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字孪生工程对项目管理模式的演变研究

|来源:网友投稿

贺宁 时开青 王凯旋 顾佳华 叶关华

【摘要】建筑业信息化已成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一系列信息技术的应用,在逐步贯穿项目的全过程,推动项目的数字化管理,随着技术进步进一步加深项目数字化深度,基于“数字孪生”工程的信息交互与管理协同将不可避免的出现,意味着项目管理模式将发生转变,项目的管理对象由直接管理工程项目,变为了管理架构于工程项目之上的数字孪生工程,即数据与信息。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字孪生;项目管理模式;演变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7.

1、概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建筑业信息化成为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筑业信息化,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服务于建筑业的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提升建筑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工程项目是建筑业的主要管理对象,因此,项目管理信息化是建筑业信息化的关键。项目管理信息化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项目管理能力,用数据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项目数据,反映了在建项目的运行状态和规律。数据是承载信息的载体,管理决策的依据本质上是提取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从数据到信息的过程,需要对数据进行汇集、处理、分类、统计,了解数据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透过数据之间的关系,通过数据运算和建模,得到能够用于管理决策的指标、图表等信息,掌握这些信息,能够让项目管理更为精准化、精确化和精细化,这是精益建造的基础,是未来工程建造自动化的基础。

2、信息技术支持数字孪生体系构建

一般而言,建筑业信息技术主要涵盖BIM技术、物联网技术和数据管理技术。其中:

(1)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将建筑信息以面向建筑本体对象为信息组织方式的数字化(数据)表达。实质是一种面向对象集成信息的数据库结构体系,以建筑构件为基本单位组织和管理建筑信息,对建筑信息进行解构和重构,并基于BIM模型的结构化数据进行项目管理和分析。

(2)物联网:即对项目及环境建立全面感知的各类技术,主要对象是项目各类生产要素及周边环境,如人、机械、材料、场地等,物联网技术构建的感知体系是项目管理数字化的重要数据来源。

(3)数据管理技术:即将采集的项目数据进行存储、传输、处理、运算、分析等,形成用于管理者管理决策的信息并在项目利益相关方之间进行共享。借助数据管理技术,对项目管理组织、管理行为和管理过程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形成数据驱动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体系。

以BIM技术、物联网技术、数据管理技术等一系列信息技术的应用,贯穿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推动了工程项目的数字化,随着技术进步进一步加深项目的数字化深度,对应实体工程的“数字孪生”工程应运而生。

3、数字孪生驱动的项目管理模式转变

3.1 数字孪生工程

项目管理本质上不直接进行工程产品的建造作业,而是通过信息交互的方式,借助一系列管理行为,促成工程产品的形成。在信息交互角度上,项目管理工作分为三个部分,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分析,信息输出。因此,具有足够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工程数据将实体工程映射成为“数字孪生”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通过“数字孪生”工程直接进行信息交互与管理协同,以达到对实体工程的管理控制。

项目所有数据按照一定的逻辑体系,结构化地存储在“数字孪生工程”中,便于项目管理者和公司管理部门从中查阅、调取,将极大方便项目后续的管理总结和复盘分析。

不同的“数字孪生工程”,按照一定规则和特征(区域、行业、合同额等),进一步集成形成公司的项目群数据库,提炼不同项目的主要特征信息,形成项目特征清单(编号、名称、区域、行业、规模、合同额、技术经济指标等等),便于公司对历史项目和现有项目的整体管理与控制,可用于历史项目数据的快速统计分析;项目资料的便捷提取与整理;为项目管理决策提供大量数据支持;未来项目市场经营风险分析与支持等。

3.2 项目管理模式转变

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数字孪生下,意味着项目管理服务的方式将发生转变,项目的管理对象由直接管理工程项目,变为了管理架构于工程项目之上的数字孪生工程,即数据与信息。因为数字化技术应用构建的“数字孪生”工程将前端的信息收集工作用智慧工地终端设备承担,项目管理人员该部分工作大幅度缩减,使得项目管理服务更为聚焦在信息的处理分析与指令下达上,项目的管理服务者能够自主地选择在项目现场(前端)和其他任意地点(后台)进行工作。

对于单个项目来说,这种区别并不明显,当多个项目时,这种自主的可选择性将带来根本性的改变,即从原来分散式的项目管理服务方式转变为“小前端、大后台”的项目管理服务体系。这种管理服务体系的特点和优势具体在于:

项目管理服务人员将分为前端人员和后台人员,前端人员更为侧重于综合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主要工作为项目的数据收集、组织协调、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后台管理人员更为侧重于专业技术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主要工作为项目的专业数据处理分析和技术服务支持。

对于后台的技术管理人员而言,原先由于项目地点限制的分散式办公,转变为集中的统一办公,能够不再仅局限于管理服务单个项目,而是能够同时管理服务多个项目(特别是类似项目的管理服务),一方面,能够快速积累丰富的技术管理经验,从而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并保证了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另一方面,能够显著地减少公司的用人成本;

专业技术人员在“后台”集聚,依据分工各司其职,同专业人员的集聚将加剧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知识共享和经验借鉴(知识溢出效应),从而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与管理服务质量,有助于项目、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实施体系的推行。

“小前端、大后台”的项目管理服务体系,使得公司的数据资源和知识资源得以汇集集聚,形成公司的项目管理中枢,进一步演变成为公司项目管理服务的“智慧大脑”,即借助数字化技术,对公司项目群数据的集中处理分析和指令下达,远程地、高效地处理公司建设项的各类业务,提供规范、高效、科学的管理服务支持,形成一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结论:

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单纯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大量的管理问题需要管理者来把控、衡量和处理,数据驱动源于技术应用和科学,最终服务于管理者本身,管理决策行为出自管理者,从这个角度出发,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落脚点应在于对于数据价值的分析与挖掘,从而实现数据驱动下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现管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张社荣,姜佩奇,吴正桥.水电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精益建造技术研究进展——数字孪生应用模式探索[J].水力发电学报,2021,40(01):1-12.

[2]刘占省,刘子圣,孙佳佳,杜修力.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建造方法及模型试验[J].建筑结构学报,2021,42(06):26-36.

猜你喜欢演变信息技术高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构建计算机与网络(2021年1期)2021-04-01基于素养提升的信息技术与美术欣赏活动的整合运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2期)2019-05-28货币制度的演变、思考与展望活力(2016年5期)2016-06-23说“黑”青年文学家(2016年15期)2016-05-06跨国文化传播与节日传统的传承:中缅瑞丽边境胞波狂欢节的案例研究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年1期)2016-02-29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2015年10期)2015-10-21“整合”与“融合”辨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16期)2015-08-29民主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宣传部的历史演变上海党史党建(2014年8期)2014-08-28深思逐渐弱化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13期)2014-07-31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