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
李荣标
摘 要:语文作为高中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文学修养和理解能力,更有利于我国传统优秀古典文化的传承。传统教育模式中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性不高,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不足。为了能够提升学科价值和教学效果,高中语文教师便需提升教学模式优化的思想意识,并从教师和学生双方着手进行有效教学模式的打造。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效率;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丰富思想的主要平台,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影响教学的质量。任何课堂的教学方法都是为内容服务的,都是为了把教学内容快速、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并能让学生理解、掌握。比如讲解、讲述、讲演,再比如例题的分析、示范等,都有一定要实现的教学目的,也都服务于不同的教学内容,要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但是目前由于教学方式运用不当,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一直不太理想,影响整体语文教学的发展,也影响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鉴于此,高中语文教师要研究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切入点改变教学方式,就能刷新高中语文的教学现状。高中语文是高中阶段一门主要的文化课,教学方式不当会影响教学质量,更会影响学生成绩,也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存在潜在的问题,影响学习的灵活性和兴趣,导致学习质量下降。因此,需要结合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高中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把教与学紧密结合起来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怎么教重要,怎么学更重要。所以,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走出传统教学严重忽视学只重教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不管学生的学习,更不管学生学懂了多少,掌握了多少,只是一味地传授。课堂效率的高低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东西,而是学生学习和理解了多少,又能活学活用多少。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规律,采用双向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内容、选用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质疑、提问,养成探究的习惯。高中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但是教学方式的长久感染,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把教与学结合起来,不但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发现、发掘学生学习中的更多潜能,更能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教学的平等性,学生会自觉地把教师当成自己的学习伙伴、合作者,主动与教师交流、讨论问题,探究更深入的内容,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还能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能使课堂教学达到质的飞跃。
二、教学方法要多样、多元
1.重视学生的预习结果,强化教学的针对性。预习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或效率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教师也会在新课前用心给学生设计预习的作用,确定预习的目的。但是,有些教师对于学生的预习作业缺少监督,根本不检验学生的预习作业,也就不知道学生的预习结果,教学中也无法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使预习成了形式和过场,没有发挥作用。其实,高中语文教师要想实现有效教学,必须让学生课前根据作业和要求认真预习,教师也必须对学生的预习作业进行课前的检查或抽查。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程度,掌握学生预习中遇到问题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灵活调整方案、策略,结合学生的弱点,强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听讲中有效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学习效率,保证有效教学的实现。
2.用新颖的导入,强化课堂的代入感。高中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学习意识,也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但他们毕竟是十几岁的孩子,也需要气氛的营造,教学策略的引入,才能激活他们学习的热情,使他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想有效教学,不但要用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更要用心导入,要让学生快速走进内容,融入教学,才能获得新知,达到学习的目的。比如,在《故都的秋》第一課时的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制作精美的导入课件,课件上有关于秋天的诗句,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等,也有一些展现秋色秋意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理解的诗句中的秋天,也让学生谈谈自己眼中的秋景、秋风、秋意等。这样,不但带领学生回顾了古诗词的精华,重温了经典,也使学生结合古人的思想,再结合眼中的秋天,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增强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为有效课堂做好铺垫。可见,高中语文教师只要在教学中用心设计导入,使导入符合学生实情,不但能调动学生热情,促进师生互动,也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在教学中渗透发展的教学意识。走出传统教学,转变教学方式的目的,就是不再给学生机械性地灌输死知识,在教学中要渗透发展意识,提升教学的发展性和学习的发展性,也培养学生发展性学习的意识、能力和习惯。首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课堂教学环境和状态,灵活改变方法,以刺激学生的感官,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目的。其次,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一些实物、图形或者思维导图,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目的更加明确。第三,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者质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教学中的重点,但是对于高中来说,在学习中有自己思考,提出不同的问题更重要。第四,要在评价中发现学生其他的可能。过去采用的是成绩论,学生的成绩似乎代表着一切,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存在偏差。在发展性教学中,教师评价学生要更全面,从他们能力、品德,对事物的认识,人生目标的确定,兴趣、能力等方面入手评价学生,也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可塑性、发展性,才能坚定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有方向感、目标性,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学科教育工作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保证语文有效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学科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蓝志杰.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J].好家长,2019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0期)2019-05-28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1期)2019-05-28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9年1期)2019-01-23优化“问”的艺术,建构语文高效课堂课外语文·下(2018年9期)2018-11-26数学教学多元化评价策略探研成才之路(2018年29期)2018-11-16如何提升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的教学效率新课程·中学(2018年8期)2018-11-14浅谈高中历史教学效率有效提升世界家苑(2018年10期)2018-11-10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科学导报·学术(2018年18期)2018-10-21上一篇:表观遗传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