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现实主义背后的文化殖民主义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土生子》是黑人文学的重要开创者——理查德·赖特的代表作,被誉为黑人文学的“里程碑”。由于小说写作的时代背景特殊,作者将当时最敏感的种族问题和社会问题作为创作主题,所以现实主义成为了小说最为突出的特征。在小说显性情节发展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个与之并行的以文化殖民主义为主导的隐性叙事进程。分析这一叙事暗线,揭示出它对小说显性情节发展的交互和补充作用,可以丰富对主人公别格形象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加深读者对作品主题意蕴的理解。

关键词:赖特;土生子;文化殖民主义;隐性叙事进程;黑人民族文化

赖特的创作深受德莱塞的影响,继承了美国文学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学术界普遍认为《土生子》是一部经典的现实主义作品,深刻地批判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的现实。由于大多数人都把眼光放在作品中情节发展的单一叙事上,从而忽视了作品中的双重叙事动力。

申丹教授提出,在很多文学作品情节发展的背后,还存在一条与情节并行发展、从头贯穿到尾的叙事暗流,即“隐性进程”,情节发展和隐性进程这两种叙事运动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或者截然对立的关系。申丹教授强调:“对显性情节看似无关紧要的文字,对隐性进程可能至关重要,反之亦然。”[1]此外,同样的文本细节也会在两种叙事运动中表达出不同的主题意义。在《土生子》这部作品中,从现实主义出发,赖特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美国社会压迫黑人的现实,而在隐性进程中,别格的暴力和凶杀不仅是对美国社会制度的一种极端形式的反抗,也是美国对黑人实行文化殖民必然会结出的“恶果”。

一、小说题目和开头部分的双重叙事动力

“土生子”,一方面是指生于斯、长于斯的美国人;另一方面则代表被美国社会和种族主义所造就的人,别格就是身处这种社会环境中的产物。而从文化殖民主义的角度,可以进一步阐释小说标题所蕴含的深意。尽管遭到白人的排斥,黑人仍认为自己是美国公民。如果黑人将自己完全视为美国的“土生子”,就代表着他们放弃了自己非洲的文化传统,从而造成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疏离。美国文化对黑人的文化殖民使得“白人社会打破了他们的旧世界而不给他一个新世界,它摧毁了黑人生活的传统的部落基础并在关闭了过去的道路后阻挡未来的道路”[2]144。结果只能是加深黑人的“他者”形象,把黑人进一步推向美国社会的边缘地位。

在小说的开头,作者先是描写别格一家人清晨在屋子里抓老鼠的场景。从现实主义视角看到黑人生活的贫穷和窘迫:狭小的公寓单间、两张铁床、薄薄的墙壁……而在文化殖民主义的隐性进程中,可以解释为何一只老鼠能令别格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恐惧万分。别格一家的恐惧并不夸张,因为这种恐惧源于美国黑人群体的历史记忆。黑人奴隶被当作商品进行贩卖,受到白人奴隶主的殴打和虐待,几百年来遭受的非人待遇,使黑人的历史如铁镣般沉重,而恐惧早在他们成为奴隶的那一刻就被深深地烙印在了民族心理之中。在这里,别格对老鼠的恐惧暗指对白人世界的恐惧,这种恐惧已经深入别格的潜意识,深入到所有黑人的心中。

小说开篇还存在某些文本细节,与情节的发展似乎无甚关联,但是对隐性进程来说却至关重要。比如别格和杰克看电影的情节,赖特借电影向我们展示了美国的大众传媒在塑造黑人价值观方面的强大作用,是种族主义的传播手段之一,向黑人们灌输:黑人就是原始的、野蛮的、未开化的;而白人就是文明的、优雅的、高贵的价值观念。而大众传媒又是黑人了解和认识白人世界的唯一渠道,尽管其塑造着高贵白人和低俗黑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荧幕形象,赤裸裸地传递着种族歧视和不平等的信息,黑人却仍欣然接受,并对电影中白人的生活方式羡慕不已。可见在文化殖民主义的隐性进程中,通过隐形媒介的渗透,黑人早已将白人对他们的界定当成了自我界定的标准,接受了白人对他们的评价和表述。于是他们被规训成了传媒和社会所塑造的负面黑人形象,而在此基础上,黑人的自我认识无疑已被完全改写。

由此可见,如果单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会忽略小说中看似与情节发展没有联系的文本细节,而这些文本细节则是发现小说隐性进程的关键。而隐性进程对情节的发展又具有补充作用,两者的双重叙事运动不仅可以加深对复杂人物形象的理解,也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小说的主题意义。

二、小说中玛丽之死

和蓓西之死的双重叙事动力

小说的中心事件就是别格失手杀死了富家的白人女孩玛丽。从现实主义看待这一情节,玛丽的死虽然只是一次偶然事件,但是由于当时美国社会对黑人的偏见和歧视,只要黑人对白人女性有冒犯性的行为举止,那么白人就会认定他一定涉嫌强奸,黑人必定会迎来死亡的结局,因此玛丽的死又带有一种深刻的社会和历史的必然性。而在这一情节发展背后的文化殖民主义的叙事暗流里,更值得注意的是,别格如何看待杀死玛丽这件事,它不仅让别格认为给自己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而且竟让别格的内心油然生出一种自豪感:仿佛干了这事,他就依稀地欠下了一笔很大数目的账。这句话非常容易被人忽视。在媒介的传播下,黑人早已认定白人就代表着富有,只有白人才有资格欠下巨额的账。黑人们的生活都很拮据,所以是不可能欠下巨债的。但在这里,杀人带给了别格自己仿佛已经跻身白人世界的错觉,具有了白人的身份和地位,而这无疑更加固化了白人至上的观念。别格将他的杀人行为视作一种新的、创造性的生活的开始,这同样也是在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和改造下,在扭曲的社会文化氛围侵蚀之下,别格心理被扭曲的结果。虽然他的杀人行为以一种极端的形式,无意间为他打开了反抗白人世界的大门,但是别格的反抗仍囿于白人对黑人的界定之中,仍处于以白人为主导的认知体制内,带有明显的“白色因子”。

别格杀害黑人女友蓓西的行为则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质。当别格觉得蓓西将成为自己逃跑路上的绊脚石时,便有计划、有预谋地用砖头拍死了熟睡中的蓓西。蓓西死后,她的身體被当成证物被陈列在法庭之上。赖特通过蓓西让我们看到了黑人女性地位的低下,她们不仅受到白人社会的剥削和压迫,还要承受来自黑人男性的漠视。通过现实主义,小说深刻地揭露了黑人女性的生存空间被极度挤压的残酷现实。但在隐性进程中,别格对蓓西的无视甚至谋杀,则是经文化殖民主义的影响、渗透和改造以后,美国种族主义、性别主义在黑人群体中的内化和延续。它不仅改写了黑人的自我认识,导致了黑人的自我否定、自我憎恨,还加剧了黑人内部彼此之间的敌意和矛盾。正如小说中并未出现明显的黑人对白人的暴力冲突,杀死玛丽也只是别格的无意,而杀死蓓西的行为则带有真正的暴力的性质。别格不仅在无形中接受了美国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同时也接受了美国社会对黑人女性歧视的态度。“可以说别格对蓓西的歧视使他无意之间与白人结成了同谋,实现了白人种族主义在黑人内部‘微缩后的复现,从而与白人一起完成了对自己种族最致命的唾弃。”[3]这也从侧面展现出美国实行的文化殖民主义,使黑人文化传统严重流失。而民族文化传统的流失,使黑人群体难以进行自我文化身份认同,更加陷入“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般的困境。与民族纽带的断裂,只会使黑人内部互相伤害,令黑人的处境雪上加霜。

由此可见,同样的文本在现实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双重的叙事运动中,表达出了小说不同的主题意义。隐性进程可以对情节的发展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以达到对小说人物形象更多面、更立体的理解,从而表达出丰富的主题意义。

三、小说结尾别格之死的双重叙事动力

在小说的结尾,虽然白人律师麦克斯竭力为别格的罪行辩护,但是在整体美国社会的威压之下,别格最终还是没能逃脱死刑的结局。从现实主义视角可以看到,赖特借麦克斯之口揭露了黑人群体在美国社会深受压迫的残酷现实:白人使他们时刻处于精神和物质双重饥渴的状态。一旦与黑人发生冲突,无论事情的真相是什么,白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偏向自己的种族去强烈抨击黑人。这样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不公正的社会制度必然会判处别格死刑。

在情节发展背后的文化殖民主义暗流里,我们可以看到别格的命运尽管是一个悲剧,但是他的死其实是必然的。一方面,以文化殖民主义为主导的大众传媒加剧了别格的死亡。隐性的文化殖民在这里成为了别格走向死亡的推动力,新闻报纸多次将他报道成一个“坏黑鬼”“强奸犯”的野蛮黑人形象,媒介成为了煽动美国大众仇恨和愤怒情绪的工具。在这种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压制下,别格一直处于“失声”的状态,他的声音不被人们听见,而这种失语也铺垫了别格的死亡。另一方面,与民族纽带的割裂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背离注定了别格的死亡。法农曾指出:“一切被殖民的民族……被殖民者尤其因为把宗主国的文化价值变为自己的而更要逃离他的穷乡僻壤了。”[2]9可见美国主流白人文化对黑人文化的冲击,令黑人民族文化严重流失,而文化的丧失又是黑人难以进行自我文化身份认同的根源,别格的生命因此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本。将自己牢牢地封闭在“黑皮肤”的特殊性之中,只会使越来越多的“别格”走向死亡。苦难不应该成为黑人向白人要求公平的筹码,暴力也不应该成为争取公平的唯一手段,黑人应该以“人”,而不是以“黑人”的视角去观察、体验和认识世界。

别格的遭遇不仅给白人世界敲响了警钟,也给黑人民族带来了向死而生的新希望。用文化殖民主义去认识别格的行为,有助于黑人和白人共同跳出邪恶种族关系的怪圈:“白人越仇恨黑人、越压抑黑人,黑人越觉得暴力反击白人有理;黑人越仇恨、越攻击白人,黑人越觉得与美国主流社会疏远。”[4]只有黑人与白人共同努力,才能打破以“类”来审视对方的视角,重新将彼此视为一个个清晰而具体的个体,黑人民族才能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情节发展层面,小说《土生子》表现出了对美国社会现实的批判,通过别格的命运揭示了美国社会制度的罪恶。但在情节发展的背后,还存在一股以文化殖民主义为主要内容的隐性叙事进程,它向我们揭示了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如何改写了黑人的自我认知,使黑人的心理扭曲、人性异化,进而触及别格杀人行为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小说中两大叙事轨道虽然独立表意,但也并列前行,呈现出互为补充的关系。表层情节与隐性进程的交互运作,不仅打破了别格单一的人物形象,也丰富了小说的主题意义,更为黑人争取民族平等提供了启发。

参考文献:

[1]申丹.何为叙事的“隱性进程”?如何发现这股叙事暗流?[J].外国文学研究,2013(5):47-53.

[2]法农.黑皮肤,白面具[M].万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3]刘戈.被牺牲掉的黑人女性——试论理查德·赖特《土生子》中的黑人妇女形象[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88-91.

[4]庞好农.三重意识的张力之源:理查德·赖特笔下的种族关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8-91.

作者简介:江思琦,辽宁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赖特感悟?生活:每天做最重要的事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0年21期)2020-08-14浅析现代建筑中的唐风唐韵艺术大观(2019年30期)2019-10-12又到乡间读者(2019年16期)2019-07-31又到乡间现代妇女(2019年5期)2019-05-10浅析《土生子》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北方文学(2018年15期)2018-07-21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中的存在主义青年时代(2018年35期)2018-02-24赖特建筑设计思想研究状况及思考绿色科技(2018年2期)2018-01-31致命悬赏故事林(2016年23期)2017-09-11邻家球星全体育(2017年1期)2017-05-25论居住:有关人类生活、建筑物和空间的思考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年1期)2016-03-09

推荐访问:殖民主义 现实主义 文化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