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郑板桥画竹的艺术创作三段论研究

|来源:网友投稿

呼雯

摘 要:郑板桥所提出的有关艺术创作的三段论深刻地探究了客观物体、主观映像以及艺术表达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为艺术的呈现和表达提供了新的参考和思路,有着多个层次的现实意义。文章先简要地对画竹三段论的内容进行了概述,并结合郑板桥的创作实际对三段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提出了画竹三段论的现实指导意义,为艺术创作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郑板桥;画竹三段论;艺术创作

郑板桥是清代“扬州八怪”的代表性人物,他主要以自己的诗作、书法和绘画创作而著名,在他的绘画创作中又属兰竹主题的作品最为出色,对于后来很多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郑板桥之所以能够取得非凡的艺术成就,是因为他在创作过程中提出了著名的“画竹三段论”,即从观察、想象到呈现,三个阶段相递进的艺术表达过程,在300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依然有着独特的价值。

1 郑板桥艺术生平的概述

谈到郑板桥的艺术生平,最为著名的就是他创新性的艺术思想,他认为艺术并不能够仅仅依靠模仿来进行创作,而是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并且根据这样的创作思想,他也提出了著名的艺术创作三段论,即“观察—想象—呈现”的阶段性过渡,整个创作过程讲究“意为笔先”概念。观察是指要对于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进行细致入微的审视,从而进一步体会客观存在的事物的灵性;想象是指要对观察的事物进行构思,更深层次地思考如何进行完整的审美意境的表达;呈现环节需要作者进行大量的情感投入,进一步利用丰富的笔触和技法对画作对象进行表达,从而诞生出内涵丰富的艺术作品。

2 画竹三段论的具体解析

源自《板桥题画兰竹》的画竹三段论进一步解释了艺术表达的普遍规律。郑板桥将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即“观察—想象—呈现”,详细地阐释成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并分别从创作的不同阶段入手,对于艺术创作的内涵和实质进行解答。①从眼中到胸中再到手中的三段式表达,实质上指的是从客体观察到主观想象再到艺术表现的整个过程的转变,加深对于艺术表达的三个阶段的理解,能够进一步帮助创作者在创作中融入自身的情感,提升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1 “眼中之竹”,艺术创作的初步观察

郑板桥所提到的“眼中之竹”,实质上是指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初步观察。审美观察是进行美术创作的前提,大自然中处处都蕴含着美丽,创作者只有经过一定的探寻和发现才能够将客观存在的物体融入自己的画作当中。

首先,艺术源自生活,创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观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截取生活中的一些普通的画面促使自己产生审美冲动,在生活和自然中发现别人不能够发现的美丽,进一步进行艺术创作和表达。可以想象,当时的时代下也有很多生活在竹林中的人,然而郑板桥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墨竹图》等受到后人追捧的佳作,也是因为他善于观察,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角度对兰、竹等客观事物进行不一样的解读。其次,进行艺术观察时要注意对于客体真实性的完整还原。郑板桥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更加关注对于客体表达的真实性,他崇尚自然,反对一切违背自然本真的生命状态,因此在进行景物的描绘时,他反对故意刻画的表现手法,而是主张通过多个角度的观察对于客观存在的真实状态进行展示,进一步提升作品的生动性和临场感。客观存在的物体并非天然的审美对象,从郑板桥所作的题文出发可以知道,他所观察到的竹子,或存在于清早的尘烟之下,或存在于傍晚的薄暮之中,经过这些天然景象的修饰,才能够被他记录下来。因此,在进行绘画创作时,被观察的客体周围的环境构成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因素,创作者需要对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梳理,从而进一步在后续的构图中进行合理搭配。最后,观察并不简单地只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映射,艺术呈现也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和再现,整个观察过程中已经包含了审美主体的情感因素和思想因素的參与,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是这样的主观性也并不代表画作会因此失去本身的真实感,相反,主体不同程度上的把握更能够凸显出客体表达的多角度性和多层次性。出于对创作主体能动性的考虑,不同的审美角度下对于客观事物的理解也不相同。以画石为例,郑板桥也列举了很多文人对于“石”的不同看法,北宋时期著名的书画家米芾对于石画由衷喜爱,他认为石头的样式多元、清透巧秀,甚至有“米芾拜石”的典故,郑板桥也认为他笔下的石头“尽石之妙也”,而反观同一时期的书画家苏轼,对于石头的看法却是大相径庭,他有言“石文皆丑”,可见在苏轼的眼中,石头是丑陋的,没有艺术表达的价值①。这些看法上的差异全都来自他们不同的观察角度和审美范式,因此可以得知,审美观察的结果和创作者的情感因素、思想因素等都脱离不开干系,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过程。

2.2 “胸中之竹”,基于观察的整体想象

如果说“眼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伊始,那么“胸中之竹”就是进行构思和形象化的关键性阶段,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的转变过程也并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直观映射,而是要基于上一阶段观察从而将非理性化的感性认识上升成为理性认识的过程①。郑板桥在早期接触绘画的阶段就喜欢以竹作画,但是实际的创作过程中,大千世界中存在着太多可以创作的兰竹素材,郑板桥却不能够照单全收,而是应该进行一定的取舍和筛选,要根据自己心中对于客观存在的理解,截取全部意象中的部分来进行呈现。

首先,艺术的创作是源自对客体事物的观察,但不是完全从此而来的,真正的艺术都离不开创作者们合理范围内的想象,这样的想象不仅来自创作过程中的审美冲动,还有平时生活中的自我积累。因此,艺术创作者在平时要注意对于生活中艺术具象的积累,从而将这种思维方式定格在自己的记忆中,借助这种感受和体验对创作中的对象事物进行构思。

其次,艺术创作中的构思过程是一场复杂的脑力劳动,创作者需要对于艺术经验、思维意识和生活体验进行不同层面的融入,进一步帮助自身对于创作素材进行更加合理地选择和提炼,那么如何能够确定在实际的创作中需要对于那一部分的意象进行具体的表达呢?这就需要创作者充分考虑自身的情感需要。艺术创作要表达作者最真实的情感,构思和想象的过程如果脱离了情感因素的融入,就很难提升自身的表现力。因此郑板桥在竹画中不仅追求对于竹子形象的描绘,还力求要体现出竹子的性格和感情,在他的艺术构思中就逐渐产生了坚贞、不屈的审美想象,结合他自身的经历来看,不难发现这样的审美范式也和他自身生活背景密切相关。

最后,郑板桥不仅提出了“胸中之竹”的概念,也进行了“胸无成竹”的阐释,这里的“胸无成竹”并不是对“胸中之竹”概念的否定,而是对其的一种提升。“胸无成竹”讲的是虽然要秉持着“意在笔先”的创作理念,但是要在创作之前对于固化的创作范式进行一定程度的摒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一步进行意象表达和艺术创作上的创新,从而自成一派,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2.3 “手中之竹”,构思之后的艺术呈现

“手中之竹”即绘画创作的最后阶段—艺术表达,这是将头脑中的想象和构思转述出来的过程,这一阶段也是作品效果的决定性阶段。首先,想要追求完整的呈现效果就要掌握和熟悉高超的技法。对于中国传统的绘画创作来说,笔墨技法是关键的核心,艺术家们都非常强调自己的用笔和力度,将笔触和技法作为绘画的基础和关键。在郑板桥的艺术创作中,他巧妙地运用了笔、墨的特性,利用不同的浓淡交替,带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和笔法的韵律感,将竹子的风韵和灵性体现得淋漓尽致②。同时,这其中还涉及创作灵感的问题,进行艺术表达时的灵感也并非突然发生的,而是基于郑板桥长期以来的积累和沉淀,没有深厚的艺术素养,灵感的迸发是非常困难的。其次,艺术作品真正传递的是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情感是源于外界刺激进而产生的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反应,而艺术呈现就是艺术家情感的流露和外化,因此在作品的艺术呈现阶段,要充分地融入自身的情感体验,进一步达到抒发胸臆的目的。从郑板桥的作品来看,他在进行创作时更多地关注了情绪融入的真实性,着重进行了情感上的渲染。同时他的作品不论是从落笔还是画面感上来看,都对于他的性格和精神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凸显。他的名作《兰竹石》的题词中这样写道,“有香有节有骨”,这是对于客观存在的一种赞美,更是对于自己的主观意念的一种寄托,他的每一幅画作中,都能够清楚感知到他的桀骜不驯和刚正不阿的气节。最后,郑板桥的作品中更重要的是对于“意”和“趣”的体现,意境的整体展现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追求,意境的表达能够帮助观者进一步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意义,优化作品呈现的效果。一方面,郑板桥对于意境的表达有比较综合性的认识,他将自己对于自然的崇敬、对于百姓的爱怜充分地融入作品表达中,很多作品中的取景都是身边的意境,并没有太多有关太大的景观的构图,只是对于日常场景的描述,他的表达源于现实又超越了現实,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意境表达形式。他不仅在画面意境的营造上下了一定的功夫,也对于整体的作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解说。在作品中,郑板桥多次创作出了题诗,在利用书法创作提升作品整体的格调同时,也对于画作中的意境表达进行了阐释,便于观者进行理解。例如,在《墨竹》中,他用“含露吐雾”“隐跃于纸外乎”等词对竹的形象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并由画面中的意境进行了进一步引申,极具韵味,使观者在阅览之前就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①。

3 三段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郑板桥是当时那个时代杰出的画家代表,他的画竹三段论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没有继承就不能实现发展,因此对于郑板桥的绘画理念,艺术创作者要注意结合和吸收,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艺术表达水平②。首先,自身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对于艺术创作的推动作用非常大,因此艺术创作者要注意对于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积累,从而进一步提升审美观察的角度性和层次性。一方面,创作者应该注意留心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表象和意境,注重对于经验和感受的积累。艺术来源于生活,没有根基的创作创新是没有营养的,不能够称之为真正的艺术作品。现在有很多的创作者大胆寻求突破和创新,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艺术创作者,为了能够一夜成名,他们更愿意追求新鲜事物,但是忽视了对于创作基础的关注,创作出了很多没有现实基础和根据的“创新性作品”。另一方面,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够对于大千世界中的意境和表象进行筛选,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从而保证艺术创作中源源不断的灵感支持。诚然,灵感的迸发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外因刺激,但是如果潜意识下并没有充实的学习和积累,那么想要在紧张的创作过程中产生意想不到的灵感显然是不易实现的。其次,根据郑板桥的艺术创作理念可以了解到,创作主体情感和精神上的投入也是非常必要的。情感和意象的表达是息息相关的,从生活中截取的片段是冰冷的,不具备生命力,而艺术创作要求一定的完整性,作品中的情感流露要做到丰富化、多元化,这样才能够提升艺术作品的欣赏价值。出于对自己的仕途道路和生活窘境的不满,郑板桥寄情于绘画,在创作中将自己的理想和情趣进行了充分展现,从而创作出了诸如《墨竹图》《兰竹石》等优秀的艺术作品。因此,艺术创作者必须要在作品的表达中大量结合自身的情感体会,加强作品表露的生动性,进一步引发受众的共鸣。最后,从“胸中之竹”的想象到“手中之竹”的呈现之间的过渡,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创作技术作为支持。固然,观察、情感是艺术创作中不能够缺少的环节,但是作为艺术作品呈现的关键,创作者需要对于自身的绘画技法进行提高和锻炼,为艺术表达做好坚实的支撑。对于现代化的艺术创作来讲,一方面,创作者需要对于自己的创作风格进行合理定位,对创作中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深度了解,从而选择最能够外化自身创作情感的方式和方法;另一方面要注意对于线条、色彩、光影等艺术语言的理论学习,进一步基于自己的情感需求,对画面整体的观感进行烘托,完美地展现出素材对象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艺术的核心是情感,艺术表达的实质是情感的传递,没有情感融入的作品不能被称为艺术,但是对于当今很多的绘画创作来说,很多作者都忽略了“意为笔先”的创作理念。基于郑板桥艺术创作三段论的考虑,艺术创作必须要经过细致的客体观察、合理的构思和想象、融入思想感情的意象呈现三个阶段,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艺术创作的水平,提升艺术作品的价值。■

猜你喜欢郑板桥艺术创作郑快乐作文(1.2年级)(2020年5期)2020-09-10广播电视导演的艺术创作构思探析戏剧之家(2020年10期)2020-04-17浅谈动画表演艺术创作的重要性戏剧之家(2020年2期)2020-02-14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参花(下)(2019年11期)2019-11-24马路奇遇记动漫界·幼教365(中班)(2019年10期)2019-10-28有声电影中的无声艺术戏剧之家(2019年33期)2019-01-06郑板桥好联不打折北广人物(2018年30期)2018-09-05郑板桥劝学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16年12期)2017-01-05及时雨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16年10期)2016-09-10郑板桥的贺寿诗青年文摘·上半月(1986年10期)1986-11-01

推荐访问:三段 艺术创作 郑板桥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