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黄超梅
【摘 要】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也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师需要在日常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生活化教学。此外由于初中数学知识点较为枯燥,如果学生无法对其产生兴趣,那么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将难以得到保障。而在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注重生活化教学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以至于不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学习当中。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因此教师应当重视生活化教学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本文将浅要分析如何利用生活化对初中生的数学思维实现有效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学习兴趣;培养
引言
初中阶段学生所学的很多数学知识都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来源于日常生活,而学习数学的目的也是为了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而新课程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与实施使得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数学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借助生活化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锻炼他们对于所学的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让他们能够将自己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进一步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完成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研究与解决。与此同时,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还能让他们能在学习中锻炼逻辑思维,提升数学学科素养,实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的目的。
一、营造生活和教学环境
现如今很多初中生对于初中数学的认知并不准确,他们往往会认为教材中的知识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毫不相关,即知识是知识,生活是生活,两者之间难以产生联系。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虽然初中数学所学的理论知识只是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的浓缩与提炼,与日常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壁垒,教师也无法在日常教学中完成打破这个壁垒。但是教师所需要做的便是通过熟练解读初中数学教材,从中发现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地方,通过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实现生活化教学。例如在教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學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以此来提升学生对这部分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如“某车间现有25名工人,每一个人每天可以生产600个螺丝钉以及800个螺母,而一个螺丝钉需要配有两个螺母,那么需要分别安排多少名员工专业生产螺丝钉或是螺母才能使得每天生产的螺丝钉以及螺母正好配套?”这是一道与生活有关的一元一次方程数学题,通过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组找出其中的等式关系,将生产螺丝钉的工人数设为未知数x,从而列出方程2×600x=800(25-x),最终算出答案为x=10,即安排10名员工生产螺丝钉,15名员工生产螺母。运用生活化教学,在教学中找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从而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学习新知识。
二、充分挖掘生活资源 开展教学导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喜欢运用经典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案例来为学生进行教学导入,这些教师普遍认为这些众多初中数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案例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很多学生对于这种经典的教学案例十分熟悉,以至于这种教学导入往往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他们很难再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一直与教学效率低下。而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自己与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将这些生活资源当做教学案例为学生开展教学导入。生活化的教学案例可以让学生在教学导入阶段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发现数学的学习意义,最终得以在课堂之上充分展现初中数学学科的价值。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教学导入环节就可以让学生去思考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有哪些,这些立体图形分别与哪些平面图形相对应等等,以这种生活资源来完成教学导入,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数学,在思考中深刻地感受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和他们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实现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将数学学习融入学生生活
有些学生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不高,以至于他们在放学之后完成教师为他们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后便不会主动地去继续学习数学,而且这些学生普遍认为学习与生活是两件截然不同的事情,在学校应当认真学习,而在放学回家之后便应该自由使用这些时间。这本是一种正确的学习理念,但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并不具有良好的平衡学习与日常生活的能力,这种学习理念往往会成为这些学生逃避学习的借口。此外,相较于在学校中的学习而言,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往往都是来源于他们放学回家之后,而不是在学校中的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放学回家之后的这段时间来进行生活化学习,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以此实现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的双重提升。例如在教学“轴对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学校完成这部分相关理论知识教学之后,为学生布置适量的生活作业,让他们在学习之余去多多外出,找寻生活中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轴对称图形,以此来丰富他们的认知。
四、总结
总而言之,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初中阶段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难以分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认知到初中数学的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学习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开展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雪云. 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分析[J]. 考试周刊,2021(10):65-66.
[2]徐燕飞.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 南北桥,2021(1):73.
[3]沈友庆. 初中数学中如何使用生活化进行教学[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7):31.
(作者单位:广西灵山县檀圩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生活化学习兴趣初中数学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大众科学·下旬(2020年6期)2020-06-28注重阅读能力培养 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文理导航(2019年14期)2019-04-29低年级语文教学改革的尝试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3期)2019-04-09浅析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年12期)2018-08-17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数学游戏考试周刊(2017年74期)2018-01-30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年8期)2017-05-09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研究未来英才(2016年19期)2017-01-04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研究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6年1期)2016-02-02刍议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实践新课程·上旬(2015年6期)2015-08-26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及 兴趣引导在实习教学中的作用职业·下旬(2014年6期)201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