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现代科技在文物鉴定中的运用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中国有数千年的文明与历史,考古学的发展也对明确历史信息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文物进行鉴定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材质特点对文物的相关信息和参数进行分类,而当前的一些现代科技手段可以辅助鉴定,使文物鉴定在精度和可信度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为研究鉴定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系统地介绍文物鉴定的概念、要求和常规方法,并详细讨论现代技术在鉴定过程中的优势和具体应用。

关键词:现代科技;
文物鉴定;
应用分析

当前,技术手段不断发展,不同的研究领域都可以有效应用现代科技推动研究工作,发挥技术优势,促进行业进步。考古与文物研究需要通过文物的相关信息来对文物进行有效推断和鉴定,与传统的研究手段相比,现代技术在可信度和效率性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能更好地为历史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物证信息,不断还原我国的历史真相,对现代文物鉴定和考古研究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文物鉴定的概念与要求概述

在文物鉴定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针对一些常规博物馆展品进行开发和鉴别,一些大型的古建筑、壁画石刻等也属于文物鉴定的范畴,必须在充分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对其存在年代、历史文化等作还原与研究,精确地鉴定文物的真伪。确定的文物信息参数,对后续的历史文化研究和保护方案的制定都能形成重要的资料支撑,特别是一些较为脆弱的纸质和丝绢制品,很容易出现氧化和发脆的现象,鉴别完成后,要在特定的环境下储藏或修复,以更好地保护我国的文物,使历史文化得以发扬。

二、常见的文物鉴定方法

文物鉴定主要是对文物的年代和真伪情况进行精确判定,而不同类型和材质的文物在鉴定方法和观测点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必须予以有效区分,选择对应方式来提升结果的严谨性。常规的文物鉴定方法是经验观察和文献查阅,对于一些仅在纹饰特点上被确定为真的文物,可以运用横向研究的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查阅历史典籍完善该类文物的信息描述。现代化文物鉴定方式主要是通过科学探测获取文物的相关理化信息,包括放射性鉴定、3D分析等方式,以更加精确的数据信息来对文物的真伪进行鉴定。

三、现代技术在鉴定中的优势分析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背景下,仪器设备和技术原理更先进,能有效提升文物鉴定的精度和信度,也大大缩短了研究人员的工作周期,文物鉴定更加便捷、高效。在传统的文物鉴定工作中,大多需要研究人员依靠工作经验和主观判断来确定文物的历史价值与真伪,很容易因为水平不够、认识不足而产生误判,影响最终的结果。应用数据技术分析时,所有的鉴别信息都以数据的方式呈现,分析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完全按照结果的量值范围进行鉴别,是一种可被广泛应用且具有较强普适性的文物鉴定技术手段。

四、现代技术的鉴定应用分析

(一)微观精细鉴定

许多出土的历史文物表面都有十分精美繁复的纹饰雕刻,彰显出不同朝代的审美特征,特别是在一些较为贵重的文物表面,不同纹饰雕刻蕴含的特征和代表的墓主人身份都有很大差异,必要时需作精细的拓印处理,再深入研究。在传统的精细文物鉴定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显微镜放大的方式来识别文物的材质特征和纹饰特点,受放大倍数的限制,一旦超过放大上限后就会出现模糊不清的现象,不利于精准识别。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电子显微和超景深的显示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数百倍以上的图像放大,还能根据镜头扫视的过程形成探测视频,供观看、回播,这对考古人员的文物鉴定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不同材质的历史文物在识别鉴定的过程中,其鉴定要点也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在对一些书画、织品等的识别过程中,需要极其细致的观察,纸张和纤维的鉴别可以判断文物的真伪和年代,运用这一现代技术的识别方式可以更好地保留相关文物资料,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更多信息。

(二)文物无损鉴定

由于年代大多十分久远,文物在出土和鉴别的过程中都必须加强保护,避免出现磕碰、损伤,而传统的鉴定过程可能要切割文物的部分材质,才能对其进行更加精确的化验和识别。在现代,已经能通过光谱分析、X光、红外线和电磁波探测等不同的方式对文物进行无损检验,更有利于对珍贵文物的保护。在光谱分析和X光鉴别中,仅需微克级别的原材料就能进行识别分析,有效判断出原材料的材质特点、出产年代等,在精度和信度上有了明显的提升[2]。红外和电磁波的探测是完全无损的文物鉴定方法,特别是对玉石、金属器皿等有很好的效果,在鉴定过程中利用传导率等信息对材质进行精确判断,使文物鉴定手段更加多样化。

(三)多元信息鉴定

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文物鉴定过程中获取的参数信息更加丰富,这也是实现多元化鉴定的重要技术基础之一。在判断文物的真伪和年代时,不能仅依靠一种测定手段获取的相关信息得出结论,而是要通过多种探测技术对不同的鉴定对象进行详细分析后,才能得出最客观的结论[3]。如一些金属、陶瓷器皿可能会有后人修复的痕迹,通过X光鉴定和局部放大,能更好地确定文物不同位置的材质组成和具体年代,对于有效梳理文物的流传过程也有重要意义,便于研究人员更好地确认其历史价值。对不同材质的文物进行信息鉴别时,鉴定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异,而针对相同类型的文物,在识别过程中也要更加细致。如在一些陶制品中,陶泥中微量元素的差异、归属地、制作工艺之间有紧密的联系,精细的光谱分析能更好地帮助技术人员作判断。

(四)文物年代判断

文物鉴定过程中的年代判断对于还原文物用途、加强历史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判断文物的真伪的重要方法,在现代科学技术的辅助之下,能实现更精确的探测分析。常规的文物年代信息主要是通过碳的同位素进行半衰期计算后得到,而进行单一的元素测定在信息获取上会有一定的局限,可以通过综合测定加以规避[4]。如在国外一早期头骨的年代测定中,利用F、U、N三种不同的元素进行半衰测定,分别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且头骨、牙齿和下颌骨等不同的位置测算出的年代信息也有一定差异,这使研究人员警醒,最终确认尽管该头骨确实是早期人类的遗骨,但后代有人用拼接造假的方式将不属于该头骨的部位组合。多种元素测定文物的实际年代是一种更科学的分析方式,也促进了考古与文物研究工作的发展。

五、结语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物鉴定行业之间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融合,精细化的微观处理方式,特别是电子视频显示,能百倍地放大文物表面的纹理和刻痕,对确定文物用途、价值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技术中的红外和电磁波探测可以实现文物信息的无损获取,这些数据参数通过多元化的交叉鉴定分析,能为科研人员提供全面、完整的文物资料,为判别文物真伪和年代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简介

丁梦婷,1989年7月生,江苏宜兴人,南京市江宁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物博物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1]黄艳芳.试论文物鉴定应用现代科技的必要性与具体应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1):103.

[2]宋晖.现代显微技术在纸质文物鉴定与修复中应用[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5(2):52-57.

[3]叶良,李强强,孙平平.石质文物科技保護研究进展[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6(5):394-400.

[4]徐磊.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文物鉴定与鉴赏方法研究[J].艺术品鉴,2019(3X):1-2.

猜你喜欢现代科技应用分析现代科技展示古今历史科学导报(2021年17期)2021-04-19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读与写·教师版(2019年8期)2019-10-20浅谈煤矿采矿工程巷道掘进和支护技术的应用分析广告大观(2019年7期)2019-10-20钢琴伴奏在合唱中的应用研究艺术大观(2019年32期)2019-10-12俄罗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预测中国市场(2018年26期)2018-09-21现代科技对电影艺术产业的推动作用分析新媒体研究(2018年23期)2018-03-04从常德“8.9”碎尸案看传统侦查手段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法制与社会(2017年21期)2017-09-04社区全科门诊64例外伤清创术应用分析特别健康·下半月(2017年6期)2017-07-31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学周刊(2017年24期)2017-07-26现代农业科技的信息化发展与应用中国科技纵横(2017年1期)2017-03-10

推荐访问:现代科技 文物 鉴定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