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大学劳动教育中多元育人价值的开发

|来源:网友投稿

加亚杰 王炜

【摘 要】 素质教育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目标,而劳动素质则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既在学生劳动素质的培养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更蕴藏着多元育人价值。文章基于此,首先阐释了劳动教育的内涵,从长期性、渐进性、反复性三个角度归纳了劳动教育的特征,探讨了劳动教育的价值,继而对大学劳动教育中多元育人价值做了分析,包括德育价值、智育价值、体育价值、美育价值,最后就如何有效开发大学劳动教育中多元育人价值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劳动教育;育人价值;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1)02-0042-03

一、大学劳动教育中多元育人价值分析

(一)德育价值

劳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首先,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勤劳品质。劳动教育以各种类型的劳动活动为载体,如班级值日劳动、内务整理劳动、社会义务劳动等,为学生参加劳动、在劳动中发展提供了路径,有助于学生勤劳品质的发展;其次,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大学生中存在严重的铺张浪费的现象,这和大学生对劳动产出过程中的艰辛缺乏深入的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借助劳动教育,如农业劳作,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粮食生产的不易,从而减少铺张浪费的行为,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

(二)智育价值

劳动教育包含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两个部分的内容,无论是理论教育,亦或是实践教育,均有着重要的智育价值。理论教育的内容围绕劳动的内涵、性质、特征、价值等开展。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劳动理论教育,能够让学生正确地看待劳动,深刻地理解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实践教育以劳动活动为中心,而劳动活动本身也蕴含了许多知识性的内容,比如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的栽培管理、社会调查中调查对象的选择与访问等,一些劳动活动对学生的大脑开发也有显著的价值。

(三)体育价值

在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与体育的关系最为密切,二者具有相互转化的可能,劳动教育也因此成为体育的重要形式。劳动教育的体育价值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丰富学生体育锻炼的机会。根据劳动形式的不同,劳动可以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大学劳动教育以体力劳动为主。无论何种形式的体力劳动,均具有体育锻炼的效果,比如,社区义务劳动中,学生需要走遍社区的各个角落,清理社区中的杂物垃圾,变相增加了学生的走路步数。第二,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劳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为立足点,劳动与体育的密切关系使得劳动习惯的养成对体育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催化作用。

(四)美育价值

劳动教育的美育价值是学界关注比较少的内容。事实上,劳动与审美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普列汉诺夫的美学理论,审美起源于劳动。普列汉诺夫从人类学、考古学等大量文献资料出发,论证了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形式的劳动起源,为劳动教育中美育价值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前提。首先,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的审美观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马克思提出“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消毒剂”,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美丑观念,实现美与善的统一;其次,劳动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古今中外,反映劳动的艺术作品为数不少,如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从美术技巧的欣赏中解放出来,深入到作品的思想内涵,如劳动者体态、神情的优美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大学劳动教育中多元育人价值的开发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变革,观念先行。以往的劳动教育以劳技教育为中心,育人价值局限于劳动教育本身,与多元价值开发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因此,必须从全面育人的角度出发,转变教育观念。

首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大学教育事业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劳动教育一方面是给学生树立榜样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也是为学生树立榜样任务中扮演着无可取代的角色。学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将“立德”作为劳动教育的出发点,将“树人”作为劳动教育的归宿。

其次,坚持整体育人的育人理念。整体育人是相对于分科教育而言的新型育人理念。整体育人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如罗杰斯的学生中心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建构和全面发展为目标。劳动教育既是整体育人的一环,也和其他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蕴藏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元价值。大学劳动教育要坚持整体育人的理念,从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维度出发,开发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

最后,坚持显隐结合的育人范式。显隐教育、隐性教育是劳动教育的两种常见的类型,显隐教育主要是以劳动课程、实际操作为中心,具有清晰的目的、方案,在劳动教育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后者选择的是环境育人的方式,具有潜移默化的特征,能够在学生免疫任何意识的状态下实现了劳动教育的目的。大学在劳动教育多元育人价值的开发中要坚持显隐结合的育人范式,從学生的身心特征出发,创设良好的劳动环境与劳动氛围,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风气。

(二)丰富实践活动

实践性强是劳动的一大特征。在大学生教育中,实践活动就是劳动教育开展的主要形式,也是劳动教育多元育人价值的载体,实践活动开展的多样性、层次性、深入性,直接关系到劳动教育的效果。当前,大学劳动实践活动存在一定的不足,最为典型的便是活动形态的单一,严重削弱了劳动教育在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中的价值。对此,可从以下方面丰富实践活动。

开展整理活动。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自幼娇生惯养,整理能力普遍偏低,不少学生宿舍一片狼藉,丢三落四的现象屡见不鲜。学校可以开展整理比赛活动,在示范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整理活动开展考核评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整理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律性,在大学生德育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开展社会实践。劳动教育要遵循从学校到社会的基本思路,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中接受锻炼、得到发展,同样,多元化的社会实践也是充分发掘劳动教育育人价值的必然要求。

(三)融入课程教学

一直以来,劳技课都是大学劳动教育的主要形式。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劳技课的局限性也日益显露,难以充分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更无法全面发挥劳动教育的多元育人价值。2018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为学生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因此,大学劳动教育不仅要重视劳技课的作用,更要吸收借鉴课程思政的经验,推行大劳动教育,将其他课程也纳入到劳动教育体系中。一方面,发挥好其他课堂在劳动教育中的协同作用,另一方面,拓展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真正实现整体育人的目标。

做好劳动教育对接工作。大学开设的课程比较丰富,不同课程的劳动教育元素有一定的差别。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要以课程自身的性质、内容、任务为依托,从而达到无缝衔接的效果。教师既要重视课文阅读的审美教育,也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观。

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劳动具有实践性,要紧扣劳动的实践性特征,对课程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为学生创造出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课程,注重课程的质量而非教学的数量。以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学为例,教师要适当的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各类活动,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在社会化、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程中学习到的有关消费者拟态行为发展理论的内容,借助调查研究的方式来了解本地的消费者行为现状,完成调查报告。

(四)深化家校合作

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劳动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劳动教育具有连续、长时间等特征,尤其是对大学生习惯的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很容易出现反复的情况。所以,只是依靠学校的教育是很难将劳动教育目标实现。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个学习的场所,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要经常和家长进行合作,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劳动教育多元育人价值开发中的作用。

首先,重视家风教育。优良的家风是孩子成长的明灯,家长要将劳动教育纳入到家风中,让学生在居家生活中有良好的劳动氛围,使學生对劳动的态度从抵触抗拒转变为热爱,提高学生劳动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家长要发挥好自身的榜样作用,身体力行地参与到劳动中。

其次,布置家庭劳动。家庭劳动是学生劳动的重要形式,能改变学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提升学生的自理能力。家长要为学生布置适量的家庭劳动,比如实施家庭卫生责任制,为学生划定家庭卫生的责任范围,如厨房、客厅等,这对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带领学生到农村中体验生活,让学生参与到简单的农业劳作中。

最后,家校进行充分沟通。一来,可以借助校长信箱等资源来发挥家校交流的作用,引导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劳动教育中,推动劳动教育的发展,为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筑牢防线;另一方面,利用好微信、云课堂等手机软件,提高家校交流的时效性,做好家长教育工作,充分实现家长在学生劳动教育中的引导、监督、激励作用。

三、结语

大学劳动教育除了劳动技能教育的价值外,还蕴藏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元育人价值,在践行整体育人观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从转变教育观念、丰富实践活动、融入课程教学、深化家校合作等多个维度采取好教育措施。

【参考文献】

[1]王连照.论劳动教育的特征与实施[J].中国教育学刊,2017(7):89-94.

[2]陈理宣,刘炎欣.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的基础关联和价值彰显[J].中国教育学刊,2017(11):65-68.

[3]吕小亮.体力劳动是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重要实践环节[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11):33-35.

[4]章振乐.正心立德 劳动树人:小学“新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17(5):27-29.

[5]林克松,熊晴.走向跨界融合: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认识与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2):57-63.

[6]祁占勇.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及其变迁[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9(6):44-46.

[7]孙会平,宁本涛.五育融合视野下劳动教育的中国经验与未来展望[J].教育科学,2020(1):121-124.

猜你喜欢 育人价值开发策略劳动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劳动教育模式的建构新课程研究·上旬(2019年4期)2019-06-25当前幼儿劳动教育的问题及策略教师·上(2019年3期)2019-04-17兰坪县兔峨中心完小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教育问题分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8年1期)2018-07-01如何发挥学校审美教育的育人价值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41期)2018-01-14论中华孝文化的当代育人价值及在中职学校德育中的应用广西教育·B版(2017年8期)2017-10-25秦岭北麓西安段乡村旅游开发策略研究商情(2017年22期)2017-07-18新时期加强幼儿劳动教育的思考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9期)2017-05-06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语言校本课程开发策略探讨教育界·下旬(2017年2期)2017-04-26巧用《化学小报》提升育人效果化学教学(2017年2期)2017-04-04核心竞争力视野下金华乡村休闲旅游开发策略研究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