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动动手玩转课堂

|来源:网友投稿

秦慧苗

摘要: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为了增强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老师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鉴于此,文章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作为文章撰写的切入口,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科学;动手操作能力;初探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0-006

引言

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 , 可以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每个人都可以表现出无穷的活力,他们喜欢动手去探索一些东西,喜欢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融入生活中,借此来不断“创新”和“发现”一些神奇的现象。那么,作为新时期的小学科学科目教师 , 应该怎么样做呢?

一、小学科学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1.1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教育活动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程,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活动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更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途径。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当前教师们注重专业课成绩,而忽视动手能力的现实状况,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和基础。

1.2 激发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创新精神是人们在创新过程中,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方法和其他相关基本条件、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思路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志、信心、勇气和锲而不舍的精神。科学教育活动更贴近他们实际生活,不仅丰富学生们的社会经验,亦能够使他们在开展活动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积极性、创新性、主动性以及人际交往等各项实践能力。

1.3 开发学生们的自主动手能力

科学教育活动是建立在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活动过程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开发学生们的自主动手能力,让他们在真正的动手实践中去获得最为真实的体验,从而逐步提高当下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效果。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2.1 多样性实施科学教育活动,丰富教学内容

2.1.1 预成性和生成性相结合

在科学教育探索的过程中 , 教師尽量的不要去干扰他们的预成和探索学习过程 , 教师要在发现学生问题需要适当的指导的情境下给予适当的帮助 , 教师应帮助学生独立地完成整个科学教育探索的过程。

2.1.2 科学性和趣味性的内容统一

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 应当充分地考虑所选择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科学性内容主要是针对小学科学研究和教育内容,它严格地要求所授予给小学的各种科学知识和内容不能完全违背自然科学的基本规律;趣味性的教育内容主要是为了针对接受科学教育的对象——小学而实施的。

2.1.3 教学内容的具体适宜性

教学内容充分遵循小学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其心智的发展水平。小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主要是通过具体的观察和记录进行实际操作 , 对于形象化的科学词汇和具有专业性的语言 , 他们往往无法根据其所具备的常识来对其做出科学性的判断。因此 , 在进行科学教育的有关课堂中,教师应当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来将这些概念化的科学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示,而不是将具体的科学概念直白的讲授。

2.2 教师在指导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2.1 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选择科学教学活动并进行指导小学生的爱好和兴趣是教师在科学活动教育中的着眼点,小学生是教学内容中的主角,将他们作为活动关键,随时为小学生提供相应和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在活动中,教师容易将教学内容生硬地套用在小学生身上,与小学生原本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塑造的形象有冲突,如此会将冲突变为不恰当的指导方式,打消儿童对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因此,教师在指导科学活动时,要从小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出发,进行适宜的指导。

2.2.2 激发小学生科学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做活动的主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多观察发现一些小学生的兴趣,并进行设计符合教学要求的动手活动,如此能够极大的提升小学生对于科学活动的乐趣性和兴趣性,同时也方便老师对那些在科学活动中出现问题的儿童进行相应的指导。

2.3 探索多样化的指导方式,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3.1 在自主感受、选择中发展思维能力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活动中许多的废旧物都可以成为自制玩具的材料,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小学生发现每种材料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就能开拓、提高、发展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比如在制作活动中教师可以先问小学生需要哪些材料,让小学生先进行思考,然后教师提供小学生所需材料。虽然小学生的制作不一定成功,但在这个过程中能培养小学生观察周围环境的好习惯,也可以使小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各种材料特性的,让他们能够自主有效的选择适宜的材料,培养实践能力。

2.3.2 在大胆想象、创造作品中提高动手探究积极性

科学教学作为创造力核心的发散性思维,在促进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上显得尤为重要。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老师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并鼓励思维创造。这就要求老师能够把握好每个细节实时的做出启发和引导,提高他们的思维创造力。老师指导创作中既展现了老师的引导性,让学生能够独立发挥,在足够的空间和想象力中自主创作,自由发挥的空间变大了,也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思考,充分发挥了学生动手实践的主动性、创造性。

结语

作为新时期、新思想、新教育下的“三新”科学教师,需要一改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立足于课本教材大纲,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日常的科学课堂教学中不断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动手探知机会,让他们获得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不局限于教师的“口”中,更要拓展到自己的动手操作中,进而不断革新自己,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促成自身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成功构成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基础上,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参考文献

[1]鲁秋敏.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探[J].赤子(上中旬),2015(09):299

[2]张玉娜.谈小学科学实践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10):53-54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能力初探小学科学 新课改下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速读·上旬(2020年2期)2020-08-10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青年生活(2020年23期)2020-08-04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21期)2020-06-27探究小学科学素质教育课堂构建策略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21期)2020-06-08初中化学教学中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新课程·中旬(2018年11期)2018-12-29幼儿自主游戏活动的探索与研究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7期)2018-01-25高中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之初探文理导航(2016年35期)2017-02-08数控加工技术教学改革的思考未来英才(2016年19期)2017-01-04高中语文古文诗词教学模式创新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6年10期)2016-11-23探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世纪之星·交流版(2016年9期)2016-11-22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