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如何避免“创新陷阱”

|来源:网友投稿

罗克研

看到三菱造假的新闻,不禁唏嘘感叹。又让人回想起过去5、6年间那些关于日本制造业造假的“崩塌”画面。

今年2月1日,三菱电机迎来百岁生日,也迎来了造假丑闻。长达35年的数据造假,涉及产品多达8万件,流向15个国家。

在这次三菱电机造假事件曝光之前,总公司在2016年至2019年曾组织三次自查,均未能发现长崎制作所有组织造假的问题。

至此,这家百年老店也留下了抹不去的污垢,同时,也让代表“工匠精神”的日本制造业再次蒙羞。

据公开信息整理发现,近些年,日本制造企业“造假”屡见不鲜。2015年以来,就相继发生了东芝会计造假、东洋橡胶工业篡改抗震数据、旭化成捏造建筑打桩数据、三菱汽车伪造燃效数据、铃木汽车人为杜撰燃效数据等。一系列丑闻令以“质量第一”著称的日本制造业遭遇了尴尬,企业形象和品牌力都受到了重创。

2015年5月,高田首次公开承认其安全气囊存在缺陷。身为世界三大安全气囊供应商和日本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厂之一的高田公司,客户惠及包括宝马、奔驰、大众、福特、通用在内的全球诸多汽车厂家。然而,高田公司的安全气囊并不安全,其隐患之处非但被隐瞒了下来,还在不少安全数据上都进行了造假处理。由此导致高田安全气囊故障在全球范围内已经造成17人死亡,180多人受伤,被召回的缺陷汽车总成本与赔偿金额更是天价。到最后,高田公司不得不以破產收场,这被称为是日本制造业史上最大规模破产案。

2016年4月,日本三菱汽车被曝在过去10年中销售的全部车型存在篡改油耗数据等违规行为。在给消费者的使用说明书中,三菱汽车的实际燃油效率数据被提高了5%-10%。同年5月,铃木汽车对外承认,铃木没有按照规定的方法测试油耗数据,致使测试数据与实际使用数据有所出入。

2017年10月,神户制钢承认篡改部分铜、铝产品检验数据,以次充好供应客户。一年就有2.15万吨产品涉嫌检测信息造假。10年来,包括管理层在内的十余人参与造假,约200家企业受到牵连,涉及汽车、飞机、高速列车、军工等多个领域。

同年11月,与三菱电机同在三菱麾下的有色金属巨头三菱综合材料公司承认,其子公司三菱电线工业和三菱伸铜存在篡改产品数据的造假行为,受影响企业达258家。

2018年7月,日产汽车公司承认,该公司在日本国内的5家工厂存在尾气排放和油耗测量数据造假问题。公司在进行抽样调查时发现,造假问题车辆占抽样总数的53.5%。

今年2月,成立于1929年,主要生产制动器和相关零部件的日本曙光制动器工业株式会社被曝出近60%的产品数据存在造假行为,时间跨度长达20年,涉及丰田、日产等10家日系车企。

在20世纪后期,日本制造业曾一度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优越的产品性能和可靠的产品质量让“日本制造”在全球市场所向披靡,“Made in Japan”等同于质量担当。

资料显示,全世界90%的数码相机是日本制造,日本持有全球37%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和66%的半导体原材料。鼎盛时期,在全球50强中,三菱、丰田、松下、日立、索尼、本田、日产、东芝这些日本制造企业都榜上有名。

历经半个世纪,日本制造业成功走出了一条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道路。然而,企业不断出现的造假问题,也让站在神坛之上的日本制造业光环逐渐褪去。

近年来日本企业更加强调股东利益,与欧美企业模式越加相似。过去,日本企业的经营层更重视长期经营,为此会不断强调质量管理。但如今,过去那种非常普及的、一点一滴式的质量控制活动已经难觅其踪。企业高管更加关注的是各种财务报表,千方百计地追求利润上升。

分析指出,日本企业用工制度在近20多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这也从根本上瓦解了质量控制的基础动力。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1995年,日本大企业联合会“经团联”提出“新日本式经营”,导致非正式员工占比逐渐增多,目前已逼近全部就业人口的40%。非正式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对于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的使命感明显下降。

全球化经营的深化带来了日本管理者走向趋同世界的特征,而且,部分超大企业经营者还明显表现出傲慢态度。以神户制钢所为例,早在1999年该公司就被曝出向特殊股东输送利益的丑闻,2003年又被曝工厂排放污染问题,2006年被曝工厂排水污染土壤问题等,但该公司历任高层并没有引以为戒,强化企业风险危机管理,而是不断隐瞒掩盖,没有把社会责任和监督置于应有高度。

有学者认为,日本制造业集体跳水,反映了日本制造业目前正在遭遇转型期的尴尬和试图“再崛起”的无奈。在夹缝中,曾经风光无限的日本品牌急于求成或掩盖下滑业绩,是导致日本制造业近年来丑闻不断的根源。

曾在日立工作16年、现任京都大学和日本东北大学教师的汤之上隆,写过一本书《失去的制造业:日本制造业的败北》,其中提到:日本电子信息产品,过度追求精益求精,企业在产品品质和技术深度上投入大量资源,导致日本的家电、手机、计算机等产品,制造成本高、周期长,甚至超过了市场客户所需,到了曲高和寡的地步。而后崛起的韩、中企业在规模、成本、效率上取得了优势,满足了电子产品快速迭代、价格下移的需求,逐步超越了日企。

日企的这种特性在制造业的上游——材料、关键零部件、制造装备领域,反而是优点,这些领域需要长期投入、持续跟踪、精益求精。因此,日本企业被越来越多地“挤”到了制造业的上游,藏到了产业的背后。

汤之上隆在《失去的制造业:日本制造业的败北》一书中,总结了日本制造业的四大教训,其中有两条的矛头都指向“创新陷阱”:“面对十年一轮的新技术浪潮时,对市场机会缺乏敏感性,因循守旧,错失机会;面对技术趋势转变,日本企业制度过于僵化,根本就不能适应技术变革的趋势。”

美国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更是犀利地指出:“曾经成绩傲人公司只会寻求产品的‘精益求精,但发展来的新技术不过是‘延续性技术,真正能带来新变革的‘破坏性性技术却被忽视,这些老牌公司将发展机会拱手让人……”

1964年,日本凭借一场规模宏大的奥运会开启了10年经济高速发展,新干线等一系列高科技成果让全世界看到了日本战后振兴。日本制造业、金融业由此横行欧美,创造了一个时代的神话。

2021年,东京又一次迎来奥运会。当下,如何认识日本制造业出现的一系列造假丑闻至关重要,它并不是日本制造业全面衰退的标志,而是其转型之痛的映射。今后,日本经济产业环境以及社会发生的重大变迁也都将对日本制造业产生重要影响。

纵观日本制造业的兴衰历程,深究其取胜之道和问题之源,对于眼前日渐崛起的中国制造来说自然是意义重大。如何在追求技术创新、弘扬“工匠精神”,并牢牢把握市场需求,进而避开“创新陷阱”,将会是未来我们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猜你喜欢 高田三菱制造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上海企业(2019年12期)2019-01-17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上海企业(2018年9期)2018-12-07均胜电子拟斥资16亿美元收购日本高田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45期)2017-11-24均胜电子拟斥资16亿美元收购日本高田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45期)2017-11-24一扫沉寂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2016年12期)2017-03-08三菱重工或将再次放弃豪华邮轮建造业务航运交易公报(2016年8期)2016-03-21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2014上海制造业50强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