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高中英语听说之故事复述教学探究

|来源:网友投稿

欧阳凤枝

长久以来,中国学生的哑巴英语备受诟病。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发挥高考指挥棒的反拨作用,自2011年开始,广东高考英语引入了人机对话模式的听说考试,自2019年以来,英语听说分值由原来的15分调整为20分,包括三个部分:模仿朗读、角色扮演以及故事复述。其中占分值比例最高的是故事复述。

英语听说一直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难题,主要问题体现如下:(1)学生对于教师全控制的听说操练缺乏兴趣,听说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2)因为缺乏有效训练,学生的听说策略意识不强,听说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3)听说教学模式单一,缺少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品质以及培养文化意识的教学活动,难以融入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

本文结合教学现状,以高中英语听说之故事复述教学课为例,探究如何在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基础上改善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教学设计思路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的是学生围绕某一特定的主题语境,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通过参与一系列包含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的英语学习活动,运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内涵、多元思维、学习策略等不断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探究主题意义的目的。

近期,笔者打破了传统的缺乏主题引领、枯燥乏味的听说操练教学的思维,积极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在“感恩母亲”的主题语篇下,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习听力文本中的语篇线索以及故事复述的策略与技巧,结合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学习策略,引领学生认同“百善孝为先”的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

本课例是一节基于故事复述的高中英语听说课,课程主题定为“Showing Gratitude to Mothers”。听力主材料是泰国的一则《感恩母亲、榜样力量》的网红视频,同时以学生英语配音视频和广东高考听说真题作为补充。全部材料主题明确,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易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教学过程

Activity 1:课堂导入

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本课的主题语境,笔者首先呈现了年轻母亲和子女愉快嬉戏的照片,愉悦的场景勾起了学生对母爱暖暖的回忆。照片的最后是一张白发苍苍的老人,教师随即引出:“As we grow up, our mothers are growing old. One day, when they become quite old and may not be able to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what will we do? ”强烈的反差瞬间在学生的头脑中荡起了波澜,学生纷纷举手分享自己的感受。分享完毕后,教师总结并提出:“Now Id like you to listen to a mans answer. ”为下一教学环节提供了自然过渡。

Activity 2:情节预测

学生熟悉主题语境之后,教师播放之前让学生录制好的视频,区别于传统方式,笔者在此设计预测环节,在故事情节的关键之处暂停播放,让学生预测故事的发展并做口语陈述。如此既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逻辑及创新思维,又利用口语输出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Activity 3:故事要素分析

视频环节后,笔者顺势过渡到语篇分析环节。本课选用的语篇为故事性记叙文,笔者在学生情感还很投入的这个时间点,引导学生用故事的四大过程及六要素来剖析篇章内容,促使学生熟悉复述故事的特定结构、文体特征及表达方式,不仅加强了学生对于语篇意义的理解,也创造了师生间及生生间的听说机会,促进他们的有效表达和交流。(如图1、图2)

Activity 4:故事总结复述

引导学生进行故事复述是本节课例的核心部分,经过前面的铺垫,学生渐入佳境,对全文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接着过渡到故事复述环节,笔者要求学生以口述的方式,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再现故事的经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评价。有了前面环节中的语言及语篇知识作为基础,学生对故事的复述不再有畏难情绪,甚至能够迁移创新,提出很多改进措施来帮助Tom以及和Tom类似的人,如建立社区关怀中心、成立阳光爱心团队,甚至是预防老人走失的物联网方案等。学生在对故事进行总结并口语复述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了多元思维,也感知和提升了价值取向以及文化品质。

Activity 5:学生交流讨论

故事复述环节之后,笔者设计了较为平缓的交流讨论环节以平复学生情绪,同时实现学习策略的共享,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策略交流活动中,教师将班级分成4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彼此交流讨论故事复述的方法策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作相应的引导、补充和总结,达到生生间、师生间学习策略的共享,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Activity 6:技能的实践运用

之后,笔者设置了技能实践运用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策略技巧实践练习一道高考真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真题选材也符合感恩母亲的主题,是关于女儿一开始误会母亲而后深感母爱的文本。笔者在肯定学生听说表现出色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类似的经历,学生纷纷表示父母不易,要多换位思考理解感恩他们,进而领悟“尊敬老人,孝敬长辈”的优良文化传统,德育也在不知不觉间渗透学生心中。

Assignment:课后任务的布置

课后任务是课堂学习的延续、深化和补充。本节课例以布置课后作业收尾,让学生基于感恩的話题给母亲写一封感谢信,内容包括:分享与母亲发生的一则小故事及其感悟;感谢母亲。通过感谢信写作,助力学生的知识迁移,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学生分享小故事,可以重新思考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在时间和空间上拓展学生学习的同时,加深了对主题文化品质的培养。

三、结语

基于“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培养理念,本课例有以下三个特点:(1)积极创设主题语境,整合听说教学策略。本课程依托于 “Showing Gratitude to Mothers”主题,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及生活经验挑选合适的情景材料,故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此次听说教学活动的内容、方法、目的与价值,听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听说体验。笔者综合使用PPT和视频以切合教学需要,带领学生体验了角色配音等,提供视、听、说一体化课堂局面,提高学生的听说体验,提升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生不仅理解了视频音频的事件、事实及叙事逻辑,还分享了自己的态度看法,对于主题也有了更深的领悟。(3)渗透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主题语境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一系列听说活动,训练了学生听说的语言能力,发展了他们的思维品质,也引领学生感受“百善孝为先”的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文化品格。

猜你喜欢语篇学习策略语境高中英语语篇阅读研究格言·校园版(2021年27期)2021-10-23语境与语境教学青年生活(2020年19期)2020-10-14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20年1期)2020-08-10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疯狂英语·爱英语(2020年9期)2020-01-07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疯狂英语·爱英语(2020年9期)2020-01-07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策略智富时代(2019年9期)2019-11-27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策略智富时代(2019年9期)2019-11-27中考英语语篇及作文专项训练(三)中学生英语·中考指导版(2017年5期)2017-06-07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校园英语·下旬(2016年4期)2016-05-09跟踪导练(三)2时代英语·高二(2015年1期)2015-03-16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