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兴趣导向下中职电工教学探究

|来源:网友投稿

危昌明

摘   要:中职学生在学习电工基础时,感觉到难度大,不好学。本文通过兴趣导向下中职电工教学探究,叙述教学中职电工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电工;教学;兴趣

全球科技进步与国际技术封锁并行发展,企业对自身科技实力的提升达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家更是将自主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优秀的职业技术素质,持续的创新能力都成为中职毕业生立足于社会,实现自身发展的必须。为国家提供优秀的高素质人才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最大价值,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因材施教,从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不断探索,提升教学效果,赋能中职毕业生未来发展,满足国家战略性人才需求,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大课题。

1  教与做相互结合,培养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马斯克在10岁的时候就对电脑和编程产生浓厚兴趣,在12岁就成功设计出一款太空游戏软件,并以500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一家企业。兴趣是激发人内在积极性的原力。

中职的课程大多是实用性较强的科目,这些课程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些平时难以理解的电工现象,通过动手实验能够让现象的理解更简单,这很容易让刚刚入学的中职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尽管这种兴趣可能是建立在对事物刚刚开始接触后产生的好奇心理。这时,教师要把握住学生因好奇而产生的兴趣敏感期,并积极引导,让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转移到真实生活中的具体实例,积极关注对生活知识的探求。教师应顺势而为将教学方式方法作为学生兴趣激发和维持的有效手段。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多体现一些实际生活中发生的案例,“之前的黑白电视为什么手扶着天线信号会变好?”“遥控器控制电视的原理是什么?”“怎么样才能让家里的Wifi信号变好?”通过电器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融合让学生在实际动手过程中实现自身对原理的理解,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实操能力的提升,进而实现自我学习兴趣的建立,也就有了学习的持续动力。

大量的教学经验证明,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是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在学生学习兴趣导向下将创新能力要素的培养融于专业课的教学中,达到教师进行知识流动,学生进行知识应用的高效互动。

1.1  课本知识系统化

电工涉及的概念、原理、公式等等体量非常大,但是这些又是对实践进行指导的必须,如果要求学生刻板地记忆,这种方式就会让学生失去电工学习的兴趣。另外,单纯地背诵记忆公式,即使将概念原理一字不差地记忆,这可能只能用来应付一道考试题而已,对于具体的实操产生的价值并不大。如何抽丝拨茧找到课本知识最核心的内容对教师的教学提出重大挑战。比如,分析电路图可以说是电工最核心素质之一,这对于今后的实操拥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么学习好如何看电路图或许比记诵概念原理要重要得多,对于教学也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行云流水,学生得心应手。

1.2  自我发现问题

教师应该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详实的指导意见和相应材料,但是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该具有自主性。教师作为提出问题的首倡者,学生作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导者。他们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线下实践,验证结果的方式来实现对问题的最终解决。教师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不畏难的情绪,保持好奇心,进而保持自主学习的兴趣,并内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样就可以实现教学高效的目的。

1.3  知识流动,活学活用

无论书本上的知识,还是实验室的操作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往往是对单一原理的验证。比如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那么实验最终就是去验证通电导体周围是否存在磁场,只要去发现磁场的一些外在现象表达即可。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实际生活中,很多时候,一个问题的产生都是非常复杂的,会涉及多个电工原理和实操的方法,这就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制造了更大障碍,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让知识从单一转向复合,让实操无限接近生活中、实验中的具体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行创造性完成成为教与学的更大意义。

2  合理设疑,兴趣激发,在探索中学到知识

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停留在只是初次接触产生的新鲜感。这样在新鲜感过后,学习兴趣会持续衰减。那么教师就要在教学任务基础上,不断提出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同时强化实验,问题与实验的有机结合让学习兴趣能够保持持久性。世界中存在的电工问题包罗万象,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巧妙设计,提出简约而不简单的问题探究成为考验教师教学功夫的试金石,也是考量学生学习兴趣指数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2.1  化整为零,知识探索不止于好奇

教师在课堂上坚持“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策略,使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从而逐步建立学习自信。内容庞大复杂的课程,如何一步步进行,通过一个个小问题的解决,实现最终问题整体的解决,这对教师教学策略提出了高要求。比如,看电路图,最基本的电压符号U,单位符号是V,电流符号I,单位符号A,电阻符号R,单位符号Ω。但是每一个最基础的部分又会拆解为很多系统性知识,电压如何变化,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等等,都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拆解,如同一块块积木,最终拼凑成电路图这张完美的实操指导画。

2.2  生活场景结合原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最开始学习电工时,实验课程的设计可以从生活原型出发,以具体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原来复杂的原理与生活如此紧密相连。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学有所得,学习興趣也可以逐步建立。比如,火线、零线接反会发生什么?用于控制火线的开关,实则变成了控制零线的开关,会导致日光灯等电器在关灯后出现微弱闪光等现象。学生一般常识性都知道零线、火线不能接反,但是对接反后产生的现象和后果都会存在好奇心,这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日常生活中大概率发生的事情在实验中得到验证,让学生能够有兴趣去进行深层次的探究。

2.3  问题前置,探索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书本上的基础知识相信很多时候看起来都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单纯的概念原理表达非常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那么如何通过有趣的实践让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就要积极探索有趣实验。比如对“静电”的理解。人体皮肤、毛发,所穿戴的衣服、鞋子等,都容易产生静电,自身或与外界物体不断(摩擦)都会产生人体静电。如果产生电荷量大,特别是冬季空气湿度小不容易放电时,甚至可以产生很高的电压。例如,在冬季,人穿着绝缘性好的拖鞋拖步走在混纺地毯上,最高就可以产生35000 V的静电电压;从皮制座椅或汽车座位上猛地起身,也能产生高达6000 V的电压。这样的话题就会让学生产生极大的质疑,因为大家知道高压电会让人致死。但是实际上,电作用于人体产生的生物效应主要决定于电流传递的能量,还有作用部位。人体所携带静电电荷总的能量非常有限。经科学家计算,人体可以模拟成一个最大容量为100 PF(1 PF等于万亿分之一F)的电容器,能负载的最大静电电位是35000 V,但是能释放的最大能量仅有60 mJ,通常的负荷仅在几mJ到几十mJ之间。同时“为爱发电”的有趣实验,通过摩擦起电,让两个手指接触的同学点亮灯泡,更加直观了解静电的存在。

2.4  通过维修身边的电器激发学生的兴趣

很多学生都表示过对家电维修的兴趣,看到电器修理师傅手里复活的电器,他们也会表现出无尽的钦佩。那么,让学生动手修理在生活中发生故障的电器,第一有助于对原理的理解,第二对于实操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强化这方面的训练,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从小白到大神的进阶,生活“实战”后,学生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任务和目的,结合使用场景制造一些家用电器的“人为故障”, 激发学生去探索解决。

3  强化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强化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经过心理学领域的持续研究,实际上决定人成功的因素不一定是高智商,非智力因素在成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保持信任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课题。

3.1  强化心理建设,构筑学习自信

如果说好奇是产生兴趣的起点,那么自信可以说是保持兴趣抵达终点的源泉。中职学生因自身的特殊性,他们在中职入学之前的学习基础可能较为薄弱,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可能已经经历了很多因为学习差遭到的种种困境,也有很多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但是中职的学习已经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更大的价值是,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能够持续保持学习的动力,能够在工作上有所创新。教师应该摒弃全部刻板印象,对学生多鼓励,多赞扬,让学生重塑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3.2  基于信任,让学生学习兴趣持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且学习中的错误和弯路不可避免。教师要积极树立学生“教育主体”的教育定位,同时确立他们才是“积极和创造性”的权利主体。不要因为学生提出的一些可能偏离课本原理,甚至偏离基本常识的问题认知就对学生提出一些批评甚至冷淡压制他们的提问与行为。

教学过程中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应积极鼓勵,发觉他们提出的合理因素,谁能否定每一次伟大的发明创造都是因为对常识的挑战?教师要积极鼓励,循循善诱,将学生的想法通过实践的检验进行表达,引导他们自主纠正,同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猜你喜欢兴趣教学关于小学计算教学的点滴谈求学·教育研究(2020年16期)2020-11-30转变教学观念,打造高效的课堂新教育论坛(2019年21期)2019-09-10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掌握算理是关键速读·下旬(2019年7期)2019-08-19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2期)2019-05-28让学生在自信、兴趣和成功中学习初中数学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8年5期)2018-07-23《组合》教学设计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27期)2018-05-14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考试周刊(2017年85期)2018-01-30“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浅谈初中语文第一课的艺术新课程·中旬(2016年12期)2017-05-08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课程教育研究·下(2016年9期)2016-11-21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