43.4m,轻伤半径为77.9m,财产损失半径为 36.8m,安全区域为 77.9m 以外的区域。罐区甲醇发生爆炸时,其死亡半径为 16.3m,重伤半径为 46.4m,轻伤半径为 83.3m,财产损失半径为 41.6m,安全区域为 83.3m 以外的区域。罐区环己烷发生爆炸时,其死亡半径为 18.8m,重伤半径为 53m,轻伤半径为 95m,财产损失半径为 52.2m,安全区域为 95m 以外的区域。当发生假定事故时主要波及人群为厂区职工。

 苯储罐发生泄漏池火事故时,其死亡半径为 83.5m,二度烧伤半径为 100.8m,一度烧伤半径为 146.4m,财产损失半径为 64.6m;甲醇储罐发生泄漏池火事故时,其死亡半径为 35.7m,二度烧伤半径为 41.6m,一度烧伤半径为 56.1m,财产损失半径为 28.3m;环己烷储罐发生泄漏池火事故时,其死亡半径为 85.8m,二度烧伤半径为 103.7m,一度烧伤半径为 150.7...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