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国家形象视域下的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翻译研究

|来源:网友投稿

师新民 梁瑛洁

摘   要:
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翻译,是外宣翻译研究的重要环节,是传递中国声音、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政治术语,反映了我国各阶段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既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成功改革的最好见证,又是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关键环节。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的外宣翻译质量,关乎对外传播效果和中国国家形象建构。本文以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翻译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的特点,探索国家形象视域下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国家形象   中国特色时政术语   语言文化传播   翻译策略   外宣翻译

1.引言

2017年,习近平同志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讲话中提出:“中国人始终认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面向未来,很多人关心中国的政策走向,国际社会也有很多议论。”习近平同志就“中国怎么做”这一问题,给出的中国方案,吸引了世界目光聚焦今后中国政策的走向。中国特色时政术语,是政治话语的核心。做好并创新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的外宣翻译,可以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了解中国政策,构建良好的中国形象,达到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和促进国际形象自塑的目的。

2.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翻译与国家形象构建

2.1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翻译

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翻译,是外宣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宣翻译中,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的翻译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对外交流的水平,影响我国对外宣传和构建国际形象的效果。时政术语,主要指:出现在时政新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关键性词汇。这些词汇的合理翻译,对文献所要传达的内容和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文体上分析,时政术语的用词和句型一般来说有固定的特点,把握其特点就能有效提高时政术语外宣翻译的质量和速度[1](167-170)。顾静在分析美国媒体对中国特有事物和概念的翻译时提出,无论采用音译还是逐字翻译,都应避免违背译入语的价值取向,造成译文意义走样,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2](57-60)。张建曾指出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独特形式,也是一种特殊的交际活动。在全球化背景下,外宣翻译是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介质,以各级媒体为信息传播路径,以外国民众(包括境内的各类外籍人士)为主要传播对象,最终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标的交际活动[3](19-27,43,72)。在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国际交流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翻译的地位愈发重要。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翻译不仅是一种形式特殊且内涵丰富的翻译类型,还是一种特殊的宣传手段。与直接采用中文或外文宣传相比,原文和译文的受众存在差别,宣传过程本质上是两种语言及文化之间的转换。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翻译作为外宣翻译的一种,需要译者关注目标受众和信息传达,在体现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真实性与严谨性的同时兼顾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的特点。

2.2国家形象与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翻译

随着我国对外宣传工作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国家形象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概念,有具体的概念和意义。国家形象概念,最早是在1959年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肯尼思·艾瓦特·博尔丁在《国家形象和国际体系》一文中提出的,从地理空间、物质实力、心理情感三个维度,论述了国家形象的内涵。他认为,塑造国家形象,通常会受到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在持有不同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的媒体报道下,也会被塑造出完全不同的国家形象[4]。国家形象是国内外民众在传媒报道中,形成的关于一个国家的整体印象,是民众进行信息选择后得出的结论,这种信息的来源会受到媒体的影响。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在对事件进行报道时会表达特定的政治倾向,民众在获取信息时会潜意识地接受媒体传达的观点。因此,媒体传播在传递信息时对民众有着巨大的潜在影响力。中国特色时政术语外宣翻译是影响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要从细节上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就需要从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的翻译做起,优化对外话语体系。

目前,我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对外话语体系的构造,正面临一定的挑战,既有来自外部的压力又有自身因素的影响。

西方媒体涉华报道中妖魔化中国的主题,短期内不会改变。这些带有偏见的内容和刻板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国际公众对中国的客观认知。另外,我国对外话语构建体系还存在问题,未能在国际舆论场上响亮发声,国际舆论影响力受限。根据《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8》反映的情况来看,相当多的海外受众了解中国的主要渠道是本国传统媒体,而不是中国在当地推出的媒体。其中部分受访者表示,中国媒体话语表达方式与本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影响了他们对中国媒体的可接受度。作为对外传播中的重要一环,外宣翻译是构建国家形象的主要途径,质量决定了國外受众对我国对外话语的可接受度和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效果。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构建良好国家形象和做好外宣翻译工作的关键是优化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翻译。外宣翻译材料中,特色时政术语翻译在对外展示中国形象过程中起着最直接的影响,是我国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环节,因此提高我国对外话语的可接受度,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提高中国特色时政术语外宣翻译的质量和增强效果是关键。

3.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特点

中国特色时政术语有独具特色的政治话语体系,具有高度概括性、鲜明时代性、全面涵盖性和语言大众化的特点。这些特点为翻译中国特色时政术语带来不小的难度。

3.1特色时政术语的概括性

高度概括性是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的鲜明特色,语言精练、意义深远且容易记忆,如“反腐倡廉”(Combat Corruption and Build a Clean Government)、“四个全面”(The Four-pronged Comprehensive Strategy)、“一带一路”(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五位一体”(The Five-Sphere Integrated Plan)、“三严三实”(The Three Stricts and Three Earnests)等,这些术语都用简短的四到五个字浓缩了丰富的内涵。其中部分缩略术语是依据我国国情产生的,是中国特有的表达方式,如 “两新一重”(new infrastructure, new urbanization initiatives and major projects)“四个自信”(the Four Matters of Confidence,Confidence in the Path, Theory, System and Cultur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放管服改革”(reform to streamline administration and delegate power, improve regulation, and upgrade services)。

3.2特色时政术语的时代性

时代性体现着中国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等多方面不同时期的发展,是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的特征之一。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带有时代烙印的特色术语依旧熠熠生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针对国际形势和战略外交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The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七十年代针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八十年代关于改革开放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Three-step Development Strategy)。二十一世纪关于改革开放提出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Theory of Three Represents)和“科学发展观”(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以及近年来的高频率热词,“中国梦”(The Chinese Dream),“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The Two Centennial Goals),“供给侧改革”(Supply-side Reform),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Widespread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这些特色时政术语均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既有流行性,又充分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时事政治的变化。

3.3特色时政术语的全面性

时政术语讲求时效性,强调客观、全面,特色时政术语不仅关系到政治新闻本身,还涵盖军事、经济、民生、民族等领域,反映中国的国情、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例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The Socialist Pat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The Overarching Goal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在外交方面提出“亲、诚、惠、容”(Building Relations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Based on Amity, Sincerity, Mutual Benefit and Inclusiveness)和 “ 真、实、亲、诚 ”(The Principle of Sincerity, Real Results, Affinity, and Good Faith)的理念;在民生方面提出的“就业是最大的民生”(Employment, Pivotal to the Peoples Wellbeing),“经济适用房”(Affordable House)、“精准扶贫、精准脱贫”(Taking a Targeted Approach to Poverty Alleviation);在三农问题上提倡“强农、惠农、富农”(Strength Agriculture, Benefit Farmers, and Raise Rural Living Standards);在军队建设上提出的“依法治军、从严治军”(Law-Based Governance of the Military and Strict Enforcement of Discipline),“军民融合发展战略”(Strategy for 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在民族问题上提出的“民族团结”(Ethnic Unity)、“中华民族大家庭”(The Big Family of the Chinese Uation)。这些特色时政术语涵盖了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全面的中国形象。

3.4特色时政术语的大众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网络语言层出不穷,这一现象对中国特色时政术语产生影响,领导人越来越多地使用口语化的表达,将高大上的政治概念转变为接地气的大众性日常用语。例如,习近平同志针对反腐倡廉行动提出的“打虎”“拍蝇”“猎狐”(Take Out Tigers, Swat Flies, and Hunt Down Foxes),以“老虎和蒼蝇”比喻位居高位、身处基层的腐败官员,将涉嫌犯罪的外逃人员比喻为“狐狸”。政治建设方面提出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Confining the Exercise of Power within an Institutional Cage),从建筑隐喻的角度将“制度”比喻为“笼子”,向民众展示了国家会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决心。2015年李克强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简政放权”时提出的“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Power Is Not to Be Used Arbitrarily)中的“任性”一词近年来流行于社交媒体。2020年4月28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西方媒体关于抗击疫情对中国政府的污名化,前外交部发言人耿爽采用“甩锅推责的把戏”予以回应,“甩锅”(Shirk Responsibilities)一词近年来风靡互联网。现任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2020年5月8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同样采用“甩锅”(shift blame to ...)一词回应西方媒体罔顾事实向中国推卸责任的行为。此外,许多特色时政术语来源于民间,带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例如“给力”(geilivable),“黄牛”(scalper)等。这些时政术语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通过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翻译向世界展示了一个与民众紧密相连的中国形象。

4.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由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是带有目的性的行为,结果不仅取决于译者的个人目的,多数情况下还受主体文化制约。翻译策略的选择更是如此。由于政治体制、宣传受众、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国内外的话语体系之间存在差别。翻译策略决定着翻译方法的选择,影响译文的质量和可接受度。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翻译质量和国家形象的对外宣传效果会有所不同。因此,确立恰当的外宣翻译策略对于选择合理的外宣翻译方法,提高外宣译文质量、强化译文的传播效果、提升国家形象有着重要意义[5]。

策略,顾名思义,主要是指为解决问题而在宏观层面制定的方案。目前学界讨论较为广泛的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是由美国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提出的,他认为,译文以目的语读者为目标可称之为归化,异化策略所处理的译文则以源语或者原文作者为归宿。袁晓宁教授根据韦努蒂的翻译策略针对外宣翻译专门提出了“以目的语为依归”和“以我为准”两种翻译策略[6](93-97)。当前外宣翻译领域基本围绕这两大翻译策略展开研究。在翻译策略研究中,归化和异化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任何译者不是贴原作太紧而牺牲本民族的语言风格,就是贴本民族语言太紧密而牺牲原作的语言特点”[7](109)。

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的翻译策略,究竟是选择归化还是异化,必须结合国情和对外传播的实际情况来区别对待。现代传播学提出,受众利益应居于文化传播活动首位,在宣传活动中,应以受众的根本需求作为信息选择和制作的出发点[8](6-8)。中国特色时政术语并非机械的语言文字翻译,在确保政治等效性的同时要做到译文通俗易懂,增强传播效果,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在听得懂中国话语的前提下,构建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才更具意义。所以,特色时政术语的翻译,更应该追求对外宣传的有效性和可接受性。这就意味着翻译不能一味追求异化,可采取归化策略,以意译为主,降低受众群体的认识难度,针对具有中国内涵的特色时政术语进行解释说明。外宣翻译的目的,是让受众清晰地理解和接受译文所传达的信息并能有所反馈。要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应设法化解中外不同语言在各自逻辑建构、文化背景、民族风格等方面引起的理解差异,消除目的语读者信息获取与反馈过程中的障碍[9](75-78)。通过归化翻译架起沟通的桥梁,在对外宣传日趋成熟之后,才能通过异化策略使独具中国特色的时政术语作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代表走出国门,最后采取“以我为主”翻译策略,把握塑造中国形象的主动权。

上述提及,时代性是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的鲜明特征。不同时期,都会有带有时代烙印的新词新句,例如“科学发展观”(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中国梦”(Chinese Dream)等。这些时政术语没有历史依据可以考究,采用异化翻译最合适,保持原文与译文在形式内容上的统一,遵循忠实性的原则。例如,“协商民主”(Consultative Democracy),“新常态”(New Normal),“共同富裕”(Common Prosperity),“政治规矩”(Political Rules),“改革红利”(The Reform Dividend),“民主集中制”(Democratic Centralism)。政治建设方面,我国领导人提出“摸着石头过河”(Crossing the River by Feeling for Stones)这一蕴含中国特色、汇集中国智慧、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外文局所给的官方翻译采用异化翻译,保留了我国在政治建设改革上先探索,取得经验再大胆改革的做法,既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又符合事物从量变跨越到质变的辩证法规律,既表达了原文深刻含义,又保留了原文风格。中国特色时政术语中经常采用隐喻的方法传递中国思想,例如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同十八大中外记者见面时,针对中国共产党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打铁还需自身硬”(One must be good blacksmith to forger good tools),我们一般认为打铁的人自身要有强壮的体魄,但从原句来看,外国受众很难理解“自身”究竟是指铁匠还是材料。“打铁还需自身硬”。在习近平同志的口中,主要指共产党必须自身过硬,才能始终成为中国的领导核心。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更换喻体,但保持意义不变,将“打铁”译为“good blacksmith”更合适。

异化翻译保留了原文特色和汉语思维方式,中国读者很容易理解特色时政术语的内涵。然而,对于外国受众来说,传播渠道、中西方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形式的差异,异化翻译在短时间内难以达到文化宣传和信息交流的目的,此时就需要采用归化策略弥补异化翻译的不足。2013年3月13日,首次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李克强总理一句“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成为深入群众、接地气的语言风格标志。此句被译为“Talking the talk is not as good as walking the walk.”,译者较为机智地采用了“talk the talk”和 “walk the walk”这两句英文习语,译文语言工整押韵且干脆利落,贴近外国受众的文化背景和语言风格,读者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意思[10](8-10)。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习近平同志于2015年11月15日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时所引用的“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此句出自《周礼·冬官考工记》,意为与其坐着空讲大道理,不如亲身实践。译文为:“Instead of talking the talk,we must walk the walk”。这两句特色时政术语若逐字逐句直译,则没有相应历史背景的外国受众难以理解其深层含义,所以采用归化译法较为合适。再例如,现任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中所说的金句:“众人拾柴火焰高。”出自《中国谚语总汇·汉族卷》,意思就是众人往燃烧的火中添柴,火焰必然很高。比喻人多力量大。若采用异化策略直接翻译为:“The flame runs high when everyone adds woods to the fire.”并不能译出这句谚语的内涵及发言人想要传达的信息,这句谚语的官方译文为:A common cause calls for extensive participation,就清晰地传达出这句諺语蕴涵的人多力量大的内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大量篇幅谈论到中国经济发展的话题。相关论述的译文,传递了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形象。例如,“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11](337)。(Any undertaking needs comprehensive and farsighted thinking. A development model resembling killing a goose to get its eggs or draining the pond to catch the fish cannot be sustainable.)[12](370)原句中的“杀鸡取卵、竭泽而渔”都是中国特有的成语典故,两个故事都比喻做事只顾眼前,缺乏长远目光。译语文化价值观对此易于认同,采用归化的译文句子结构不仅对称工整,句子内容也清晰易懂且具有生活气息,这种质朴的话语能引起目的语受众的文化认同,构建经济稳步发展的中国形象,最大限度地达到宣传目的。

5.结语

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翻译,是以语言为纽带、以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为宗旨的跨越国家、语言和文化的传播活动。最终目的,是让目标语受众理解并领会中国时事和政治所传达的内涵和精神,并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译者在进行中国特色时政术语翻译时,无论采用何种翻译策略,皆应以构建良好中国形象,掌握国家形象自塑主动权为前提。同时,创新对外传播、创新话语、创新翻译。只有把塑造中国形象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说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更好更快地“走出去”。

参考文献:

[1]邢维慧.时政术语翻译特点与术语挖掘[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01).

[2]顾静.透视美国新闻期刊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J].上海翻译,2005(01).

[3]张健.全球化语境下的外宣翻译“变通”策略刍议[J].外国语言文学,2013,30(01).

[4]K E Boulding. National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J].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1959(2).

[5]卢小军.国家形象与外宣翻译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外國语大学,2013.

[6]袁晓宁.论外宣英译策略的二元共存[J].中国翻译,2013,34(01).

[7]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余泽梅.跨文化传播与外宣新闻策略思考[J].新闻知识,2007(6).

[9]袁晓宁.外宣英译的策略及其理据[J].中国翻译,2005(01).

[10]严文斌.“趣”说政治话语对外传播[J].中国翻译,2015,36(05).

[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2]Xi Jingping. 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14.

[13]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London:
Routledge, 2008.

基金项目:教育部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新工科发展背景下的安全、能源及地矿类语料库建设与应用”(201901209002)。

猜你喜欢 外宣翻译国家形象翻译策略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华人华侨在提升中国软实力中的作用智富时代(2017年4期)2017-04-27浅析改革开放以来华人华侨在提升中国软实力中的作用智富时代(2017年4期)2017-04-27意识形态对外宣翻译的操纵青春岁月(2017年3期)2017-03-31承担国际责任:中国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路径党政研究(2017年3期)2017-03-27英语新闻标题翻译中的把关研究新闻世界(2017年1期)2017-01-20简析广告语的翻译考试周刊(2016年101期)2017-01-07汉英成语比较及翻译策略时代金融(2016年29期)2016-12-05从关联理论看中日亲属称谓的翻译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9期)2016-05-16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实践的变迁与发展路径艺术百家(2015年2期)2015-07-07

推荐访问:视域 中国 时政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