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在经典诵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审美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我们教师在经典诵读教学中加大对学生审美的教育力度,为其营造轻松愉悦且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乐学、善学、博学、美学”,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发自内心地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素养,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如何在经典诵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一、审美教育在经典诵读教学中的必要性;二、紧扣诵读作品,感受形象美;三、诵读经典篇章,体验情感美;四、引导创新发展,追求创造美。我们要注重审美教育的开展,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经典诵读;审美教育;形象美;体验美;创造美

在小学语文的经典诵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既是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任务,也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结合我国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可知,语文课程可以文化熏陶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与审美情趣,培养他们获得良好的品格与价值观,从而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对此,我们在经典诵读教学中,应当采用行之有效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使其能够以审美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完善学生的“三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审美教育在经典诵读教学中的必要性

“美育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也能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智力得到充分的提升,在学生成长的路上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改变学校美育不受重视的情况,将其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时,教师还要高度关注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与修养,使其具备较高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和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努力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不仅要积极创设情境,生动展现学生所学经典诵读作品的情感意境美、艺术形象美、文章结构美,语言蕴味美,还要充分地让学生在诵读中产生一种心理的愉悦、精神的满足、情感的共鸣。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从经典诵读作品、经典诵读活动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使他们在享受美的教育过程中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既陶冶了情操,又美化了心灵。

二、紧扣诵读作品,感受形象美

诵读意境优美的诗文,除了要尽可能地领悟文字的优美,还要体会到其背后所隐藏的含义,准确接收到作者所传递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在涉及文学作品的审美感悟时,审美想象是不能缺少的。然而,因为小学生年纪尚小,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鉴赏美的能力,所以要想让他们懂得美,必然要使其面对真实存在的审美对象,以此来调动他们的情绪,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来感知美的事物形象。”为此,教师应充分地教给学生如何掌握审美想象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地想象文学作品的思想意境,使学生在美的感受和欣赏中得到精神上的熏陶。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地挖掘经典诵读作品的特点,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根据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指导学生对事物展开合理的想象与逻辑推理;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切实深化学生的审美意识。比如在讲授《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一边通过多媒体教具来展示大自然的画面,一边播放背景音乐,进一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巍峨的庐山上,气势磅礴的瀑布犹如从天而降一般,让人目不转睛……这种引人入胜的自然画卷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祖国山川之美,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

三、诵读经典篇章,体验情感美

文章中的作品本身具有鲜明的艺术性和文化魅力,寄予着作者的审美评价,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基于这种认识,教师更应努力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语言所蕴含的深意及其情感,在浓厚的读悟氛围中,实现情感的熏陶与迁移。”“通过反复朗读,可有助于学生联想文章所描绘的景象,领略其意境,把握作者所寄托的情感,加深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课文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最终获得审美体验。因此,经典诵读教学的重心应该集中在朗读,特别是诵读的训练与指导上。

四、引导创新发展,追求创造美

审美教育旨在强化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在经典诵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其提供良好的创新发展机会,使学生敢于发出质疑之声,敢于创造美的事物。所谓的创造美的能力,指的是以感受、鉴赏美为基础而衍生出来的一种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开展审美教育,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创造性的思维训练,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创造性的技能,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让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在经典诵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优秀作品的丰富文化内涵,体会文中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根据其文字描述内容进行自己的语言表达,并在诵读中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强烈共鸣,感悟文中的丰富思想情感,在诵读中完成思维的转化,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达到创造美的高度。换言之,诵读即创造美。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到,美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这既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目标,也是学生发展的必要本领。他还明确指出,唯有学生掌握了审美能力,才可开阔自己的眼界,充实个人经历,让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提升到新的境界,从而获得美感享受,懂得分善恶、明美丑,也懂得以美的基本准则来创造新的生活。總而言之,我们应将审美教育与经典诵读教学有机融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为素质教育保驾护航。在经典诵读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审美教育的开展,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其学会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世间万物,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在人生之路上稳步前行。

广东省揭阳空港经济区砲台镇石牌小学 蔡树鸿

猜你喜欢 创造美经典诵读审美教育 让语文课堂像花儿一样红科学与财富(2018年20期)2018-08-2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浅见新课程·小学(2017年12期)2018-03-07将作文教学进行到底新课程·中旬(2017年6期)2017-08-07让经典诵读走入小学课堂速读·下旬(2016年10期)2017-05-09浅谈优化小学经典诵读教学效果的积极策略大陆桥视野·下(2017年1期)2017-03-09自媒体视角下大学生审美教育路径探析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7年3期)2017-02-16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散文百家·下旬刊(2016年11期)2016-12-28探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3期)2016-11-26高职院校经典诵读的教育价值与途径研究教师·上(2016年7期)2016-08-08化学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文理导航(2015年21期)2015-07-18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