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借助活动学古文,在古文字句中行走

|来源:网友投稿

孔燕燕

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美好的品质,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学写一件简单的事”。《司马光》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也是统编本教材出现的首篇文言文,如何定位,怎么学习,对学生今后学习文言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经过课前的调查,最早听到此故事时学生的年龄为3岁,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插图版、注音版,各种版本的《司马光砸缸》学生接触得不少。这为激发学生兴趣,读懂文言文形式的《司马光》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保障。但是也因为学生的熟,势必出现一个问题,他们熟知的故事与原文有一定距离,如何跳出原有思维,用学习文言文的思维读《司马光》,也是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

基于上述分析,在教学中,我围绕单元双线结构,落实课后三道练习题,进行了《司马光》一课的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建立关联,整合所学

统编本教材关联性非常强,本课《司马光》以人物的名字为题,复姓司马。关于复姓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曾经学过《姓氏歌》,中国姓氏有很多,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这里面虽然没有提到司马,但是省略号让学生知道复姓还有很多。上课时板书“司马”,让学生联想,他们自然想起姓氏歌,关联姓氏歌巩固了学生对复姓的认识。

教材只有和学生的元认知建立联系,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继续板书“光”,学生还能想到什么?那就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故事《司马光砸缸》,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故事,唤起关联的记忆,也会缓解见到文言文时的畏难情绪。

活动二:圈点句读,读懂文言文

启功先生曾经谈及自己学习古文的方式:“一部木板刻本没圈点的《古文辞类纂》,怎样读?我原想先生一定会给我每句讲讲,谁知不然。先生在选出的篇题上点一个朱笔点,一次选几篇,让我用朱笔按句加点。一天留的作业即是十几页,甚至几十页。回忆第一次回家点读时,天啊!黑字一大片,从哪里下笔去点呢?没法子,只好硬着头皮去瞎点。凡有‘之乎者也的地方,大约是句尾,点着比较放心,其它对或错,只好置之度外。”“次日上课,先生只是逐句低声念去,念到点错的地方,用朱笔挑去我点的句读(当时只用一个点来断句),另点在正确的地方。这才开口解说这句是什么意思,那个点为什么错。我才恍然大悟:凡点错处,都是不懂某个字、某个词以至某个句式,特别是人名、地名、官名等等硬度很强的专名词。”

启功先生读古文的小故事,告诉我们没有学过语法的人是怎么读懂文言文的,那就是反复圈点句读。统编本教材在三年级上册选编了这篇文言文,我想除了激发兴趣,还要让学生能感受到读古文的方法。基于上述理论依据,第二个活动就定位在了圈点句读读懂文言文上。

在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情况下,每人手中拿到了一份《宋史·司马光传》的原文,原文竖版呈现没有标点,学生尝试点句读。这个活动看似简单,其实对学生的语感能力和对字词的理解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在学生个体活动之后,全班交流,在前台展示的学生按照自己的点句读原文,下面的学生与其呼应,各自说明理由,教师再进行点拨。在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表现出的差异,有的能点出几处句读,有的能达到课文中添加标点的准确程度,还有的同学特别在“光持石击瓮破之”一句中,点出人物和做什么,并在自己的阐述中让大家明白,“光”指的是司马光,古文用一个字就代替了我们現在的一个词,“持石”是说拿起大石头,“击瓮”说的是去敲击瓮,“破之”是指司马光把瓮砸破了。这一句的句读已经看出学生对字、词和句式的准确理解。

就在这样反反复复点句读、学生自读、同学互读、教师带读的过程中,学生对文言文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对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有了懵懂的认知。三年级方法不必说明,这样润物无声的效果才是最好的。

活动三:多种方式行走于文言文

点句读、反复读,让学生对文言文有了初步的感知,但是他们头脑中儿时就已经倒背如流的故事,在读古文的过程中变成了牵绊。怎么才能让学生跳出现代文的思维,在古文每个字的密林中行走,是读文言文的又一重点。

第一个小活动,学生要结合注释自己来讲一讲这个故事。注释读懂的程度和没有注释的部分怎么讲,这都需要学生在此活动中有思考。从学生讲故事过程中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对于书下注释的理解基本没有问题,都能将注释的内容化成自己的理解讲出来。特别是在前面点句读时,学生对“光”这个主语的理解,为这里讲故事把故事中的人物梳理清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发现了“群儿、一儿、儿、众、光”这些古文中出现的人物,并能结合语境区分“群儿”指所有人,“一儿”和“儿”指跌入瓮中的人,“光”指司马光,而“众”虽然也有所有人的意思,但是结合语境就能发现,这里的“众”不包括瓮中人和司马光。同时,在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他们在读古文的时候有着同样的困惑,有些地方不明白,不知道怎么讲,但是因为儿时听过的故事,所以学生的表现呈现出两种情况:一是只要遇到不会的地方就绕道而行,匆匆掠过;二是只要遇到不会的地方就把儿时听到的故事在这一部分进行替代。学生这种跳来跳去怎么也不能逾越的状态让他们很难受,很难行走在文言文中。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有趣有益的学习活动作为学生的拐杖,帮他们越过障碍,顺利行走。学生在阅读古文借助注释讲故事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为什么是“瓮”而不是“缸”?“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破之”这三处都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一个又一个小活动行走在文言文中解决自己的困惑。

瓮和缸的问题是最好解决的,观复博物馆的马未都先生曾经对馆内陈列的缸和瓮做了详细的解释,我将这一解释转化为看图片结合注释判断瓮和缸的活动(如图1)。图片相对于讲解更加直观,缸和瓮的差别只在口上,收口为瓮,敞口为缸。想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学生需要重新读注释,只有读懂注释才能选出哪个是瓮。在学生正确判断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出现年代轴,在年代轴中明示瓮和缸的位置,瓮出现在战国西汉时期,而缸出现在明末清初,口的一收一敞是制陶技术发展的结果,所以我们现在能听到带“瓮”的成语,而没有带“缸”的。学生又一次在直观的认知中区别了瓮和缸,也是对此篇课文原典《宋史·司马光传》的尊重,只是后来故事便于流传,我们今天听到的才是缸。

面对后面三个学生提出的读起来似懂非懂的问题,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让他们觉得学习古文是有意思的,在有意思的过程中读懂,课堂上学生走进了认邮票、排序读和与现代文对照读的活动中。三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就是初次谋面,课堂上见面的次数越多,读得越多,对古文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好。中国国家邮政局在2004年6月1日发行了《司马光砸缸》特种邮票,这套邮票共三枚分别是落水、砸缸、获救(如图2)。在赏邮票看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对照原文,将无序的邮票排列有序。同时在“落水”这枚邮票的欣赏中,结合“没水中”这一动作明白了“没”是沉没的意思,解决了自己的困惑。

古文和现代文的对读,降低了学生对“破之”一句中“破”字使动用法的理解难度,现代文是教师精选自编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撑起拐杖,便于学生行走在文言文中。“众皆弃去”中这个“弃”字,既能看出当时的情景,也能凸显司马光行为的果断。这个“弃”在学生小语境的理解中是抛弃和放弃,但是结合他们的前期阅读,学生又会质疑孩子们没有放弃只是另寻他法。解决这个困惑就要行走在文言文中,借“破之”的东风,将此句绵延为“众皆弃之去”。有之前对“之”的认识,此处学生便很能顺当地解决自己的困惑,理解這个“弃”是丢下的意思。

学生活动后,我注意总结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将“瓮”“没水中”“弃去”进行关联,在关联的思维中看司马光的行为,口小不得出,沉没情况急,弃去无主张的一个又一个关联中,学生看到了司马光的果断、冷静,看到了破瓮救人的正确和机智判断,这也让单元美好品质的人文线落地生根。

在这一个又一个的来回中,学生在活动中趣学,在图文、文文的对照中沉浸于文言文的语境,在前后关联中提升认识,反反复复的朗读为当堂积累背诵提供了可能。熟读成诵后的第二次说说文言文与之前学过的课文的不同,学生的认知就从只关注篇章的长短,到了关注古文单字成词、内容洗练的特点上了。

活动四:观动词写字谈想法

《司马光》短短30个字就将一个个生动传神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圈画全文动词的活动中,学生再次感受到文言文语言的准确和洗练。同时这些动词里面有很多是本课需要掌握并会书写的生字。“登”和“跌”都有与脚有关的部首“癶”和“足”,“弃”和“持”都有与手有关的部首“廾”和“手”,归类的认知,书写的指导,都在落实三年级的写字。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流传至今已经有一千年了。课文后第一个注释《宋史·司马光传》告诉我们原典,借助时间轴学生看到了这个故事流传至今的年代,明白了清朝末年像他们一样的学生就在课本上正式读到了这个故事(如图3)。在各抒己见中,学生看到了历史,看到了文化的传承,明白了这个历史故事流传到今天以至于会继续流传下去的价值。

《司马光》作为统编本教材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学生在反复读、点句读的过程中,借助一个又一个学习活动,慢慢在文言文中行走,慢慢感受,只有读懂才能知道句读点在何处。这种方法看似原始,实际是帮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中走进文言文。

(作者单位:北京市前门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句读司马光古文灌水取球阅读(低年级)(2020年11期)2020-12-28司马光警枕励志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0年10期)2020-12-16称象阅读(低年级)(2019年11期)2019-12-27嫦娥奔月阅读(低年级)(2019年9期)2019-11-15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百家讲坛(2019年20期)2019-04-30短句(主语+谓语)娃娃画报(2019年2期)2019-04-03抓住期末时机,弥补教材断层语文建设·下半月(2019年11期)2019-03-20英汉逗号断句功能比较研究北方文学(2018年17期)2018-11-10永不说假话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2017年5期)2017-06-01司马光说谎受责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1期)2017-02-16

推荐访问:古文 字句 借助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