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性策略

|来源:网友投稿

蔡观兰

摘要: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助推器”。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化学知识,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集知识、技能、才干、品质和精神风貌为一体,是促进学生获得良好发展和终身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
核心素养;化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0-033

化学与众多其他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相互促进,并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在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化学知识的过程中,转变原来的课堂教学方式,引用鲜活灵动的化学事例,设计具有启迪性的问题,将学生置于充满领悟力和感染力的学习氛围之中,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思维、产生化学灵感、生成化学智慧、提升化学综合素养。

1在设计教学时,精心培育“核心素养”的种苗

教师不仅是课堂的组织者,更是课堂的引导者,他们用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在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时,高中化学教师需要扮演好“领路人”这一角色,不仅需要合理设计教学课程,将抽象、难懂的化学知识抽丝剥茧,清晰明了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及时掌握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而且还需要紧紧围绕“核心素养”这一目标,推进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这样才可以无形中在学生的心间播下“核心素养”的种子,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不断趋于完善化,并能运用在解答化学问题中。

比如,在教学《离子反应》时,学生对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反应产生了兴趣,我便让学生尝试着写出反应方程式,并提问学生:“10ml 1mol/L的硫酸铜溶液和10ml 1mol/L的氯化钠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哪几种离子?”有的学生没有深入思考就回答“有铜离子、钠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还有的学生一言不发,为了证明这一实验结果,我以此为主题设计实验课的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提问学生:什么是离子反应?如何确定上述反应是离子反应?学生在短时间内回答了离子的定义,然而为了让知识不再机械化,我启示学生探索化学验证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法得出混合前后铜离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和钠离子均无变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我再度启发: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判定这些离子浓度没有变化?这时巧妙借助数字化实验,利用电导率来判定混合初期和混合后有无发生变化。这一实验结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夯实基础知识,而且开拓了化学视野,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落实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在训练思维时,有效推进“核心素养”的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财富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机械的理论知识。”高中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系统性俱强的学科,这就要求学生思考问题时有深度、广度和厚度。在日常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化学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从而可以促进学生在思维训练中生成核心素养,茁壮成长。

比如,在教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时,为了探究胶体、溶液、浊液三种分散系物质的性质差异,我设计了实验探究活动,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学生观察并记录当光束照射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时发生的实验现象,第二组學生观察并记录过滤Fe(OH)3胶体和泥水时的实验现象。实践出真知,第一组学生得出的结果是,当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能够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而光束通过CuSO4溶液时,则看不到该现象;B组学生得出的实验现象是,Fe(OH)3胶体过滤后滤纸上无固体,滤液和原来颜色相同,泥水过滤后滤纸上有固体,滤液变澄清。我针对B组学生得出的实验现象趁机提问:“谁能说说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经过一番深思,学生认为:“泥水即浊液的粒子大小大于Fe(OH)3胶体。”同时我引导学生运用表格法比较三种分散系的性质,训练其思维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深刻地理解“丁达尔效应”,而且还能培养实验意识、提高探究能力,从而促使其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培养,学习能力也更上一层楼。

3在学科融合时,快速结下“核心素养”的硕果

跨学科融合意味着各科学习不再是之前的拼盘式呈现,而是根据核心素养的高阶要求将各科融合为“大杂烩”,这样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综合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化学与物理、数学、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将语文知识融入化学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学会表达;将数学知识融入化学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学会计算;将物理知识融入化学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学会分析。这样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能在教师的细心浇灌下结出“核心素养”的果实。

比如,在教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时,涉及焓变和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我以处理汽车尾气为情境,要求学生根据反应式2NO(g) +2CO(g)=N?(g)+2CO?(g),判断是否可以有效去除汽车尾气。在这一判断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根据体系自由能变化?G=?H-T?S计算结果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还需要思考如何从平衡、经济、能源等角度来提高尾气的去除率。接着,我又更改上述反应式的条件为:①恒温恒压条件下;②恒温变压条件下。学生需要认真分析这两种不同条件,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在上述教学中,不仅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的知识,而且还融合了物理、语文和数学知识,促进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得到良好的渗透,最终挖掘学生的化学实践潜能,激活学生的化学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总之,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既是实践与理论的有效整合,又是能力和思维的直接表现。优秀的核心素养是学生未来获得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紧紧围绕“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设计优秀的化学课堂,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开展有效的实验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掌握并内化化学原理、积累并生成化学技能、丰富并拓宽化学视野,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良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苏美波.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12):177.

[2]华炜.培养高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化学的反应”为例[J].中学课程资源,2020(03):44-45.

猜你喜欢 溶液高中化学化学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5期)2019-05-28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教育界·上旬(2017年9期)2018-01-17奇妙的化学科技知识动漫(2017年7期)2017-08-09奇妙的化学科技知识动漫(2017年5期)2017-05-11奇妙的化学科技知识动漫(2017年2期)2017-02-06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6年9期)2016-05-14强碱混合溶液pH值的计算中学生理科应试(2014年12期)2015-01-15氧化还原反应疑难问题解析数理化学习·高一二版(2009年7期)2009-11-23溶液知识 巧学妙记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09年1期)2009-03-19酸+pH=14”的考查">例析高考对“pH+pH=14”的考查中学理科·综合版(2008年8期)2008-10-08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