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青海文化建设成就与展望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2020年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十三五”收官之年。青海省提出“文化名省”建设已近10年,青海省文化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均取得不凡成就,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结果。总结经验的同时,实现文化建设现代化,需要从均衡物质文化、彰显制度文化、培育精神文化等领域寻找着力点。

关键词:小康社会;文化建设;文化产业

一、“文化名省”建设的提出

河南省最早于2005年提出“文化强省”建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全国大部分省份出台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党的十九大以来,“文化强省”建设一度成为各省、区、市施政热点。

为加快青海省文化改革发展,2011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审议出台《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文化名省的意见》,自此“文化名省”建设以正式文件的形式立明,在全省上下掀起了“文化名省”建设的热潮,其内涵就是将青海省打造为“文化事业繁荣、产业优势明显、发展活力强劲、品牌效应突出、民族特色濃郁”的文化省份,规划于2020年基本实现建设目标。在“十二五”“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相继出台了《青海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青海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文化改革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等20余份不同层面的配套政策,分阶段启动了“八大工程”“青海文化记忆工程”等一批批文化惠民工程,一系列提升青海省形象的文化宣传推介活动,助力青海省文化改革发展。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青海省文化建设主要成就

“十二五”以来,文化事业从小到大,文化产业从无到有,青海省各民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渐丰富多彩,“大美青海·旅游净土”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文化改革发展各领域工作取得的成果,为促进青海省文化繁荣兴盛,为各族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坚持通过主抓党组织建设、理论创新、民生保障、意识形态、媒体宣传等,充分考虑民族身份、民族文化、地区差异与宗教信仰等因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种政治文化的社会化过程,准确把握各民族认知认同、制度化建设及个体化过程,夯实了青海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为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主要表现在:一是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乡村振兴、扩大就业和扫黑除恶及重拳打击腐败等党和政府的一系列决策,受到各族群众普遍认同和拥护。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为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全省上下坚持“一盘棋”,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成为青海省各族人民开拓进取的力量之源。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已经深入民心,得到省内各族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普遍认同。[1]

(二)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不断丰富,精品力作持续涌现

舞台艺术精品迭出。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创作大中型剧目200余台,部分剧目获“五个一工程奖”“梅花奖”“文华奖”等各项荣誉。京剧《藏羚羊》、民族歌舞《热贡神韵》获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大型原创民族舞剧《唐卡》亮相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彩虹儿女》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青海省演艺集团创排的现代京剧《七个月零四天》、儿童剧《精灵战队》、舞剧《格萨尔王》等优秀剧目的推出,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艺术创作成果持续涌现。初步统计,1978年至今,累计出版图书约2840种,音像出版物约160种,电子出版物约36种。产出了代表性电影《无手老师》、纪录片《大湖·青海》、舞台剧《草原之子》、歌曲《习主席来到咱青海》、图书《玉树生死书》等,抒写伟大时代和人民的精湛文艺成果。《格萨尔王》《河湟民间故事》等多部原创动漫剧目,《古道传奇》《天境祁连》《松赞干布》《狂欢六月》《千户风云》等剧目陆续推出,电影《天幕》登陆各大影院。平弦戏《魂系金银滩》《党的十九大报告暖人心》,秦腔现代戏《尕布龙》等成果,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青海精神。

文化品牌日益响亮。精心打造和培育了海东市“河湟文化”,海西州“柴达木文化”,玉树州“康巴文化”,果洛州“玛域格萨尔文化”等,“一地一品”特色文化品牌已成为各州市代名词。自青海文化旅游节启动以来,“青海年·醉海东”“黄河文化旅游节”“热贡文化旅游节”,昆仑文化、青海湖文化、三江源文化等众多品牌活动,展示了独特的地域民族风情。“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被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重大文化创意之一。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财政投入不断增加。“十二五”时期,“八大工程”启动以来文化建设总投资117.66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超出既定目标2个百分点。中央与省、市(州)、县累计下达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8.61亿元,约570多个项目受益。“十三五”以来,省财政每年投入1亿元,设立青海省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通过采取政府购买、贷款贴息、项目补贴等创新政策措施,实现多元投入。

基本公共文化设施得到完善。大剧院、科技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投入运营,建成了群艺馆(站)、图书(文化)馆、电影院等一大批文化设施。截至2019年,青海省文化馆有46个,公共图书馆有51个,博物(纪念)馆有38个,档案馆有55个,广播电视电台有46座,广播发射台有25座,乡镇文化站有369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有4169个。基层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农(牧)家书屋、流动图书车、“西新工程”“村村通”等惠民工程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各类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率达100%,青海省基本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显著提高。青海省具备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建立起共建共享、服务高效、覆盖面广的公共文化服务联盟,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聚力公共文化服务。2016年,青海省黄南州被列入国家第一批文化消费试点城市,热贡唐卡建成二维码身份识别和质量追溯体系,率先在全国进行艺术品等级评定与矿物质颜料检测。2020年,西宁市城西区图书馆、互助县文化馆、贵德县尕让乡二连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民和县官亭镇综合文化站4家单位纳入全国文旅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青海省图书馆、博物馆和柳湾彩陶博物馆列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文创产品开发试点单位,这些荣誉与试点均是对服务效能的肯定。

文化产品“走出去”步伐加快。省内文化企业通过举办或参加“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感知中国·大美青海——民族文化艺术展”,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青海日”,“青洽会”“城洽会”、藏毯展览会等活动及深圳、北京等地文博会,使文创产品唐卡、堆绣、盐雕、藏毯(绣)、银铜器、昆仑玉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在展会热销,实现青海省文化产品跨区域交流与互鉴。截至2020年,青海省已连续参加13届深圳文博会,组织400余家文化企业参展,在销售或订货额度及招商引资方面实现连年增长,部分文创产品远销国外。[2]

(四)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文化市场良性发展。逐步形成了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应有发挥;文化市场准入得到松绑,非公有制主体与公有制主体获得同等地位;参与竞争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断丰富;文化市场更加开放、自由。[3]同时,在生态、循环、数字与飞地四种经济形态引领下,云藏藏文搜索引擎、VR技术体验等新型业态和数字文化产业得到有效孵化和良性发展。

文化产业规模稳步扩大。截至2018年,青海省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870家。截至2019年,收入达50万元以上的约400家。为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先后推出80个国家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出23个国家和省级文化知名品牌,文创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已开发创意产品600余款,“八瓣莲花”“藏羊”“宝光”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黄南州同仁县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唐卡艺术之乡”命名、海南州贵南县获“中国藏绣生产基地”命名。

文化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在各项政策的引导激励下,青海省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年加大。“十二五”时期,青海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同期GDP的比重从1.66%上升到2.27%,文化及相关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3亿元,同比增长87%。“十三五”时期的25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7亿元,开局之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63.77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占青海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48%,文化产业质效显现。

“文化+”融合发展成效凸显。热贡(黄南州)、格萨尔(果洛州)、康巴(玉树州)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一大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的开发利用,连续举办了十八届环湖赛,以及“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民族传统射箭精英赛”等国际品牌赛事,使青海省体育赛事的影响力极大提升,成为文化与体育、旅游、生态等融合创新发展的产物。青海省十大国际品牌赛事、国际藏毯节、青洽会、FIRST青年电影节等各类品牌活动,为青海省提升地域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提供了重要的载体。[4]

(五)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效果明显

青海省文化体制改革尊重实践,攻坚克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现重塑与联动发展。在顶层多项制度支持下,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市场格局已被打开。[5]如,青海省演艺集团组建后,市场化运作剧目在全国数十个城市巡演,演职员工收入比改革前平均提高16%。以“全国文化先进县”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为代表的基层政府组织在文化体制改革浪潮中,不断先行先试,在创新服务模式上以理事会法人治理体系建设为抓手,尝试从“自己制订、自己执行”的单一服务向“社会参与制订、社会力量执行”的社会化服务转变,有效激发了文化工作者的热情。面对文化人才短缺问题,又以“设施联网、资源共享、人员互通、服务联动”为目标,建立了“1个总馆+19个分馆+302个服务点(294个行政村+8个社区文化站)”模式,积极探索县、乡、村(社)“三级”文化网络体系建设,为青海省县域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提供了“互助经验”。

(六)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历经多年沉淀,青海省建立健全党管人才体系建设,主抓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完善人才基础、优化队伍结构、实施人才工程、改善人才环境等措施,培养民俗文化艺人、非遗传承人、文化名人,使他们不断把各种优秀文化资源加工整合成具有较高艺术含量的文化产品进行传播。一方面,重视引培杰出文化人才。2019年,青海省非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有78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有317名。另一方面,壮大基层文化从业人才队伍,探索试点在行政村配备文化管理员,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方式,从乡土文化能人、民间艺人、文艺爱好者中选拔文化管理员。依托国家、省各类人才工程项目与政策举措,通过岗位见习、在职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拓宽培训渠道、创新交流手段,青海省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三、从小康迈向现代化的展望——基于物质、制度与精神三维视角

文化产业已成为青海省推动经济增长的亮点之一,但青海省文化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相较全国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虽然在政府大力投入、“一带一路”“兰西城市群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政策利好刺激下,取得了可人成就,但文化资源大省、产业小省的格局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这种状态亟待改变。

(一)均衡物质文化——以“五大發展理念”破解文化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矛盾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渗透到青海省文化建设的各方面,有利于破解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层面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有利于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引领,就是增强创新意识,提升文化原创力,夯实民族文化品牌、扶持文化名人名家、突出民俗文化特色,坚持现代化民族文化建设与发展方向。“协调”引领,就是要注重统筹少数民族文化各要素,理顺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的关系,发挥整体效能,实施文化区域发展平衡战略,大力发展休闲文旅和美食文化产业。“绿色”引领,就是以生态立省,文化建设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好“中华水塔”,打造好生态文化新地标。“开放”引领,就是要坚持厚植民族地域文化优势,坚持求同存异,凝聚文化共赢合力。“共享”引领,就是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始终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质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等理念,共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创新共享方式,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共享发展红利的同时更充分享受绿色福利。[6][7]

(二)彰显制度文化——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推进“文化+”“人才兴文”战略

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激励社会文化自由创作是职能之一,实现的根本在于构建激励机制,通过成本补偿和交叉补贴,实现低成本高质量供给;引导文化良性传播是职能之二,主要在于消费传播平台的市场监管及传播渠道建设,通过强化政府对平台的引导和扶持,建立相关法律法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规制其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观。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一方面,推动文化宏观管理从“单一管理”向“文化共治”转变,以消除传统“政企不分”“管办合一”等过度依赖行政管理而忽视法治、过分强调政府直属管理而忽视社会共治等现象。借鉴“多元治理”模式,调动文化从生产、经营、消费以及传播到监管等环节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推动微观管理机制从“统一管理”向“差异化管理”转变,以充分尊重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价值规律,克服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构建富有效率的文化供给体系。[8]

持续实施“文化+”融合发展。青海省竭力打造的各类文化产业集聚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与当前火热的旅游市场相融合,将成为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多年实践证明,从最直接的文化旅游,到相关文化产品的衍生开发,都有着潜在的市场规律。同时,青海省作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少数民族大省,文化与农牧业以及制造业跨界融合,有针对性地释放民族特色文化的效用价值,让文化从博物馆、文化典籍中“走出来”,与现实社会融为一体,文化的产业经济属性才能真正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9]

持续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文化人才担当着先进文化建设和扩大影响的使命,扮演着塑造经典作品、人物、激励生产及育人纠偏的角色,是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创造者。文化建设中“人才兴文”战略必须始终随行,青海省“文化名人暨‘四个一批”拔尖人才、“昆仑英才·青海学者”“昆仑英才·高原工匠、工人技术明星”等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拔尖人才流失、经营管理人才借智转化经验不足等问题依旧突出。因此,一方面,培养具有青海省特色的内生文化人才,支持有条件的省属高校开设一批有助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专业和课程,培养选拔能为本省文化建设服务的内生人才。另一方面,借鉴杭州等地引才经验,持续构建“协同管理、共享共用、政产学研”一体化文化人才发展格局,完善创新、交流、成果转化等机制,提升生活配套环境,探索政策引人、机制用人、环境留人、事业育人的文化人才集聚模式。坚持本地培养与人才引进并重,将本地人才培养作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心,让“高大上”与“小草根”共同奏效。[10]重视基层文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多途径提升服务能力,实现文化“精准供给”,推进文化资源、文化服务进一步向基层倾斜。

(三)培育精神文化——树立新青海人的文化创新自信、开放自信、服务自信

创新自信是各民族保持进步的灵魂和动力。对优秀文化精品的创新开发力度不够,市场空间受限,消费群体面不广等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创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精髓,优秀传统文化发源地是对青海文化创新精神的最好诠释。在青海省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学习与继承祖先的文化创造精神,树立现代文化创新自信,正确处理借鉴、吸收与创新的关系,革故鼎新,利用文化创造力,推动青海省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开放自信是一种包容万物的气度和胸怀。以昆仑文化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文化形态,衍生出“轮子秋”、宴席曲、“拉伊”“花儿”等花样各式的艺术风格,以及在历史变迁中形成的早期文明,柳湾彩陶、喇家、沈那遗址等远古文化,在海内外文化史上有较高影响力。昆仑文化、三江源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产生亦能揭示出青海省传统文化的开放与交流精神。我们既要传承大交流大融合精神,又要树立文化自信,在保护青海省文化遗产的同时,打通和其他省市及国际社会的文化交流合作,让青海的文化精品在传播、交流、碰撞中体现其自身的蕴藏价值。

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服务。青海省作为欠发达省份,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文化创新、创造与消费,为“五位一体”发展服务,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服务。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将更加广泛,作为文化时代精神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我们要把文化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作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树立文化服务自信,做到百姓在哪里,文化服务到哪里,为贯彻青海省“一优两高”战略部署,提升百姓“文化获得感”,文化建设迈向“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11]

注释:

[1]周全厚,白光元.青海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J].攀登,2013,03。

[2][4][9]甘晓莹.青海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J].新西部,2018,19。

[3]鄭自立.我国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培育问题研究[J].经济论坛,2014,11。

[5]魏鹏举.40年来文化管理制度的演变脉络[J].人民论坛,2018,34。

[6]吴名蒙.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文化产业强区建设[N].湖南日报,2018,06。

[7]殷志.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几大关系[J].现代交际,2018,20。

[8]赵阳.中国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2015。

[10]周晓光.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高层次人才集聚的问题及对策[J].杭州学刊,2018,03。

[11]史晓寰,伏广彬,雷兴长.新时代甘肃文化强省构建的思路与选择[J].社科纵横,2020,02。

(作者简介:祁克军,1987年出生,男,硕士,青海省行政学院图书馆馆员。)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文化建设文化产业 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 助推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经济研究导刊(2021年10期)2021-06-15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对策分析锦绣·中旬刊(2021年6期)2021-06-06破译决胜全面小康的价值密码新华月报(2021年5期)2021-03-03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智富时代(2018年2期)2018-05-02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智富时代(2018年2期)2018-05-02广场群众合唱对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丝路视野(2017年28期)2017-10-20多区域模式下的基层班组文化建设实践企业文化(2017年18期)2017-10-19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年3期)2017-05-23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全国新书目(2016年6期)2016-07-11树立发展信心 培育增长动力紫光阁(2015年7期)2015-07-07

推荐访问:建设成就 青海 小康社会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