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范文网

心与大坝共休戚

|来源:网友投稿

沈黎明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林皋是我国著名水利工程和地震工程专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参与了多个重点水利工程与核电站的建设,为解决这些工程大坝的抗震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是我国大坝抗震学科的开创者之一。1997年,林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经历国难立志求学

1929年1月,林皋出生在江西南昌,父亲是邮局一名普通职员,全家八口人主要靠父亲的工资维持生活。尽管家境清贫,但朝起暮落还算平静,林皋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拿出平日省吃俭用积攒下的钱,将他送进学校,希望他好好读书,将来有个好前程。林皋知道父母供自己读书不容易,上学后非常用功。然而1937年七七事变不久,日本侵略者空袭南昌,林皋一家和很多南昌老百姓一样,踏上了背井离乡的逃难之路,虽然颠沛流离,但不管多么艰苦,父母都咬紧牙关,坚持让林皋继续学业。目睹日军的罪恶行径,面对民族危亡,全国人民坚贞不屈、奋起抗日的场面,林皋学习更加刻苦。他想:自己年龄小不能扛枪上战场,就要好好学习,将来用知识改变国家落后挨打的局面,报效祖国。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配下,林皋坚持勤奋读书,于1946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进入清华大学,林皋发现同班很多同学都很优秀,自己的成绩只能排在中游,这使他看到了差距,也感到了压力。他顾不上欣赏北京(当时叫北平)这座古城的美景,便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每天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成了生活常态。到了节假日,同学们都出去玩了,他仍在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平均成绩从大一的70多分节节攀升到大四的90多分,到毕业时成绩已名列班级前茅。

1951年,林皋大学毕业。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1950年,国家在大连市(当时叫旅大市)设立了大连工学院(今大连理工大学)。为尽快给新中国建设培养出专业人才,学校急需优秀师资力量,由于成绩优异,林皋被组织分配到大连工学院任教。林皋接到通知的第一反应是:国家需要第一,坚决服从组织分配。亲朋好友知道林皋的决定后,纷纷劝他:“你从小在南方长大,一下跑到东北能适应吗?现在南方很多城市也需要大学毕业生,你可以选择去南方城市工作嘛!”林皋清楚亲朋好友都是为自己好,每每谢过,总是诚恳地对他们说:“现在国家需要我到哪里,我就应该到哪里去,个人习惯与国家需要相比算不了什么,我可以慢慢适应!”就这样,20岁刚出头的林皋毫不犹豫地前往大连,成为共和国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工作不久,学校经过考核,先后让他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本校水能利用专业攻读研究生。读研期间,林皋一如既往地刻苦学习,1954年以全班唯一一名优等生的成绩毕业,回到大连工学院任教,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这所国家重点高校,也没有离开教学科研工作。

筚路蓝缕开创学科

1956年,我国要在广东流溪河上兴建国内第一座混凝土双曲拱坝,承担设计任务的上海水力发电设计院经过论证认为,如果采用传统的坝顶溢流泄洪方式,对大坝基础冲击较大,可能影响安全,于是反复研究后提出了坝顶挑流泄洪的方案。这一方案是否可行,关键要论证挑流造成的水流脉动振动对大坝安全有没有影响。

为了验证这一方案的可行性,上海水力发电设计院寻访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单位请求承接试验工作,但都因这项试验难度大,且国内尚无先例,被婉言拒绝了。最后,设计院辗转找到大连工学院,时任院长屈伯川秉承科研要为国家服务的理念接下了试验任务。校领导经过慎重选择,决定将任务交给年仅27岁的林皋。有关领导找林皋谈话时,学水能利用的林皋深知这项任务的艰巨性,但更知道国家重点建设的迫切性,他毫不犹豫地表态:“我一定完成任务!”领命后,林皋迅速带领组建起的团队投入工作,在资料、设备、试验材料十分匮乏,毫无经验可借鉴的条件下,白手起家开展起试验工作,经过一年多废寝忘食的不懈努力,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最终建成我国第一座大型机械式振动台,完成了我国第一个拱坝振动试验,得出挑流造成的水流脉动振动不会影响大坝安全的结论,为拱坝挑流泄洪方案得以实施提供了科学论证。不久,这项试验研究成果不仅在国际水利科学技术交流会上受到好评,而且得到苏联著名专业期刊《国外抗震》的极高评价。

不到而立之年便取得如此重要的科研成果,林皋很快成为我国大坝抗震研究领域年轻科研人员中的佼佼者,不断承担重任。1958年,我国要在云南地震活动区以礼河上建一座土石坝,当时我国土石坝抗震技术几乎是空白,经有关部门协调,林皋领受了土石坝抗震技术的研究任务。由于国内没有先例,林皋又带领团队从零开始攻关,每天不是和团队成员一起奔走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就是扎进实验室里埋头搞试验,最终破解了一道道技术难题,研究制订出土石坝抗震方案,施工单位采用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研究成果被水利部确定为对外技术交流资料。20世纪60年代初,林皋又主持了我国第一个支墩坝模型的纵向弯曲抗震稳定试验研究,并提出了拱坝与重力坝地震响应的计算模型,为我国大坝抗震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而,年富力强的林皋正为祖国建设勤勉工作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他无端成了被审查的对象,被下放劳动。即便如此,林皋依然关心着大坝抗震研究方面的发展,在艰难条件下想方设法了解国内外大坝抗震方面的研究进展。“文革”结束后,我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获得清白的林皋又有了报效祖国的天地。20世纪70年代中期,位于松花江上的丰满大坝拟增建泄水隧洞,要完成这一工程,需要做大洞径、大药量的水下岩塞爆破。怎样爆破才能确保大坝安全?1975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开始组织人员进行专题研究,但几年过去了,一直没研究出满意方案。1978年,研究院慕名找到林皋,希望得到他的帮助。林皋知道丰满大坝建成时是亚洲第一大坝,对国计民生至关重要,同时也清楚,爆破涉及大坝安全问题,设计要担极大风险,但林皋迎难而上,爽快地接受了委托,随后马上调阅大坝资料,奔赴丰满大坝实地考察,开始编制动力计算程序进行认真分析、计算、设计。他经常一忙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挑灯夜战更是家常便饭。经过数月奋战,林皋终于完成了这一课题的研究,报水利部后顺利通过审查。1979年5月,丰满大坝水下岩塞爆破一举成功。1985年,林皋的这项研究成果荣獲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世纪80年代初,核能作为高效清洁能源在我国迅速发展,核电站结构的抗震设计和安全评价成为核电站建设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1984年,林皋参加城乡建设部主持的我国核电抗震规范编制工作,担任结构组组长。他带领全组专家历经8年多的调研、编撰和修改,于1992年完成了我国第一部核电抗震规范。其间,他的研究项目也从核电站外围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延伸到核电站主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根据国家需求,他先后带领科研团队为解决红沿河、田湾、防城港等核电站的抗震适应性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进入新世纪,我国水电能源建设步入了发展快车道,一批接近300米这一世界大坝顶级高度的工程相继开工建设。这些大坝大都建于长江、黄河上游地震活动区,因此大坝设计中抗震安全是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已逾古稀之年的林皋屡担重任,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为各大坝抗震设计出最可靠方案。这些方案显著提高了我国大坝抗震设计和安全评价的水平,有力推动了我国大坝抗震研究跻身世界前列的进程。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位于成都市西北岷江上游的紫坪铺水库大坝是否安全成了大问题,因为紫坪铺水库相当于悬在成都上千万百姓头上的巨大水盆,大坝一旦出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危难之际,年近80岁高龄的林皋一年之内6次赴现场察看,对大坝加固措施等提出权威意见,确保了大坝安全。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建造的大坝越来越多,无论大坝高度还是建造技术的复杂程度都步入了全球先進国家行列,但大坝的抗震研究和设计能力还有待提高,离成为一个建坝强国尚有一定距离,耄耋之年的林皋依然坚持上班搞研究,他说:“我希望多做一点,多为我国水库大坝建设尽一份力!”简单朴实的一句话,尽显拳拳报国之心。

严谨治学桃李芬芳

作为我国大坝抗震学科的开创者、国家重点学科水工结构工程学术领导人,林皋不仅在科学研究上成果丰硕,而且在这一学科的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科学研究是无限的,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不仅要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建树,还应该为这一领域不断培养出新的人才!”林皋是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后首批博士生导师之一,从1981年开始带研究生,几十年来辛勤耕耘,至今已培养出12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直到近几年才离开三尺讲台,但继续带博士研究生。林皋治学非常严谨,除上课认真讲课、经常与学生讨论问题外,对学生写的论文,大到文章结构、公式推导,小到遣词造句、标点符号,都严格把关,一丝不苟。现任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的闫东明教授是林皋指导的博士生,他记得一次他下午3点多拿着刚写完的论文去找林皋审阅,当得知老师第二天要出差,再看到老师有些疲惫的神情,顿时犹豫了。林皋看了一眼闫东明,又看了一眼他手中的文稿,微笑着说:“把论文放这吧,我现在正赶写一个报告,你的论文明天上午给你。”第二天一早,林皋将论文交给闫东明时,闫东明发现近20页的英文论文上,林皋密密麻麻作了大量批注,连语法和标点符号的不当之处也全部修正过来。林皋正是以这种精益求精、诲人不倦的精神,诠释着教师的神圣职责。执教几十年来,他一直认为高校在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培养精英人才的同时,既要帮助学生树立科研路上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与信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兢兢业业工作的精神,更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林皋培养出的学生大都成了行业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王复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孔宪京,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楼梦麟。

如今,已92岁高龄的林皋,依然以一种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努力工作,为我国早日实现由大坝建造大国跃升为大坝建造强国不懈努力。

责编/文邦

猜你喜欢 大坝抗震 刍议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锦绣·下旬刊(2020年1期)2020-04-20房屋建筑设计中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对策中国房地产业·中旬(2019年2期)2019-10-21大坝:力与美的展现百科知识(2018年6期)2018-04-03材料的选择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16年4期)2017-02-15大坝利还是弊?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16年4期)2017-02-15大坝利还是弊?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16年4期)2017-02-15底框结构工程的抗震设计解析装饰装修天地(2015年8期)2015-10-21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设计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29期)2015-10-21浅谈某办公楼的抗震鉴定及加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19期)2009-10-29

推荐访问:休戚 大坝

热门推荐
  •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

    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全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四大时

    吴庆军陈红梅张霞[摘要]党的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央已经将党的一百

  •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三篇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整改措施方案1通过认真回顾自已近年来在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切实感觉到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必要进行认真查摆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并剖析根源,

  • 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

    王玏刘军〔提  要〕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人类安全难题、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所包含的

  •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措施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省委X届X次全会和市委X届X次全会

  •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要管党意识形态原则,明确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011年4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011年

  • 2023年度支部委员会会

    支部委员会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年月日参加人员:基础部全体党员  主持人:xxx记录人:xxx  会议内容:  党支部活动记录  时间:年月日出席人数:缺席人员:  主持人:老师)记录人:  活动