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见微知著,走近法律的新角度

|来源:网友投稿

周转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要求,在六年级上学期设置了法治教育专册教材,目的是帮助小学生初步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为培育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奠定基础。

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专册从学生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法治精神的理解和认同,与初中的统编教材有相互衔接和螺旋上升的关系,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基础。

六年级的小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在之前的五年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已经对法律有了初步的认识,突出体现为已经具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基本能够判断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但并未完全上升到法治意识的层面。

本课是六年级法治专册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的第一课,是法治专册的首课,是法律准备的教育,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我将“法律是什么”这一部分教学目标定为:1、通过生活中身边的案例,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法律。2、知道法律保护着我们的权利也需要我们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3、了解法律与纪律、道德等社会规范的区别,从而对法律有基本的认识。形成亲近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本节课我设置了三个教学活动:

一、火眼金睛找法律

二、权利义务对对碰

三、法律、纪律、道德找不同

本节课我才用了以下三个策略开展教学。

一、微观察——用法律的视角重构生活

以生活中父母老师的保护成长为本课导入语,通过比拟的方法拉近学生生活与法律的距离,让学生感受法律给生活带来的保护。

首先谈话导入,同学你好,你今年多大了?在你的成长中离不开谁的保护?除了父母、亲人和老师,还有它也与我们的成长一路相伴,引出“法律”(板书课题)那么,同学们,关于法律你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法律,如:《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

通过活动“火眼金睛找法律”,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建立法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生硬的法律生活化。引导学生从法律的视角去直观地感受到法律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与生活密不可分的。随后出示教材中的两幅图,让学生找一找这些活动与哪些法律有关?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找出《合同法》《保险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道路运输条例》《宪法》《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然后回忆自己的生活,我们在上学的路上、超市购物、去餐馆吃饭等等生活场景,还会与哪些法律有关呢?

从日常生活到相关的法律法规,透过教材引导,带着学生从生活细微之处找到法律,从不同的活动场景中感受法律的类型。教师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唤醒他们已有的经验,让有限的课堂变得无限的宽阔。学生也开始尝试用法律的视角重新审视生活,并在脑海里初步构建出一个法治的社会。

二、微探究——用法治的思维解读权力和义务

第二个环节中,通过游戏“权利义务对对碰”,引导学生寻找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我们有哪些权利?需要履行哪些义务?并由小组合作探究,分别完成表格:“我的权利我了解”“我的义务我知道”。目的通过探究强化学生法治意识,培养他们的法治思维。

当学生建立了权利和义务的概念,那么他们身上的“公民意识”也会越来越凸显,也就形成了一套法治思维体系。在法治思维的推动下,学生会反思自身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基础性的行为规则或法律常识,是否坚持做到了?比如说,法律规定在学校我们要尊敬师长,认真学习,爱护公物,在社会我们要保护环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等等。

在充满“法律味”的探究与发现中,学生原有的经验型思维模式被打破,而法治思维在不断强化,对于权力和义务的认识也将更深入。

三、微辨析——从法律的本质探究“德法兼修”的关系

活动三首先出示三幅图让学生分别分辨出哪一幅是纪律范畴,哪一幅图是道德范畴,哪一幅图法律范畴?上课迟到是属于纪律范围,公交车上让座是道德行为,开车要有驾驶证是属于法律范畴,适时追问,法律、纪律、道德有哪些相同之处呢?了解法律、纪律、道德都是约束人们的行为。然后开展“找不同”的游戏来找找法律、纪律、道德的不同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制定对象、制约对象、违反后果”等维度来理清三者的关系。

通过案例《子女不愿意赡养老人》微辨析,明晰法律和道德的联系与区别,更一步引导学生知道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通过人们心中的善意、社会风尚来监督,法律是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权威性,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

最后用微课“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来强化学生的理解。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義务。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行为和习惯,做一名合法的小公民。

以上是《法律是什么》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微问题的设计,要能明确指向教学目标;要注意课堂上微语言的表述,建立法律语言与生活语言的对接,让课堂充满“法治味”。

此文系湖南省教育科研一般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区域性学科建设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XJK18CJC099)的研究成果之一。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金轮侨心学校 (湖南省株洲市 412000)

猜你喜欢 纪律法治道德 跟踪导练(五)(2)时代英语·高一(2019年5期)2019-09-03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0期)2019-05-28道德知识窗(2018年6期)2018-06-26法治战略实施的“战术”问题中国检察官·司法务实(2017年1期)2017-02-16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中国德育(2016年13期)2016-11-22纪律故事大王(2016年6期)2016-07-21道德读者(2015年17期)2015-05-14要把法治的优势讲透环球时报(2014-10-22)2014-10-22纪律是所有成功的基础读者·校园版(2013年8期)2013-05-14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